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1
黄潇仪,吴晓
摘要:本文基于“流动人口个体”的视角来研究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分离特征:首先对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进行了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分离模式进行了划分和空间解析,然后描述了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的网络联系、空间错位特征和通勤关系,最后对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阐释。 关键词:流动人口 职住空间 分离 通勤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千万进城农民,众多学科领域专家及政府工作者依据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采取综合研究和个案调研等方式,对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有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关注了流动人口的聚居过程、聚居空间的社会特征及发展方向(周晓虹,1998;刘梦琴,2000;杨春,2003);有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研究了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现状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饶小军,1999;张高攀,2006;吴晓,2010);也有从社会地理学角度探讨了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地域分布特征、空间分异现象及流动规律(张敏,2002;付磊、唐子来,2008;罗仁朝、王德,2008)。相对而言,有关流动人口就业空间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一般都侧重于区域与城市层面的劳动力空间分布(吴晓,2011;赵文琛,2001;林耿、王炼军,2010)。以上研究多局限于“居住空间”或“就业空间”单线视角,而对流动人口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住空间分离及其通勤关系欠缺关注。
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宏观层面入手采取“居住—就业”共轭的双线结构,尝试从分离模式、网络关联度、空间错位、通勤关系等方面,基于“流动人口个体”的视角来研究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分离特征,强调流动人口个体在居住地和就业地空间上的关联。
1.究范围与数据采集
1.1研究范围
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研究范围,从城市总体层面上对流动人口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的分离和通勤进行 1
图1 本文研究范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9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NCET-10-033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0-JZ-005)资助项目。
研究。以行政区划的街道一级作为统计分析的基本空间单元,并根据街道实际的区划边界来微调研究范围界线,共包括8个区的44个街道(其中老城区16个街道),如图1所示。
1.2数据采集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对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的配比抽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7份。调查对象为在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在城市中务工经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具体调查方法为:①走访相关职能部门,获取同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相关的总体资料以及各街道单元的分项数据;②根据各街道单元流动人口总量配比其问卷发放量,并设计调查问卷;③在各街道单元随机抽取调查,获取同流动人口居住地和就业地相关的一手数据;④资料汇总整理,数据录入建库。
2.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分离模式
2.1分离模式的测度分级 2.1.1平衡度测量
平衡度测量是对各街道单元流动人口就业岗位和居住型流动人口数量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测度,因数据所限,本节以在各街道单元就业的流动人口数量来表征就业岗位数量,引
[4]
入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在该区域就业的流动人口数量,Y为在主城就业的流动人口总数;为在该区域居住的流动人口数量,R为在主城居住的流动人口总数。
2.1.2自足性测量
自足性测量是通过对在某街道居住并就业的流动人口与居住地、就业地不在同一街道的流动人口在数量上的量化分析,来反映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结构上的均衡关系。引入居住独立
[3]
指数()和就业独立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居住独立比重(Ni)指在i区域内仅居住、就业在其他区域的人数占该区域内总居住人数的比值。就业独立比重()指在i区域内仅就业、居住在其他区域的人数占该区域内总就业人数的比值。
基于上文提出的“居住独立指数”()和“就业独立指数”(),以1为临界点划分为4个象限,将流动人口职住分离划分为4种模式(如表1):
