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语文默写及文学常识练习题

2021-08-26 来源:钮旅网
高一语文默写及文学常识练习题

一、默写(5分)

(1)携带来百侣曾游。 。 (2)曾记否, , ? (3)今又重阳, 。

(4)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二、填空(2分)

重阳指农历 ,在古典诗词中,与重阳有关的名句有 (只写一句) 三、默写(7分)

(1)层层的叶子中间, , , ,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 。 四、填空(5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字 ,号秋实。现代著名的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长诗、散文集《踪迹》《毁灭》等,主要散文作品有《 》《 》《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家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五、填空(9分)

(1)悼词是 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和 。(3分)

(2)马丁·路德·金是 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 。1964年获得 了 奖。(3分)

(3)史怀哲, 国医学家、神学家、 、人道主义者。1954年获 奖。主要作品有《耶苏生平的研究》《文明的哲学》《原始森林的边缘》。 六、填空(6分)

(1)汪曾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 》等。

(2)房龙(1882—1946),荷裔美国著名学者,在《 》这部书中,作者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3)罗曼·罗兰, (国家)著名的 (流派)作家,代表作《 》;

1915年获 奖。

七、填空(8分)

(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 !

(2)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 。 八、默写(每空1分)

1、假舆马者, , ;假舟楫者, , 。君子生非异也, 。

2、①《荷塘月色》中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描写“荷香”的一个句子(2分)

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2分) 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3分)

3、(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 ; , 。(荀子《劝学》) 4、(1)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我打江南走过, 。(郑愁予《错误》) (3)由此观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朱自清《荷塘月色》) 5、(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2) ,岁岁重阳。

(3)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6、①《论语》是一部_______体儒家典籍,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曰:“______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 _____,咏而归。” ④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 不能十步;__________,功在不舍。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参考答案

一、(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战地黄花分外香(4)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二、九月九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见课文

四、朱自华、佩弦、散文家、《背影》《春》

五、(1)演说词 对死者生平的评述 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2)美国 民权运动领袖 诺贝尔和平奖 (3)法国 哲学家 诺贝尔和平 六、(1)《大淖记事》 (2)美国 《宽容》

(3)法国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约翰·克利斯朵夫》 诺贝尔文学 七、(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八、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也,非能水山,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 九、十、十一、十二 (见课文)

十三、、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6分,请任选三题作答) ①《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儒家典籍,其主要内容是 记录孔子的言行。

②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③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④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⑤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⑥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高二语文默写练习

1.北冥有鱼, 。 ,不知其几千里也。

2.化而为鸟, 。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3.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 。

5.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宿舂粮; ,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6.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7.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 ,风雨兴焉; ,蛟龙生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11.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13.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 14.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

1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17.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 ,吾从而师之。

18.是故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9.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21.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22. ,余不忍为此态也。

23. ,长余佩之陆离。 ,唯昭质其犹未亏。

24.长太息以掩涕兮, 。 25. ,固前圣之所厚。 26.亦余心之所善兮, 。 2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 28.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 29.金樽清酒斗十千, 。 ,拔剑四顾心茫然。 30.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31.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2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 3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4.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5.桑之落矣, 。 ,三岁食贫。 36., ,惑之不解,或师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二语文默写练习答案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2.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4.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8.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9.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4.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5.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3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0.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

“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1)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3)设问的角度: 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

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

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 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

第五类:描写手法:

描 写 角 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 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题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 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