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集锦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整理归纳
1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
(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能 三、教师观
1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拓展专业知识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3)提高专业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
2、终身学习的意识(看一下)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 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 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教师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能力学习②专业知识学习③教育理论学习④信息技术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①系统的终身学习②校本学习③成人教育④媒体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 3、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 (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 (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 如何提高教学成绩:
(1)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2)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 (3)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4)讲科学:发展好教研能力。 5、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
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 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2)教师职业的价值
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 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2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实施;2006年6月29日修订,2006年9月1日实施。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 ·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统一性: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谁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5号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教师法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3、教师法确定正常晋级增薪制度。
4、法律还规定,教师不准体罚学生,违者究责。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制定:1991年9月4日七届人大21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日执行。
修订:十届人大25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 2、教师不能在校内吸烟
3
3、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人
4、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记5、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会考)
九届人大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1、明确禁止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赌博等不良行为; 2、不得脱离监护; 3、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4、不良少年的工读制度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002年3月26日经教育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1、目的: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2、适用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学前教育纳入规划,破解城乡“入园难”; 2、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题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4、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 5、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6、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 7、高校分类入学考试,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 8、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保障教师安心从教 9、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 10、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 鼓励出资办学 纲要的三大战略:
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3、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 第二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权利的内涵
1、含义: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 2、教师的权利:
(1)要求他人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或履行法律义务的请求权;
(2)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的教师法等法律所赋予的积极行为权; (3)受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权。 二、教师的基本权利 1、教师的公民权
政治权利 宗教信仰权 平等权 人身权 文化教育权 经济权 监督权 2、教师的职业权利
(1)教育教学权(2)学术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 (4)报酬待遇权(5)参与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三、新《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权利的规定
1、各级政府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2、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 3、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教师享有补助津贴
4
四、教师义务
定义:教师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 表现形式:(1)积极义务(2)禁止性义务
(3)义务人侵犯他人权利和利益时,接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其义务的履行。
五、教师的基本义务:
1、拥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纪守法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义务
六、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 3、思想教育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 5、保护学生权益6、提高水平义务
第三节:学生权利和保护
一、学生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权
(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2)使用教学设施权 2、获得经济资助权 3、获得学业证书权 (1)获得公正评价权;(2)获得学业证书 4、申诉起诉权 5、法定其他权
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
1、教师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1)危险时教师挺身而出;(2)教师须尽到保护义务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1)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2)不得随意缺课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1)不能强迫学生做有损人格尊严的事;(2)不能侮辱、谩骂学生
4、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健康权(1)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不得以其他方式侵犯学生生命健康权
5、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6、教师不得侵犯学生财产权
7、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1)不要随意泄露学生隐私;(2)不得随意翻看学生物品 8、教师要注意保护自身权益
5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1)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另加教师工作量标准的一半; 四大亮点:
(2)提高了班主任的经济待遇; (3)保证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力
(4)强调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思想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人际行为规范
二、教师需处理的几大关系 1、师生关系:
1、师生平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老师的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①更新教学观②更新知识观③正确确立“平等者中的首席”) (2)热爱尊重学生,确立民主观念,强化师生平等意识; (3)重视学生独立性、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 (4)提高自身素质,改进交往策略。 2、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①一视同仁,正视差异②体谅和宽容③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
3、宽容学生的缺点;(①认识上的宽容②态度上的宽容③时间上的宽容④条件上的宽容
⑤要求上的宽容⑥处理上的宽容)
4、慎用惩戒; 5、拒绝体罚
2、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1)建立平等关系(2)良好的沟通习惯(3)换位思考 3、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交往技巧:(1)时常给予微笑和赞美(2)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3)积极主动地交往 4、教师与领导的关系 (1)了解领导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 (2)争取领导的支持:·尊重领导,相信领导·努力工作,作出成绩·主动沟通,争取支持
第四章文化素养(略)
6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
一、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
1、工具书种类:字典、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谱、政书、
类书和百科全书。
2、工具书检索的一般程序:确定检索范围-选择合适工具书-检索摘录与复制整理资料 二、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1、图书检索:2、中国期刊网3、网页搜索 三、信息处理
1、信息的筛选与分类
(1)筛选:鉴别真伪、价值鉴定;
(2)分析: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系统分析 (3)提炼: (4)综合 2、信息传递
(1)口头传递(2)书面传递(3)电信传递 3、信息存储
