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作业七区地质队现有员工28人,其中党员5人,团员3人;干部8人,工人20人。地质队岗位多而且分散,动态、静态、现场、资料、化验等岗位点多、面广,地质工作是基础,地质也是“龙头”,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实现腾飞。地质队的工作理念是: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工作目标是:开发管理 争创一流。
按照《辽河油田公司基层建设工作标准》,地质队班子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面对我区超稠油主力区块进入高周期、水平井对区域直井影响严重、出砂、套坏等一系列开发矛盾,展开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加强地质队基础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责、权、利 提高执行力
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责、权、利,只要每个岗位员工都能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坚定信心,尽职尽责,提高执行力,就一定能完成地质队各项指标。
资料岗的责、权、利是认真对待每一口井的每一个数据,有权要求中心站对有争议的数据进行核实,确保上报资料准确无误。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资料员都本着对油井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地质队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岗位规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上报资料准确率达到100%。出现差错将严格按照资料考核标准严肃考核。
化验岗的责、权、利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化验每一口井的含水、含砂,有权上站取样核实含水、含砂,对不按时取样或假资料进行考核,确保化验结果真实准确,化验合格率达到100%。地质队将不定期做编号对化验结果进行抽查,发现造假,调离工作岗位。
技术岗的责、权、利是明确岗位职责,依靠技术与管理,实现科技增储上产,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制度。总之,只要工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就一定能做好各项工作。
二、明确主攻方向 提升技术活力
地质的主攻方向在地下,我们采油作业七区主要管理着超稠油,超稠油开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难题,破解难题的过程,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始终是保持超稠油规模产能建设的关键所在。2007年我们地质技术干部主要是做好三项研究,实现三个优化,三个上水平。
三项研究是:水平井SAGD区域产能变化研究;水平井生产规律研究;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研究。
三个优化是:优化水平井与直井的注汽方案;优化馆陶水平井和兴隆台水平井的措施运行;优化水平井与相邻直井的同注同采工作。
三个上水平是:长停井复产,老区挖潜上水平;暂堵、调剖、区域注汽,控制汽窜上水平;水平井管理上水平。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提升技术干部的素质,提升队伍的技术活力,让技术干部去开发头脑中的油层,挖掘井史里的潜力,创造超稠油开发的新篇章。
三、 突破常规思维模式 拓宽效能挖潜空间
超稠油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矛盾突出,稳产难度大,如果沿用开发初期的开发模式,只能加速递减进程,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我区是超稠油产能大区,注汽成本占整个生
1
产成本的比重很大,如何在保持产能的条件下,实现开发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实现我区效益开发的关键。我们根据超稠油油藏特点、井网特征、水平井的分布及汽窜规律,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及现场实践,经反复论证,认为不同开发区块应该有不同的注汽方式和开发规律。具体是:
1、馆陶
馆陶水平井投产前,直井平均每月注汽8井次,实现了注汽量和产量的平稳运行。水平井投产后,由于水平井贯穿直井区域,涵盖了整个开发区块,水平井对直井的影响很大,三次注汽影响直井产量1.21万吨。水平井窜直井的特点是:汽窜范围广,区域内70%油井温度、产液量和含水都上升。同注同采井产液量和含水都比正常吞吐井高,而且排水期达到正常吞吐井的2倍。分析原因主要是水平井与直井开发同一层位,而且井距非常近,是正常井网直井间的一半。所有这些数据都说明水平井注汽能量外溢很严重。这不仅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区域内直井的正常注汽规模。因为直井如果在水平井生产过程中注汽,一方面干扰水平井,另一方面直井经过2个月的排水期,达到产量高峰时,又赶上水平井注汽,汽窜影响发生在直井产量高峰期是最大的损失。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认为馆陶应该改变过去平稳注汽的规律,以水平井为注汽周期,以同注同采为主要注汽方式,实现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
2、兴隆台
兴隆台油层是超稠油薄互油层,进入高周期后,低产能井增多,负效井增多,如果沿用过去的注汽模式,只能不断增加负效井比例,没有效益。因此,我们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注汽方式,拓宽效能挖潜空间。
2
一是打破随周期增加注汽强度的做法,根据不同周期、不同区域、不同油井特点,优化注汽参数设计。
二是运用区域注汽、吞吐引效的注汽方式,实现效益升级。
区域注汽主要是选择汽窜严重的一个小区域3-4口井,同时注汽,既避免了汽窜影响,同时提高了区域地层温度,从而提高区域内整体吞吐效果。从2006年实施情况看,效果很好,共实施15个井组,增油6547t。2007年计划实施20个井组,增油8000t。
吞吐引效是2006年新试验推广的注汽方式,区块内部分低产能井注汽无效,只有受汽窜后,产量才能上升,而且维持时间长,这样的井,我们选择邻井注汽,通过吞吐引效,实现本井效益升级。2006年共实施12井次,增油2346t。2007年计划实施20井次,增油4000t。
三是合理组织区块的平稳注汽工作,并配合工艺技术措施,实现产量接替的平稳和效益的最大化。
3、普通稠油
普通稠油已进入开发后期,低油汽比、低产能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单井日产不足2t,按照常规思维模式,已接近开发极限。为了拓宽效能挖潜空间,我们的思路是:
一是优选高油汽比的油井注汽,负效井尽量减少注汽或不注汽。
二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恢复长停井,确定挖潜方向。
3
三是实行间歇式注汽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低产能井潜力。
抓基础工作贵在坚持,贵在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夯实地质队各项基础工作,才能实现开发管理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