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吨双酚A型环氧树
脂工艺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产1500吨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工艺设计
摘要:本设计采用一步法工艺生产双酚A型环氧树脂,即把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在催化剂氢氧化钠作用下进行缩合,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开环和闭环反应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是低分子量的液态环氧树脂。本文从合成工艺、生产技术、车间布置、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年产1500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计算,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路线选择,生产过程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车间布置设计,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等。 关键词:双酚A型环氧树脂;一步法;工艺设计
Annual output 1,500 Tons Bisphenol A Epoxyres in Process Design
Abstract:The design uses a one-step process to produce bisphenol A epoxy resins,epichlorohydrin and bisphenol A that is under the effect of sodium hydroxide condensation catalyst,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performed open-loop and closed-loop respons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he obtained low molecular weight epoxy resin is a liqui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ynthesis process,production technology,plant layou,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the annual output of 1,500 tons bisphenol A resin detail design and calculation,design should include: process design,process route selection,production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and energy balance,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plant layout design,waste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KEY WORDS: Bisphenol?A??epoxy?resins ; One-step;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引言
环氧树脂发展史
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环氧基团的树脂即为环氧树脂,它从发明到规模化生产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早在十九世纪后期的1891年,德国人Lindmann就曾经把环氧氯丙烷和对苯二酚反应,缩聚成树脂并用酸酐使其得到固化,但其使用价值并没有被及时发现。到了二十世纪前期,一直没有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当的时候已经到了1930年,在之后的1934年, Schlack把含有一个以上的环氧基团的化合物用胺类化合物聚合成高分子,并在德国公开发表专利。到了 1938年,瑞士Pierre castan和美国的发表的专利,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发现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经过缩聚反应可以产生环氧树脂,再加入有机胺或邻苯二甲酸盐就可以使树脂固化,并且它表现出优异的粘附性能。这些发现促使美国的De Voe-Raynolds公司在1947年首次在工业中开始了环氧树脂的生产。瑞士CIBA公司,美国的Shell公司以及De Chemical公司也开始了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工作。环氧树脂在浇铸,防腐蚀涂料,金属粘合剂,电绝缘性的应用等领域等都在1950取得了突破。环氧树脂作为一个行业蓬勃发展。我国从1958才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研究,但很快就投入了生产。在当前,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产量占到了环氧树脂总产量的85%以上。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特点和用途
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经过缩合,经水洗、脱溶剂精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根据环氧树脂分子量的高低,把它分为超高分子量树脂(M=10万-45万),高分子量树脂(M=1400-8000),中等分子量树脂(M=400-1400)和低分子量树脂(M≤400)。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性能,随分子量的升高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规律如下:
分子量上升、环氧值降低、 软化点上升、 固化物硬度下降、羟基含量上升、
固化物柔韧性增强、固化温度上升
环氧树脂的固化在不同分子量时期主要作用的基团是不同的,在低分子量时主要是通过环氧基的反应,当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时,羟基的作用逐渐增大,而环氧基的作用明显减小,所以超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不需要借助固化剂便可以形成坚韧的涂膜。
因为环氧树脂被称为人工橡胶,其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电气绝缘性能等、耐化学药品性,故广泛应用于涂料、玻璃钢、胶黏剂、灌封、电子浇铸、层压板、包装等领域。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生产原料
表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 双酚A (BPA)
外观:白色粒状(或粉状)结晶体熔点:≥℃ 密度:
环氧氯丙烷 (ECH)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纯度:≥ wt%
密度(20℃):~ g/ 沸点:℃
苯 纯度:≥ wt% 馏程℃:109~112 密度:~ 沸点:80℃
氢氧化钠 NaOH
Fe2O3含量:≤ wt% 密度:
1.双酚A:白色片状或粒状的晶体,有毒,室温下轻微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溶解度随温度增加急剧增加,不溶于水,溶于醚、醇、丙酮和碱性溶剂。 2.环氧氯丙烷:有仿氯气味,无色,有毒,不稳定,对眼睛有强烈的刺激,有麻醉性有潜在致癌性,微溶于水,可溶解于醚、醇及甲苯中。取样化验时,要取上层。
3.氢氧化钠:白色半透明的晶状固态,具有强碱性,易溶于水,腐蚀性较强。
4.苯: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难溶于水,但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方法
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在碱性催化剂(通常用NaoH)作用下由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经缩合而成,反应历程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其合成反应大体如下: 1.开环反应:双酚A的羟基和环氧氯丙烷在碱的催化下,环氧基发生反应,生成端基为氯化羟基的化合物。
2.闭环反应:氯化羟基和Na0H发生反应,之后脱HCl形成环氧基。 3.开环反应:新生成的环氧基和双酚A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端羟基的化合物。
4.开环反应:端羟基化合物和环氧氯丙烷进一步反应生成具有端氯化羟基的化合物。
5.闭环反应:生成的氯化羟基再NaOH反应,然后脱HCl生成环氧基。 在环氧氯丙烷过量情况下,连续进行上述开环一闭环反应,最终即可得到端基为环氧基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由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反应历程较复杂,学术界尚有争论上述反应是缩聚过程中可能的主要反应。此外还可能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副反应,如酚羟基与环氧基的反常加成反应和环氧基的水解反映等。若反应条件得到严格的控制(如投料配比、NaoH用量及投料快慢、反应过程的温度、加料顺序、原料纯度等等),副反应即可受到控制,就可获得预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线型双酚A型环氧树脂。投料
时调节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用量比,就可以制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环氧树脂。
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方法归纳起有两种: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可分为一次加碱法和二次加碱法;二步法可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
目前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和中分子量固体环氧树脂一般采用一步法工艺;高分子量环氧树脂采用两步法。二步法工艺的优点:与一步法相比,它具有设备少、生产工艺简单、无三废排放、工时短、产品质量易调控等优点。但本设计产量低仍采用一步法。
2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框图
双酚A 溶 解 环氧氯丙烷 循环使用
反 应 NaOH
环氧氯丙烷 减 压 溶 解 苯
反 应 NaOH
冷却
洗涤
过 滤
脱产品 苯 图工艺流程框图 工艺流程叙述
1.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内加入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升温到70℃,保温30分钟,使双酚A溶解,然后冷却降温到50℃,于50℃-55℃下滴加第一批NaOH溶液,约4小时加完,然后升温到55℃-60℃,并保温4小时,使之充分反应.