表1流动人口职住分离的4种空间模式划分
分离模式 低度分离区 中度分离区Ⅰ型 中度分离区Ⅱ型 高度分离区 (Rsi) <1 <1 ≥1 ≥1 (Esi) <1 ≥1 <1 ≥1 说明 居住者就近就业为主,就业者就近居住为主 居住者就近就业为主,就业者分散居住为主 居住者分散就业为主,就业者就近居住为主 居住者分散就业为主,就业者分散居住为主
2.2分离模式的空间解析
采用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出各街道单元的“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以及“居住独
立指数()”和“就业独立指数()”,并将结果映射在空间上分析其分布特征(表2),并对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模式进行划分(表3、图2)。
表2 各指数的测度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
测量内容 总体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及解析 ①得分最高的街道在老城区集中分布,在下关区部分街道呈散点分布,说明老城区适合流动人口的就业功能明显强于居住功能; ②老城边缘地带与部分郊区流动人口职住功能相对均衡; ③得分最低的街道分布于南北两翼郊区以及东南部郊区,说明这些区域流动人口的居住功能更强。 空间分布图示 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 内高外低的圈层加放射形态特征 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空间分布 居住独立指数 由中心向外围递增 得分最高的街道在南北两翼郊区和老城边缘地带均有分布,说明这些街道具备更多的流动人口住房机会。 居住独立指数空间分布 就业独立指数 由中心向外围递减 得分最高的街道在老城中心区集聚分布、在老城边缘地带和郊区零散分布,,反映了适合流动人口的就业岗位更多位于城市中心区,也有部分街道相对独立呈散点分布。 就业独立指数空间分布 【结论】居住独立指数与就业独立指数分布有着一定程度的互补性,老城中心区就业机会多于居住机会,而在郊区和老城边缘地带则居住机会更多。 表3 流动人口职住分离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分离模式 空间分布特征 低度分离区东西部郊区集中(13个街道,分布、中心区零占29.55%) 散分布。 原因解析 郊区大部分缺乏交通及各项配套设施,就业辐射范围小,流动人口聚集度较低,少量聚集度高的街道(如幕府山街道)以二产为主导,主要由企业安排集体宿舍,职住分离程度较低。 老城区充足的就业机会吸引居住者就近就业;就业者分散居住可能原中度分离区在老城区及其边因:一是老城更新使得适合流动人口的房源供给减少,同时其便利的交Ⅰ型(10个街缘地带集中分通条件在客观上为职住分离提供了可能;二是老城区的就业者以从事商道,占布。 业服务业为主,他们相较于其他行业更倾向于自主择居,面对老城区高22.73%) 昂的居住成本他们往往选择流向郊区地带,造成了职住空间的分离。 中度分离区在老城边缘地带这类区域内普遍分布着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等,有着房源充足、成本低廉、Ⅱ型(12个街呈圈层状态零散交通方便和管理松懈等综合优势,成为大量流动人口的择居首选;同时道,占分布,在北部郊就业机会相对不足,大量居住于此的流动人口往往流向其他街道寻求就27.27%) 区集中分布。 业机会。 在老城区及其边对于老城区及其边缘部分街道来说,其便利的交通联系、流动人口的职高度分离区缘地带呈散点分业类型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职住分离度;对于南(9个街道,布,在南部郊区部郊区来说,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穿越主城的通勤联系不会因占20.45%) 集中分布。 为距离而减少,反而占有一定的比重,为普遍化的职住分离提供了可能。 【结论】将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程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进而抽象和综合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圈层+扇形”的形态特征(图3、图4)。
图2职住空间分离模式分布图 图3职住空间分离程度分布图 图4职住空间分离结构模式图
3.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网络关联
3.1网络关联度测度分级
将城市网络理论应用于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关联分析,如果流动人口的居住和就业位于两个不同的街道,那么即可认定上述两个街道单元之间存在网络关联,其关联程度取决于在两个街道间职住通勤的流动人口规模和比重。同理也可测知,某一街道同其他所有街道的网络关联度及其总值,并据此划定街道单元间网络关联的不同节点和层级。其基本测度公式如下表4所示。
表4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网络关联模型基本测度公式
测度内容 街道单元a与b之间的职住通勤的流动人口比重() 或测度公式 ; 备注 为居住于a街道就业于b街道的流动人口(带有向量性的通勤流)规模,的规模,和以流动人口总人数。 来表征a,b两街道单元之间的网络关联)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a,是所值。 将网络关联值(b两街道单元之间的网络关联度,其中则属于相反向量分别为居住于a街道和b街道的街道单元a与b之间的网络关联值(网络关联度() 街道单元a与其他街道的总关联度(
) ) 街道单元a与b之间的 (a≠j) 有街道单元之间的最大网络关联值。 将该街道单元与其他43个街道单元之间的网络关联度相加,可以得到该街道单元的总体网络关联度(联度。 ),表示街道a与街道j的网络关3.2网络关联度空间解析
首先根据各街道单元与其他单元的总关联度(),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级,并投射至空间上,可以看出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网络关联度层级分布呈现十字轴加扇形的形态,形成“多核多片”的分布特征,同时提出前二层级的区域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原因(表5)。其次根据各街道单元两两之间的“居住—就业”网络关联度(或