要求:信息要有价值、要方便利用、要现代化 四、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1、测验种类:
(1)常模参照测验:参照被试群体的实际水平解释分数的测验; (2)目标参照测验:参照被测达到目标的程度来解释的测验。 2、测量的要素 (1)参照点 (2)统一的单位 (3)测量工具 3、数据处理:
难度:试卷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试卷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 信度:衡量测验分数一致性或可靠性的指标; 效度:测验有效性或准确性的指标。 五、课件制作(p165) 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基础知识
1、概念:反应事物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 2、内涵:反应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3、外延:概念的适用范围;
结论: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越少;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多。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全同、全异、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关系 4、命题:
(1)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性质:必须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必须有真和假的区分 (3)分类:模态命题;非模态命题
二、推理
7
1、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2、分类:
(1)演绎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归纳推理: A、完全归纳推理、
B、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求同法、求异法、并用法、 共变法、剩余法)) (3)类比推理 三、论证
1、论证的有效性:
(1)概念的有效性 (2)论据的有效性 (3)论证方法的有效性 (4)结论的有效性
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
1、技巧:
(1)语境分析法:
A、联系上下文 B、联想文段背景 C、把握标点提示
(2)修辞提示法 (3)划分层次法
2、整合信息技巧分析
(1)打枝削叶、巧提主干; (2)删繁就简、去伪存真; (3)合并同类,列举异义; (4)敲骨吸髓,挖掘信息;
第四节:写作能力(自学)
8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 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
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以儿童为中心” “从做中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
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
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 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 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 现代:杜威、克伯屈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
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 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9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
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
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有(1)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2)走向大众化(3)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终身化(2)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现代化
10
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通过教育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改善人口质量,提高素质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互制约):
(1)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3)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通过教育再产生劳动力和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通过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民主,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精神文化(相互制约)
(1)精神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精神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3)精神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文化,选择提升文化以及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起主导作用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2) 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 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1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安全、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的动力:
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 简答: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1) 目的性明确 (2) 计划性强 (3) 专门的教师队伍
(4) 过滤其他环境因素,调节,控制,利用
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青春期11-18岁,相当于初中到高中毕业这个阶段
(1)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增长,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2)内脏器官机能逐步健全 (3)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1.双规学制 英国 2.单轨学制 美国 3.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
其主要的趋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前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
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P112),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按照教育程度划分,我国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级层次。
a.学前教育(幼儿园),主要由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等机构实施,招收3-6、7岁的幼儿。
b.初等教育,即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的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为3年,高中为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术学校
12
2-3年。属于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的修业年限可以适当延长。
d.高等教育,是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级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的招收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专科学校的修业年限是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是4-5年,业余学校修业年限适当延长。硕士研究生修业2-3年,招收对象是获得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历者;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对象是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历者;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
主要观点:因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2)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斯、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
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意教育对人的个人价值。目的培养自然人。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P113),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要与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
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 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 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基础作用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智体美的作用
13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调查,历史,实验,演示,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课程的主要流派:
(1) 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 础,
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 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
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
(3) 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
目的和课程活 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三大因素(P116)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课程的分类:
(1)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
学科课程的缺点是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优点: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3) 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 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 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是:①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②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③以儿童的活动为中 心;④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 知识不系统,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递。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必修,选修课程;国家,地方,学校课程;显性,隐形课程(P117)
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③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④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⑤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联系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⑥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4