2.减压蒸馏回收还未反应的环氧氯丙烷,约2小时.
3.使反应物冷却到65℃一下,加入苯,同时滴加第二批NaOH溶液,1小时内滴加完,反应在65℃-70℃保温3小时.
4.反应物冷却到40℃以下时放入分离器中用热水洗涤,分出水层,直到环氧树脂的苯溶液透明,环氧树脂溶液经过过滤器过滤进入储槽再去精制釜精制. 5.先常压蒸馏,然后减压蒸馏,蒸出苯,蒸出的苯经过冷凝器进入苯回收器,树脂经过过滤器过滤进入储槽,得到产品. 生产周期约16小时
3物料衡算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1)假设每年生产300天,则每天的产量为:
Md=1500÷300= 5t/d
一天生产一批,分两釜进行,则每釜的产量为m =5/2= 2)原料单耗如下:
表 工艺配方
原料名称 用量 (mol) 用量(w) 双酚A 1 502 环氧氯丙烷 565 苯 224 氢氧化钠 213
环氧树脂收集
进出料框图如下: 环氧树脂
过 分脱 滤 离 苯 苯
洗NaCl 99%环氧树脂 涤 水
少量的碱和盐
水及少量的碱和盐 杂质 回收苯
图环氧树脂回收进出料框图
设环氧树脂的收率为95%,最后得到的是99%的环氧树脂 99%的环氧树脂产品:
进入分离器的纯环氧树脂质量:×99%÷95%= 产品中的纯环氧树脂:2500×99%= 产品中的杂质:25001%= 由上计算得到物料衡算表
表环氧树脂回收衡算表 输入物料 纯环氧树脂 总计
质量(Kg) 输出物料
质量(Kg)
环氧树脂纯物质 杂质 未回收到 总计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
环氧氯丙烷 双酚A 30%的氢氧化钠 苯
图缩合工段物料衡算图
反应 5 环氧氯丙烷
双酚A树脂及双酚A 杂质、水、盐脚 苯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由表中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的比值可知n=0
设环氧氯丙烷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为y,双酚A为z,氯化钠为t,水为r 则
xzy2605.26tr 92.522228.2940.012340.4758.442182x= z= y= t= r= 双酚A的转化率为95%
则输入物质 双酚A的:÷95%= 环氧氯丙烷:÷502×565= 氢氧化钠:÷502×213= 输出物质:
双酚A: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氯化钠: 水:
以上计算可得到下列物料平衡表
表缩合工段物料衡算表 输入物质 双酚A 环氧氯丙烷 氢氧化钠 苯
质量(kg)
输出物质 双酚A 环氧氯丙烷 氢氧化钠 苯 环氧树脂
质量(kg)
(其中有未回收到)
总计
水 氯化钠 总计
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g) 5 冷凝器 图环氧氯丙烷回收框图 环氧氯丙烷(l)
设冷却回收率为 97%: 对于输入物料为一股: 环氧氯丙烷:
对于输出物料为一股: 环氧氯丙烷:×97%=
由以上计算可得下列物料平衡表:
表回收物料平衡表
输入物料 环氧氯丙烷 总计 收率:97%
质量(kg)
输出物料 回收环氧氯丙烷 未回收
质量(kg)
4热量衡算
对溶解釜进行热量衡算
根据《化学工程手册》可知双酚A的溶解热可由下式估算: Hs1 = Hm= TmK1/M
在式中 Hm- 熔融热,kcal/kg Tm - 熔点(K)
K1 - 系数
M - 分子量
则计算结果为:Hs1= Hm=TmK1/M = (157+273)×228 = kcal/kg = kJ/kg 则单釜双酚A溶解时吸热量为:
Q1 = Hs1m1 = ×= ×105kJ 釜向四周散失的热量计算公式为: Q3 =
F(Ttwt)×10-3
其中 F — 设备散热表面积,m2
T— 散热表面向四周围介质的传热系数,W/(m2•℃)
tw— 散热表面的温度,℃ t — 周围介质温度,℃ — 散热持续的时间,s 若取反应釜的R = m,有效高度h = m,则 F =2Rh= 2××× = m2 t = 250C, tw= 700C T= -(tw-t) = -×(70-25) = (m20C) = 1800 s 则计算结果为:Q2=
F(Ttwt)×10-3
= ××(70-25)×1800×10-3 = ×103 kJ
原料升温所需热量计算公式为: Q3 = mCp,lT2T1 其中: Cp,l = xw,iCp,l,i
i1n T1 = K T2 = K
定性温度:T =(T1+ T2)/2 = K
查得氢氧化钠在定性温度下的定压热容为:Cp= kJ/(kgK)
由《化学工程手册》可知:定性温度下的定压热容由Kopp规则估算,
其估算式为
双酚A : Cp= (
nc)/M
ii = (15× + 16× + 2×)/ = kJ/(kg•K)
环氧氯丙烷: Cp= (
nc)/M
ii =(+ 2× + +)/ = kJ/(kg•K)
单釜原料中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和双酚A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Xw,环氧氯丙烷 = =
xNaOH = =
xw,双酚A = = 则 Cp,lxi1nw,iCp,l,i
= × + ×+ × = (kg•K) 原料升温所需热量为:
Q3= mCp,lT2T1 = ××50 = ×105 kJ 则溶解阶段所需热量为: Q =Q1 + Q2 +Q3
= ×105+ ×103 + ×105
= ×105 kJ
若采用100℃饱和水蒸气供热,冷凝为100℃的饱和水,已知常压下水汽化热为2258 kJ/kg,假设热量利用率为80%。
则溶解阶段单釜加热水蒸气用量为: m =×105 ÷2258÷ =
物料溶解后在反应釜中可采用夹套通冷水的方法,由70℃冷却至55℃,若冷却水的进口温度为25℃,出口时的温度为40℃。
由 WhCph(T1T2)WcCpc(t2t1) 得冷却水用量为:
4688.583.2(7555) =
4.174(4025) =
反应阶段
(1) 对反应热的衡算:
根据《化工数据》环氧树脂(l)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式为: fHl = fHg,298 - vH298 由Joback 法估算fHg,298如下: fHg,298 = +
nH
ii = + (- ) = - kJ/mol 由C–G法估算vH298如下: vH298 = +
nH + nHiijj
= + – = kJ/mol 则 fHl = fHg,298 - vH298 = - – = - kJ/mol 环氧氯丙烷(l)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式为: fHl = fHg,298 - vH298 由Joback 法估算fHg,298如下: fHg,298 = +
nH
ii = + (- ) = - kJ/mol
由C–G法估算vH298如下: vH298 = +
nH + nHiijj
= + + 0 = kJ/mol 则 fHl = fHg,298 - vH298 = - – = - kJ/mol 双酚A(c)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式为: fHc,298 = fHl,298 - mH298 = fHg,298 - vH298 - mH298 由Joback 法估算fHg,298如下: fHg,298 = +
nH
ii = + (- = - kJ/mol 由C–G法估算vH298如下: vH298 = +
nH + nHiijj
= + + 0 = kJ/mol 由Joback–Reid 法估算mH298如下: mH298 = - +
nH
ii = - + = kJ/mol
则 fHc,298 = fHg,298 - vH298 - mH298 = - – – = - kJ/mol
