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题库

2020-03-27 来源:钮旅网
目录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1 第二章辩证唯物论………………………………………………5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15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30 第五章唯物史观总论…………………………………………44 附录近四年哲学考试试卷汇编……………………………47

第一章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3、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是(C)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 C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C)

A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演化构成的 B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 C客观精神或神创造出来的 D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 6、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C)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7、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D) 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

C只是不可知论观点 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 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D)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D)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1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C)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1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D)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2、“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是属于(C) A实用主义观点 B唯意志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 1 -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是(A)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C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D坚持经验论反对唯理论 14、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它是:(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15、诸葛亮在《戒子篇》中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中“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体现了什么思想(A) A古代朴素辨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辨证法 D唯物辨证法

16、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认为,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五行相生体现了天的恩德,五行相胜体现了天的刑罚。这一思想属于(C) A古代朴素辨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辨证法 D主观唯心主义 17、被列宁称为哲学问题上的“照妖镜”的是:(C)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才出现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19、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是:(C)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20、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创新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 A我思故我在 B万物皆备于我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AC) A都属于唯心主义 B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3、《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BD)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主张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4、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CD)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是不可正确认识的

C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认识的基本路线是由精神到物质 5、以下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ACD)

A“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B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C水是万物的本原D物质是指水土气风

6、以下观点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的有(ABD)

- 2 -

A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此处“天”乃百神之君) D太阳底下无新物

7、旧唯物主义不能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是:(ABC)

A片面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未能科学说明意识的起源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由于唯心主义的狡猾 8、能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ABCD)

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坚持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坚持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9、二元论的错误在于(CD)

A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10、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BD) A由和必然 B真理和客观规律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D理论和实际 三、辨析题

1、“科学之科学”的提法正确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2、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1)正确。从认识论上说,唯心主义是把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或把认识的某一片段绝对化的结果。

(2)唯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但不排除其中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人类哲学思维发展中起过积极作用,所以唯心主义哲学是不结果实的花。

3、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不一定是唯物主义。

(1)正确。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即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一部分唯心主义哲学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2)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在认识论上坚持反映论,即坚持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人的认识是认识自己的感觉或是对“客观精神”的自我认识。

- 3 -

第二章辩证唯物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D)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2、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 A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反映的是一种:(A ) A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唯心主义物质观。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C)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范畴( B)

A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总和 C与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C)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7、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B)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具有同一性的关系

8、2005年4月至5月,我国科技人员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第四次综合科考,最新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此次珠峰综合科考是进入21世纪我国首次在珠峰地区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球板块的碰撞,逐步隆起而成为现今的“世界屋脊”。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D)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D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 9、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是(C) A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B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C把物质和运动绝对分割开来 D把物质和运动有机统一起来

10、“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这是因为静止是(B)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11、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C)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的基本观点是(B)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属性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3、“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这句话表明(D) A运动的绝对性 B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 C运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D静止是不存在的 1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

- 4 -

A都是辩证法观点 B都是诡辩论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5、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D)

A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1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7、“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D)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否认意识存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 18、相对主义的运动观认为(C)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C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没有相对静止 D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19、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的形式说明时间是(D)

A客观的 B有限的 C可知的 D相对的 2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A)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21、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直观中的先天形式”,是“我们心灵的主观构造”。这是(B)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2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C)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23、“父亲天上正年少,儿子地下已暮年”,从哲学上来说,说明(B) A这违背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B反映了时空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C反映了时空的绝对性和不变性 D这应该符合辩证法的观点

24、能够证明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D) 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 B原子结构学说 C欧氏几何学 D相对论

25、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应特性,这是(A) A合乎逻辑的 B形而上学的 C诡辩论 D唯心论 26、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B)

A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B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C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D不仅反映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27、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A)

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两者是根本对立互不相容的 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 D两者完全统一没有区别 28、《长恨歌》中,唐玄宗思念杨贵妃心切,感动道士四处寻其香魂,然“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说明(C)

A精神世界的存在是十分神秘的 B宇宙空间从本质上来说是无限的 C灵魂不可能脱离肉体而存在 D人类对自然界的把握是十分有限的

2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5 -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3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31、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 )

A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 B头脑中自生的 C人脑对鬼神的反映 D在梦幻中产生的

32、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C)

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 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 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

3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D)

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3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35、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嫦娥,长得很像中国人,西方美丽的女神叫维纳斯,酷似西方人,这说明(B)

A神话故事和现实的真实存在完全同一 B意识的本质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C思维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并存的 D神话传说是人们主观任意的设定 36、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B)原理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37、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B)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38、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这说明(D)

A世界的本质是火 B世界上没有神 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39、\"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C)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40、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A)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41、\"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C)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2、“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

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B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 6 -

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43、“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D)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利用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44、对于神灵,有人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B) A是正确的,它否认了神灵的存在

B是错误的,它肯定了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 C是正确的,它看到了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D是错误的,因为神灵的有无是个无法确定的问题 45、“审时度势”是说(C)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

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46、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C)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4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这样哲理(B)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8、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C) A只有命令自然才能服从自然 B按规律办事则事倍功半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D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变成自然的奴隶 49、“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D)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50、“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A)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1、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B)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52、在有的情况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因为(A) A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从实际出发是我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C事物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利用和改变

53、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可见(D) A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别 B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C人的努力程度如何是成功与否的前提

D人们只有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54、“人定胜天”思想(C)

- 7 -

A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D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 5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56、“事在人为”的观点错在(D)

A承认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C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57、“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D) A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C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D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 5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C)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59、“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D)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60、“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CDE)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体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E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2、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ABC) A镜中花、水中月 B阶级斗争 C引力场 D梦中树 E未实施的城市规划

3、下列观点中哪些反映了辩证法的运动观点(ABCE)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里 E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4、“尺寸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说明了(CDE)

A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说明了客观世界本身的无条件性 C说明了任何有限中都包含着无限 D说明了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的统一

- 8 -

E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5、下列属于人的意识活动的有(CDE)

A饥餐渴饮 B趋利避害 C胡思乱想 D审时度势 E神机妙算 6、下列哪些说法表示了时间的一维性(ABCDE)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诗) B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谚语)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谚语)

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打油诗) E逝者如斯夫。

7、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BCD) A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B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C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D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E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8、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ABDE) A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C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D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 E会导致诡辩论

9、“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哲理是(ABCD)

A梦是客观事物作用于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B梦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

C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E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1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B)

A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E主张时间和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三、辨析题

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觉的事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客观实在性是它的唯一特性。而看得见摸得着是具体事物的个性。此观点混淆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特性的关系。

2、万物都在运动,但都只在概念中运动。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3、承认运动的观点就是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要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前进的变化和倒退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不仅是运动变化的,而且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机械论、循环论也承认变化,但不承认发展,则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这一命题抹煞了是否承认发展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4、世界统一于存在

- 9 -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这是正确的说法;另一方面,笼统地讲存在,既可以是物质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5、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答案要点: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而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发展到出现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时候才产生了意识。

6、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

答案要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意识反作用客观外界必须通过实践,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 7、“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

答案要点: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但感觉是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形式,是人脑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

答案要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电脑是对人脑功能的模拟,某些方面代替人脑,但电脑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不具人类意识的社会性,更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创造力,所以电脑不可能全面取代和超过人脑。 四、材料分析题(请根据结合所学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中有一则著名的故事,说有一个楚国人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这个人立即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便安然自若的坐在那里。当船停泊了,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寻找他的剑,结果徒劳无益。作者在故事后边发了一通议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尖锐而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不知时变的人。后人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刻舟求剑”,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的行为。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材料内容。

答案要点:物质是在一定时空中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材料中的那个人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背离了物质运动规律,静止地看问题,思想、办法不能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2、古希腊有一个喜剧,说一个人欠了另一个人的钱一直不还,债主催急了,债务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我,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法庭。法官问欠债的人为什么不还钱,他又把理由重复了一遍。法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因此我未打人。于是这场官司就不了了之了。

请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材料中的两个人犯了什么错误。

答案要点:材料中观点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略),材料中观点借口物质运动绝对性而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否认事物具有质的稳定性导致诡辩论。

3、“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了,而我的智力发育迟,长大了也未搞清楚,于是,我一直揣摩这个问题。结果就比别人钻得深一些。”----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起了时空观的革命。他认为,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时间、空间都要变化。如,飞船上的一秒钟,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宇航员以近光速在

- 10 -

空中飞行一年,相当于地上的50年。如果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在他们20岁那年,其中一个兄弟乘坐速度为0.99c的火箭遨游太空,而另一位兄弟留在地球上,一年以后,那位21岁的太空游子返回地球,会发现自己的同龄兄弟已是74岁的老翁了。这就是人称“双胞胎详谬”的想象。

请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材料内容。

答案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其绝对性是指任何时间空间都同运动的物质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的时空观念是对客观的时空的反映。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相对论揭示,物质的时空特点随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

4、观音的变迁

中国人心目中的观音菩萨是一位美丽端庄、仪态楚楚的纤纤女子,她救苦救难、乐善好施,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但根据佛教传播及变迁的历史,最初的观音不但不美丽,甚至根本就是膀大腰圆,长满胳腮胡子的凶神样子。据称佛教传到西域(今中亚地区)时,那时仍处荒蛮时代的西域人,为了应对各种自然天灾,迫切需要一位神灵来降妖除怪,观音菩萨于是被赋予降伏妖魔鬼怪的重任,他虎背熊腰,力大无穷,酷似中国传说中专司捉鬼的钟馗,那么观音到中国为什么又成了女儿身了呢?原来当观音传至中国时,中国早已是十分发达的封建社会了,经济繁荣,政治昌明、各种“土生土长”的神灵也一应俱全,根本不需要任何外来神灵去降妖除怪,根据当时人们的现实需要,只有有关人们生儿育女事尚无神灵掌管,于是人们便觉得应该由观世音来专管生儿育女的工作,大概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谁若想生儿子,就去求观音降福,于是观音就取得了“送子观音”的美名。但给妇女送儿子的工作显然不适合大男人去干,人们相当然地认为观音也应该是女儿身,于是观音菩萨就由彪形男儿变成了仪态万方的纤纤女郎!

问:观音菩萨变化的过程告诉了我们一条什么哲学原理?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观音的变迁答案要点同5(略) 5、绿茵的悲哀

岁末的中国足坛阴风四起,浊浪滔天,替天行道的,冷眼旁观的,忽于辩白的,乱轰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位资深人士非常痛心地直面失败:“中国足球到了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现在这批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再和他们讲道理摆事实已经不起作用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代球员算是废了。他们价值取向已经严重变形。中国足球职业化培养的这批球员既没有精神,也没有作风,至于荣誉就更不用提了。他们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得失,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于是就有了围攻裁判,打假球,吸毒和财球……”

——摘自《郑州晚报》2004.12.12

问:绿茵悲哀的根源(据材料分析)是什么?这说明了一条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要点:绿茵悲哀的根源是中国足坛球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严重变形,缺乏健康向上的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分析略)

这说明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错误的意识能误导人们的行为,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6、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她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他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

- 11 -

工作中,她都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正因为如此,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而且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其它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也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她才成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的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而夫人。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到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变成了行动。(摘编自《读者》,2002-18)

请回答:

(1)“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的座右铭对玛格丽特成长的影响说明了唯物论的什么原理?