第三章: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中学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是教育过程的一个分支,其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本质上讲师一种认识,特殊的认识活动。
各种本质观: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理论界众说纷纭,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识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说是一种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 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在我国是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 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学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 过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
2)发展说 。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该观点认识到了“认识说”的局限性, 认识到了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的其它任务,尤其是发展的任务,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就 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 目标要求的过程。”
3)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教 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认识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突破了 “认识说”和“发展说”从教 学任务看教学本质的局限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机制。但也存在对教学主要矛盾 揭示不到位的不足。
4)交往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学者们对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理解差异较大,对 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有人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有人 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有 人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有人视交往为教学本身。这一观点共同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 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 可以 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一观点虽然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 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 特殊性。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
15
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叶圣陶:“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 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样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
需要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4) 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结合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知识是思想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学生积极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机的集合起来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的考察评定 (1)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 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
量,其要求①教学目标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 课堂气氛热烈
(3) 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要遵循的要求:内容符合新课标和教科书要求;分量适当,难度适中;形式多元化,有趣味性;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强化)
(4) 课外辅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16
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 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 能力。
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 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 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 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指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教育。
基本要求:①确保教材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
德教育; ③补充有价值的教学内容;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修养。
教学方法有:
(1) 讲授法:最常用
要求:要注意逻辑性和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语言的艺术(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结合,语速适当);讲授要和板书相结合
(2) 讨论法
(3) 谈话法(问答法) (4) 演示法 (5) 练习法
17
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个别教学制及其优缺点
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轮流进行教学,在教师对某一学生施教时,其 他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最早采用)。
优点:教师教学的知 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 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
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 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
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 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 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 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 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 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要求改革的原因)
分组教学制及其优缺点
指学校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实质上属于集体 教学,目的是为了使班级授课制更优化,解决其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 主要优缺点。
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 性特点。
缺点:(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 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 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主张废除班级授课课教科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学习 优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和创造能力 缺点: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较高。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1)实施素质教育(主题);包括
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18
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 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 (2)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基本策略)
所谓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是在一个总的统一而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实验假说的指导下而进行的对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各门学科的协调统一、互相渗透的调整和变革,以实现对教学系统的综合改观
(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重心)
其思路围绕三个方面:有效的活动结合;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强化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积极作用。
继续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向课程形式的调整和丰富上,并形成日趋合理的课程结构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质: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的互补;联觉 知觉的特质: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同属感性认识阶段;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分为三类:
(1)无意注意(消极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积极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注意分配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要素;活动的目的与组织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1)对象的特点(内容丰富和单调,活动和静止); (2)主体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与疾病,情绪好坏) (3)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影响注意力广度(范围)的条件: (1)对象的特点(组合集中、排列规律)
(2)活动的任务和性质(任务越复杂,注意的广度会大大缩小)
19
(3)个体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会大大增大) 影响注意力分配的条件:
(1) 同时进行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是高度熟练的 (2)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的 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
(1)原来活动的吸引力(原来活动吸引力越大转移越困难)
(2)新活动的特点(新活动意义重大,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就能顺利转移) (3)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记忆的分类(按内容)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记忆的分类(按保持时间)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加减2个组块),长时记忆;扩大记忆量的最好办法:加大记忆单位