查出或计算出了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生成焓如下:
表相关物质标准生成焓
产物fHm kJ/mol
NaCl H2O(l) 环氧树脂(l)
- - -
物料名称
反应物fHm kJ/mol
NaOH 环氧氯丙烷(l) 双酚A(c)
- - -
由此可计算出反应热为: rHm =
nH(产物)nH - ifm(反应物) ifm = ( – ×2 – ×2)-
(- ×2– ×2 – )
= - mol
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的进料温度为55℃ 系统反应温度也为55℃。 计算输入焓如下:
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输入焓为:
H(环氧氯丙烷,双酚A 入)= mCp,mT = 0 氢氧化钠的输入焓为:
H(NaOH,入)= mCp,mT = ××(55 - 25) = ×104kJ
H(输入)= H(环氧氯丙烷,双酚A入)+ H(NaOH水溶液,入) = 0 +×104 =×104 kJ 计算输出焓如下:
H(输出)= mCp,mT
=(×+×+× +×+ ××(55 - 25)
= ×105 kJ 则反应阶段放热量为:
Q==H(输出)-H(输入) = ×105 –×104
= ×105 kJ
反应放出的热通过夹套通冷水带出,如若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之后出口温度为45℃。
由 Q= WcCpc(t2t1) 计算得 反应阶段冷却水的用量为:
1.77105 =
4.174(4525) =
脱苯所需热量计算
假设双酚A环氧树脂与苯的混合物经过滤送入蒸发器后,升温到110℃ 物料由于升温所需的热量可由下式计算: Q1 = mCpt 其中的 Cp =
xi1nw,iCp,i
查出计算出或查出环氧树脂和苯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分别为: kJ/(kgK)和 kJ/(kgK),分别在系统中的质量百分数为:
xw,环氧树脂= ( + )= xw,苯 = ( + )= 则 Cp =
xi1nw,iCp,i
= × + × = (kgK)
物料升温所需热量为: Q1 = mCpt
= ( + )××(110 - 80) =×105 kJ 苯汽化所需的热量计算: 苯在常压下汽化热为 kJ/kg 苯汽化所需的热量为: Q2= × = ×105 kJ 则脱苯时蒸发器所需的热量为: Q = Q1 + Q2 =×105 + ×105 = ×105 kJ
单釜进料中脱苯所需的总热量为: Q总 = ×105×2 = ×105 kJ
采用100℃饱和水蒸气供热,冷凝后为100℃饱和水。已知常压下的水的汽化热为2258 kJ/kg,假设热量利用率为80%。
则脱苯时蒸发器加热水蒸气的用量为:
6.5105 m= = kg
22580.8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若冷却水进口时的温度为25℃,出口时的温度为65℃ 则由 Q2 = WcCpc(t2t1)计算得 脱苯时冷凝器中冷却水用量为:
6.5105 =
4.174(6525) = kg
5 设备选型
反应釜的设计
物料体积计算: 脱环氧氯丙烷前
表釜内物料体积表 物质 双酚A
质量 m (kg)
密度(kg/l)
体积v (l)
环氧氯丙烷 氢氧化钠 Vd =++=
考虑到双酚A加釜后体积增大,所以取装料系数η= 则过V=Vd/η== 脱环氧氯丙烷后
表 釜内物料体积表
物质 双酚A
质量 m (kg)
密度(kg/l)
体积v (l)
环氧氯丙烷 苯 氢氧化钠
脱除的环氧 氯丙烷
因为溶解时体积变化较小可忽略不计,则每釜物料体积为: Vd =+++=
考虑到实际溶解时双酚A和氢氧化钠都是固体,反应起泡或沸腾的通常装料系数η可取—,反应较平稳的η应取值 -。所以取装料系数η= V=Vd/η=÷=
由上计算根据《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选公称容积为5 m3的钢制机械搅拌容器,椭圆形底、盖,筒体内径Di = 1600 mm,高度H = 2410 mm。
由于物料对钢材腐蚀性不强,工作的温度为200C~1000C,不高于常压工作,则可选用Q235-A。
Pc = × = MPa,Di = 1600 mm,
t = 113 MPa, = (双面焊对接接
头,局部无损检测),取C2 = 4 mm
=
0.111600
21130.850.11= mm
Sd= S + C2
= + 4 = mm
经查得: C1 = mm
Sd + C1 = +
= mm
取整后厚度为Sn = 6 mm,复验Sn×6% = 6×6% = > 故最后取C1 = mm,该筒体可用6 mm厚Q235-A钢板制作。 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其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c = MPa;Di = 1600 mm; = 113 MPa; = ;
t取C2 = 4 mm
则 S =
0.111600
21130.850.50.11 = mm
Sd= S + C2
= + 4 = mm
查得 C1 = mm
Sd + C1 = +
= mm
圆整后取厚度为Sn = 6mm,复验Sn×6% = 6×6% = > 故最后取C1 = mm,该封头可用6 mm厚Q235-A钢板制作。
根据式 TP(TDiSe)0.9s 2Set 式中PT = = × = MPa(/ = 1;P = Pc = ),Se = Sn–C = 6– = mm,s= 235 MPa
则 TP(TDiSe) 2Se0.14(16001.75)
21.75 =
= MPa
而 0.9s= ××235
= MPa
可见 T<0.9s,所以水压试验强度足够。
材料选Q235-A,根据JB4701-2000标准选用DN1600,(MPa)的甲型平焊法兰。
夹套选用U型夹套,采用碳钢制造和釜体焊接。
夹套的直径选取依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3,则选取夹套的直径Dg = Di + 100 ,其中Di为釜体内径 Di = 1600 mm,所以夹套内径为1700 mm。 (1) 夹套壁厚的确定
夹套工作温度为100℃,压力为常压,故材料可选用Q235-A。
壁厚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S=
2PctPcDi
0.111700
21130.850.11= mm
Sd= S + C2
= + 4 = mm
查得 C1 = mm
Sd + C1 = +
= mm
圆整后取厚度为Sn = 6 mm,复验Sn×6% = 6×6% = > 故最后取C1 = mm,该筒体可用6 mm厚Q235-A钢板制作。 同理,封头材料也选用Q235-A,厚度为6 mm。 (2) 夹套筒体和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校核 根据式 TP(TDiSe)0.9s
2Set式中PT = = × = MPa(/ = 1;P = Pc = ),Se = Sn–C = 6– = mm,s= 235 MPa
P(TDiSe)则 T
2Se =
0.14(17001.75)
21.75 = MPa 而 0.9s= ××235 = MPa
可见 T<0.9s,所以水压试验强度足够。
(3) 夹套高度的计算
反应釜容积按下封头和筒体二部分容积之和计算。
查《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可知,公称直径Di = 1600 mm、高度H = 2500 mm的筒体容积为:×= m3;公称直径Di = 1600 mm、曲面高度为400 mm、直边高度为25 mm、壁厚为6 mm的标准椭圆封头的容积为 m3,则反应釜容积为:V = + = m3。