(2)“想坐前排”和“坐到前排”之间有什么区别?文章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答案要点:(1)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巨大能动作用。正是有了“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的决心和信心,才激发了玛格丽特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使她不断克服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并最终“坐到了前排”。

(2)“想坐前排”和“坐到前排”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种理想、意识,而后者则是一种现实行动。文章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不但要有“想坐前排”的理想,更要有“坐到前排”的决心和艰苦努力。这是因为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只有一个即社会实践。

7、国人不会忘记2003年10月15日,一个载入中华史册,同样载入人类宇航史册的辉煌时刻。当长征二号火箭托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并与次日凌晨顺利回收,中华千年飞天梦,终于圆梦在今朝。在普天同庆之时,我们不应忘记,中华千年飞天梦的“根”——明朝官吏万户。大约600年前,万户把自己绑在47支土制火箭上手里还举着形似翅膀的风筝,他让仆人点燃火箭,想让遨游太空的梦想变成现实。但缺少科学技术的“飞天”之举只能换来悲壮的回忆,万户的血肉之驱被炸得粉碎。这种探索太空不怕碎骨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我们同样会说,万户飞天永垂青史。

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样是探索太空的活动,同样是实现飞天的梦想,为什么万户飞天,梦断苍穹?为什么神舟飞天,圆梦成功?究竟什么样的原因,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请用哲学原理分析上述问题。

答案要点: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神舟”飞天,圆梦成功,托举起它的是我们的综合国力,有科研人员科学求实的精神,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有各行各业的协调配合,有优越的社会制度等等。反观,万户飞天,缺乏上述条件,带来的只能是悲壮的回忆。

8、把木梳卖给和尚

一家著名跨国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消息传出,应聘者趋之若鹜,但这些人拿到公司考题后,却都面面相觑。原来,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在10天内尽可能把木梳卖给和尚,为公司赢得利润。考题一出,众聘者多做鸟兽散,仅剩A、B、C三人。

按公司要求,三人知难而进,开始闯江湖,卖木梳。期限到,各位回公司交差。 A只卖出一把木梳。原来,A前往某寺庙推销,不料遭众僧责骂,被轰出庙门。在归途中遇一游方僧人述其遭遇,僧动恻隐之心,解囊买下。公司主管甚为同情。

轮到B,B声称已经卖掉10把木梳。为推销木梳,B不辞艰辛深入远山古刹。由于此处上高峰大,前来进香者头发被风吹得散乱不堪。见此情景,他找到主持,建议在

- 12 -

每个香案前摆放木梳,供前来拜佛者梳理头发以免亵渎神灵。主持采纳其议,买下10把木梳。公司主管点头称赞。

答案要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常理,把木梳卖给和尚,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靠的是观念的转变,思维的创新。

接下来轮到C,C从怀中取出一份订单,称已卖出1000把木梳,请求公司火速发货。原来,C到一个久负盛名、香火极盛的古刹推销木梳时,向方丈进言:凡朝拜者无一不怀有虔诚之心,希望佛光普照,佑护众生。大师乃得到高僧,且书法高明,可将“积善”二字刻于木梳之上赠与进香者,以显我佛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方丈大喜,口称阿弥陀佛。此举出,一传十,十传百,该寺盛名远扬,而且为求“积善”木梳而进山朝圣者络绎不绝。为此,方丈恳求C急速返回,请公司多多发货,以成善事。

三人同去推销木梳,面对同样的外部环境,结果却大相径庭,着实令人深思。这个材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9、任其挣扎

有一个人得到了一个蝴蝶的茧。据说那只茧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一天,茧里的蛹把茧咬破了一个小口。这个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的挣扎,想要破茧而出,就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小宝宝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精疲力尽,停了下来。这个人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茧的口子剪大,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它战战兢兢的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像一个肿胀的小虫。它终于没有能飞起来。一直哆哆嗦嗦的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其实,正是那个人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破茧而出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翅膀。

这个材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人们只能去认识和利用规律。上述材料中的人不但没能帮助蝴蝶,反而促其更早死亡。因此,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严格的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过量砍伐,使得我国某些地区的森林覆盖面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说明(D)

A人类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人类应返朴归真,顺应自然 C人只能认识规律,不可利用 D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耕地稀少的陕南秦巴山区,为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树被伐、草被毁,农民有了“饭碗”,山坡却没了“被子”。一时的温饱,隐藏着日后的危机。从哲学上看,该地农民不懂得(A)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理论联系实际

3、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D)

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B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4、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发菜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

- 13 -

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5、“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虽然日日不见君,用君污染水。”一首被修改的著名古诗,反映了近年来频频发生在我国江河流域的“跨界污染”现状。各地区政府只对本地环境负责,这种“独善其身”的环保思想是造成“跨界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B)

A立足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事实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集中力量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6、“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B)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7、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A)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8、为了使用方便和降低成本,许多小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我国目前每年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多亿双,造成大量树木被砍伐。一次性筷子屡禁不止,从认识上说是由于人们(A)

A只注意直接联系,忽略了间接联系 B只注意内部联系,忽略了外部联系 C只注意必然联系,忽略了偶然联系 D只注意本质联系,忽略了非本质联系 9、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D)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部分和整体相互依存

1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D) A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B唯心主义的认识观点 C唯心辩证法的变化观点 D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11、“舍车保帅”体现辩证法原理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转化 D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D)。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4、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D)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1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B) A美与恶都是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与丑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16、“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是冤家不聚头”,从哲学上讲说明:(C)

A没有否定就没有肯定 B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C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基础,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D没有联系不构成事物

- 14 -

1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了:(A) A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 B对立面的相互贯通 C没有肯定就没有否定 D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

18、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B)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9、我们党在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主要是(D)

A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20、“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说明了:(A)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B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外因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体现了(A) A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标志 B外因对事物发展是不可缺少 C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同等重要 D外因对事物发展是不起作用的 22、“杀盗非杀人”,从哲学上讲错在:(A)

A混淆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B混淆了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 C混淆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D混淆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3、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信心。这在哲学上坚持了(C)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运动发展的观点 C“重点论”的观点D“两点论”的观点 24、“因材施教”的哲学基础是(A)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斗争性

25、“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哲学依据是(B)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B事物发展辩证否定过程的原理 C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对立统一规律

26、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与平房、楼房、别墅的关系属于(B) A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7、“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8、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D)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29、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 15 -

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D)

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

30、“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A)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1、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32、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B)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的原则

33、人类培育克隆羊的成功,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十分严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这体现了:(C)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知识就是力量

C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D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3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同时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C)

A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5、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体现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哲学基础是(B)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矛盾同一性原理 D矛盾斗争性原理 37、“张三是人”这个命题表明(C)

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 B一般不能存在于个别之中 C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的表现 D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 38、“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的说法是:(A)

A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决定论观点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39、“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B)

A坏事可以为好事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4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D)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41、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B)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42、“指鹿为马”,从哲学上说错在:(B)

A只看到同一,看不到对立 B混淆了不同事物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C只看到肯定,看不到否定 D不懂得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

43、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

- 16 -

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4、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C)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4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符合:(B)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原理

46、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A)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47、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从哲学上看,这说(A)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8、海峡两岸同胞同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否能延续下去,将维系于一民族的存亡。所谓“国可灭,史不可灭”,然而,“文化台独”已经成为“渐进式台独”的主要手段,在陈水扁当局的推动下,“去中国化”、、“台湾正名”正在向下扎根、向上发展、向社会蔓延。台湾当局利用这种手段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从哲学角度来看,主要是(A) A以量变求质变B通过文化传递社会经验,维护社会历史的连续性 C利用文化的中介作用,促进社会发展

D“文化台独”是一种新事物,它孕育于中华文化中,并必将战胜中华文化

49、“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这种观点属于(B) 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折衷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50、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C) 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B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

C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

51、“人在虎豹丛中健,山向峰峦缺处明”说明人只有在与各种曲折与坎坷的抗争中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这反映了辩证法的(C)

A质和量辩证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树立统一观点 C事物发展过程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D现象和本质对立统一观点

52、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C)。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5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若从哲学上来分析,它反映的是(D) A必然联系 B本质联系 C偶然联系 D间接联系

54、动物学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鱼为什么只能生活在水中,而不能生活在陆地上?”一个学生回答说:“因为陆地上有猫。”根据这则小幽默,把“陆地上有猫”和“鱼只能生活在水中”确定为因果关系(D)

A是正确的,二者存在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B是错误的,二者存在着间接的、偶然的联系

C是正确的,二者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先行后续的关系 D是错误的,二者并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先行后续的关系

5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是(C)

- 17 -

A相对主义诡辩论 B唯物主义决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56、“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A)

A承认偶然性与必然性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57、“守株待兔”从哲学上讲错误在于(D)

A否认必然性 B夸大必然性

C夸大偶然性 D把偶然性看成必然性

58、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D)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59、成语“怨天尤人”、错在(C)

A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B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割裂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D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 60、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D)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61、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D) A必然的结果B命运的安排

C偶然的巧合D偶然中隐藏着必然

62、“假象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B)

A折衷主义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63、“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A) A本质和现象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C真象和假象 D真理与谬误

64、“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这句俗语反映认识论的道理是(C) A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 B任何现象都能反映本质 C透过现象能够认识本质 D现象和本质总是一致的 65、1+2+3<6,从哲学上来说(B)

A一般都由个别构成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整体都由部分组成 D量变不足不能引起质变

二、多项选择题

1、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后,办了三个钒矿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B)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2、有人认为“龙年生贵子”,从因果联系来看,这个说法犯了如下错误(ABD) A把没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主观地联系起来 B歪曲了原因与结果的联系 C倒因为果 D把复杂的因果联系简单化了 3、“竭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CD)

A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D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 18 -

4、中国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提出了1959年钢产量比1958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1959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这件事情反映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要正确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必须( AC )

A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

C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D不顾一切完成党提出的高指标

5、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BC)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联系是客观的

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6、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都改变了,而且它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的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了(ACD) A部分和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B共性存存于个性之中

C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7、“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ABC)哲理

A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看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C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D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 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ABD)

A矛盾和事物不可分 B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C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 D任何两事物都是矛盾关系 9、从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BD) A出污泥而不染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D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ABC) 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 D不同事物不存在对立和竞争

11、宋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C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的存在着 D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12、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AC)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BCD)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14、世界上永远找不出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句话说明(BD) A这是诡辩论 B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C说明了共性中都包含有个性 D说明个别中都包含有一般 15、处理问题时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和这一要求具有共同哲学基础的观点有(ABCD) A“反左扩大化”是错误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出限度 C学生要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 D物极必反

- 19 -

三、辨析题

1、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答案要点:错误(1)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面外露;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相对稳定、深藏在事物内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2)事物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它们无本质可言,就割裂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联系。

2、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答案要点:错误(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承认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但是形而上学也不完全否认联系和发展,比如庸俗进化论,它也承认事物的发展,不过,它只承认事物量变而否认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不能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后区别开来。(2)不仅承认联系和发展,同时还必须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的观点,才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3、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一切变化都是发展。

答案要点:说一切发展都是变化正确,说一切变化都是发展错误。(1)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它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说一切发展都是变化(2)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变化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另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趋势。后一种变化是发展,前一种变化是则不是,说一切变化都是发展是错误的。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要点: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2)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是部分的总和;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3)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两者等同。

5、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

答案要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无条件性,但并不是不需要任何条件,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中,又能突破原有条件的限制,并能创造新的条件。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 答案要点:错误。(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原理的内容。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既包括矛盾的客观存在又包括矛盾的解决、转化,没有矛盾的解决和转化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因此事物的发展并不在于矛盾的多少。如果认为矛盾越多越好,就会人为地制造矛盾,这是否认矛盾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7、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是区别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答案要点:错误(1)从形式上看,量变同质变相比较,是缓慢的、渐进的、不

