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的临床探讨

2020-10-03 来源:钮旅网
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1O月 第5卷第29期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簪曩 . ≯嚣 。譬 ...≯ ¨ =。≯: 。 蓬ll薯llll:。叠;《: 曩 !|一 。。: 等季 :董 譬. 。。营√ 。 曩 2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的临床探讨 周荣富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卫生院(云南 景谷666400)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9—0037-02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根除HP对胃黏膜肠化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例 有胃黏膜肠化生患者与360例无胃黏膜肠化生患者比较HP感染情况,对100例HP阳性胃黏膜肠化生患者予HP根除治疗后胃镜1~ 3年,有无HP根除,将其分成HP组与HP未根除组,观察肠化生的变化情况。结果 肠化生组与非肠化生组HP感染率分别为 64.0%、51.4%,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胃黏膜肠化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除Hp对胃黏膜肠生化有逆转作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肠化生探讨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I类致癌因子 。慢性胃炎一 1.4.2肠化生逆转的判断标准 肠化生逆转:指肠化生消失或 胃黏膜萎缩一肠生化一胃癌,这一癌变模式已为国内外大多数学 好转(肠化生级别降低1~2级)。 者赞同,本文旨在探讨了解胃黏膜肠化生的影响。 1.5 HP根除治疗方法及疗程对胃镜检查出的200例HP阳性 1资料与方法 的胃黏膜肠化生患者,给予铋制剂的三联治疗方法:包括丽洙得 1.1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15~ 乐22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1.0g,每日两次,+甲硝唑0.4g, 70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生113例,慢 每日两次,疗程两周。 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54例,非肠化生组为慢性胃炎360例,男 1.6统计学处理采用 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184例,女性151例,年龄20—80岁,平均55岁。每位患者除病 2结果 灶外,均从胃窦大、小弯、胃体小弯各取1块组织,分别做快速尿 2.1 肠化生组与非肠化生组HP感染率比较见表1。 激酶试验,WS嗜银染色及HE染色检查。 表1两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n) 1.2 HP根除及胃镜随访对200例HP阳性的胃黏膜肠化生患 者予HP根除治疗后胃镜随访l~3年,根据HP未根除组,由同一 专科医师行胃镜检查及复查,由同两名病理医生检查病理标本。 1.3 HP感染的检查方法①HP感染的诊断:以快速尿激酶试 =6.94,P<O.01 验及WS嗜银染色均阳性定为HP阳性,二者均阴性定为阴性。 2.2胃镜随访结果 . ②判断HP根除标准:停药四周以上,快速尿激酶试验及WS嗜银 2.2.1 HP根除情况200例HP阳性胃黏膜肠化生者予HP根 染色均阳性判定为HP根除 J。 除治疗,有165例患者HP被除,有45例患者HP未根除。 1.4肠化生的诊断及逆转判断标准 2.2.2 HP根除与否对肠化生的影响HP根除组165例患者, 1.4.1肠化生诊断 肠化生指黏膜有无肠腺化生。肠化生分 HP未根除组45例,两组肠生化变化情况见表2。 级:轻度,肠化部分占腺体和表现上皮总面积的1/3以下;中度, 1/3~2/3以匕。 表2两组患者肠化生随访变化情况n(%) 注:消失:肠化生消失。好转:肠化生级别降低1~2级。无变化:肠化生级别无变化。加重:肠化生级别上升1~2级。 3讨论 伴有明显肠化生的HP根除治疗,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共识。近年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HP感染使胃黏膜发生 来,国内外的研究更加关注于在HP根除后胃黏膜肠化生的逆转 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这种连续变化将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 问题。在我国山东省烟台市进行的一项研究观察了HP阳性人 性。胃黏膜肠化生即胃黏膜发生类似于肠上皮的形态学改变,是 群在进行HP根除治疗1年后,治疗组胃窦肠化生检出率不仅较 常见的胃黏膜病理类型,因此与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及胃癌的发生 治疗前明显下降,也明显低于安慰剂治疗组。Comed进行随访6 有关,被认为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病变,发现HP感染者发生肠 年的类似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笔者的胃镜随访观察表明,对 化生的危险是非感染者的4.7倍。本组肠化生HP感染率为 有HP感染的胃黏膜肠化生患者,根除HP后可使39.7%肠化生 64.0%,明显高于非肠化生组5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消失及好转,显著高于HP未根除组的16.7%(P<0.05),HP未 0.01),表明HP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密切相关 』,支持对慢性胃 根除组肠化生加重率(P<0.05)。