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
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 2.高利贷是一种以(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A.价值转移 B.高利借债和偿还 C.价值特殊运动 D.支付利息
3.银行和企业往往同属一个财团,并与工商企业关系密切的是( )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4.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 6.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 )。 A.安全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7.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的影响最主要。
A.国外净资产 B.央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8.(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以上都不对
9.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在3%以上,但尚未达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属于( )。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10.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 )。
A.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 B.前者逆循环,后者顺循环 C.二者均顺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D.二者均逆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11.商品的价格是(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2.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作用。
A.一定的 B.决定性的 C.不确定 D.推动
1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种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14.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国家信用 B.商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际信用
15.下列项目中的( )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借贷项目 D.平衡项目
16.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 )的权力。 A.银行券 B.信用流通工具 C.金属铸币 D.债券
17.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8.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 )。 A.行业风险 B.利率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汇率风险
19.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和B都可能 20.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最猛烈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B.再贴现政策 C.直接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 21.货币的产生是(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国家的发明创造
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22.货币在( )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23.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 )。 A.反比 B.波动变化 C.无法预知 D.正比 2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 )。
A.形成资金来源业务 B.资金运用业务 C.租赁业务 D.承兑业务 25.金本位制下,(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 货币含金量 B.铸币平价 C.中心汇率 D.货币实际购买力 26.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 )。
A. 户部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 27.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 )居于核心地位。
A. 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28.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2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30.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31.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32.信用是( )。
A.买卖行为 B.赠与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33.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34.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35.“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金融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36.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是( )。
A.外汇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欧洲货币市场 37.下列变量中,(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38.中央银行是对一国的( )实行监督管理的机构。
A.经济活动 B.外贸活动 C.市场活动 D.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 39.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40.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称为( )。 A.派生存款 B.储蓄存款 C.存款货币 D.原始存款 41.银行的性质是( )。
A.国家机关 B.团体 C.普通企业 D.特殊的企业 42.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发行政府主要债券 B.短期借款 C.长期借款 D.自愿捐助 43.货币在( )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A.支付国际贸易差额 B.购买国外商品 C.支付外国劳务费用 D.对外援助 44.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是( )。
A.国库券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债券 D.回购协议 45.经济货币化进程是( )。
A.匀速的 B.非匀速的 C.逐渐提高 D.减缓的
46.目前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 A.总分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47.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曾在( )实行过。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前联邦德国
48.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变化。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无确定关系 D.以上都不对
49.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但容易受到价格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 )。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居民生活费用指数 50.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的调节。
A.利率机制 B.价格机制 C.汇率机制 D.央行宏观调控
【参考答案】1——10: ABCCA CDABA 11——20:DBDCC ABAAA 21——30:CDDAB ABACA 31CDABD DCDBC 41——50:DADCC ADBCA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F.一般价值形式 2.现实生活中,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A.利率弹性 B.经济开放程度 C.授信限额 D.利率管制 3.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 )。
A.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B.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C.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 D.多种金融机构并存E.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 4.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5.金融市场的自律性管理机构包括( )。
A.中央银行 B.证券交易所 C.证券行业协会 D.国家专设管理机构 6.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 A.投资需求 B.融资需求 C.储备需求 D.服务性需求 7.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 )。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超额准备金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定期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 8.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