- 20 -

显著的;质变则表现为迅速的、突然的、显著的。这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之一。但是,它不是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量变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原有度的突破,是量变的渐进性的中断,是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因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是否引起事物的质的变化,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8、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答案要点:正确(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处于无限的因果链条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变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就是原因和结果的区分的不确定性。(2)当我们把特定的对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单独考察时,原因和结果的差别就显示出来。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确定性。

9、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答案要点:错误(1)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物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2)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做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科学。

10、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答案要点: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不仅表现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起重要作用。

世界历史的客观进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如果否认偶然性的作用,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在世界历史研究上就会导致宿命论,就会把它理解为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

11、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就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答案要点:错误(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2)真相是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的表现了事物本质。所以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12、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不要搞折衷主义。

答案要点:错误。这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

四、材料分析题

1、软黄金与沙尘暴

羊绒因其“轻、软、暖”被誉为“软黄金”,因为山羊年产羊绒仅为200克。从国家环保部门的媒体获悉,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密度,20世纪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随之而来的是被啃光牧草的土地沙化为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成为沙尘暴扬起的沙源。再看看另一个旗,由于产羊绒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 111余万公顷的草场,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万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空。这个旗虽然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超载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退化、沙化。

“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环保界的这句话确有强烈的警示感,但它还未道

- 21 -

出问题的深层本质。1992年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深刻地道明,地球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

问:文章中作者对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符合什么辩证法原理?请阐述其内容。 答案要点:

(1)材料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2)客观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3)结合材料分析。

2、“敌人”的奉献

从来没有一名选手像萨乌丁这样给中国跳水这么大的威胁,也没有一名选手象萨乌丁这样能给中国跳水队这样的帮助。当年中国队是从美国队手上抢走世界跳水强国的地位。今天,萨乌丁则逼迫我们必须拼尽全力来捍卫这个强国地位。

在生物链上,狼对鹿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少了狼的威胁,鹿群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大量繁殖阶段,但很快就将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因为它们没有了狼的威胁,而生存能力、生存资料都将威胁它们。而萨乌丁恰恰就是威胁中国跳水队的“独狼”。正是为了战胜这只“独狼”,中国队被迫进行大强度的封闭训练,到处去搞他的录像资料,对于他的举动都十分关注,可以说,中国队队员和教练对萨乌丁的熟悉甚至比对自己的熟悉程序都要高。真正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这无论是对萨乌丁,还是对中国队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

在他不断刺激中国队的同时,其实中国队也在刺激他。双方在这种对抗中都在不断地提高自己。

② 国跳水队感谢萨乌丁从哲学上说明了什么?

②文中“在生物链上,狼对鹿的作用是不可少的。”从哲学上讲为什么? 答案要点:

(1)①说明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②原理内容: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双方通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竟长争高,引起力量对比的变化,当这种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根本性质的变化,旧的矛盾瓦解新的矛盾产生。③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乒乓球队和瓦氏的对抗构成矛盾的对立双方,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2)这句话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原理。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合材料(略)

3、竞争的智慧

在北方某大城市诸多电器经销商的明争暗斗中,浪里淘沙,赵、王两大商家脱颖而出,成为能左右市场的最强硬对手。

这一年,恰逢赵某在市场扩张的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导致经营困难,业绩下降。此时许多人纷纷提醒王:主动出击,一举击败对手赵,独占该市电器市场。而出人意料的是王却伸出援手,帮助赵脱险过关。最终赵的经营状况日趋转好,迫使王时刻面对这一强有力的对手。为应对激烈的竞争,王殚精竭虑,四处招纳人才,并以多种方式调动手下人拼搏进取,通过多年彼此绞尽脑汁的激烈较量、竞争,王和赵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商业巨子。

面对事业如日中天的王,记者问起他当年的“非常之举”,王一脸平淡:击败一个对手有时很简单,但没有对手的竞争是乏味的。我们的企业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这种程度,应该感谢对手时时施展的压力,进而使我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

哦!把对手扶起来,原来不止是一种襟怀,还是一种智慧啊!

这一材料告诉我们把对手扶起来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智慧?其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把对手扶起来是一种利用矛盾的斗争性促进事物发展的哲学智慧。(2)其

- 22 -

内容包括: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通过矛盾双方的竞高争长,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转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在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彻底的矛盾斗争,才有旧矛盾统一体的分裂和新矛盾统一体的产生。(3)结合材料分析:把对手扶起来本身就是为自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矛盾的对立面),给自己造成一定压力,迫使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为迎接更严峻的考验和竞争练好内功。

4、有用和无用

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正在伐树,问为什么那棵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曰,伐了无用。日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杀鹅招待,家仆问杀哪只鹅,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保全性命;鹅因无用而杀之,有用得以延留,倘使伐工要寻找特型树材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呢?则当下受死的只怕要轮到会叫的那只鹅了!

问:①这则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看问题方法?

②这一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 ③该理论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

(1)这则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看问题方法。(2)这一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3)该理论基本内容(略)

5、“医圣”张仲景 有一次,两个远行的人在路上碰上了一场倾盆大雨,被雨淋病了。吃药未见起色,便慕名找到张仲景看病。他们叙述的病情一样: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 张仲景发现第一个人的脉跳得不快不慢,轻轻一按就能摸到,手腕上还有不少的汗水。而第二个人,虽然脉也容易被摸到,但跳得极快,脉管紧张有力。张仲景根据过去的经验,心想:准是感冒了!病情病因都差不多,只要发发汗就行了。于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贴麻黄汤,药量全一样。

第二天早上,张仲景一出门便碰上昨天的第二个病人,他神采奕奕,精神百倍,一看就知他的病已好。可第一个人呢?张仲景推开第一个病人的房门,一阵湿气迎面扑来,病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这下,张仲景纳闷了:两个人都是感冒,吃的也是一样的药。为什么一个好了,一个反而更糟呢?他把昨天看病的情况仔细回忆了一遍,想来想去,突然恍然大悟:我忽略了一个细节——一个有汗,一个无汗。没有汗的人吃了药发发汗当然就好了;另一个病人原来已经出汗了,吃了药又出了不少汗,可能是汗出得太厉害了。于是,张仲景改用另一种汤药——桂枝汤,病人吃了,果然很快就好了。

张仲景开始给两个病情相似的病人治病,结果却不同。他的错误在哪?我们从中可得什么启发?

答案要点:

(1)他的错误是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以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为基础,把握事物的本质,分析其内部的特殊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6、赌饼破家

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有3个饼。夫妇俩一起分着吃,你一个,我一个,最后还剩下一个。他俩相约:“从现起,如果谁先开口说话,就不能吃这个饼了。”从此,为了那个饼,俩人谁也不愿先口说话。

有天晚上,一个盗贼溜进屋里,偷了他们家的财物。直到盗贼把东西全部偷光,夫妇

- 23 -

俩因为有约在先,眼睁睁看着财物丢光,谁也不开口讲话。盗贼看到没人说话,便当着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着两眼还是不肯讲话。妻子急了,高声叫喊有并恼怒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样啊!为了一个饼,看着我被欺负也不叫。”

丈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手笑道:“啊,蠢货!你最先开口讲话,这个饼属于我了。”

请你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理论来说明这个故事的荒唐性。 答案要点:

(1)我们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否则就找不到重点,把握不了中心,也就无从确定解决矛盾的办法。(2)结合材料分析。

7、智者的困惑

《警世通言》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苏东坡有一日到王安石府上拜见王安石,适逢王安石上朝未归,苏东坡见到书桌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开头两句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一看就笑道“都说王安石才高八斗,却怎能作出这等劣诗?西风乃秋风,黄花乃菊花,秋起风,菊花迎风怒放,何来„满地金‟呢?”于是苏东坡顺手添了两句“黄花不比春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见到续诗,看到苏东坡所为后说道“无知小儿”。随后找机会把苏东坡贬到湖北黄州作团练副使,一日深夜西风劲吹,第二天苏东坡携友赏菊,到花园一看惊的目瞪口呆,只见昨日还满园盛开的菊花,一夜之间全部落地,真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当即向王安石谢罪,王安石笑道:“我若没有亲到过黄州,岂能写出那样的话?”

又过了一段时间,苏东坡欲从湖北回四川老家,王安石让他路过三峡时取中峡水一罐以治病用,然三峡美景使苏东坡陶醉其中,早已把王安石的嘱咐忘到九霄云外,等想起来时早已过了中峡到上峡(即瞿塘峡),苏东坡便把峡水舀了一罐,心说王安石也真是多事,中峡水自上峡而来,同是一江水,为何非要中峡水呢。回到东京后,把江水献上,且十分肯定地说:“这的确是中峡水”。等王安石烧好水,冲上茶叶时,王安石立即责怪道:“你又欺瞒老夫了,你这分明是上峡水,为何说是中峡水?”苏东坡哑口无言,只好谢罪,而且又问道:“先生何以知是上峡水?因为长江水,中峡水自上峡而来,难道不是一样的吗?”王安石道,“水当然是一样的水,但上峡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冲茶叶茶叶会在杯中上下翻滚,是以急也。下峡江面平缓,水流缓慢,冲茶叶茶叶很快沉于杯底,是以缓也;只有中峡水不急不缓,正好冲茶治病。所以同为一江水,其实各有不同,你太自以为是了。”苏东坡十分羞愧,从此再不敢以才子自居!

问:(1)苏东坡的两次犯错出丑,从哲学上说犯了什么错误?

(2)学习该原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①苏东坡两次犯错出丑,从哲学上说了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②若要避免同样错误,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看问题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2)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以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为基础,把握事物的本质,分析其内部的特殊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8、网络的是是非非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一个新生事物正悄悄向我们走来,如今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网吧,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在网上聊天,漫游,交友,查找资料,网上CS和星际争霸等等,他们已沉浸在网络带给他们的快乐之中。网络正向我们招手,向我们呼唤。随着人类的进步,网络正被运用于更多的领域,它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网络,我们能够快速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通信,能够查看“电子图书馆”里的各种电子书籍、资料,或者查找自己所需的专业资料,可以看看世界上最新发行的电影,还可以进行电子购

- 24 -

物、做网络广告;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流量控制、红绿灯自动控制等)、公共安全管理(如电子报警系统等)、医疗卫生应用(如远程控制的外科手术等)、图文传视;在军事方面:海、陆、空立体防卫系统,军队的远程调度,雷达预警系统,导弹的遥控发射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同时,网络也为一些身怀绝技却没有机会表现的人们提供了机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靠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而成名的雪村。“翠花,上酸菜!”一时也成为一句时尚的话。另一个例子就是靠着Flash而火起来的流氓兔。计算机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

但是,我们沉浸在网络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幸。网络经济犯罪,非法入侵者,网上传播色情图片,以至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举动等网络犯罪行为接踵而至。网络上的色情与暴力,犹如一种精神的毒品,把人一步步地推向了深渊,引入了一条不归路;网络的安全问题涉及到每一个网民:2000年2月,大连某网络服务公司遭黑客攻击,计算机邮件服务系统崩溃,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月的7、8、9三天,黑客使用一种叫做“拒绝服务”的攻击手段,让世界顶级互联网站Yahoo、e-Bay、E-Trade、Amazon等陷入瘫痪,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3月我国第一家大型网上连锁商城IT163突遭黑客袭击,致使网站无法运作,造成经济损失12亿美元……;在网络世界里面存在着更可怕的危险:一个训练有素的“黑客”,有能力使整个网络世界瘫痪。