夹套高度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装料系数
V——反应釜容积,m3 V封——封头容积,m3
V1——一米高筒体的容积,m3 则 H1 = =
由以上计算可知反应釜的夹套最小高度为 m,筒体内液面高度约。
0.855.430.587
2.011接管的设计
(1) 进料管
原料进料管采用Φ=45×无缝钢管,管的一端切成45℃,伸入反应器内少许,配有平焊密封管法兰。
萃取剂进料管采用Φ=32×无缝钢管,管的一端切成45℃,伸入反应器内少许,配有平焊密封管法兰。 (2) 出料管
物料出料管采用Φ=57×无缝钢管,配有平焊密封管法兰。
废水出料管采用Φ=45×无缝钢管,管的一端切成45℃,伸入反应器内少许,配有平焊密封管法兰。 (3) 夹套接管
加热蒸汽入口管选用Φ=45×无缝钢管。 冷凝水出口管选用Φ=45×无缝钢管。
搅拌器的设计
以液体为主的搅拌操作中,常将被搅拌物料分为液-液,汽-液,固-液,汽-液-固四种情况,搅拌操作既可以看做是一种独立的流体力学范畴单元操作,用以促进物料混合为主要的目的;往往又是完成其它的单元操作的必要手段,用以促进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等为主要的目的。
搅拌过程所涉及的流体的流动、传质、传热等影响因素繁多。流动状态、密度、黏度或黏度差、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性、表面张力以及几何因素等都是影响因素,其中粘度的影响是最大的。
取整个反应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1200kg/m3 ,粘度为μ=·s。查表选定D/T=,已知T=2200,得D=。取搅拌等级为6级,则根据《化工原理》中对应表可知搅拌等级为6时的总体流速=11m/min。
则搅拌桨叶排出流量qd==11×=min 搅拌转速公式:N=
qd 3NqdD假设在湍流区,Re>104,由D/T=,根据排量与搅拌雷诺数的关系图,可知Nqd=。
则N==min
(88.9/60)0.882ND21200此时雷诺数:NRe ==
0.58可查得Nqd=,重新计算转速 N=
qd41.79==min 33NqdD0.460.88(133.3/60)0.882ND21200此时雷诺数:NRe===
0.58可查得Nqd=,重新计算转速
N=
qd41.79== NqdD30.50.883(122.7/60)0.882ND21200此时雷诺数:NRe===
0.58此时读出Nqd=,与上一个设定的Nqd相近,故搅拌桨叶流速可确定为N=min=s 搅拌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Npρn3d5
其中 Np —— 功率准数;
n —— 搅拌器转速;
ρ —— 流体密度; d —— 搅拌器直径
综上知区域内流动状态为湍流,其功率曲线呈水平直线,此时功率准数 Np为常数,P=K1ρN3D5。
设桨叶为六叶平直涡轮,查《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第五章表5-1得:K1=,则:P=Npρn3d5=×1200×23×=≈19Kw
表 反应釜尺寸表
项目 釜内压力 釜外压力 釜内温度 夹套内温度 换热型式 换热介质 筒体高度 筒体直径 筒体壁厚 封头厚度 夹套高度 夹套直径
规格/条件 常压 常压 <70℃ >25℃ 夹套 冷水 2410mm 1600mm 6mm 6mm 2000mm 1700mm
夹套壁厚 封头直边高度 封头曲面高度 封头容积 反应釜容积 反应釜材料 项目 桨叶直径 桨叶转速 桨叶数 功率
6mm 25mm 400mm 不锈钢
表搅拌器设计表
规格/条件 2r/s 6 19Kw
脱苯用冷凝器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的管壳式换热器(也称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坚固,并可承受较高的压力,其制造工艺较成熟,适应性大、材料范围广等优点,因而目前仍是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主要设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一种,其设备结构简单,每根管子都能单独更换和清洗,在同样的壳径内,布管是最多的,管板由管子支撑,在各种管壳式换热器中其管板较薄,也是管壳式换热器中造价最低的一种,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定性温度
苯的定性温度为:
80(g)80(l) = 80℃
22565 = 45℃ 2冷却水的定性温度为:
平均温度较小,所以选择固定式列管换热器,该设计任务的热流体为苯的蒸气,冷流体为水,为使热流体通过壳壁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令苯和水的蒸气走壳程,冷却水走管程。
平均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苯的汽化热 为: kJ/kg
冷凝苯所需热量为:Q1=×=×104kJ
平均传热温差
暂按单壳程、四管程考虑,逆流时平均温度差: 苯蒸气 80℃ (g)→ 80℃(l) 冷却水 65℃ ← 25℃
t 15℃ 55℃
5515t2t1 = = ℃ tm55t2lnlnt115因壳程为蒸气,t= 1,选用单壳程可行
冷却液用量
2.0010Q Wi===
4.17430.8cpt4管程传热系数
diuii0.020.5995.7 =
0.801103 Re =×
0.61674.0740.8010.41243.70.8()=(m2·℃) 0.020.6176壳程传热系数
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α0=1000W/(m2·℃)
siRso0.000 污垢热阻R(m2·℃)/W
查得不锈钢管壁的导热系数λ=(m2·℃)
1
0.0250.0250.0020.02510.00020.000226320.020.0216.80.02310002
=(m·℃)
=
传热面积
高温流体为有机质蒸气,低温流体为水的传热系数范围在230-930W/(m2·k)取K=(m2·k) SQ= = Ktm式中 Q———传热速率(热负荷),W;
K———总传热系数,W/(m2·℃); S———与K值对应的传热面积,m2; tm———平均温度差,℃ 考虑15%的裕度取 S=×=
工艺结构尺寸
选用19传热管(不锈钢),换热管长度L=2000mm,管程数Np1,管子根数15,中心排管数5,管程流通面积m2,公称直径DN=159mm。取管内流速
ui0.5m/s。管子成三角形排列;拆流板间距B==取整B为50mm;取采用弓形拆流板,取弓形拆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得圆缺高度为h=×159=故取h为40mm;拆流板数NB2000149块。 40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t=d0,则t =×19≈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nc=N=×19≈5
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η=,则壳体内径为 D=N/=××圆整可取D=130mm
19= 0.7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溶液流速u=s,则接管内径为 d=
4507.00/(3600880)4V==
3.141.0取标准管径为15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u=s,则接管内径为 d=