记忆的分类(按感觉器官)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和混合记忆
遗忘: 对过去曾经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进行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遗忘的规律: 其规律: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渐趋平稳; ②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③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遗忘的原因:
(1)干扰说:遗忘是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以致造成抑制效应的结果。干扰的形 式有两种:
①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在识记之前所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 ②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一般来说,干扰作用的大小与先后两种材料的相似程度、时间间隔以及所学材料的巩固程度 有关。研究发现:中等相似程度的两种学习材料干扰最大,先后学习的材料间隔时间越长干扰越小, 学习的材料巩固程度越高产生的干扰也就越小。
(2)衰退说:这一理论用“用进废退”的观点来解释遗忘,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 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3)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简答:结合记忆和遗忘规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 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先多花时间后少花时间
(3)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先把不会的知识回忆,然后再对这些知识反复识
记
(4) 复习的方法要多样
(5) 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复习:视觉、听觉 (6)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20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思维的分类(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的分类(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思维的分类(创造性):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分类(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思维的分类(思维过程):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灵活性,创造性,流畅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无我两分
(2)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不守恒,单维性,不合逻辑,不可逆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守恒,多维性,可逆,具体逻辑推理 (4) 形式运算阶段(11-15):假设-演绎,系统思维
该理论是划分学制的基础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的方式 (二)无关信息的干扰 (三)功能固着性 (四)心向坚持使用原有已 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者心理定势。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 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 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 活动。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 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通过外在的诱因来促使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巴普洛夫,斯金纳)。
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动机的缺乏可能会使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 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上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 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 上三种统称为生长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 认为个体的行动动机来自于力求成功的需要及避免失败的需要。通过某种练习和力量来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
阿特金森发展了该理论,他区分了这种动机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是力求成功的需要;其二是力求避免失败 的需要。根据每个人在这两个方面相对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类型的人。 力求成功者坚持学习的时间会更长些,即使遇到挫折,
21
也往往会归结为自己还不够努力。他们一心 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在学校里,力求成功者一般会取得较 好的成绩。而学校学习的成功反过来又会增强他的成就动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 系。成功哺育了对更成功的向往,这种向往又哺育了成功。
根据这一理论,学习成功会增强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成功的机会, 尤其是“习得无助者”。另外,因为学生不仅有一种追求成功的需要,同时也有一种避免失败的需 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用一些检查、考试、批评、惩罚等手段也是有必要的,这就 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变压力为动力”。
成败归因理论: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 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 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等。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 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 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 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其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给每位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会 到成功带给他的喜悦心情;另一方面,因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还较低,还不能很好地对自我作 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常常会出现自我评价过低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学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 并及时地加以鼓励。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2.要想使学习上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首先改变学生的 成败体验,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其次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方面的欠缺。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评分应注意:首先,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其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再次,课题应由易 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最后,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 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是
22
如何使学生原有 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 来。利用这项途径,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迁移的分类:
按影响效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积极作用)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
按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按内容: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按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按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要素 概括化理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关系转换理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一切有意 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学习迁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 精选材料
(2) 合理编制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 (5) 传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3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复述策略:为了保持信息而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细加工策略: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元认知主要是通过监视和控制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
(1) 计划策略 (2) 监控策略 (3)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1) 时间管理策略 (2) 努力管理策略 (3) 学习环境设置策略 (4) 工具的利用策略
(5)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遵循的过程是:首先选择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其次,了 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即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第三,步调划分,就是将知识划分成若干小 步,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第四,呈现小步任务给学生,对学生在每一小步上的反应予以 反馈和强化,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外部环境的支配下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心学习时学习者头脑内部所发生的事。他们把学习看作是大脑对信息进行 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是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以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认知理 论家们关心知识的认知结构或系统,关心建立和改变这些结构的过程。
在认知主义理论看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认知主义理论家 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积极地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经知道 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学习;积极地寻求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尊严、价值、选择和责任,探讨人的友爱、创造、自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24