当今青少年学生,上网已是一种流行和时尚的趋势。在现在的网民中,青少年学生已经占有了很大的比例。许多青少年学生甚至迷陷于互联网,而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青少年学生涉世未深的特点,进行犯罪。越来越多的色情商人通过搜索在线名单、新闻组或学校网址来寻找自己的目标。而许多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更是迷恋于网上聊天,搞“网恋”,从而荒废了他们的学业,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运用相关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答案要点:

(1)网络是把“双刃剑”表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敢于承认矛盾,并认真对待和解决矛盾。(3)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对网络管理不当,就会产生消极后果,尤其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第三,对待网络,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利,同时加大对网络市场规范管理的力度,争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9、“热情”的代价

报载,杭州某经营环保产品的公司的钟经理近来后悔不及,因为自己热情过头耽误了外商的商务计划,致使公司一笔将要成功的生意泡了汤。那天下午,美国得克萨斯州进口商弗兰克应约来该公司洽谈一笔日用品进出口业务,他当天的目的就是考察这家公司,晚6时还要赶到宁波会见另一位重要客人。可钟经理为显示自己的“实力”和“热情待客”,特意安排弗兰克进了“楼外楼”,要请他尝尝杭州的名菜。5时20分盛宴结束,钟喝的酩酊大醉。在前往宁波的高速公路上,弗兰克大发脾气,因为他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他的下一个约会了。他在发给妻子的电子邮件中说:“我已决定撤回与这个人的合作计划。这个人使我遭受了我从商以来最大的耻辱,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合作伙伴。”这真是“热情”反被热情误,“好客”过头变逐客。

② 经理热情好客却变成“逐客”,从哲学上讲他违背了什么原理? ②这一原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1)钟经理热情好客却变成“逐客”,从哲学上讲他违背了适度的原理。(2)适度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做到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

10、概率论的产生

- 25 -

一枚硬币投掷在地上,出现正面还是反面?这是很难回答的。可算是纯粹的偶然了吧。

法国数学家蒲丰不相信这个观点。他做了一个著名的投硬币试验,发现硬币正面出现的次数与反面出现的次数总是十分相近的,投掷的次数愈多,正反两面出现的次数便愈接近。他一共投掷4040次,正面出现2048次,即正面出现的机率为0.5069。 后来数学家皮尔逊又做了两次,第一次投了12000次,结果正面出现6019次,机率为0.5016,第二次投了24000次,正面出现了12012次,机率为0.5005。

这说明试验次数愈多,其结果便愈接近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于是17世纪产生了一个数学的分枝——概率论。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材料揭示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原理。(2)基本理论内容: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3)结合材料分析。

11、孔子拜见老子

孔子带领一群学生到老子那里去请教。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罢礼,然后垂手站在一边。

老子须眉皆白已经很老了,这是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响动,抬起眼皮望了望。孔子赶快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

半晌,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已经全掉了。”孔子答道。

“我的舌头呢?”“还好。”

老子听到回答,便合上眼皮,继续静养了。孔子带着学生悄悄退了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感到很奇怪,问孔子:“您不是来求教吗?怎么还没有问什么就回家呢?”

孔子对学生们说:“老先生不是已经赐教了吗?走,我们回去吧。”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矛盾着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牙齿和舌头相比,牙齿是坚硬而刚强的;而舌头是柔活而软弱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变老了,牙齿全松掉了,由强变弱了;而舌头却还健在,舌头就由弱变强了。强和弱共处于同一个人的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强弱发生了相互转化。

12、饿汉吃饼

佛教《百喻经》中讲了一个吃饼子的故事:有一个人长途跋涉,饥饿难耐,刚好见到一个卖烧饼的,于是决定买烧饼吃,吃过付账。他一连吃了六个都未饱,又拿起第七个吃了一半就饱了。此人非常后悔,一面打自己的嘴,一面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就能吃饱了,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

故事中的人违背了哪个重要的哲学原理,请运用原理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要点:(1)故事中的人违背了质量互变规律。(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结合材料

13、变味的“校园政治”

如今的大学校园,有一种奇特现象,我们姑且称为“校园政治”,从表面上看它和社会上政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许多或明或暗、或黑或白的方式,制造出了一大批的“学生贵族”、“主席”、“书记”、“部长”等头衔着实吓人。“校园政治”有着一层美丽的光环。但光环下的东西则是更加耐人寻味。

王可是某大学98级学生,近日被广州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录用,他之所以能得到这

- 26 -

份令同学们羡慕的工作,主要是得益于他那段学生会主席的经历。王可自己直言不讳,“有了今天这种结果,当初竞选时所用的幼雅或成熟,高尚或卑劣的„政治手段‟都是值得的。”

另:学生会在财务管理上尽管制定了林林总总的条例,但内部财钱却是“暗香浮动”,每个部分都由上面统一拨款,任何开销都以发票或收据为凭,然而执行中收据则成了最大的漏洞,诸如“印刷费180元”、“资料费100元”之类的收据有多少是子虚乌有的,只怕只有那些“主席”和“部长”们心里最清楚不过了。令人吃惊的是有的“学生贵族”就靠这一手段解决了大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有的学生会主席一年下来甚至能净赚几万元,成了“光荣的”致富能手。

“校园政治”贯穿着整个高校,大到学生会干部小到班干部的竞选,大到三好学生小到末等奖金的争夺,大到学生社团的组织,小到某个社团部门的加盟,“校园政治”无不充斥其中。其实无论光环如何美丽,谁都无法否认一个最终极的驱动力——利益使然,因而所谓的“追求进步,服务XX”云云,便只能是掩耳盗铃了!

——摘自《郑州晚报》2002.4.13日11版

问:上面的分析用了什么方法?该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答案要点:(1)材料使用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2)该方法的哲学基础是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原理。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而本质正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3)结合材料

14、阅读下列材料:小岗“源头“缘何不”龙头“?

镜头一:2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冒险探索出来的大包干,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大发展。更重要的是\"包\"字进城带来了整个中国的大变革。敢闻敢冒的小岗精神成了改革的旗帜。

镜头二:今天,村里的水泥路,是外地援建的;村里的学校,是外地的一家企业建造的希望小学;牌楼和村部,是用国家的资助款造的。现在,村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农民生产基本上还是传统一麦一稻的方式,集体收入更是寥寥无几。20年来,多次到小岗村调研的社会学家章秋水说:“小岗不但跟中国发达地区比落后,比较起它们所在凤阳县的很多地方也已落后。”

特写:如今的小岗人,多的是小富即安思想,少的是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多的是等、靠、要思想,少的是自主自立的意识。一些专家认为,如今的小岗人要反思自已,寻找发展新路,进行二次创业,让小岗精神重现辉煌。

阅读上述几组材料,运用哲学有关原理分析:小岗“源头”缘何不“龙头”?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时,要有创新精神,站在发展立场上,去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2)结合材料20多年前,小岗人在基于对“大锅饭”的深切认识,不安于现状,冒险探索出“大包干”。这种敢闻敢冒的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就是一种发展的眼光。它不仅带来了中国农业乃至整个中国的大变化,也成就了作为改革旗帜的小岗精神。也正是它,使小岗成了改革开放的“源头”。然而如今的小岗人,丢掉了宝贵的“小岗精神”,多的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少的是不断发展的创新意识。正是这种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僵化思想,束缚了小岗人的手脚以致\"落后\"成不了“龙头”也就自然不过的了。但愿如今的小岗人继续发扬“小岗精神”,二次创业,即当“源头”,又当“龙头”。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

- 27 -

1、“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天生就有的,„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 )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折衷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绝对论

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4、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

5、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C )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6、牛顿力学是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范围的真理,如果把它用于微观高速运动范围,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B )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D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7、英国有句谚语:“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哲学上来看,它说明:(C) A事物的本质都是不确定的 B运动变化是普遍存在的 C认识过程会受到人们主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D真理的标准是可变的 8、“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B)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从认识论角度来看:(A)

A认识过程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B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实践是一切真理的试金石 D实事求是是实际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立足点 10、面对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公司合并成风,全球化浪潮迅猛,历史正不断证实着马克思一百五十年前的预言,人们不得不感叹“马克思才真正是料事如神”。从哲学上来看:(D)

A杰出人物的精神可以左右人类历史 B客观世界是纯粹的必然性过程 C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 11、“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从哲学上来看与下列哪些说法是同样的意思:(C) A久病成良医 B实践出真知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面对同样的社会的人生,林黛玉感叹“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薛宝钗则希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若从哲学上分析,反映了:(A)

A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 B客体对主体认识的制约性 C客体自身本质暴露的渐进性 D认识过程中飞跃的条件性 13、“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包含的哲理是:(A)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有用即真理

- 28 -

C真理是客观的 D真理是主观的 14、真理的客观性表明:(B)

A真理与人的主观无关,本质上等同于物质实体 B“狗有四条腿”也是真理

C在确定条件下,人们关于一定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却具有主观性 15、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强调的是:(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深入理解书本知识 D认识对实践具指导作用 1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行动

17、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B)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论认识才能把握事物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8、2003年,湖北省一位12岁的小学生聂利经过反复实验,证明了蜜峰有自己的发声器官,推翻了关于蜜峰没有发声器官、只能用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断。这一事例说明:(B)

A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19、有的哲学家提出:“一念之发动处便是行了”,就是说一种思想念头一产生就是行动了。这是一种:(D)

A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观 C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D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21、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1948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A)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

B人们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人们的认识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D人们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2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B)

A感觉—知觉—表象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23、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意味着:(C) 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 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不需要理论创新

24、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C)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D人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25、世界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这是:(C)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是:(D)

- 29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27、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B)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8、承认“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是:(C)

A相对主义观点 B诡辩轮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29、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B)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 C实践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 D实践是人类的自觉活动 30、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B)

A真理的相对性 B真理的绝对性

C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 D真理和事物是同一的

31、“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这说明:(B)

A生理素质本身就是才能 B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D求知欲是推动认识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32、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D)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3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34、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哪些事物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归根到底取决于(D) A事物的客观属性 B事物的内在本质

C人们的兴趣和爱好 D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

35、在全球能源高度紧张的今天,应用超导技术降低能耗,已成为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这表明:(A)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B认识世界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C技术完全是科学家研究的结果 D科学实验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3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7、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B)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 38、“有用就是真理”是:(A)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B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C旧唯物主义真理观 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39、“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认识 D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40、相对真理是指(C)

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暂时正确的真理

D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 30 -

41、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2、“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也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C)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主张:(A)

A真理都是相对的 B真理都是有阶级性的 C真理都是绝对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44、“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所包含的哲理是(C)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45、2003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这个角度来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州五号”飞船属于 ( D )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客体 C实践的对象 D实践的中介

46、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A)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7、1991年冬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入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 C )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

48、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B)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改造世界是第一性的,认识世界是第二性的

D懂得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就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49、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B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50、17世纪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监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1980年10月罗马教皇不得不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B) A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C谬误是对客观实际的歪曲反映 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5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A) A理性思维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从现象开始

- 31 -

C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了现象也就认识了本质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过程,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52、党和国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表明:(B)

A科学理论对事物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D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象看本质

53、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提出的一个假说。可直到今天也没有被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星系,需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D)

A世界上还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54、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就需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因为:(C)

A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知识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C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D直接经验最有价值

55、“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而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旨在强调:(B)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56、孙子兵法云:“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项羽据此破釜沉舟大胜秦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同一兵法,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说明:(B)