),提出前2‰、2‰~7‰、7‰~32‰的关联流量,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解析(表6)。
表5 “居住—就业”网络关联度节点层级分析
层级 空间分布特征 原因分析 空间分布图示 ①老城南是传统的小商业集中区,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就业机会,而且存在较多适合流动人口的房源(主一级集中于老要为传统民居和老旧小区),同时其交通区位条件(5个城南地区便利; 街道) 和雨花区 ②雨花区虽然位于主城最南部,但是受到轨道交通的影响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商业中心,同时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主要为民宅)。 二级(10个街道) 老城区北部、西北部城郊结合地带以及东南部郊区 ①老城区(宁海路、华侨路街道)流动人口职业层次和收入水平较高,其行为方式与常住人口比较接近,职住空间关系并不密切,通勤关联街道主要位于相邻区域; ②老城区(朝天宫街道)处于老城更新改造过程中,处于流动人口迁出期,而零售商业和餐饮业就业岗位充足,居住和就业机会的不平衡导致流动人口流向房源充足、租金便宜、管理相对松懈的城郊地带择居; ③城郊结合地带则由于交通和房源等综合优势,成为流动人口普遍的居住选择。 “居住—就业”网络关联度 层级分布图 “居住—就业”网络关联度 层级抽象图 【结论】便捷的交通联系、房源供给和特定的就业类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上述区域节点层级的突出性。 表6 “居住—就业”网络关联流量分析
层级 一级(前2‰) 空间分布特征 两个强联系对均发生在城南郊区雨花区之间,区域内向性明显; 空间分布图示 三对发生在鼓楼区、下关区、建邺区各区域内部之二级(2‰-7‰) 间,两对发生于滨湖与城南其他街道之间,为跨区域关联对,体现了明显的区域内向性及空间指向性; 13对发生在同区域街道之间,10对发生在跨区域街三级(7‰-32‰) 道之间,跨区域联系对所涉及街道零散分布于老城边缘。 “居住—就业”网络关联流量分布图 【结论】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网络分布均匀,无明显空间集聚,并呈现出“同区域多关联、跨区域少关联”的联系特征。 4.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错位特征
4.1错位指数测度分级
借助于空间错位指数()分析模型,基于本次抽样调查数据,针对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状况进行研究。
(1)以本次研究范围的44个街道单元为测度对象,分别计算出各街道单元的空间错位指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是街道单元i区域的空间错位指数,是在i区域居住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在主城居住的流动人口总数量,是在i区域就业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在主城就业的流动人口总数量。
(2)以本次研究范围的8个行政区域为测度对象,分别计算出各行政区域的空间错位指
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是行政区域j的空间错位指数,是居住在行政区域j中i街道单元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居住在行政区域j中的流动人口总数,是就业在行政区域j中i街道单元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就业在行政区域j中的流动人口总数,是行政区域j中街道单元的数量。
4.2错位特征空间解析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各街道单元和行政区域的空间错位指数,并采用SPSS将其结果聚类分级,并投射至空间上,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表7)。
表7 “居住—就业”空间错位指数分布特征
测度对象 错位指数层级 一级:锁金村街道 二级:新街口街道、梅园新村街道、夫子庙街道 街道单元 空间分布特征 ①呈现出双核统领下的扇形放射形态特征。 ②错位指数较高的单元在老城北部形成了以新街口、梅园新村和锁金村围合的集聚区域,在老城南部形成了以夫子庙街道为中心的集聚区域。 ③错位指数更次一级区域则由老城区呈扇形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郊区延伸。 ①呈现出“东高西低、内高外低”的分布特征。 ②以主城东部玄武区和秦淮区为最高区域,而西部鼓楼区和建邺区则相对较低; ③相对于内部区域来讲,职住空间错位指数最低区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边缘性,以主城南、北、东部边缘地带的栖霞区和雨花区为最低层级。 空间分布图示 二级以下层级之间的空间错位指数差异不再出现明显的跌落现象。 空间错位指数分布图(街道单元) 一级:玄武区 二级:秦淮区 行政区域 三级:下关区、白下区 四级:鼓楼区、建邺区 五级:栖霞区、雨花区 空间错位指数分布图(行政区域) 【结论】职住空间错位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其边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商业服务业最为发达、最为集聚的老城区域,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大量就业机会;二是大批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流动人口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倾向于自主择居,往往会出于对房源、成本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而不得不离开就业地于城郊地带择居;三是相对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为该地区流动人口实现职住分离和日常通勤提供了保障和可能。 5.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通勤关系