人生成长、高 峰体验等问题。
在教育上,人本主义主张,不要客观地判定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应当从学生的主观要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们喜欢而且感觉有价值的知识,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开展自由的 学习,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 开放学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像接受东西一样接 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知觉的整体性:初中生已经具备知觉整体性的特点
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们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的知觉中伴有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所以能够对事物作出最佳解释说明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人们能够把所要知觉的对象迅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正确理解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比如距离、角度、照明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人们对所知觉的事物的认识却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中学生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发展:
(1) 有意识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目的的明确、而
在学习中得主导地位越加显著
(2) 中学阶段不仅有有意识记在发展,无意识记及其效果也在发展 中学生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特点,
中学阶段年级越高,意义识记的成分越多,机械识记的成分相对减少,机械识记的效果越差,意义识记是他们主要的识记方法且效果越来越好
中学生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
对于中学生来说,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 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25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按状态分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绪的理论有;
詹姆士-兰格理论: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也就是情绪刺激引起生理
反应,进一步引起情绪的产生
坎龙-巴德学说:外界的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从而形成情绪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情绪的产生由两个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会到高度的生理
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其核心是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个功能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忧虑,恐惧,孤独,愤怒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出现反抗心理和叛逆心理 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容易冲动爆发,但是还是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 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具体表现为:
1. 复杂与简单共存 2. 强与弱共存 3. 波动和稳定共存 4. 微妙的隐蔽性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
良好情绪的标准:能够恰当的表达情绪;情绪相对稳定;具备反应的转移能力;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培养方法:要形成正当,合理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加自信心;锻炼身体,拥有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充实精神生活
有效的情绪调节: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功能性 掌握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节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立: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26
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建立健全良好人格的培养激励与约束机制
(或者如下)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
(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 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 (4) 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 (5)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人格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自我: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
超我:人格结构中最高部分,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 口腔期(0-1岁) (2) 肛门期(1-3岁) (3) 性器期(3-6岁) (4) 潜伏期(6-青春期) (5) 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1) 婴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母亲)0-1.5岁 (2) 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涩感与怀疑感(父母)1.5-3岁 (3) 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家庭)3-6,7岁
(4) 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学校、邻居)6,7-12岁(小学阶段) (5) 青年期:自我同一感对角色混乱(同伴)12-18岁(中学阶段) (6) 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朋友、配偶)成年期18-25岁 (7) 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同事、家庭)中年期25-50岁 (8) 成年晚期:走我整合感对绝望感(全人类)老年期50-死亡 简答: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27
(1) 依据识记,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绝对优势 (2) 开始探索和发现自我 (3) 开始意识到性别角色 (4) 情感内容日渐丰富但肤浅
(5) 信赖中求独立,出现了对成人的反抗,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 气质类型与特点: (1) 胆汁质 (2) 多血质
(3) 粘液质:稳重安静,沉默寡言,善于忍耐 (4) 抑郁质:多疑,易疲劳 简答:气质在教育工作中该如何利用? (1) 扬长避短
(2) 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3) 进行不同的职业指导
(4) 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一、生理特点: (一)体态骤变 (二)机能增强
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因而中学生的身 体机能应正常发展,相互协调。
1、脑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
人脑和神经系统在出生前就迅速发展。脑的发展由容积、重量转向功能的完善,即在青春期时, 神经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完善。
2、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 (三)身体素质提高
身体素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人体活动时肌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速度、耐力、灵活性、神 经系统功能的完善、肌肉的增长等,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快速提高。首先表现在耐力的提高;其次 是速度,速度的生理基础是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程度;最后是耐力,耐力是人体长时间 进行体力活动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
(四)性发育成熟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中学生的心理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顺序连续不断发展的,具有自己的规律性, 如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记忆方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性表 现为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如少年的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在进行抽象概括、归纳 总结、推理论证时,仍需要用具体形象做支持;而到了青年
28
中晚期,经验型逻辑思维逐渐被理论型 逻辑思维代替。
2、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心理发展的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逾越某个发展阶段 或任意改变其发展顺序;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经历等 ),心理发展的 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
3、共同性和差异性
共同性是指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或相似性;但由于各 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这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这一阶段 大约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对 第二性征发育的不安和烦恼,使得一些学生此时对异性有意疏远。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与相斥之后,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二三年级 逐渐明显,表现为刻意修饰打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关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感受到 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和性欲的冲动。当这种心理较为专一地指向某一异性时,便有了纯洁而幼稚的 初恋,并产生相应的追求行为。
教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
1、抓好青春期教育。利用青春期消除学生的异性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性道德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与 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