A.存款负债 B.自有资本 C.附属资本 D.其他负债 9.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基本要求是( )。 A.抗干扰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10.一国红十字会向某一发生自然灾害国家赠送救济物资的行为属于( )。 A.长期资本流动 B.贸易收支 C.转移收支 D.短期资本流动 E.经常项目 11.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有( )。
A.利润的平均水平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变动的幅度 D.国际经济的环境 E.政策性因素 12.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 )。
A.商业票据 B.金属铸币 C.银行券 D.存款货币 13.中央银行以( )方式向商业银行贷款。
A.贴现 B.抵押贷款 C.再贴现 D.信用贷款E.再贷款 14.外汇包括( )。
A.本币 B.信用卡 C.外币 D.外币支付凭证 E.外币有价证券 15.结算业务包括( )。
A.承兑业务 B.汇兑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代理业务
——40:
16.间接发行的方式包括( )。 A.承销 B.滞销 C.代销 D.包销 17.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
A.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 B.借贷的对象是商业资本 C.信用的规模依存于生产和流通的规模 D.规模巨大,方向不受限制
18.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
A.收入 B.价格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19.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会对( )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A.生产 B.流通 C.分配 D.消费 20.货币政策的三要素是指( )。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21.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主要有( )。
A.现钞 B.信用卡 C.债券 D.活期存款 E.金属铸币 F.股票 22.关于信用对现代经济作用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B.信用可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C.信用可以加速资金周转 D.信用为股份公司建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E.信用可能使生产和需求脱节,导致经济危机 23.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
A.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B.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C.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D.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E.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24.按照外汇的支付方式,可将汇率分为( )。
A.买入汇率 B.卖出汇率 C.电汇汇率 D.信汇汇率 E.票汇汇率 25.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有( )。
A.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B.建立跨国银行,推动国际化
C.广泛建立分支机构是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 D.由综合性经营走向分业式经营 26.防止金融泡沫,须通过有效的( )来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A.外部监管 B.内部自律 C.行业自律 D.社会公律 27.按租赁的目的,可将租赁分为( )。
A.金融性租赁 B.操作性租赁 C.出售与返租式租赁 D.转租赁
28.经济发展的结构对金融有决定性影响,其中市场结构决定了金融体系的( )。 A.业务结构 B.部门结构 C.组织结构 D.总量结构 29.货币政策时滞以中央银行为界限可划分为( )。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30.外汇汇率的基本标价方法有( )。
A.直接标价法 B.黄金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 D.美元标价法 3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 32.解说金融创新的成因,涉及需求因素的有( )。
A.财富增长说 B.制度因素说 C.货币因素说 D.需求推动说 33.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 )构成。
A.英格兰银行 B.商业银行 C.其他金融机构 D.政府金融机构 34.货币作用效率可以用( )与( )的比率来衡量。 A.金融资产总量 B.货币量 C.商品总量 D.经济总量 35.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表现在( )。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 D.代表政府参加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欧洲货币单位 E.特别提款权 3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主要有( )。
A.总分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38.货币供给的主体是( )。
A.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39.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有( )。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B.回购协议市场 C.国库券市场 D.股票市场 40.属于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的是( )。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41.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
A.银本位制 B.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E.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4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43.证券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 )。 A.有价证券信托 B.有价证券自营买卖
C.有价证券销售及认购 D.代理客户进行有价证券买卖 44.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有( )。
A.期限性 B.风险性 C.流动性 D.收益性 45.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主要功能是( )。
A.中介功能 B.调节功能 C.分配功能 D.动力功能 E.控制功能 F.管制功能 46.可作为商业银行一级准备的有( )。
A.在同业存款 B.超额准备金 C.短期有价证券 D.库存现金 47.曾实行过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有( )。 A.德国 B.香港 C.美国 D.新加坡
48.《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率 49.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后出现过的存款准备率有( )。 A.10% B.5% C.12% D.13%
50.转轨时期,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特殊因素是( )。
A.管制利率 B.生产部门结构 C.财政性存款 D.信贷计划管理
【参考答案】
1.ACEF 2.ABCD 3.ABD 4.ABCD 5.BC 6.ABD 7.ACDE 8.ABD 9.BCD 10.CE 11.ABCDE 12.ACD 13.CE 14.CDE 15.BC 16.ACD 17.ABC 18.ABCDE 19.ABCD 20.BCD 21.ABD 22.ABCDE 23.ACE 24.CDE 25.AB 26.ABCD 27.AB 28.CD 29.AB 30.AC 31.AB 32.AD 33.ABC 34.BD 35.ABCDE 36.ABCE 37.ABCD 38.BC 39.ABC 40.BD 41.ABCE 42.ABC 43.BCD 44.ABCD 45.ABCDE 46.ABD 47.BD 48.ABCD 49.ACD 50.CD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 ( )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A.商业银行 B.投资银行 C.中央银行 D.政策性银行
2.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 )的关系。
A.政府
B.存款货币银行 C.社会保障部门 D.政策性银行
3. 在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本质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 B.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C.商业银行能吸收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中央银行则不能 D.商业银行承担货币发行任务,中央银行则没有
4. 下列各项中,应填列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是( )。 A.外汇储备 B.流通中的通货 C.贴现及放款 D.政府债券
5. 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 )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 A.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B.流通中的通货 C.外汇、黄金储备 D.金融机构存款
6. 同城或同地区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主要通过( )来进行。 A.全国支付清算系统 B.商业银行行内汇划系统 C.票据交换所
