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名词
一、 商代名词考察
普通名词:人、马、牛、犬、羊、刀、贝、弓、舟、禾、水、火、山、 专有名词:上甲、大丁、武乙、父甲、妇好。 时间名词:春、秋、日、月、夕、旦、甲子。 方位名词:东、南、西、北、上、下。 此外,还有一些兼类词:
目:人眼(名词)/ 监视(动词) 鱼:鱼(名词)/ 捕鱼(动词)
刍:刈草、放牧(动词)/ 牲畜(名词)
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不做谓语,时间词常作状语。 二、 关于“有—”中的“有”。
有夏《尚书· 汤誓》/ 有殷《尚书· 召誥》/有苗 “何迁乎有苗”《尚书· 皋陶谟》/ 有周“配我有周,膺受大命”《毛公鼎》;
有邦《尚书· 皋陶谟》/有民《尚书·益稷》/有众 “有众率怠弗协”《尚书· 汤誓》/有政《论语·为政》;
以上为“有+名词 ”,还有“有+动词”“有+形容词” 有贲“有贲其实”《诗经·周南·桃夭》; 有鸣“有鸣仓庚”《诗经· 豳风· 七月》; 有爛“明星有爛”《诗经·鄭风· 女曰鸡鸣》;
关于“有—”中附加在名词前的“有”的性质,众说纷纭。大体有三种意见:a.类似词头的前附成分(王力);b.动词(黄奇逸《古国、族名前的“有”字新解》《中国语文》1981。1);c.通“或”(秦建明等《也谈古国名前的“有”字》《中国语文》1985。4)。
按:有,匣母、之部;或,匣母、职部。《说文》:“或,邦也。”“或”、“域”古音同义通。《诗 商颂 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韩诗作“奄有九域”。毛传:“九有,九州也。” c说只能解释“有苗”、“有夏”、“有殷”之类;b说除可以解释“有苗”、“有夏”之类外,还可以解释“有司”,但无法解释“有众”、“有民”之类;
我们认为,“有—”中的“有”当一分为二:“有+名”中的“有”可以视为标示名词词性的前加成分(只有少数名词具备这种形态);“有+动/形”中的“有”当视为音节助词。
“有+名”的形式在商代即已出现,周初一直沿用(《毛公鼎》、《尚书》、《诗经》),晚周已经消亡。 三、关于“於越”、“句吴”中的“於”“句”。 《春秋 定公五年》:“於越入吴。”杜注:“於,发声。”正义曰:“夷言有此发声是也。”《史记 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索隐:“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之发声,犹言‘於越’耳。”“於”、“句”是类似于词头的音节助词。
四、名词的前加成分(词头)“阿”与“老” (一)名词的前加成分“阿”
名词的前加成分“阿”最早见于西汉,从小字(小名)开始,如阿娇。其大量出现于东汉以后。如阿瞒、阿斗。
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说:“其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
1
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
至南北朝,“阿”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分以下几种情况:
(1) 附于人的名、小名或字中的一个字之前,表示亲密的称呼。 鲁肃拊蒙背曰: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吕蒙传》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陶潜《责子》 (2)附于单音节的亲属称谓前 ~舅/~母/~耶/(《汉乐府》)~父子/阿耶孃(唐) (3)附于一般名词前。 ~尼/~师(南北朝) (4)附于代词前 ~谁(《汉乐府》)/~侬/~你(南北朝) (5)附于数词前
~六/~三(转指人,南北朝)
关于名词的前加成分“阿”的来源,尚无定说。王力认为“阿谁”可能是从《诗经》时代的“伊谁”(《小雅 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变来的。 按:《魏志 东夷传》:“东方人名我为阿。”名词的前加成分“阿”的来源或许与方言有关。
(二)名词的前加成分(词头)“老”
名词的前加成分“老”由形容词“老”(年老或年长)虚化而来。《世说新语》已见端倪,其中有“老兄”一例,由此推测,名词的前加成分“老”产生的年代当在六朝时期,首先用于亲属称谓词前。
六朝至唐宋,词头“老”的用法分以下几种情况“ (1)附于动物名称前。 唐代文献中用例:
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寒山《诗》之二六八) 老鳖、老鸦、老鸟、老虎 (2) 附于普通事物名词前
老拳(拳头) 老春(酒名) (3) 附于亲属称谓前
老兄、老姊、老婆(宋以后)。
(4) 附于形容词前表示具有该形容词特征的人 老悭(悭吝的人) (5)附于姓或名前。