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HP与胃 37— 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1 0月 第5卷第29期 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苗 研究 ≯每爹 ≯ 雾爹季霉 碧 | 霉 。。 萎__ 重 。j- 誊誊 誊 誊 ≯叠≯譬 外耳道异物78例临床分析 柳江莲【中图分类号】R764.1 【关键词】外耳道异物 【文献标识码】A 葛翠云 【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9—0038—01 2治疗结果 平度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 平度266700) 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外耳道异物多见 于儿童,因儿童玩耍时喜将物体塞入外耳道内,成人亦可发生,一 般只要及时取出异物,多不致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本院2004年1 月~2008年1月收治的78例外耳道异物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78例外耳道异物均用上述方法取出,其中甲壳虫5例患者 出现耳痛、耳鸣、耳道流血、听力下降伴鼓膜穿孔等症状,异物取 出后予消炎抗感染治疗,随诊复查3月痊愈;其余患者无外耳道 损伤及鼓膜穿孔等情况的发生。 3讨论 1.1一般资料78例(耳)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2~ 58岁,其中2~13岁50例,l4~58岁28例。异物种类:植物性异 物36例(豆类10例、麦粒l5例、玉米粒7例、种子4例),动物性 异物22例(小飞蛾l2例、苍蝇3例、甲壳虫5例、地蜈蚣2例), 其他异物20例(火柴梗5例、纸团8例、头发2例、塑料圆珠5 外耳道异物为常见病,须诊断明确,处理得当,一定要耐心, 动作柔和细腻,绝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将异物推向深处,不但增加 取出困难,且有损伤鼓膜的危险,引起疼痛、耳鸣、感染与听力减 退等。小而无刺激的非生物性异物可长期存留于外耳道而不引 例)。异物存留时间10min一1月不等,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 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伴耳道流血等症状。 1.2治疗方法患者(小儿由家人抱住)取端坐头侧位,在额镜 及耳镜下取异物,先查清异物大小、形态、性质。 1.2.I对于较小的大豆、小麦粒和小的塑料圆珠、火柴梗、头发 起症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当症状明显引起耳鸣、耳痛等时而就 医,或儿童被家人亲眼所见而就诊。活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爬行 骚动,引起剧烈耳痛、噪声,使病人惊恐不安,甚至损伤鼓膜而急 来诊。取异物时视野的暴露至关重要,由于成人的外耳道直径也 仅8mm左右,4,JL的外耳道就更狭窄,况且外耳道又有两处狭 窄:一为外1/3的软骨部与内2/3的骨部交界处;一处为外耳道 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当小而坚硬的异物或昆虫类异物进入 所造成的外耳道异物,采取用耵聍钩或膝状镊取出。由较大的新 鲜大豆、玉米所引起的外耳道异物,则先向耳内滴入95%酒精, 待异物皱缩变小后取出。 1.2.2对于纸团造成的外耳道异物,一般采用膝状镊将纸团取 出。当纸团太大塞得太紧时,则用膝状镊将纸团弄碎后分次 取出。 耳内时,易于活动,大多移动到外耳道深部的第二处狭窄与鼓膜 之间形成的略似瓶颈部处,且外耳道骨部皮肤菲薄,直接与骨壁 相贴,硬性器械极易碰伤,碰撞时疼痛较明显,增加了取出的难 度,再者外耳道呈外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 1.2.3对于体小、体表质地柔软的昆虫如小飞蛾、苍蝇所造成的 外耳道异物,采用向外耳道滴人75%酒精,将昆虫闷死或溺住, 后用膝状镊或耵聍钩取出。 内向前而微向下的…S’形弯曲,检查或治疗时左手要向上向后牵 拉耳廓才能较好地暴露视野。除要尽量使外耳道变直外,器械越 精细越好,并配合外耳道冲洗法,才能避免损伤外耳道又能使异 1.2.4对于体积大、体表较硬的昆虫如甲壳虫、地蜈蚣所造成的 外耳道异物,采用1%地卡因滴入外耳道,将其麻醉或溺住,用膝 状镊及耵聍钩将异物取出,如异物过大或嵌入过深难以取m时, 可弄碎分次取出。 物顺利取出。另外加强预防宣传:教育儿童不要将异物塞入耳 内,戒除用火柴棒挖耳习惯,异物入耳后应及时找医生处理,不要 自己或请人乱取,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1.2.5对不合作的儿童外耳道异物,可在全身麻醉下取 异物。 【收稿日期】2008—7—8 黏膜肠化生密切相关,同时说明肠化生是可以逆转的,根除HP 是其好转消失途径之一,Hp感染易发生肠化生,可能为胃黏膜抵 参考文献 [1]陈世耀,刘天舒,王吉耀,等.胃黏膜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与 抗Hp持续有害的刺激而发生异常分化所致,根除Hp这种异常 分化有可能终止,通过黏膜修复使其逆转或消失,表明根除Hp 可阻断胃黏膜肠化生发生、发展,具有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 HP根除组与未根除组的肠化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表明胃黏膜肠化生的发展可能是HP与烟酒饮食、十二指 肠反流等多种因素协调作用结果,HP与胃黏膜肠化生的发生、发 胃肠疾病[J].华人消化杂志,1998,6(1):43~44 [2]钟伟润,黄元熹.幽门螺杆茵感染与胃癌相关研究[J].中华 消化杂志,1995,15:253 [3]张万岱,萧树东,胡伏连,等.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 见[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5):394~395 展、逆转的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收稿日期】2008—7—28 一3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