D.人民银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
7. 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是指( )。 A.所有劳动力完全就业
B.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就是达到充分就业 C.国家规定的人数完全就业时就是达到充分就业 D.劳动力充分得到就业的状况
8. 根据我国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 A.保持物价稳定 B.实现充分就业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利率稳定,实现收支平衡
9. 在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里,最具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再贷款利率 D.公开市场业务
10. 某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居民提供汽车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是40%,最长还款期限是5年,这种规定属于( )。 A.直接信用控制 B.间接信用指导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
11.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指的是( )。 A.短期市场利率 B.中期贷款利率
C.中期债券利率 D.短期存款利率
12. 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或批示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是属于( )。 A.信用管制 B.道义劝告 C.窗口指导 D.信用配额
二、多项选择题
1. 中央银行的职责决定了其活动的特征是( )。 A.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B.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 C.具有相对独立性
D.为政府提供所需的资金 E.资产具有较低的流动性
2.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 )。 A.对企业的业务 B.货币发行的业务 C.对政府的业务 D.对银行的业务 E.对居民的业务
3.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对银行提供的服务具体表现在( )。 A.集中准备金 B.发行货币 C.最后贷款人
D.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E.全国清算
4. 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 )为中枢,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系统为基础。 A.票据支付系统 B.银行卡系统
C.大额实时支付系统 D.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E.证券结算系统
5. 货币政策一般包含的内容有( )。 A.货币政策目标
B.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C.货币政策效果 D.货币政策工具
E.货币政策的措施目标
6.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 C.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D.直接信用控制 E.间接信用指导
参考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参见教材P135 2
[答案]:A
[解析]: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参见教材P136 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本质特征的区别。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参见教材P136 4
[答案]:B
[解析]:选项B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主要项目。其余三项都属于央行的资产项目。参见教材P138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选项C是央行的资产项目,其余的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参见教材P138 6
[答案]:C
[解析]:央行组织的全国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其中同城或同地区间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参见教材P138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充分就业”这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参见教材P139 8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参见教材P139 9
[答案]:D
[解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里,最具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参见教材P140 10
[答案]:D
[解析]:消费者信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参见教材141 11
[答案]:A
[解析]: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参见教材P141 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道义劝告的概念。参见教材P141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特征。参见教材P136 2
[答案]:BCD
[解析]:中央银行的业务主要就是货币发行业务、对银行的业务和对政府的业务。参见教材P137 3
[答案]:ACE
[解析]:央行对银行的业务主要表现在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和全国清算。参见教材P137 4
[答案]:CD
[解析]:目前我国已建成以中国人民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为中枢,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系统、证券结算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清算组织和互联网支付服务组织业务系统为补充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参见教材P138 5
[答案]:ACD
[解析]:该题是对货币政策内容的考查。参见教材P139 6
[答案]:ACDE [解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参见教材P140-141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
一、填空题
1、各国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 国际收支平衡 )。 5、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和( 物价上涨率 )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答案:
7、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政策效果最为猛烈,原因在于法定准备率可以影响( 货币乘数 ),从而引起货币供应的巨大波动。
8、一般而言,再贴现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 超额准备金 )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10、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中央银行为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可以启动( 预交进口保证金 )的货币政策工具。
11、中央银行为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可以直接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指( 流动性资产对存款 )的比重。
12、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 利率)来发挥作用。
14、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主要包括:( 可控性 )、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适应性。 19、根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可以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主要有:( 利率 )、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
13、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23、货币政策的时滞( 越长 ),货币政策效果越难以确定。 24、保持货币供应按“规则”增长是( 货币学派 )的货币政策主张。 25、实施“逆风向”相机抉择的调节是( 凯恩斯学派 )的货币政策主张。 二、单项选择题
1、实施“逆风向”相机抉择的调节是( 凯恩斯学派 )的货币政策主张。 2、我国从(1984 )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3、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利率指标的缺陷是(抗干扰性弱 )。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可测性弱 )。 5、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主要受( 宏观经济和金融条件 )的影响。 6、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 货币学派 )的政策主张。