在明清文献中,名词的前加成分“老”开始用于数词之前,表排行。例如: 我老三不是夸口。(单鞭夺槊,2折) (三)名词的前加成分“阿”、“老”之别: “阿~”限于指人,即使说“~猫”、“~狗”也是指人;“老~”不仅指 人,亦指物(“~拳”、“~鼠”、“老虎”) 补充说明的是:(1)“阿~”无歧义,历史文献中的“老~”往往需要甄别。唐寒山诗:“老婆嫁少夫,面黄夫不爱;老翁娶老婆,一一无弃背。”宋吴自牧《梦粱录》:“买田庄,取老婆。”宋《太平广记》卷四:“老虎老麋即屈膝哀请。”宋曾慥《类说》卷五十五“衡山老虎”。《太平广记》卷四:“窟中共有四虎,妻妇人者最老。老虎恒持麋鹿等肉还以哺妻。”(2)词头“阿”、“老”的作用是极其有
2
限的。
五、名词的后加成分(词尾)“子”、“儿”、“头”。
(一)名词的后加成分“子”
名词的后加成分“子”由表小称的“子”虚化而来。上古“子”已有了词尾化的迹象,例如: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下》疏:婢子,妾也。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孩子”《墨子·明鬼下》、“孺子”《孟子·公孙丑上》、“童子”《诗经·卫风·芄兰》、“儿子”《史记·高祖本纪》、“瞳子”《史记·项羽本纪》。 词汇双音化是“~子”同指短语出现的动因,“~子”同指短语意义上的前重后轻,是名词“子”虚化的基础。
东汉魏晋以后,词尾“子”已产生,例如: 乌弋有桃拔、师子、犀牛。《汉书·西域志》
至唐五代时期,词尾“子”发展得已经相当完备了。 用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附于人名称谓后
此郎子有好相表,大必为良将。 小姑子、婦子、哥子
(2) 附于服饰和器物名称后 床子、刀子、盒子、罗衫子 (3) 附于动物名称后
犊子、狗子、猫子、蜂子、鹞子、青雀子 此间有个老鼠子,今在浴室里。《五灯会元》卷7
(4) 附于植物名后 (5) 其他名词后
盘上和令均调,内瓮子中。《齐民要术·作酱法》 以小杓子挹粉,捉著铜钵内。《齐民要术·饼法》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六朝民歌《莫愁乐》
(二)名词的后加成分“儿”
名词的后加成分“儿”由“小儿”义的名词“儿”虚化而来。六朝时,“儿”常用作人名小字,例如:《北史》有“楼龙儿”、“王洛儿”、“吕苟儿”、“唐洛儿”等,《南史》有“张敬儿”、“李道儿”、“薛索儿”、“张苟儿”等。《南史·张敬儿传》云:其母生敬儿,因梦犬子有角舐己而有娠,故初名狗儿;宋明帝嫌狗儿名鄙,而改为敬儿。
以“张敬儿”命名可以得知,上述人名的中的“龙儿”、“洛儿”、“苟儿”等当都是小字。 “儿”附在人名之后,用以指小,已有虚化的迹象。
词尾“儿”在唐代产生,例如“鱼儿”(杜甫)、“雁儿”(王维)、“羊儿”、“黄莺儿”(金昌绪),已不指小。
到了宋代,词尾“儿”已发展成熟,例如:
山儿矗矗水儿清,船儿似叶儿轻,风儿更没人情。月儿明,厮合造,送人行。刘仙伦《系裙腰》
而且可以附在形容词、动词(语素)之后,使其转指事物。例如:
3
贴儿。(《梦粱录》卷六)、担儿(《梦粱录》卷十三)、水晶包儿、笋肉夹儿(《梦粱录》卷十六)
清代以后例:“前儿”、“昨儿”、“今儿”、“明儿”、“后儿”;“这儿”、“那儿”。
词尾“儿”在开始时不一定念成轻音,至少可轻可重,所以能在诗律中独占一个音节,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至于“儿化韵”的出现,学者大多认为是元以后的事情。
(三)名词的后加成分“头”
名词的后加成分“头”是由名词“头”虚化而来。 “头”本指人或动物的头部,引申指事物的“顶端”、“边缘”。凡带“顶端”、“边缘”义的都应视为实词,例如“床头”、“被头”、“水头”。至于加在方位词之后的“头”,例如“上头”、“前头”、“东头”等,虽“顶端”、“边缘”义已然弱化,但仍有处所、位置的笼统义,与“边”、“面”相当,还不能视为纯粹的词尾。1
词尾“头”在六朝产生: 南市买辔头。(《乐府诗集·木兰诗》)
词尾“头”的广泛使用和发展成熟则是在唐代以后: 《唐太宗入冥记》:子玉遂乃奏曰:“陛下若不通文状,臣有一个问头,陛下若答得,即归长安;若答不得,应不及再归生路。”皇帝闻已,忙怕极甚,若嘱崔子玉:“卿与我出一个异(易)问头,朕必不负卿。”崔子玉觅官心切,便索纸祗揖皇帝了,自出问头云:“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去武德七年为甚杀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宫?”崔子玉书□□与皇帝。皇帝把得问头寻读,闷闷不已,如杵中心,抛问头在地,语子玉:“此问头交朕争答不得!” 要向云中邀月,真是个呆头。(吴潜《诉衷情》)
总之,名词的后附成分“子”、“儿”、“头”都是由名词虚化而来。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是其虚化的动因;“~子”“~儿”、“~头”短语中,“子”、“儿”、“头”词义的弱化,导致“~子”“~儿”、“~头”意义上前重后轻,是其虚化的基础;“子”、“儿”、“头”核心义素的失落,是其产生的标志;附加在动词、形容词(语素)之后,使其转称事物,是“子”、“儿”、“头”发展成熟的标志。
现代方言中,名词形态发展不平衡。特别在“子”、“儿”问题上,南部方言(粤、闽、客家)基本上维持着上古汉语的情况,很少或不用词尾“子”、“儿”。吴方言一般只用“子”,不用“儿”,因为词尾“子”比“儿”出现要早。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