在职住空间均衡的研究中,通勤是衔接职住关系的关键桥梁,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的布局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居民的日常通勤表现出来。职住空间的不均衡会增加通勤距离、造成通勤成本及通勤时间的浪费。本节基于“流动人口个体”的角度,通过通勤距离和通勤类型的分析,对流动人口的职住空间分离问题进行研究。
5.1通勤距离
本文将流动人口居住街道中心到就业街道中心的直线距离作为通勤距离进行统计。基于公共交通的平均速度,当通勤时间为30分钟,平均通勤的空间距离为5 km。因此,本文以通勤空间距离为5 km为半径,对流动人口通勤距离进行分类。
本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职住不在同一街道的流动人口中,每日单程通勤距离基本上不
超过20 km,其中单程通勤距离在0-5 km之间的占66.32%,所占人数最多。其次,每次单程通勤距离在5-10km之间的占22.45%,每日通勤距离在10-15km和15-20km之间的分别占8.77%和2.46%(图5)。
图5职住不在同一街道的流动人口通勤距离统计图
以各个街道单元的居住个体为测度依据,形成不同通勤距离的流动人口比例分布图(如图6),可以看出,不同通勤距离的调研人群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1)老城区及其南部(鼓楼区、白下区和秦淮区的大部分街道)的流动人口通勤距离最短,在0-5 km之间的占50%以上;
(2)老城北部边缘地带(下关区、玄武区)以及东南郊区(建邺区)个别街道的流动人口通勤距离相对较短,在5-10 km之间的占20%以上,其中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建邺区兴隆街道和沙洲街道通勤距离在5-10 km之间的流动人口占50%以上;
(3)北部和东部郊区(栖霞区、宝塔桥街道和玄武湖街道)以及老城南部少数街道(新街口、朝天宫、洪武路、中华门)的流动人口通勤距离相对较长,在15-20 km之间的占20%以上,其中新街口街道占75%以上,玄武湖街道站50%以上;
(4)主城南北两翼(赛虹桥街道和燕子矶街道)流动人口通勤距离最长,在15-20 km之间的占5%以上,其中赛虹桥街道占20%以上。
0-5km 5-10km 10-15 km 15-20 km
图6不同通勤距离的流动人口比例分布图
5.2通勤类型
根据居住地与就业地是否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将通勤划分为两种类型:区内通勤和跨区通勤。本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职住不在同一街道的流动人口中,居住地点与就业地点位于同一个行政区域的占50.17%,即为区内通勤;居住地点与就业地点处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占49.83%,需要跨区通勤。进一步以各行政区域为中心,专门计算跨区通勤的流动人口比例,可以划分为5个层级:0.3%以下、0.3%-1%、1%-3%、3%-5%、5%以上,其空间分布如图7所示,并对其特征和可能存在原因进行分析(表8)。
表8跨区通勤比例分布情况和原因解析
比例 区域与原因解析 白下—秦淮:①两个区域都存在较多适合流动人口的房源供给和就业机会。②秦淮区位于主城南部,居住用地充足,存在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老旧小区等,是传统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其居住机会较就业更为充足。③白下区适合流动人口的商业服务业就业岗位较居住机会更为充足。 鼓楼—下关:①鼓楼区位于老城北部,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较房源更为充足。②下关区毗邻老城区,有一定数量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廉价房源较充足,吸引大量鼓楼区就业者来此居住。 白下—玄武:两个区域都有较多适合流动人口的就业岗位和居住机会,同时老城区便利的交通联系为两者之间的频繁通勤提供了客观条件。 较高(3%-5%) 下关—玄武、栖霞—玄武:①在下关区或栖霞区居住去玄武区就业的流动人口较多,而居住在玄武区去下关区或栖霞区就业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几乎为零。②原因:一是玄武区部分街道位于老城中心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属于就业机会较多的区域;二是在此就业的流动人口多为商业服务业人员,他们更倾向于“主动择居”,于是老城区高昂的租房成本和有限的房源供给迫使他们不得不流向城郊地带(栖霞、下关)择居,造成职住空间的分离;三是栖霞区和下关区位于老城边缘地带,由于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等廉价房源的普遍分布,有着房源、成本乃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成为在附近就业的流动人口的择居首选。 最高(5%以上) 最低建邺—鼓楼、建邺—栖霞、雨花—下关、雨花—玄武、雨花—鼓楼:这些区域普遍距离较远,而流动人(0.3%口有限的经济收入水平难以承担日常的长距离通勤费用,因此这些区域之间流动人口的职住关系并不密以下) 切。 【结论】若将区内通勤视为较好实现居住与就业均衡关系的话,可以从该分布比例看出,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衡状态。两对最高比例的跨区通勤都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说明流动人口基于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成本的考虑都倾向于选择就近的居住机会。三对较高比例的跨区通勤都围绕着玄武区展开,且通勤关联主要分布在周边临近区域及东部北部郊区。 白下区 鼓楼区 建邺区 秦淮区
下关区 玄武区 栖霞区 雨花区
图7跨区通勤流动人口比例分布图
5.3通勤图解