4507.00/(3600880)=
3.140.2取标准管径为30mm。
换热器核算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核算
可采用凯恩公式
当量直径,由正三角形排列得
4( de3322224(0.0320.7850.025)tdo)24 =2 0.020mdo3.140.025壳程流通截面积
do0.025 S)= OBD(1)=×(1-t0.0323815.43/(36001102) u0==s
0.03170.020.0911102 Re0==>2000湍流
0.000674320.10411029.81641990.7214 =(m·℃) 0.725()02361.5674100.02590管程对流传热系数核算
管程流通截面积
256
Si=2管程流体流速 72059.5/(3600995.7)=s
0.04020.020.500995.7 Re==
0.000801 ui=
普兰特准数
334.174100.80110 Pr==
0.61760.61760.80.4 =(m2·℃) 0.02312436.255.4i0.02传热系数K
1
0.0250.0250.00250.02510.00020.00022630.80.020.0216.80.0231322.2 =(m2·℃)
=
传热面积
2.0010 Q S===
Ktm40030.8式中 Q———传热速率(热负荷),W; K———总传热系数,W(m2C); S———与K值对应的传热面积,m tm———平均温度差,C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p
dL(Nn Sp=0c)=
24;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H=
SPS×100%=% S 该换热器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管程流动阻力
式中 P1——直管中因摩擦阻力引起的压力降,Pa; p2——回弯管中因摩擦阻力引起的的压强降,Pa; F——结垢校正系数,无因次,取; Ns——串联的壳程数;取1 Np——管程数。取2
0.01=,查莫狄图得λi=(m2·℃),流速μ=s,20由Re=,传热管相对粗糙度ρ=m3,ζ=3所以
20.500995.76 ΔP1=××=
20.02 ΔP2=ζ
222995.70.502=3×=
2 ΣΔPi=+××2=<10KPa
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
壳程阻力
ΣΔP0=(ΔP′1+ΔP′2)FtNs Ns=1,Ft=1
流体经管束的阻力
ΔP′1=Ff0nc(NB+1)
22
式中 F——管子排列方式对压力降的校正系数,三角形排列F0.5; f0——壳程流体的摩擦系数,
f0=5×=5× nc ——横过管束中心的管数,nc1.1n=19; NB——折流板数目;NB=29
ShDnd μ0——按壳程流通截面积S计算流速,ms ooco μ0 =s
211020.091 ΔP′1=××19×﹙29+1﹚×=
2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B——折流板间距,m;B= D——为壳体内径,m; D=
211020.09120.20 ΔP′2=29×﹙-﹚×=
20.65总阻力ΣΔP0=+=(Pa)<10kPa 壳程流动阻力也比较适宜。
设计结果
表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换热器型式:固定管板式 换热面积m2: 管口表 符号 尺寸 用途 连接型式 工艺参数 a 冷流入平面 口 名称 管程 壳程 b 冷流出平面 口 物料名称 自来水 苯蒸汽 c 热流入凹凸口 面 操作压力,MPa d 热流出凹凸口 面 凹凸面 操作温度,C 25/65 80(蒸e 汽)/80(液体) 排气口 f 放净口 凹凸面 流速,ms 传热量,KW 总传热系数,Wm2K 具体结构见图纸 对流传热系数Wm2K 污垢系数 m2KW 阻力降,MPa 程数 推荐使用材料 管子规格 4 不锈钢 Φ19× 1 不锈钢 管长2000mm 管数 15 管间距,mm 折流板型式 壳体内径,mm 32 上下 130 排列方式 间距,mm 50 正三角形 切口高度25% 保温层厚度,mm 6工厂布置设计
工厂设计的内容与规范
工厂布置的设计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布置的合理性,不仅同施工、安装、建设与投资等等密切相关,而且在车间建成后与生产、管理、安全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工厂布置涉及的是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设备、各种物料还有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工厂布置基本任务,结合厂区自然条件同外部条件确定生产中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空间位置,使其获得最经济合理的物料同人员流动路线。就大空间范围而言,就是一个地区内工厂位置的确定,就是为就寻找最佳厂外运输路线,就小范围而言,就是在一个厂区内,厂房位置的确定就是为了寻找最佳厂内运输路线。这说明厂址选择工作同工厂布置工作任务的一致性,也说明在不同工作阶段工厂布置的着重点。
对于工厂的布置,按我国习惯的分法,可划分为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 车间布置是工艺专业向其它非工艺专业提供的开展车间设计的最基础的资料之一。若车间布置的合理出现问题,不仅将影响到操作条件好坏、生产正常进行和设备安全运行,而且还将导致工厂基建时工程造价偏高、施工不便,甚至会造成车间建成后出现一系列的生产和管理的负面问题;因此本设计在车间布置时将严格遵守下列设计规范和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987年)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1985年)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978年)
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格(化学工业部 1989年)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8年修改)
6.中华人民共和国 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1987年,试行)
7.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1985年) 8.洁净厂房规范 (GB50073-2001)
厂址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生产能力:本设计为年产1500吨双酚A型环氧树。
交通运输:该厂属于环氧树脂生产的大型企业,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而选择水陆运输比较方便的地方建厂,原料供应充足。
地形地貌:地势较平缓、地带平阔的丘陵地,保证建厂的土石运用量不大。厂区的面积、形式和其他流程合乎需要,厂区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气候条件:主导风向要求较稳定,场地应选择在城镇常年空气下风侧,河流下游,尽量远离居民区。
水文地质:装置需水量大,故厂址应靠近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的地域,以满足装置生产和生活用水及排水,靠近河流但避开洪水地段。
