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白描
1、正侧结合
杨柳枝词
唐 ·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指有直接描写“主要景物”,同时也描写“主要景物”旁边的与之相关的其他景物,目的是为了使“主要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前两句直接描写柳树。后两句写垂柳生长之地。前两句是正面描写,后面句是侧面描写,这就是正侧结合。
目的“要说柳树好”。手段“先正面说柳树好,再侧面说柳树生长的环境太差,以此来说明柳树特别好。”暗示:别的树长在好的环境,它的好,不是真的好。
在日常生活中,“正侧结合”的运用非常多,虽然不是用于写景,但原理与效果都是一样的。例如:“高考状元”总是与“家境贫寒”绑定在一起的;成功企业家“辉煌成就”的背后都是“白手起家”,而不是传说中的那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2、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指有动态的景物描写,也有静态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也是与衬托相关的。通常主写的都是“静景”,写“动景”都是为了衬托“静景”的。“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是动景。动静结合,尽管只是文字,但给人的画面感很强。“竹喧”“莲动”,也都是动景,写这个动景,却似乎告诉我们另外的静景:山不静能听到竹喧吗?水不幽能感觉到莲动吗?
图书馆里虽然有很多人,但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类似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针掉地上”是动景,其作用是衬托“很多人在图书馆里非常安静”这个静景。
3、声色结合 绝句
唐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写景时有声音的描写与颜色的描写。前两句看似很普通,“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涉及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画面绚丽多彩。黄鹂在翠柳上的“鸣”,是声的描写。一派愉悦的景象,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优美的意境。
4、虚实结合
塞上听吹笛
唐 ·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实景,指现场有的。有形的、具体的、现实的。虚景,指现场没有的。无形的、抽象的、回忆的或想象的。前两句是实景,雪净,是地面冰雪消融。牧马、月、羌笛、戍楼等都是现场有的。后两句写的“梅花被风吹到满天山”这个是虚写。塞北哪里有梅花呢?这里的梅花,是指《梅花落》这个曲子。风吹的是《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成家乡的梅花而已。
5、点面结合 江雪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指在写景时,既写主体,同时也写主体周围的背景。人们常说的“红花还需绿叶衬”是一样的道理。主体是点,背景是面。“蓑笠翁”是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一个大的画面。写这个背景面的苦寒与孤寂,是为了突出“蓑笠翁”这个点的坚忍不拔、卓然而立。
6、远近结合
山行
唐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是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是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7、俯仰结合
登高
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在登高之处,仰望: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激流而来。仰视与俯视结合的景象描写。
8、白描
通俗地说就是直接写景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