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围绕4种分离模式的类型,从中遴选4×3=12个典型街道展开“居住—就业”关联的图解分析(表9),包括街道区位特征、居住机会、就业机会、职住通勤概述和通勤图示等信息。研究范围以该街道为核心,覆盖职住空间发生通勤关联的其他街道。对各方向职住通勤频率进行计算,假设在X街道居住去Y街道就业或在Y街道居住去X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样本数量(即相同起讫点且同方向通勤)为Ai,该街道的职住通勤样本总量为Bi,则求得该方向通勤频率Ci,计算公式如下:
将各通勤关联街道划分为3类,即通勤频率较高Ci>10%、通勤频率一般5% 通勤频率 通勤频率较低Ci≤5% 通频频率一般5% 街道 街道概况 职住通勤概述 职住基本均衡。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包括临近街道以及郊区个别街道。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较广,包括临近街道以及北部和东部郊区的流动人口集中区。 职住通勤图示 在本街道居住,去在Y街道居住,来X街道就业 本街道就业 位于老城中心区;存在一朝定规模的旧居住区以及“城中村”,各项配套设天施较为齐全;以餐饮服务宫 和零售商业为主,建筑工地很少。 位于东部城郊接合部;存马在一些民宅、老旧小区以及拆迁安置房,企业集体群 宿舍,配套设施一般;集中了多家大型企业。 职住基本均衡。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较为分散,以老城区和相邻街道为主。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较少。 位于东南部郊区;有一定数量的老旧小区以及企业红集体宿舍,配套设施不完善;包括运输业、生产业,花 另外有大型家居和装饰城等,同时存在几个较大的建筑工地。 职住基本均衡。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较为紧凑,集中在老城区。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相对分散,包括临近街道和北部郊区。 (2)中度分离区Ⅰ型 街道 街道概况 职住通勤概述 就业机会多于居住机会,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广泛。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主要分布在周边临近区域以及东部和北部城郊接合部。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主要分布在周边邻近区域和郊区地带。 就业机会多于居住机会。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较少。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相邻的街道和东部郊区。 位于老城中心;有部分老五旧小区,配套设施完善;主要为商业服务业,流动老人口工作地分布于商场、村 沿街门面等,个体工商户较多。 就业机会多于居住机会。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紧凑,主要为相邻街道(就业岗位充足)。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相对分散,以房源充足的老城边缘地带和郊区为主。 职住通勤图示 在本街道居住,去在Y街道居住,来X街道就业 本街道就业 位于老城区南部;存在一些老旧小区,配套设施齐武全;以商业服务业为主,路 包括小商贩、零售业、餐饮业等。 洪 位于老城区北部;有一定中数量的老旧小区,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流动人口以央餐饮和酒店服务业为主,门 包括小商贩和私营业主,建筑工地几乎没有。 (3)中度分离区Ⅱ型 街道 街道概况 职住通勤概述 居住机会多于就业机会,职住通勤关联街道沿地铁线广泛分布。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在老城区和郊区均有分布。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在南北两翼郊区。 居住机会多于就业机会。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较广。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包括迈皋桥街道、建宁路街道和赛虹桥街道,其中与迈皋桥街道通勤频率最高。 居住机会多于就业机会。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紧凑,主要分布在相邻街道。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相邻街道和北部郊区。 职住通勤图示 在本街道居住,去在Y街道居住,来X街道就业 本街道就业 位于主城北部新城区;有迈几个规模较大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民宅为主),配皋套设施较齐全;结大量就桥 业机会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存在少数建筑工地。 位于主城北翼郊区;存在部分民宅、老旧小区和拆燕迁安置房,少数工厂提供集体宿舍,配套设施一般;子目前仍存在部分化工厂和矶 轮胎厂等工业企业,靠近规模较大的新港开发区;同时存在不少建筑工地。 位于老城区东南部;存在一定规模的老旧小区和中大高档小区,配套设施较为齐全;适合流动人口的就光业机会较少,主要为商业路 服务业,包括菜场商贩、装潢和零散商业等,有少量建筑工地。 (4)高度分离区 街道 街道概况 职住通勤概述 职住通勤图示 在本街道居住,去在Y街道居住,来X街道就业 本街道就业 位于新城区;是部分中高阶层流动人口青睐的居住滨地,各项配套设施较为齐湖 全;主要为商业服务业,发展较为稳定,存在部分建筑工地。 职住分离程度高。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在周边以及东南部区域。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在周边区域以及北部红山街道。 位于南部郊区;存在大量赛的流动人口聚居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不少工厂虹企业和建材市场,有部分桥 建筑工地;另外民工市场有较多无业人员。 位于主城东北部;旧城改造提高了小区的环境质锁量,适合流动人口的住房机会减少,配套设施一般; 金主要为商业服务业(火车村 站周边)和生产制造业(南京规模最大的汽配市场),建筑工地较少。 