能源:保证电网供电充足,燃料油供应方便充足。
厂址选择从国家政策、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的这条生产工艺路线属于污染较严重的一种,建议不要把厂址选在市区。如果选址选在城郊,最好选在下水侧,以防止氰化物对城市用水造成污染。另外,选址最好是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车间的布置
本设计在确定了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卫生标准、车间建筑 (构筑)物、露天场所的主要尺寸和全部工艺设备的空间位置后对车间进行了如下布置。 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1.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允许有所调整。
2.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外。
3.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
4.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的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建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 5.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的目的。 6.建厂时要注意地形,需留有厂区扩建的余地。
7.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8.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 9.生产车间符合5S规则,提高生产效率。
车间由生产部分、辅助生产部分和行政-生活部分组成。辅助生产部分包括配电房、化验室、机修车间、原料、辅料和成品仓库等;行政-生活部分包括办公室、工人休息室、厕所。
在设计过程中既考虑了车间内部生产、辅助生产、管理和生活的协调,又考虑了车间与厂区供水、供电、供热和管理部分的呼应,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对采光、采暖和通风要求较高的办公室、化验室布置在南面,而对这些要求相对较低的更衣室、厕所、浴室则布置在北面,其他辅助生产部分布置在底层,兼顾了厂区供电、供水、供热和管理方便的各方面要求,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可持续运转的系统。另外,在布置过程中考虑到节约建筑面积和土建工程量,减少土建投资以及利于设备的安装和检修、通风和排毒,以及利于车间的改建和扩建,将部分设备进行了露天布置。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
车间平面布置首先必须适合全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应尽可能使个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总体上达到协调、整齐、紧凑、美观,相互融合,浑成一体。其次,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即要符合流程、满足生产、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第三,生产要安全。即
要全面妥善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第四,要考虑将来扩建及增建的余地,为今后生产发展、品种改革、技术改造提供方便。但这些一定要最有效的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装置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应尽量合并)。
车间平面布置按其外形一般分为长方形、L形、T形和Ⅱ形等。长方形便
于总平面图的布置,节约用地,有利于设备排列,缩短管线,易于安排交通出入口,有较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但有时由于厂房总长度较长,在总图布置有困难时,为了适应地形的要求或者生产的需要,也有采用L形、T形和Ⅱ形的,此时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立面等各方面的因素。
车间设备立面布置
车间设备立面布置的原则:
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例如制碱车间的碳化塔,根据工艺要求须放在厂房内,但塔有比较高,且操作岗位安排在塔的中部以便观察塔内情况,这样就需要设计多层厂房;另一种情况是:设备大部分露天布置,厂房内只需要安置泵或风机,这种情况可设计成单层厂房。
对于为新产品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厂房,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
设备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一般都设计一个较高的单层厂房,利用便于移动、拆装、改建的钢制操作平台代替钢筋混凝土操作台,以适应工艺流程和设备变化的需要。
可以根据处理流程,以单层或多层或单层和多层的组合形式的化工厂的需
求进行设计。通常单层厂房建设成本低,所以除了过程的需要必须被设计成多层,更常用的是单层的工程设计。有时由于受施工现场或节约利用土地,也有设计成多层。设计用于工业生产的新产品的工厂,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所以一般都设计成一个高个工厂,使用移动,拆装,改造钢铁工作站代替钢筋混凝土工作站或多层车间地板上,以适应工艺变化的需要。
给水、排水系统
主要生产水用于冷却水和少量的洗涤水的过程。每日水的生产线为200吨。这条生产线的水通过供水厂提供,自来水用量并不大,满足项目的要求。 水系统,包括淡水输送软管,管网,水管的两个分支,其中循环水池和洗涤用水为一个分支,另一分支为消防水供水系统。室内给水用管,主管和支管(或设备)的头,等供水主要配备在大楼的底部,自下而上的供水的系统。
生产水由储水箱或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后,少量生产用洗涤水的是一个基本的清洁水,冷却后可以澄清后排放。
排水管网组成生产线排水系统,从网点收集和传递所产生的废水到总排水管,最后由排水管排放废水。
电力供应及生产控制
此生产项目电量耗用较小,可用企业电网供电,但需有备用电网,万一停电或遇一条电网出现问题,可及时更换,不会影响釜中的反应,和处理过程。
此生产项目的原料和产品均为有机物,易燃,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远离火种。储存应根据物品特点分类储存,厂区应设有原料库,,半成品及废品库,产品库等,各库房应远离易引起火灾的火种、电源等,库区应阴凉、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
此生产所需的原料应先由化验室化验,合格达标方能使用,以防影响产品质量,生产处的产品也必须经检验合格方能出厂,不合格产品严禁出厂,以防对公司声誉造成影响,如造成下游企业因此受到损失,后果更为严重。维修人员要定期检查企业设备,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7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