7、货币学派认为:( 货币供应量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8、凯恩斯学派认为( 利率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9、法定准备率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超额准备 )而发挥作用。 10、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超额准备 )而发挥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主张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是( )的共同特点。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E、瑞典学派 答案:ACD 2、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有(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答案:ABDF 3、法定准备金政策的特点有(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答案:AE 4、再贴现政策的特点有(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具有告示效应,影响短期利率的变动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货币市场 答案:CEF 5、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 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抗干扰性强 D、抗干扰性弱
E、可控性弱 F、可测性弱 答案:ABD 6、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 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抗干扰性强 D、抗干扰性弱
E、可控性弱 F、可测性弱 答案:ABC
7、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通过买卖( )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A、国债 B、外汇
C、股票 D、政策性金融债券
E、企业债券 F、基金券 答案:ABD
8、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下列措施(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信用配额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优惠利率
E、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F、窗口指导 答案:ACDE
9、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进行直接控制时通常采用下列手段( ): A、信用配额 B、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 C、直接干预 D、规定存贷款利率高限
E、优惠利率 F、窗口指导 答案:ABCD
10、中央银行掌握的的能够对整个经济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 A、公开市场业务 B、法定准备金政策 C、信用配额 D、直接干预
E、优惠利率 F、再贴现政策 答案:ABF 四、判断题
1、一般而言,存款的期限越短,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就越高。( ) 答案:正确 2、一般而言,定期存款的准备率大多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 答案:错误 3、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答案:错误
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答案:正确
5、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法定准备金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答案:正确
6、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 答案:正确
7、运用再贴现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答案:错误 8、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 答案:错误
9、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 答案:错误 10、一般而言,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有利于实现扩张的目标。( )答案:错误 11、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能有效的实现紧缩的目标。( ) 答案:正确
12、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答案:正确 1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 答案:错误
14、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强于对超额准备的控制。(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要符合5性要求? 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何利弊? 3、货币政策时滞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
4、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都运用了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5、试比较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 〖参考答案〗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符合: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因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当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政策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所以中介指标必须可以被控制、测度,并且要与政策目标有一定能够相关性,抗外部干扰,与经济金融体制相适应。
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点: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再贴现率;可测性强,能够观察到市场利率水平及结构;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利率作为终结指标的不足之处:利率是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再经济高涨和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很难判断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得当。
3、货币政策时滞氛围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即影响时滞,是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时滞越长,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4、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并推出再贷款工具适应新的需要;1986年开始采用再贴现工具调节货币供应;1994年后开始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外汇等调节货币供应;人民银行规定利率,影响融资成本。此外,政策工具还有优惠利率政策、专项贷款、利息补贴和特种存款等办法。1998年停止使用贷款规模限制性工具。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政策工具属于对货币总量调节。选择性政策工具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调节信用结构和相对规模。 六、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环境和因素。 2、试分析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意义。 〖参考答案〗
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主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及金融环境等客观条件来确定。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等。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目的是使人民银行能够控制相当部分的信贷资金,进而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1998年3月将原来准备金账户与备付金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尚不能得到应有发挥条件下推出的重要的政策工具,但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扭曲,中央银行对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往往缺乏自主性。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再贴现业务调节货币供应,但由于商业信用不发达,客观上使得该业务再人民银行业务中显得微不足道。1995年《票据法》的颁布为再贴现业务的扩展创造了条件,1996年以来,再贴现规模已呈现明显的扩展势头。1994年以来,由于国债市场、外汇市场的发展,人民银行开始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外汇来调节货币供应。另外,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比较滞后,人民银行仍规定利率进行宏观调控。1998年由于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银行取消了贷款规模指标控制。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为各国所重视,两类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并进而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功能不同,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时滞较短。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现扩张目标比较困难财政政策对攻击的作用比较直接、有力,而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弱。由于两种政策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如在经济过热或衰退时,采取双松政策,在内外经济状况不同时,采取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只有合理搭配政策,才能提高政策有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