A理论的发展赶不上实际的变化 B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 C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D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5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D)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58、“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59、“心动不如行动”,主要体现了(B)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俗语蕴含的哲理是(B)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 1、2004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小平永远活在深圳人民心中》。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重要实践。深圳特区的成功,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这主要说明了:(ACD)

A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具有社会性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下列判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的是(ACD)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 32 -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ABD)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5、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ACD)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6、“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D)

A唯心主义经验论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教条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BCD)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说明(ABC)

A感性认识中必然渗透着理性认识论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着(BD)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10、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CD)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 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D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11、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正确的认识,下列对真理绝对性的理解正确的(ABC) 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无限接近 C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D真理性认识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 12、科学家对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BCD)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13、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一方面使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又自己得到锻炼。这说明:(ABC)

A主体在客体化 B客体在主体化

C主客体在互动 D主体在超越客体的限制

14、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了:(ABCD)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力量

- 33 -

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力量 C思想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

D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15、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能识别 X 射线照片上的病理信息,一个毫无医学知识的人,则什么也不能识别,这表明:(BD)

A理性认识支配感性认识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能构建认识对象 D既成认识影响感性认识 三、辨析题

1、有用即真理。 答案要点:

(1)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这种观点把“有用性”作为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混淆了价值标准和真理标准。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不一定都是真理。

(3)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实践。 (4)“有用即真理”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3)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4)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真理是客观的,对于某一事物在一定时期、一定层次上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

(1)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3)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4、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2)真理的客观性,是就其内容中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而言的,并不能否认真理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的结果,是正确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真理是指人们的一种正确认识。

(3)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是不依人的认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真理只是对规律的正确反映,但不与它相等同。

5、中世纪一个神学院的学生对他的老师说,他看见了太阳上有黑斑,这位老师赶紧对他说“我的孩子,赶快回家吧,无论是亚里斯多德还是《圣经》都没有说过太阳上有黑斑啊!”

答案要点:

- 34 -

(1)这个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 (2)这位教师把权威人物的意见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一种唯心主义真理观。 (3)这位教师不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的。 答案要点:

(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3)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做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7、人对世界的反映类似于人照镜子那样的活动。 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上述观点否认了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认识看作是如“照镜子”一样的机械摹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反映、摹写与选择、建构的统一。

8、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 答案要点: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但人的认识并没有结束,由于客观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其本质暴露的过程性,以及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就要求通过不断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反复认识才能不断发展和深化认识。

(3)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四、材料分析题(请结合所学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和惠施有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

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分析惠施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惠施的观点带有明显的不可知论倾向。按照这种说法,人不是鱼,便不能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人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本质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是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认识了,这种看法是不可知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世界是可知的,其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它那圆圆的形状,青里透红的色泽,

- 35 -

十分喜人。但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做“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了几株回到英国,种在皇家花园里。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就这样,人们才发现发现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从此,西红柿就登上了人类餐桌,成为深受众喜爱的美味。

这则故事包含了什么哲理,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要点:

(1)这则故事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西红柿是否有毒不能靠众人意见,不能靠书本知识,也不能靠权威,而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是否相符合,真理的这一本性决定对真理的检验必须找到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和纽带,使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而只有实践才能满足这一要求。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直接联系起来,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对光的本质的认识

17世纪,关于光的本性之争有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后来,“微粒说”派利用牛顿的权威并采取以势压人的办法,把“波动说”派压了下去。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干涉实验,又重新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他的实验重新引起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论战。“微粒说”的拥护者法国人马吕斯用光的偏振实验来证明光不是纵波;光的“波动说”的拥护者用横波的理论代替了纵波的假说,在争论中占了上风。特别是斐索和付科的实验,为“波动说”战胜“微粒说”取得稳固的地位,提供了基本的证据。他们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光在各种不同媒质中的速度,表明光在水中比空气中走得慢,而且其比值等于水和空气的折射率之比,这个实验结果同“波动说”的预言一致,同“微粒说”的预言矛盾。后来,麦克斯韦又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更使“波动说”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此,“波动说”冲垮了牛顿的权威,似乎获得了全胜。

但是,1887年,光电感应的实验使“波动说”遇到了困难,它不能对实验做出圆满的解释。于是新的“粒子说”又抬头了。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指出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X光射线实验等,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实践证明,光量子理论以及稍后建立的量子电动力学,把早先对光的两种学说在更高一级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比较好地揭示了光的本质。

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什么认识论原理? 答案要点:

(1)从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出,任何真理性认识的取得,都必须经过一个不断的认识和再认识过程。

(2)人类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曲折、反复和无限发展过程。这种反复性是由于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其一因为客观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和其本质和特性的暴露的过程性的限制;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其三是受到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的影响。这些制约因素决定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人们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因此要取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辛的认识和再认识过程。

4、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逍遥飞行了5天之后,其返回舱按照预定计划,完整、准确地返回到中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完成了一项伟

- 36 -

大而壮丽的工程。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飞天和嫦娥奔月的梦想,但由于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浅显和航天知识的贫乏,人类对太空无限的遐想一直都停留在小说层面。进入20世纪,人们观念中关于宇宙空间的科学概念已逐渐形成,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入。1969年7月20日晚,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那个著名的脚印时, 也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步”,使人类的登月由遐想变成现实。

1970年4月24日,当中国用“长征一号”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时,也就开始了中国的飞天之旅。经过二十多年对宇宙的探索和航天知识的积累,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1日,飞船返回舱安全、准确地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至此,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研制载人航天器的国家。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其在完善了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在舱内温控、系统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础上,重点考核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应急救生两个分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检验了飞船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性。同时,轨道舱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留轨试验。2002年3月25日发射成功、4月1日安全返回的神舟三号飞船,进一步优化改进了许多分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确保航天员安全措施方面得到了较大完善。2002年12月30日发射成功、2003年元月5日成功返回的神舟四号飞船,在充分继承前三艘无人飞船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终于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的顺利返航,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地从一期过渡到第二期。而为满足中国载人航天后续工程和探月第二、三期工程需要,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

请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这一现象和过程。 答案要点:

(1)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航天再到即将展开的中国探月工程,中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基础上,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逐步实现着自己的飞天和奔月梦想。表明人类在整体上、在无限深入的实践进程中,对客观世界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可以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深化对人类航天的规律性认识,是真理绝对性和人类思维无限性、至上性的突出证明。当然,即使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对月球、对火星、对宇宙和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仍然是相对的、有限的,认识成果带有相对真理性的特点,说明

思维又具有有限性和非至上性;但是,正是中国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在每一代人有限认识成果的基础上,表现了中国以至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和至上性。也就是说,人类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构成人类思维至上性的基础,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中国以及人类航天事业是认识主体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①航天事业与航天理论所面对的是一个人类感官无法直接面对的遥远的对象,从中华民族古老的梦想到航天实践与探月规划,都是人类超越感性认识对认识对象的理性把握,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生动证明;

②人类用于指导航天事业的航天科学理论,是一个个概念、判断、推理以至模拟和计算的理论体系,人类以此透过现象认识和把握航天事业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重要表现;

③人类在航天实践中超前规划,模拟航天过程,最终在实践中得到成功,是主体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5、下面是关于弟谷和法拉第两位科学家的终生憾事的故事:

弟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 37 -

与此类似,法拉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请回答:弟谷和法拉第两位科学家的终生憾事从哲学上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

(1)弟谷和法拉弟两位科学家的终生憾事从哲学上说明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这一故事启示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应努力开动我们的思维机器,运用理论抽象,自觉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透过事物的现象了解其本质和规律。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和低级阶段,它通过与外界事物的直接接触,只是对事物的生动、丰富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由于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和认识主体自身条件的影响,感性认识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主观随意性和局限性。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不是停留在事物表面,而是深入到事物内部本质中去,因而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完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依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通过理性抽象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完成认识的任务。另一方面它们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参与和指导,理性认识中要借助感性认识的基础。

(4)材料中弟谷和法拉弟两位科学家之所以没有能够完成重大的科学发现,正是由于两人不擅长理性思维,没有把长期的感性观察材料上升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把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感性认识,而且一定要善于运用理性思维能力努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6、《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书受到了国际上一致推崇,成为药物学界引用的经典。

李时珍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是深入实际,不辞辛苦,“访采四方”。他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已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过许多实地考察,做过不少实验,甚至自己吞服一些药物,亲自体验过这些药物的作用。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等。但是他并不满足,在年近半百之时,又离家别妻,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背起药箱,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从家乡湖北蕲州出发,历经风霜,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苏州、安徽等地。十二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获得了许多知识,纠正了前人不少失误,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制。

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的故事从哲学上反映了认识论的什么重要原理? 答案要点:

(1)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的故事从哲学上反映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首要的决定作用,实践出真知。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到了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李时珍下是在大量艰苦的实践过程中才更好地了解了各种药物的特点、作用,才能纠正前人的失误,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在医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就启示我们要深入实践,在实践在发现和发展真理。

7、6月1日,是南海伏季休渔开始的第一天,粤港两地的电视台都在做这档新闻节目。

- 38 -

香港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海边的渔家,镜头对着一脸无奈的渔民,渔家对记者说:“伏季休渔区两个月收入来源没有了,生活支出不能少,我们生计无着,却没有人来过问一下。”

广东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渔政部门,镜头对着有关领导,“伏季休渔是国家法令,任何人不得违反禁令,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在休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那些非法偷猎者。”

同一道伏季休渔的题目,两篇如此不同的文章,首先,两者着眼点不同,一者唯下,一者唯上,一者注重民生,一者注重法规宣传。其次,两者人文关怀不同,一者居高临下,对百姓生活的艰难表现的冷漠与无情;一者则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疾苦。

我们的许多新闻媒体的通病是,当社会出现问题发生天灾人祸时,总是习惯于把坏事变成好事来报道,如当地领导如何重视,有关部门如何抢救等,即使把镜头对准群众,也是对政府关怀的感谢,对获救的激动之情,而很少会把镜头对准那些因为失去亲人而悲恸欲绝的父母们或者是欲哭无泪的妻儿们。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难道不应该认真检讨一下自己的新闻观吗?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3、6、4第8版

试从认识论角度分析:

(1)上述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认识论原理?

(2)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 答案要点:

(1)渔民和领导对休鱼事件的不同看法说明了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能动性。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于渔民和领导的利益不同、价值评判不同,因而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由于不同媒体的视界不同、出发点各异,因而报到也是大相径庭。

(2)根据认识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形成对事物的正确的全面的认识,首先必须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掌握大量的多方面的材料,其次要善于开动思维机器,区分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1)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长期大量艰苦科学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才能发现和发展真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2)启示我们在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和坚持真理的辩证特性,坚信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都只是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上对事物的正确反映,都需要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能盲目地崇拜权威,更不能教条主义地坚持已有的理论成果。“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 39 -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9、阅读下列有关人类认识真理性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杜林认为: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道德的原则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在发展过程中构成比较完全的道德意识和所谓良心的那些特殊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的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可以要求具有同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相似的适用性和有效范围。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完全是愚蠢”。所以严格知识的可靠性和日常认识的充足性,不容许我们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知识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

材料2

黑格尔认为: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材料3

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做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实现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如何评价“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这个论断?

(2)“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句话所蕴涵的真理观与“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这句话所蕴涵的真理观根本区别何在?

(3)如何理解材料3所指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基本含义?材料3的真理观与材料2的真理观有何联系?