“三废”的随意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物质的损失和能源的浪费,应该进行处理。治理方法大致分为改革工艺、“三废”的无害化、“三废”的资源化,下面就后两条进行分析。
废水的处理
本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大量含有苯等简单化合物,考虑到回收的成本较高,使用天然生物处理,利用水中和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进行废水生物处理,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废水处理方法是根据废水的流量、水质、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而选定的。按其作用原理一部分为三大类: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校其处理程度又可分为: 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四类。一船物理、化学处理法称为一级处理,生物处理法称为二级处理。
物理处理法包括:过滤法、重力分离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吹脱法、汽提法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无机溶解物质和悬浮固体。其中汽提法则是将废水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水蒸气加热的办法,使其自液相解吸提取出来。 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氧化法、焚烧法等。主通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胶体颗粒及有机物质。其中焚烧法是在高温下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转化成C02和无机盐的有效方法。
生物处理法包括:生物处理过程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在废水中转让及转换分解有机毒物,使废水净化的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少量有机毒物的水,作为二级废水处理的一种手段,也被称为生化处理。
回收利用
反应剩余的环氧氯丙烷和大量使用苯作为溶剂的设计过程中,环氧氯丙烷和苯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环境破坏,还会大大提高成本,所以需要回收。以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降低成本。
废渣的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应分步骤地处理。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环氧树脂废聚物与盐泥混合排放,废渣的处理十分困难。如今,随技术的进步,工厂会对废
聚物进行分级处理取,方法是将废渣中的粗树脂用溶剂萃取出来后送去精制,然后再焚烧处理剩下的废渣滤饼。
噪声
本设计的噪声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各类泵和电机的,为减小噪音,应尽量选用低噪电机的泵,并外加消音器,尽量把噪音源集中于隔音房中。噪声较大的岗位不应设固定值班,如生产需要,可用隔音门把操作间和机房隔开。厂区种植各种隔音植物也是必要的。
8环氧树脂安全生产和相应的环境保护
环氧树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材料是有毒的,易燃,易爆,腐蚀性,生产过程是釡式生产,生产过程有电,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在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过程和降噪必须是科学的,达到国家规定才能排放,不然,可能会导致严重污染环境,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生产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必要前提条件是做好环保工作和安全生产。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变得密闭化,大规模和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生产环境有了根本改善,生产和劳动保护设施的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完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生产,几乎不产生工业废气,但废水和废渣处理,应引起重视。
环氧树脂生产安全注意事项与相应劳动保护措施
1.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毒性强是由于氯取代基和环氧基的存在,并有非常难闻的异味,会对人的眼、鼻、咽喉和皮肤等产生很强的刺激。 :强碱,具有极强的化学腐蚀性,极易对人的眼睛、皮肤等造成伤害。
3.双酚A:毒性很低的固体原料。在投料及储运中会有一定的粉尘产生,应注意采取防护
4.溶剂:目前使用的是多个苯。苯是毒性比较大的液体,长期接触人的肝脏和呼吸道可引起一定程度的损伤。因为操作错误引起的急性中毒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1.在技术上不断发展和进步,应该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设备和相应的控制技术,以实现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
2.每个位置的操作应该有良好的通风,避免有害气体的积累。
3.用低微毒,而不是毒性较大的溶剂。现有工厂使用正丁醇,甲基异丁基酮或混合溶剂代替苯。
4.非操作区和操作区应该有一定的距离,生活区应与生产严格分开。 5.所有的人进入工作区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6.生产工作有事故应急救援药箱,里面的药物如洗烧伤,眼药水。 7.所有员工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熟悉其操做岗位的的水,电,汽,气等控制开关和阀门的装置;熟悉消防设施使用方法;熟悉紧急关机程序,内容和相应的报警信号处理方法。
8.所有员工应定期检查(半年或一年) ,呼吸道,血液和肝功能等为主要检测。
1. 本设计要从工艺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以期节能降耗。
2. 产生的废水要分级处理,要尽量减少有毒、有害废水排放。如前所述,将水洗产生的废水用来脱盐泥,然后脱盐泥废水再送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以达标排放,废水中的盐品,要应尽可能回收,作为工业用盐。
3. 产生的废渣也要分步骤处理。在过去,环氧树脂的废聚物同盐泥一道排出,污水处理起来困难。但现在,我们会对废聚物进行分级萃取,用溶剂把其中所夹带的粗树脂萃取出来,然后送到下批料的精制工序,萃取产生的废渣滤饼等再送去焚烧处理。
本项目环保设计的相关依据和标准