2、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适当运用“异性效应”,提倡异性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发挥 “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组织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实文化生活,提供异性学生正常交往的渠道,既可以满足他们正常的交往需要,也可以使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迁移兴奋中心。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自己有信心;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喜欢与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
(认识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坚强;行为适度;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自我观正确;人格发展协调)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恐怖症);抑郁症;网络成瘾;
29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强化法: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 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实质上,“系统脱敏 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 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其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到最强烈),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的松弛情况下,从最底层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直到从想象到现实,在原有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 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疗法四过程:①建立求助的动机 。在此过程中,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 型。病人和治疗医师对其问题达成认知解释上意见的统一;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并且估计矫正所能 达到的预期结果。②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此过程中,要使病人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 知和行为。③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于此过程中,要让病人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 会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④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在此过程中,作为新认 知和训练的结果,要求病人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识和情境中的作用。
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来 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 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艾利斯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中介, 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解释、评价和看法。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 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 ABC 理论。
第七章: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
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人的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面貌的主要标志。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30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 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 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2)权威阶段(5-8 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3)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 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
(4)公正阶段(11、12 岁以后):这时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 飞跃,此时才真正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基于公正感作出的判 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 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将品德发展划分成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前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服从 与惩罚的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它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 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走向。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 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这也有两个阶 段:第五阶段:遵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柯尔伯格断言,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⑤价值观辨析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
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中学德育的内容:
(1) 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民族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好和平,
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2) 理想与传统教育:了解历史,有历史使命感,对未来有目标 (3) 集体主义教育:集体荣誉感 (4) 劳动教育: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
(5) 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中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了解权利义务等 (6)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认识规划人生,协调人与人,与社会,
自然的关系
31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教师和同学;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 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①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 的过程;
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 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辨析: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错误,是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 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32
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我爱我活动方式的 总和。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思想,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 习惯。
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品德教育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 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 工作。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生存教育概念及其意义: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
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意义: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 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 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途径: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保障,通过专题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来实现。 生活教育概念及其意义: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 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33
意义:可以让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 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 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 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途径:在学校教育中体现“生活教育”,首先,从职业和生涯规划倡导中,体现生活教育的内容,为生活做准备;其次,通过学校实践活动,在实际行动中实现教育为生活质量提高之内容。
生命教育概念及其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意义:可以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 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 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 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途径:学科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教师的培训;家庭,社会的教育。
安全教育的意义、途径:
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②加强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③可以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
途径:切实提高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争取相关部门的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升学就业指导概述及意义:
升学和就业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 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职业,在思想上、学 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升学和就业指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个性的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合理的认识 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了解社会分工的要求,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发展方向 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34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刚成立的新班级均属初级阶段,此时班级成员多数彼此之间还部熟悉,缺乏 认同,行动缺乏组织协调。因此,班级活动的目标靠教师拟定,干部靠教师指定和培养。总之,组 织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抓。
