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杂志 第34卷 第l期 2015年 147 小尾寒羊暴发羊脑包虫病的诊断 马 忠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46) [中图分类号]S 852.73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5)01—0147一O1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一脑多 膜中移行时留下的弯曲伤痕。脑组织内有多处小米 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到黄豆大小的囊泡。 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 内,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羊在食入被绦虫卵严重污染 的牧草时而被感染。幼虫寄生在羊的脑内。幼虫呈 包囊泡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内六钩蚴数量常 多达100~250个,包囊由豌豆大到鸡蛋大。近年 3诊断 根据病史、剖检变化、特异性症状、脑脊液及眼 底检查等,初步诊断为羊脑包虫病。 笔者应用变态反应试验,进一步诊断了羊脑包 虫病。其方法是,用多头蚴的囊壁及原头蚴制成乳 来,笔者遇到了多起小尾寒暴发羊脑包虫病的病例, 把有关情况加以报道,以便引起小尾寒羊养殖者的 重视,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 2014年4月,有1起典型的疫情,一个农区小 剂变应原,注入被检羊的上眼睑内,患畜注射1 h后 出现直径1.8~3.6 cm的皮肤肥厚肿大,并持续7 h 以上,据此判定为阳性。 规模养殖户,饲养小尾寒羊共103只,其中羔羊52 只,1月内发病31只,死亡22只,用抗菌素消炎、对 症治疗措施治疗无效。 4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可用吡喹酮,病羊按每公斤体重5O mg,连用5 d;或按每千克7O mg,连用3 d。据临床 验证,这样用药可取得80%的疗效。 1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 该养羊户采用舍饲方式养殖,饲草料为苜蓿、玉 米秆、胡萝卜、麸皮、玉米面等,饮水为窖藏的集流雨 水,圈舍和运动场较小,饲养密度过大。种母羊未见 临床症状,发病羔羊年龄在3O~90 El龄,出现症状 的羔羊占59.62 (31/52),体质中等,表现低热,厌 该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防止犬等肉食兽吃到带 有多头蚴的脑、脊髓;对患畜的脑、脊髓应烧毁或深 埋,对护羊犬应进行定期驱虫。 犬的粪便堆积消毒灭虫,每季度给牧犬投驱绦 食,精神沉郁或焦躁不安,少部分羊站立困难、瘫痪, 个别口吐白沫,应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 嘧啶抗菌消炎,以及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输液疗法等 治疗无效,衰竭而死,于是养殖户邀请笔者到现场协 助诊断和治疗。 虫药一次,驱虫后排出粪便要深埋或焚烧。 药物治疗对感染期的病羊用5%黄色素注射液 作超剂量静脉注射,注射量20~30 mL,每El一次, 连用两El,病羊可逐渐康复。 5体会 舍饲养殖、快速生长、高强度感染,可能是造成 如此高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应高度重视新条 件下,羊病流行特点发生的变化,提高预防本病的警 惕性。 2 剖检变化 有脑膜炎和脑炎病变,还可见到六钩蚴在脑 [收稿日期]2014—08-28 [作者简介]马忠(1968一),男,甘肃天祝人,本科,兽医师,主 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古典名著简介・ 牛马经 《元亨疗马集》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的一部经典著作。清代至今俗称《牛马经》,原系明朝南直录庐 州府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县)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两人所著,自明代万历戊申(1608)年初以来,至今已经400年。此书问世后, 明、清两代不断翻刊,并次第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及欧美各国,对中国和世界兽医发展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