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 GBJ87-85 2.《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EGJ6-86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88
4.《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检测站设计规定》 EGZO501-91 预期效果
1.本装置正常生产时“三废”均要通过治理,且可以达到国家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标准,本装置的建设预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2.本项目生产中几乎不产生废弃物,生产环境比较洁净。
3.本项目对环境管理和监测将专门设置负责人员,由中心化验室进行统一管理控制,来保证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
厂区应在空地上、道路两侧、房间外侧进行绿化,种植各类灌木、乔木和绿篱等,以期达到降噪除尘的目的,厂区绿化系数要超过30%。 (1) 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2) 安全及相应措施
1. 工艺设计,建筑设计,以国家防火规范和它的相关规定执行。 2. 腐蚀性物品操作时应尽量配戴橡胶手套,小合操作。 3. 易燃、易爆岗位需要采用防爆型电机和仪表设施。 4. 原料应当分开存放。
5. 所有的设备和管道应密封好,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产生。 6.在产生粉尘的岗位,工人操作时要陪戴口罩,现场的电源开关等应采用防爆型。
7.生产车间要经常通风,并使用足够的防护用品。
8.消防设施要配备齐全(配备消防栓、灭火器和足够的泡沫消防装置等。
参考文献:
1. 王久芬,杜栓丽.高聚物合成工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 陈平,刘胜平,王德中.环氧树脂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 贾清,贾绍义.化工原理(第二版)上、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4. 程时远,李盛彪,黄世强.胶黏剂(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化工原理(第五版)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王静康.化工过程设计(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五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8. 马淑萍,张鹏飞,段燕,欧玉静,杨保平.改进法合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涂料,2011(9)
9. 程相春.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概况[J].当代化工2011(5)
10 路守彦.我国苯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J].上海化工2011(12) 11. 周林平.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7)
12. 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一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3. 郑晓梅.化工制图(第一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4. 余国琮.化工机械工程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5. 李桂林.环氧树脂与环氧涂料(第一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6. 李克如,张菊花,向福如.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M].科学出版社,1999 17.. 张文耀.列管式油冷却器设计中热交换与结构的研究的[J].科技创新导报,2008(15)
18. 杜明兵.双酚F及其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9(5) 19 .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0. 陈英南,刘玉兰.常用化工单元设备的设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谢辞
时光如梭,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步入尾声,回想在大学四年的时光,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顺风,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
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是特别完美,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设计过程中我的收获是很多的,这些收获也是平时无法获得的。首先,我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整合与升华. 有些课程 (如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文献检索),我们平时根本无法认识其重要性,但在设计过程中,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恰好成了设计的亮点所在。能顺利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运用的不仅是化工设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的各种知识的综运用,比如机械制图、涂料等课程的知识,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本次设计,学习并掌握了许多工厂设计所必备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深深感到要完成一个良好的工厂设计方案,要求工艺设计人员要具备深厚的工艺知识及其它专业的基础知识。
值此毕业设计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设计指导老师老师。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从课题设计到体系安排,从观点推敲到字句斟酌,无不得益于他的悉心指点。老师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治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我永远学习。在此向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倾注了大量心血并给予我无私帮助和支持的单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