答案要点:

(1)杜林认为人类的认识具有绝对的可靠性,“真正的真理是不变的”,属于永恒真理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深入的,真理也是要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把真理看成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认为世界不再发展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任务结束了,知识不再发展了,这是荒谬的观点。

(2)材料2是黑格尔的真理观,他认为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中的,认识从较低阶段发展到较高阶段,真理也随着发展,但是永远不会有认识的终结,也不会有绝对真理、永恒真理的存在。黑格尔否认了永恒真理观,认为真理总是由相对真理一步一步向绝对真理靠近但是永远不能达到绝对真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与杜林的“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是两种对立的真理观。

(3)①材料3中恩格斯的思维至上性和非之上性是指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思维的至上性是指,就人的本性和整个人类的认识体系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但是,受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也受生命有限性、教育程度和思维方法

- 40 -

等的限制,个人的思维又具有非至上性,认识必然存在着有限性。②材料3与材料2的联系:思维的至上性存在于思维的非至上性之中,无数非至上性的思维构成思维的至上性;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理解了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就能很好地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的一系列重大发现给经典物理学带来了严峻挑战,使经典物理学理论陷入窘境。

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光的干涉效应试验,动摇了作为光波和电磁波载体的“以太”假说,并使以“静止以太”为宇宙物质背景的绝对时空观念遇到根本性的困难。后来,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金斯,又根据经典统计学和电磁波理论,推导出了黑体辐射能量密度的频率分布公式。1902年,德国的勒纳又总结出光电效应的经验规律。这些发现都严重地冲击了经典电磁波理论关于能量连续辐射的观点。1895年、1896年德国的伦琴和法国的贝克勒尔分别发现了X射线和铀的天然放射性质。1897年和1901年英国的约.汤姆逊和德国的考夫曼分别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和电子的质量随着速度而增加。这些发现,粉碎了把原子看作是不可再分的物质最小基元、物质的各种属性都绝对不变的传统观念。

物理学上的这些重大新发现,同旧的理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被视为神圣不可动摇的经典物理学的宏伟大厦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缝,物理学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对于这场物理学的革命,一些物理学家,虽然坚持着唯物主义传统,坚信经典物理学理论是对客观物理现象的可靠摹写,但是他们却摆脱不掉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束缚,把经典物理学理论看成是绝对不变的真理,是关于物理世界的不可逾越的最终理论。因而,他们对物理学实验上的新发现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很不理解,甚至认为出现这种矛盾是不可容忍的事情。而另一些物理学家由于不懂得自然轮船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在否定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时,走向唯心主义,形成了一股“物理学”唯心主义逆流。“物理学”唯心主义者认为,既然自然科学知识是相对的,这就表明认识中没有任何客观上可靠的、绝对的东西,任何科学真理都是主观的创造和约定,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正理。而爱因斯坦和玻尔、海森堡等却在批判旧理论的过程中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力学推进到接近光速的宇观领域和低速微观领域,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问:(1)结合物理学家们对待物理学新发现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们在真理观上的不同立场。

(2)这一材料对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有什么启示? 10、答案要点:

(1)物理学家们对待物理学新发现的不同态度,向我们展现了三种不同的真理观。那些把经典物理学理论看成是绝对不变的真理,是关于物理世界的不可逾越的最终理论的物理学家们坚持的是一种绝对主义真理观,他们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而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不了解众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具有相对性质,还有待于深化。而那些认为任何科学真理都是主观的创造和约定,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真理的物理学家们坚持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真理观,他们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从而在真理观上走向了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而爱因斯坦和玻尔等科学家之所以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先河,是因为他们坚持了真理的辩证性,认为任何科学真理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把握,真理既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总是暂的、相对而言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

(2)这一材料告诉我们既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信真理、崇尚真理,又要懂得真理的辩证性,知道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都需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不断地发展,因此不能迷信权威,要勇于参加实践,敢于大胆创新。

参考答案

- 41 -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B 7、C 8、B 9、A 10、D

11、C 12、A 13、A 14、B 15、C 16、D 17、B 18、B 19、D 20、C 21、A 22、B 23、C 24、C 25、C 26、D 27、B 28、C 29、B 30、B 31、B 32、D 33、D 34、D 35、A 36、B 37、B 38、A 39、A 40、C 41、A 42、C 43、A 44、C 45、D 46、A 47、C 48、B 49、B 50、B 51、A 52、B 53、D 54、C 55、B 56、B 57、D 58、D 59、B 6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CD 3、BD 4、ABD 5、ACD 6、AD 7、ABCD 8、ABC 9、BD 10、CD 11、ABC 12、ABCD 13、ABC 14、ABCD 15、BD 三、辨析题

四、材料分析题

- 42 -

第五章历史唯物主义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主要表明:()

A手推磨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蒸汽磨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超过封建社会 C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地决定

D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阻隔了中国人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浅浅的海峡”,包机轻盈飞跃,人员频频往来。亲情、利益,使两岸关系步步发展。“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愿望。这一愿望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总是处在绝对运动之中,静止是不存在的 B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比量变重要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3、关于历史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 B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C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D历史就是画家作画,胸有成竹,才能美仑美奂。

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 D历史循环论观点 5、“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6、生产关系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是()

A社会的思想关系 B社会的上层建筑 C社会的民主程度 D社会生产力 7、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是以()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动力 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矛盾为动力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矛盾为动力 D社会物质文明为动力 8、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互相决定互相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10、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生存的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B社会生活本身是实践的 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物质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43 -

C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2、下列关于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3、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堪称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偶然实践的堆积 C否定历史的客观性 D否定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4、“如果资本主义的死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葬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C否定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6、“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说明()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B社会价值是价值的根本尺度 C个人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社会价值 D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着社会价值

7、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

A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B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C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D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 8、法国学者圣博甫在评价米涅的《法国革命史》一书时说:“假如罗伯斯庇尔于1793年1月间被一块偶然坠落下来的砖头砸死了,法国革命的进程就会完全相反。”这段话()

A正确反映了历史人物的作用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属于唯心史观 D夸大了偶然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的感情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

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 C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辨析题

1、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俄·米海洛夫斯基)

答案要点: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把英雄人物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②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又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但是,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上,杰出人物的作用同人民群众相比是第二位的,是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 答案要点:

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它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②它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建

- 44 -

立在实践基础上。

③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答案要点: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①②③首先,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自然界的存在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规律性。

再次,人类社会的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依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 答案要点:

恩格斯的这句话指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就不同民族、国家而言,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也总是不平衡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有可能在政治、文化上处于领先地位。

5、“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答案要点:

上述诗句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包含两个方面: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并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或迟或早地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 45 -

附一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 全校各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1分=30分)

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是()

A、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B、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C、把物质运动绝对分割开来 D、把物质和运动有机统一起来 2、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规律

3、有人说“宇宙飞船可以摆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这表明人能改变万有引力定律”这种说法()

A、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体现了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C、体现了规律是可以利用的 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4、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 B、真理的绝对性决定的

C、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特点决定的

5、实际工作中教条语言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C、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7、“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8、“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唯物史观 B、唯物辩证法

C、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11、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又在一定分寸上重新燃烧,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观点 12、指鹿为马、从哲学上来说,错在()

A、只看到同一,看不到对立 B、混淆了不同事物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C、只看到否定,看不到肯定 D、忽视了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 1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

- 46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说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4、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外无物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理在气先 15、被列宁称为哲学问题上的“照妖镜”的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16、“不是冤家不聚头”从哲学上来说明()

A、没有否定就没有肯定 B、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C、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基础、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D、没有联系不构成事物

17、苏东坡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间,何不于君指上听”从哲学上来说,说明了()

A、对立面的统一产生一切事物 B、万物皆动,恒古常新

C、联系是一切事物产生的前提条件 D、动静结合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 18、1+2+3<6,从哲学上来说()

A、一般都由个别构成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整体都由部分构成 D、量变不足不能引起质变 19、“白马非马”从哲学上说错在()

A、混淆了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 B、混淆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C、混淆了肯定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D、混淆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0、“是螺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从哲学上来看与下列哪些说法是同样的意见()

A、久病成良医 B、实践出真知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D、纸上得米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1、《长恨歌》中,唐玄宗思念杨太真心切,感动道士四处寻其香魂,然“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说明()

A、精神世界的存在是十分神秘的 B、宇宙空间从本质上来说是无限的

C、整个宇宙空间是一个完整的物质统一体 D、人类对自然界的把握是十分有限的

22、“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

A、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23、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嫦娥,长得很像中国人,西方美丽的女神叫维纳斯,酷似西方人,这说明()

A、神话故事和现实的真实存在完全同一 B、意识的本质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C、思维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并存的 D、神话传说是人们主观任意的设定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若从哲学上来分析,它反映的是()

A、必然联系 B、本质联系 C、偶然关系 D、间接联系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发展的实质是()

A、发展就是运动变化 B、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发展是外力对事物推动的必然结果 D、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26、“人在虎豹丛中健,山向峰峦缺处明”说明人只有在与各种曲折与坎坷的搞争中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这反映了辩证法的()

- 47 -

A、质和量辩证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树立统一观点

C、事物发展过程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D、现象和本质对立统一观点 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哲学基础是()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矛盾同一性原理 D、矛盾斗争性原理

28、面对同样的社会和人生,林黛玉感叹“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薛宝钗则希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若从哲学上分析,反映了()

A、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 B、客体对主体认识的制约性 C、客体自身本质暴露的渐进性 D、认识过程中飞跃的条件性 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从认识论角度来看()

A、认识过程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B、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实践是一切真理的试金石 D、实事求是是实际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立足点

3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10×1=10分)

1、某位哲学家说过“所谓历史就是由无数事件所构成的环形跑道”。这种说法()

A、正确地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 B、是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C、违背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在实质; D、它说明事物发展具有周期性。 2、一支足球队,激情上来,可以见谁赢谁,激情消失,则往往人见人欺。从哲学上说()

A、输和赢都是对立的统一;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具有辩证性; D、人的主观情感决定着事物的成败。 3、第一小提琴手的水平好坏,决定着一首交响乐的成败,从哲学上说,这说明()

A、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B、事物的性质往往由主要矛盾决定;

C、解决问题应首先注意抓主要矛盾;D、抓住重点,其他问题就无关紧要。 4、下列不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杀盗非杀人;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5、“世界上永远找不出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句话说明()

A、这是诡辩论 B、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C、说明了共性中都包含有个性; D、说明个别中都包含有一般 6、处理问题时要做到“有理、有节”和这一要求具有共同哲学基础的观点有()

A、“反右扩大化”是错误的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出限度 C、学生要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 D、物极必反 7、“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从哲学上讲()

A、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B、和“宿命论”的观点是根本冲突的; C、其哲学基础是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D、和“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具有相同的含义 8、“父亲天上正年少,儿子地下已暮年”,从哲学上来说,说明()

A、这违背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B、反映了时空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C、反映了时空的绝对性和不变性; D、这应该符合辩证法的观点 9、“尺寸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说明()

A、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说明了客观世界本身的无条件性; C、说明了任何有限中都包含着无限; D、说明了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的统一。 10、下列各点中能体现普遍联系观点的是()

A、无风不起浪; B、量体裁衣;

C、风起于青萍之末,而预告山雨欲来;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48 -

三、下列各题中都分别从某一方面揭示了一个哲学原理,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回答问题。每一个题目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只要你能在正确理解和题意基础上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且你的分析确实是有道理的,就可以得分。

1、康熙大帝一生功勋卓著,文治武功都冠绝华夏,被称为“千古一帝”,在其即位六十年喜宴上,谈到自己风云一生,伏鳌拜、平吴三桂、收回台湾、剿灭葛尔丹等不世功业时,豪气勃发,慷慨激昂,“朕不恨鳌拜、吴三桂、郑经(郑成功之了,当时台湾的实际统治者,自封延平王)和葛尔丹,他们都是英雄,朕佩服他们,正是他们和朕作对,终于使朕成就了一番千古伟业、绝世功勋。希望他们下辈子还与联为敌,让朕再干出惊天动地的宏图大业!”