形成期的合作全体阶段:班级通过一些活动与交往,成员的地位作用产生分化,从集体活动中涌现出 一批积极分子,形成集体骨干,成为集体的核心,集体舆论也逐渐形成。通过这一阶段,集体有了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成熟期的集体阶段:这时的集体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能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与荣誉。同 时,集体也不断为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条件。
或者(班集体的形成期: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班集体的巩固期:开始稳定发展的时期,特征鲜明地展示出来,稳定下来 班集体的成熟期:班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原则:提供正确清晰的目标(目标原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原则);
创建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建立稳定的课堂规范;
反馈原则(对课堂进行调节和修正)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背景情况:重要因素
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与管理总方向的决定因素 课堂规模;凝聚力;课堂规范;
教师能力: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教师的专业水平、个人素质、工作能力、教学态度、 组织管理经验都直接决定着课堂管理水平。
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和对抗的课堂气氛。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校风、班
风、学风。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师。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教师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的期望以及
情绪状态都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35
学生因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气氛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营造,学生也是重要的影
响因素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教学的时间课空间因素构成的特定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
课堂纪律的类型
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班级的行为规范。
集体促成的纪律。集体的舆论和集体的压力下来形成群体行为规范。 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三大要素 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类型有:奎伊等人将其分人格性,行为性和情绪性;我国将其分违纪行为和心理问题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因素:适应不良,厌烦,挫折与紧张,寻求注意与地位,性别差异等 教师因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手段,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等; 环境因素:家庭,社会,学校,大众媒体,课堂环境等 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 协调同伴关心;与家长合作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 了解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兴趣爱好,
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健康状况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
论和良好的班风
(3) 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36
(4) 个别教育 (5) 班会活动
(6)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统一科任教师的影响;统一学校各部门的教育影响;
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
(7) 操行评定:对学生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 (8) 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基本情况;班级工作内容、要求、措施;主要活
动和安排
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1) 确定班集体的共同目标:是集体先前发展的动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 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要培养和树立班干部在集体中得威信,培养他们
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示范作用
(3)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的学习和各种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4) 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级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具有约束、感染和激励作用
优秀班集体的标准: (1) 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 (2) 健全的组织形式 (3)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4) 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简答: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有哪些? (1) 关心爱护,、消除障碍 (2) 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3) 捕捉亮点,正面教育(长善救失) (4) 方法正确,时机恰当 (5) 善抓反复,确保转化
简答: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1) 严格要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规 (2) 利用其特长为班级做好事 (3) 转化成“正式的学生领袖”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课外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②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③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④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
37
体社会化进程。
课外活动的内容:①科技活动;②学科活动;③文学艺术活动;④体育活动;⑤社会活动; ⑥传统的节假日活动;⑦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活动的形式:①群众性活动;②小组活动;③个人活动。
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形式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 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学校与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和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p160)和教师心理特征。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职业特有的心理品质,是从事教师职业者所共有的,典型的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
(1) 观察力特征:观察学生
(2) 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的标志,逻辑性;创造性 (3) 注意力特征:集中表现在注意力的分配上 教师的人格特征: (1) (2) (3)
情感特征:优秀教师的情感特征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学生,情绪稳定,充满自信,品德高尚
意志特征:目标明确,执着追求,明辨是非,坚定果断,处事沉稳 领导方式: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的教学效果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果。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积极地悦纳自己: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敏锐的观察力和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 (3)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乐观,积极
38
(5) 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教师压力的应对策略:
(1) 教师自身减轻职业压力:采取主动的,积极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自身沉重的压力,锻
炼身体以发泄不良情绪,向自己的亲友倾诉,听取别人劝告和安慰
(2) 从学校管理角度为教师构造和谐的心理时空:抓住“优势需要”,;发挥雅量效应(学
校领导要有容人的雅量,善于谅解对方,化解矛盾);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3) 从社会角度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改革教育体制,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师待遇,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注重引导,提高教师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中包括教师觉悟的提高,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个 人目标,同时在教师成功和失败时加以引导,使之正确归因。
①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调查,开展教师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 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 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建立与教师定期谈话制度。做到经常与教师谈话,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体贴教师 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精神上尽量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及时做好思想政治 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教师缓解过度的紧张、焦虑和困惑情绪,使他们安心工作。
营造环境,给教师带来温馨与和谐。 ①建立民主环境。要真诚地面对教师,让教师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和你的管理思想融 为一体。
②创造物质环境。校园是教师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在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环境的营造,通过营造环境,给教师带来一份温馨。 ③优化精神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引导得好教师就会心情舒畅。要重视优化教师的精 神环境,促进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提供舞台,激励教师充分发挥才能。
学校领导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舞台,鼓励教师大胆工作、开拓探新、积极 创造。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 意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以诚相待,为教师多办好事与实事。
学校要当好教师的坚强后盾。对于教师的困难多给予关心,想办法解决;做好教师的职称评定 工作;为教师提供稳定的待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