职住分离程度高。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广泛,主要呈带状沿地铁线分布。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较为紧凑,主要分布在周边相邻区域。 职住分离程度高。在本街道居住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较少。在本街道就业的流动人口职住通勤关联街道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北部老城边缘地带。 6.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的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职住空间作为城市化背景下城镇空间解析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两者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反映了城市居住和就业空间组织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社会、制度转型和空间重构的结果,更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到个体多重因素互动制衡的产物(图8)。 从适配房源供给和产业用地布局的影响来说,选择“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往往呈现出居住空间郊区化和就业空间中心化的错位趋势(职住分离);而选择“集体宿舍”和“工地现场”的流动人口,其居住空间依托于就业空间的布局模式决定了两者的一体化发展(职住一体化)。 从就业方向和择居方式的影响来说,流向商业服务业的流动人口就业空间倾向于老城区,以自主择居为主:其中一部分采取以郊区为主的择居策略(职住分离),而另一部分采取居住与就业功能混合的方式(职住一体化);流向生产运输业和建筑业的流动人口以被动择居为主,很少存在职住分离现象(职住一体化)。 从就业地点和居住成本的影响来说,在老城区就业的流动人口中,若有能力承担通勤成本,往往会选择郊区廉价房源(职住分离),若难以承担通勤成本,往往选择就近居住在未改造的棚户区或职住功能混合的门市(职住一体化);在以居住功能为主导的新城区(如河西)就业的流动人口,经济能力较为低下,同样难以承担通勤成本(职住一体化);在居住与就业功能混合的新城区(如迈皋桥)就业的流动人口,有着充足的居住与就业机会(职住分离程度有限);在郊区就业的流动人口,廉价房源充足,很少存在职住分离现象(职住一体化)。 就业方向择居方式房源供给布局产业就业地点老城区居住成本房源有限租金高昂房源丰富租金适中经济较好,能承担日常通勤费用,选择郊区房源经济低下,难以承担通勤费用,选择附近棚户区或职住一体的门市交通可达性高,较高收入流动人口出于种种因素考虑,选择别处居住居住和就业机会充足,配套设施完善,有多种类型房源可供选择职住分离职住一体化职住分离职住分离程度有限职住一体化商业服务业自主择居租赁房屋三产内聚新城区(居住功能主导)房源丰富(职住功能混合)租金适中新城区生产运输业建筑业被动择居集体宿舍工地现场二产外拓郊区居住空间依托于就业空间布局被动择居随机分布 图8 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的影响因素 注释 本文研究的流动人口是指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管理体系下,在一定时期内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另一行政区域内暂时居住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来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并在城市中务工经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是目前国内暂住人口的绝对主体,俗称“农民工”(城市新生的特殊社会群体,其行为特征机具代表性);另外还有少部分在身份职业上有别于一般农民工的流动人口,如文艺工作者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R.Cervero.Jobs-Housing balance as public policy [J].Urban Land,1991,10:4-10. [2] 吴晓等著.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解析——面向农民工的实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徐卞融.分异与分离: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流动人口空间解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10. [4] 孙斌栋,潘鑫,宁越敏.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1):77-82. [5] 罗仁朝,王德.基于聚集指数测度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4):81-86. [6] 赵渺希,唐子来. 基于网络关联的长三角区域腹地划分[J]. 经济地理,2010.3(3):371-376. [7] 徐涛,宋金平等. 北京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理科学, 2009.04:174-180. [8] 柴彦威,张艳,刘志林.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学报,2011(2):157-166. [9] 徐卞融,吴晓.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离量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0(5):87-97. 作者简介 黄潇仪,助理规划师,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吴晓,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