康熙的话中说明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哲学道理,请问: (1)这是一个什么哲学道理?(2分)

(2)该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请结合康熙的话进行具体分析?(6分)

2、“我们全都喝奶了”(8分)

我所在城市的公安系统响应上级号召,前一阵子开始实行“禁酒令”。这一旨在树立勤政廉政良好作风的做法果断立竿见影——饭店里喝酒的民警不见了,于是人们对此很是赞扬了一番。有人说,廉政就应先“廉嘴”。

前几天与一位民警朋友在一起吃饭,他果然不再喝酒。“现在盯得那么紧,谁还去撞那个枪口。我们民警早就不喝酒了,我们全都改喝奶了。”

饭店里的奶制品,至少十几元一瓶,由于不“上头”又爽口,一般一人要喝好几瓶。算下来,比喝白酒还贵。有人还开玩笑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这真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让喝酒,不喝了。但你没有不让喝奶,于是我们就光明正大地“全都喝奶了”。一些人的“聪明才智”在这方面很容易发挥出来。多年来禁止公款吃喝,只准“四菜一汤”,于是有人发明了大盘子套小盘子的“盘子”,“四菜”下来至少是十几个菜。

“禁酒令”使得“我们全都改喝奶了”,恐怕与“喝奶”不在禁止、不在检查的范围有关。这就很容易让人疑惑,“禁酒”的目的是什么?“树立勤政廉良好作风”无疑是重要的一条,如果换了种“方式”或“内容”,而最终仍是不“廉嘴”、不“廉政”,那么就可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果如此,人们就很自然地会对当初推出“禁酒令”的目的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执法部门的形象。

3、试用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诗人歌德的下述两段话(7分) ①谁不用脑子去思索,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 ②是与非的对比无意地表现在感官面前,就会令人感到可笑。

四、综合分析题:

“SARS”交响曲

2003年的春天注定要以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注而载入史册,不期而至的“非典”灾难,使这个春天显得十分漫长与苦涩。尽管今天看来“非典”之祸已是强弩之末,但曾经的惊心动魄的抗击历程,却犹如一首雄浑激荡的交响曲,萦绕于心,久久难平。

(一)突如其来

当“非典”疾病伴随二月春风,突袭我们的平静生活时,我们因为对其危害认识不足而掉以轻心。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认为那不过是一场普通的疾病,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但当疾病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流行,很快波及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致使全国上下人心慌慌,几致国无宁日、百业因而萧条,经济突然下滑,国际上普遍把中国和中国人当作可怕的“病源”,并以此切断和中国正常的人员往来经济联系,甚至于文化、体育的交流,甚至发出“封锁中国”的威胁时,我们才知道,我们最初的看法是何等的幼稚和天真。其实我们早该知道,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里,还能有什么事

- 49 -

情仅仅只会局限在某一个部门呢?

(二)惊慌失措

面对灾难,许多人惊惶失措,悲天怨地,似乎上天对中国特别的不公平。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灾难当然是可怕的,问题是大千世界、错综复杂、难以预知的因素太多,因此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绕着我们,灾害层出不穷,困难林林总总,事事都会有,时时俱难免,一如唐山大地震,九八大洪灾,这原本是这个世界发展进程中最正常不过的表现,人类总是在与各种灾害的不懈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三)从容应对

既然灾祸本身不可避免,那么关键的问题就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当机立断,从容应对。事实上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度过了最初的惊慌之后,很快就冷静下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迎难而上,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抗击“非典”的时代赞歌。其实灾害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们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六神无主,患得患失。物质上损失和肉体上的痛苦从来都不能真正征服一个民族,精神的失落,意志的萎糜才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心腹之患。

(四)峰回路转

恐惧产生于无知,人们担心受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对“SARS”的成因、构成、传播途径以及根治方法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把握,突然面对束手无策。最初我们认为是衣原体病毒作怪,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根本不是,而是冠状病毒的变种;最初我们认为是产生于人自身,后来发现可能与人和动物的密切接触有关。最初以为是从老鼠或猫体传染而来,后来发现可能与人们食用果子狸有关……尽管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认消其实质,但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越来越接近于获得完全正确的认识。假以时日,必然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五)玉宇呈祥

经过整整一个春天的抗争,时至今日,抗击“非典”的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人们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生活已逐步恢复正常。这样的结果其实是我们早就可以预知的,因为灾难与人类从来是如影随形、相伴始终的,正是在与层出不穷的灾难抗争中,人类文明才会一步步走向辉煌。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仍旧泱泱大度,高昂着不屈的头颅,恰恰体现了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伟大真理。

乌云滚滚,终会烟消云散。 大浪淘沙,又见玉宇呈祥。

上述五段文字,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有些可能不止一个),请你利用所学哲学原理进行逐个分析(每个8分,计40分)。

- 50 -

附录二

2003~2004年第二学期各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A卷

一、单项选择题(略)。

二、用所学原理分析下列材料(每题10分,共30分)

1、《本草纲目》是怎样写成的。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书受到了国际上一致推崇,成为药物学界引用的经典。

李时珍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是深入实际,不辞辛苦,“访采四方”。他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已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过许多实地考察,做过不少实验,甚至自己吞服一些药物,亲自体验过这些药物的作用。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等。但是他并不满足,在年近半百之时,又离家别妻,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背起药箱,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从家乡湖北蕲州出发,历经风霜,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苏州、安徽等地。十二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获得了许多知识,纠正了前人不少失误,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制(提示:用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

2、《得与失》

德国画家尤留乌斯,一次花2马克买了一张彩票,不料中了大奖,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幢别墅,做了华丽的装修,并住进豪华的别墅里,他却因远离了朋友而感到孤独,于是他离开家去找朋友,却不小心把烟蒂掉在地上引燃了高级地毯,一个小时后,别墅变成了火的海洋。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他,但尤留乌斯答道:“没什么,我只不过损失了2马克”。(提示:用辩证法原理分析)

3、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械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戏丝,关节不过是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摘自霍布斯《利维坦》(提示:怎样评价这段话)

三、综合分析题(阅读下面文章,然后根据要求答题,本题40分)

马加爵悲鸣曲

2004年的2月23日,一个原本平常的日子,却因为发生在云南大学的一件凶杀案而变得不再平常,即将毕业踏上社会的马加爵在四天内连杀四名同窗,酿成惊天血案,消息传出,举国震惊。人们在为五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悲剧性命运感叹的同时,也为悲剧发生的原因而争论不休。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一)莫为浮云遮望眼

按马加爵自己叙述和他的同学的说法,引发马加爵行凶的原因是打牌时同学怀疑他作弊,因而发生争议,并当众指责他说道:“没想到你连玩牌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受害者之一)过生日都不请你……”正是这几句话极大地伤了马加爵的自尊心,最终导致他报复杀人。然而人们无论如何不相信,为区区几句争吵就导致一个受教育多年的大学生成了屠夫。经过记者的深入采访,人们终于发现了马加爵杀人的深刻心理动机乃在于他很长时间以来所形成的扭曲的灵魂世界。而缺少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又是导致他心理变态和灵魂扭曲的根本原因。

- 51 -

(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马加爵杀人案作为突发事件,已成为过去,但由此引起人们对我国教育制度缺失的怀疑始终没有停止。几十年来,应试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一味强调向学生灌输僵死的知识,而把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社会在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时,只是片面强调考分的高低,只要能考高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而关于成长的烦恼,与人相处的学问和技巧,健全的人格的培养,昂扬向上的心态的培育却无人真正的关注,即使偶有涉及也太多是浮光掠影,隔靴搔痒。终致许多学生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如马加爵在中学阶级一直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对于人文、历史等关注人的心灵的科学知识却总是四顾茫然。因而一旦遇到生活和成长的烦恼无法释怀时往往容易走向极端,酿成悲剧。由此出现马加爵的悲剧,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这正应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古训。

(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马加爵高中毕业前的经历基本上是一个寒门弟子发奋图强的感人故事,他本人天资甚高,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业却十分优秀,各种奖状一大堆,甚至还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但同样也是在中学时期,他已开始养成孤癖敏感的性格,心中的烦恼无人可说,无人能解,因此他在高中时甚至离家出走,回来后却开始沉迷在武侠小说中。上大学后,家境贫穷又使他自觉无颜走在人前,开始形成自卑、消极的心理,以致于不愿参加同学的联欢会。在心理上“躲进小楼成一统”。警方后来发现,大学四年中,他在电脑上经常光顾暴力、色情和恐怖网站,以此发泄心中的郁闷和恼恨,同学的挖苦给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自感“我觉得我太失败了”,所有这一切发生的时间持续将近十年,十年中竟然没有一位老师或家长帮他解脱,日积月累,不满在加剧,仇恨在燃烧,终于在极端的愤怒中于“沉默中爆发”。所以他的悲剧绝非“一时冲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悲剧之悲绝非结果,酿成悲剧的过程才最发人深省。

谁能让马加爵成为时代的绝版?善良的人们都在为之殷殷期盼。 请回答: 材料(一)、(二)、(三)中,贯穿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请分别指出这些方法是什么?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 52 -

附录三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04级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略)。 二、材料分析题

(一)锦城悲歌

——《中国青年报》记者:冯玥

1、六月飞雪

2003年6月4日中午,家住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李桂芳把三岁的女儿李思怡锁在家中,然后自己去金堂县“找点钱”。结果,因在超市偷两瓶洗发水而被抓,在确认李桂芳吸毒后,金堂县公司局决定对她实施强制戒毒。在此期间,李桂芳曾多次提出其三岁女儿被锁在家中,要求先把女儿安顿好,再接受强制戒毒,但无人理睬。她曾经跪在地上哭着哀求办案警察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在去戒毒所的路上,当车子经过她家附近时,她寻死觅活,用头连续猛撞押解她的警车车门。终于警察给她姐姐打了电话,但是电话无人接听,警察也没有再打,也没有按规定给李桂芳的家属、社区和居住地派出所送达《强制戒毒通知书》(上面有要求安置被戒毒人员孩子和其他家人的规定。后来人们发现这份《通知书》在李思怡死后很久仍躺在办案警察的桌屉里),知道李被强制戒毒,也知道她的孩子被锁在家里的青白江区团结村派出所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17天之后,人们在李桂芳家中发现了小女孩的尸体。高度腐败的尸体上爬满蛆虫。头骨和颈骨外露,头发散落在地上。胃完全排空,胃壁萎缩,面部及会阴部有大量蝇蛆附着……在六月的酷暑中,这个三岁的小女孩忍受着饥饿、干渴、黑暗、孤独、恐惧的折磨,还有嗜血的蚊虫的叮咬,在绝望的哭声和永远不能回应的呼喊中,经历了漫长的煎熬,直至死去……

十七天,整整十七天啊,在这个人满为患的世界里,陪伴她的只有孤独,在这个霓虹灯照亮的不夜之城里投向她的只有黑暗,在这个酒足饭饱的幸福时代里她却被活活饿死了!

问:31、①你认为李思怡致死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

②你得出这个结论的所使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其哲学根据呢?(10分)

2、天下无贼

李思怡死于警察渎职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灾难,她就能安全的活下去吗?

