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说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 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简记为:外语动心) 5.描写景物: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二、散文:形(故事情节)散神(主题思想和情感) 1.内容:描写见闻,抒发感悟。 2.形式:自由灵活。
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三、记叙文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 记叙方法:A顺叙 B倒叙(追叙) C插叙 四、说明文
1.种类: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2.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G作诠释、H摹状貌、 引资料 3.结构: 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4.顺序: 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5.副词能否去掉?答题格式:○
1.不能;○2.解释词语+词语作用;○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6.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表达作用)
○
1举例子:列举了谁的什么例子,准确生动地说明了谁(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
2列数字:列举了谁的什么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谁(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3打比方: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谁(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五、议论文
1.种类:立论:○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2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驳论:批驳什么观点---论证错误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观点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事实论据、道里论据) C论证
3.常见的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 比喻论证D 道理论证(引证法) 4. 论点:指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如何归纳中心论点?
○
1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B能起判断作用;C能够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
2位置A题目;B文章第一段;C文末(自己归纳) 5.论证方法的作用(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
1举例论证:列举了谁的什么例子,具体准确地论证了什么观点(在划线句子的前后句中或划线句子的段首中去找),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比喻论证: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的论证了什么观点(与上同),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六、文体类
1.修辞手法:○
1比喻::本体+喻体 +喻词 ○
2拟人:把物说成人的情感 ○
3排比:三个以上的句式重复 ○
4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个以上的句子重复加强语气的表达效果 ○
5夸张:故意夸大某一事实,强调某一特征 ○
6对偶:字数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对(对仗:词性相对应) 对联的贴法:上联贴右,下联贴左。
○
7反语:正话反说,具有讽刺意义。 ○
8反问(句子中回答);设问(自问自答)疑问(只问不答)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2.常见短语:○
1并列短语(词性相同,中间可以加连词) ○
2偏正短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中间可以加的、地) ○
3主谓短语(名词+动词) ○
4动宾短语(动词+名词) ○
5后补短语(补充说明,后面可以加得、了) 3.表达方式:a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b描写(景物描写、人物肖像描写) C抒情(表达情感,大部分时候用!) D议论(发表看法、评论,大部分时候用?) e说明(介绍物品)
4.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
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5.新闻:○
1特点:及时性,真实性,简洁性。 ○
2结构: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
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书信: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
7.句子的主干:○
1去掉修饰、限制的词(带有的、地、得前后的词); ○
2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
3不能有数量词出现。 8.复句(关联词):○
1并列复句:既„„又„„,一面„„一面„„,既„„也„„ ○
2递进复句:不但„„而且„„,尚且„„何况„„ ○3选择复句: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也许„也许„,宁可„与其„ ○
4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
5因果复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
6假设复句:即使„„也„„,如果„„就„„,假如„„那么„„ ○
7条件复句: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9.鲁迅作品:散文--《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小说--《呐喊》--《社戏》、《故乡》、《孔乙己》 散文诗--《野草》--《雪》、《风筝》
10.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1.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2.病句:九句话:○
1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
2注意“禁止”、“防止”、“切忌”“避免”“忌”不能与不搭配 ○
3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什么 ○
4注意句子中的介词“通过„使„”、“由于„使„”等不能连用 ○
5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及语序 ○6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
“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
数
○
7 双面词要对应、“能否”、“是否”一类词要小心 ○
8 注意句子的感情 色彩 ○
9句子中出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时要注意。 13.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
1.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 喜剧《威尼斯商人》) ○
2.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 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
3.葛朗台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
4.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 果戈里 长篇小说《死魂灵》) 七、古文化:
1.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明、骆宾王 2.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起
3.<<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5.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6.种破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间地点起止 7.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八、阅题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扣住句子特点,为下文的什么埋下伏笔;
结构上:找位置
○
1.文首: 开篇点题;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总领下文;
○
2.文中: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品析句子的作用:○1找修辞手法;○2在句子中的作用;○3表达的情感。 强调了+对象+特性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