李思怡没有父亲,甚至没有户口,只有一个吸毒的妈妈,自从姥爷死后,母女俩没有一分钱正当收入,亲戚不收留她,儿童福利院也不收留她,就连每月不到一百无的低保,居委会和民政部门也不给她,以维护她的利益为宗旨的共青团和妇联从来没有过问她的事情,无论是她生前还是死后。电力公司拒绝给她家供电(因为妈妈交不起电费),在她三年的生命历程中,所有的有责任帮助她的机构和个人都对她的苦难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而且冷酷无情地拒绝给予援救。不错李思怡死于警察的冷漠,但是更可怕的是,这种冷漠无处不在,浸透了所有机构,浸透了所有人的心。李思怡之死又不是偶然的,她或者早死或者晚死,但是必死无疑,而且继续活着也注定是一幕悲剧!天下无贼!多么的动听,然而无形之贼之可怕是足可以要人命的啊!

问:32、为什么作者认为李思怡之死是偶然的但又不是偶然的?(8分)

- 53 -

3、与狼共舞

“你死于人心深处的冷,血早已冷酷面孔都麻木,喝狼奶长大的人群,他们不知道那是罪过。灵魂失去痛感的人们,不知道生命的敬畏和怜悯”这是网上一位作者为李思怡写的纪念诗。问题在于这种冷酷已经支配了我们的社会舆论。一段时间以来,成功者被捧上了天,而不管他通过什么手段,而那些天生不幸的人,或在竞争中失败的人,则被认为是咎由自取,媒体通力合作,肆无忌惮的宣扬着成者王候败者冠的强盗逻辑,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公益广告,都是告诉你自己想办法,只要你努力就海阔天空,社会没有任何责任。其他人没有任何责任。社会没有了良知,没有了人性之中最................基本的对弱者失败者的同情和怜悯,没有了人道主义精神,物质的富裕不能掩盖价值.....................................的失落,四肢的发达难以掩盖灵魂的苍白。这样的世界再繁荣又有什么意义?它怎么...................

能够使人热爱、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的人和与狼共舞又有什么区别?

——根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25日同名文章改写

问:33、为什么作者说:“喝狼奶长大的人群,他们不知道是罪过”?这样说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34、本段中加点的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为什么?

(二)风雨彩虹

——2004年的中国外交风云

外交部长李肇星在2004年12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向广大青年朋友介绍了2004年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他说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过也有脉络可寻:

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伊拉克战争的深刻启示之一就是解决重大国际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合作,任何孤立的单边主义既不符合实际需要,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中国外交则贯穿了自己一贯的原则和主张。

第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推动和引导区域合作。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合作也更有实效,主办三轮六方会谈以求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赢得了广泛赞誉。

第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发展与各主要大国的关系。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和发展,两国高层往来密切,在经贸、反恐等问题上合作加强,同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化。与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话与磋商机制得到加强,中日关系,尽管多有冲突,但总体平稳。

问:35、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伊拉克战争的启示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试述该原理基本内容?(9分)

36、中国奉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外交方针,符合什么辩证法原理?内容如何?

(三)黄河绝恋

——三门峡工程:半个世纪的成败得失

2003年夏秋之交,渭河流域爆发5年一遇的大洪水,却酿成50年不遇的大洪灾,损失惨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张光斗和水利部前部长钱正英立即呼吁:祸起三门峡!三门峡水电站是个错误,理当废弃。于是三门峡水库的是非功过之争在经历近半个世纪后又一次成了学界的焦点。

上世纪50年代,中央决定采纳苏联专家建议修建高程360米大坝时,清华大学黄

- 54 -

万里教授就坚决反对,他认为由于黄河的多泥沙性质,大坝建成后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不断向上游发展,届时不但不能发电,而且还要淹掉大片土地,但却孤掌难鸣,未被采纳,黄教授于是建议,非建不可的话,一定要把六条施工导流底洞留下,切勿堵死,以备他年泄水排沙减缓淤积的作用,但最终还是被用混凝土一一堵死。结果水库尚未建成,淤积的泥沙就使潼关河道河床暴长4.5米,导致黄河水倒灌渭河(黄河支流、流经西安),使八百里秦川悉数被淹,古城西安面临危险。于是不得不在大坝左岸增建两条泄洪排沙隧洞,同时花费1000多万元把当时黄教授主张保留却在施工时被堵死的导流底洞重新打开,以促库内淤沙泄出。此时的三门峡水利枢纽距离当初设计的效益指标已大打折扣,发电量由当初设计的46亿度下降到不足10亿度,灌溉能力随之又减弱,为下游拦蓄泥沙实现黄河清的设想,也随着大坝上的孔洞接连开通而作废,发展下游航运则因为河床抬高而无法实现。

基于以上事实,今天关于三门峡大坝的存废之争又一次掀起高潮。由于利益关系所致,陕西省政学两界力主废弃三门峡大坝(因为陕西省是主要的受害者),而山西河南作为三门峡大坝的主要受益者则坚决反对,新的一轮利益博弈使得决策层又一次陷入了两难境地。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教训与经验,有关的利弊得失与存废之争也还在继续递延……

——根据《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7日文改写

37、上述关于三门峡工程的是非之争和运行半个世纪的实际后果,从认识角度来说说明了什么道理?(9分)

38、豫晋两省和陕西省关于三门峡水库的存废之争反映了两方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从唯物论角度来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具体内容是什么?(9分)

三、附加题:

各位考生请注意:本题为非必做题,各位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决定是否解答,回答正确者得分计入总分,不做或做错不计分,亦不扣分。(15分)

圣诞惊魂

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也是新年的开始,圣诞节蕴含着丰富的基督教文明精神,祈求平安,共享祥和,洗去一年征尘,重续人生梦想乃是此时此刻人们的共同心愿。今年的圣诞全世界照样是火树银花,玉山摧倒。整个世界沐浴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由于时值寒冬,许多欧美人纷纷到南亚、东南亚等热带国家旅游度假,享受温暖的阳光。漫步金色的沙滩,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岂知灾难在身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底地震所引起的空前大海啸,如江海倒悬,似天崩地裂。突然间使海滩成地狱,欢乐变悲歌。十五万条鲜活的生命瞬间之内交于魔鬼,十五万份精彩人生顷刻之间便成惊魂。悠悠人世,厚地高天,苍茫人生,竟成永年。这真是:

堪叹人生总无常, 得失相伴两苍黄。 祸福本是寻常事, 伤心岂止太平洋。

40、问:文中告诉我们一条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其哲学基础是什么?为什么?

- 55 -

附录四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各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略)。 二、材料分析题(20)

仔细阅读下面的两则故事,然后根据题后要求回答问题: (一)《吕氏春秋》中有一则著名的故事,说有一个楚国人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这个人立即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地方”,便安然自若的坐在那里。当船停泊了,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寻找他的剑,结果徒劳无益。作者在故事后边发了一通议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后人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刻舟求剑”,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的行为。

问:楚人的作法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请回答该原理的主要内容(从唯物论角度回答)。(8分)

(二)关羽,曾经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却最终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我们在为关公这殒命扼腕长叹之余,却不能不承认关公之死实在是自取其咎,他不仅赔了自己的性命,更严重的是使西蜀从此一蹶不振。

赤壁之战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此时刘备面临两大敌人:北魏曹操,江东孙权。曹操拥兵百万,对吴、蜀虎视眈眈;百孙权与刘备虽然也存在着矛盾,但此时单凭蜀国的实力断不能采用“两个拳头打人”的策略,同时打击曹、孙两家。诸葛亮认为,曹操的威胁最大,应把它看成是主要敌人,况且孙权也同样存在着被曹魏吞并的危险,在这一点上,吴蜀有着共同的利害,因此联吴抗曹是诸葛亮始终恪守的方略。在诸葛亮把守护荆州的重任托付给关羽之时,一再叮咛:“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才能保荆州无虞”。而关羽虽表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但却根本不理解这一方略。在曹操千方百计拉笼孙权,而孙权一方面稳住曹操,另一方又希望通过和关羽两家结秦晋之好,巩固孙刘联盟,共破曹操的关键时刻,忘了诸葛亮的话,由于不齿孙权的两面派作法,口出狂言,拒绝孙权求亲,结果把孙权推向曹操,最终落得败走麦城,父子双双丧命的下场。

而刘备在得知关公父子遇害之后,报仇心切,置诸葛亮的“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的劝谏和孙权的议和请示于不顾,不分孰轻孰后,孰主孰从,不惜血本,一意孤行。结果讨伐不成,自己也命丧黄泉,使蜀国元气大伤,进一步恶化了局势。……

问:①从哲学上来说关羽和刘备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 诸葛亮的方略符合什么哲学道理?

②该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分)

三、综合分析题:

高考的“现在进行时”

(一)毕竟人生六月里

又是一年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时,天气尚未太过燥热,但人世间却早已是热浪滚滚。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一次如期举行,尽管六月的天气还算温热宜人,但对于已经差不多届而立之年的高考来说,在历经二十九年的风雨沧桑后,不但未见风平浪静,反而不断升温成暴风骤雨,演变为波及全社会的“高考总动员”。家有考生的自然是进

- 56 -

入一级战备状态,没有考生的也被感染的心燥气浮。全家总动员,全社会总动员。一切为了考生,一切让位于考生。于是工地停工了,公交改线了,宾馆暴满了,交巡警全部出动了,有考生的家长自动“放假”了,公务员上下班时间调整了,连日理万机的国家高级领导人也放下手头工作,亲赴考试一线了。那阵势真让人怀疑是不是要发生类似于“9·11”式的恐怖袭击了。

其实不就是一场考试吗?不就是孩子们求学过程中的一次成绩检阅吗?干嘛搞的鸡犬不宁,狼烟四起呢?个中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高考在当今中国,其实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其内含早以不再是它表面所呈现出来的东西(表面上仅仅是为大学选拔合格的生源),市场社会的激烈竞争,就业路上的奋勇拼杀,已经把上大学尤其是上名牌大学变成了获得社会承认,获得高薪酬工作岗位的唯一出路。于是一场普通的考试便不再普通,而是变成了一场人生命运的大博奕,变成改变个人前途命运的激烈较量。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普遍的风景的社会条件下,哪个家长还不把孩子前途看成是头等大事?谁还敢不全力以赴?于是乎,一场普通的考试实质上便成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博击的战场。人间六月里的风光由此便“风光不与四时同”不就再正常不过了吗?

问:上述关于高考实质的分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该方法的哲学原理是什么?(请从辩证法角度回答)。(13分)

(二)热风吹雨洒江天

在全社会备战高考的“高温”烘烤下,“高考”的重要性被人为地提升到了非理性的程度。全民动员,警车开道,父母陪考早已司空见惯,甚而至于家长们为了不让“噪声”影响考生,竟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擅自阻断交通,武汉和山东的家长甚至把作为国家交通大动脉的国道都给封锁了,致使交通每天中断数小时,而交警对此竟无可奈何。“高考移民”慰为壮观。因高考而发生的悲剧则愈演愈烈。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一考生家长因心理过于紧张而猝死在考场外,山东一考生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撕碎自己的卷子,并把前排同学抓伤……。为防止考生作弊,各种现代化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乱轰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安徽省阜阳市甚至出台措施,禁止女生披肩发、穿裙子……

人们关注自己的命运,家长关心孩子的前途自在情理之中。社会为青年成长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亦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凡事都有一个限度,一旦失去分寸,走向极端,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非理性的高考热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问:“高考”走向非理性违背了什么辩证法原理?该原理内容和方法论意义分别是什么?(12分)

(三)少年壮志总是愁

家长的过高期待和社会整体的非理性,在无形中也加大了考生的心理负担,而过于沉重的心理包袱必然使考生心理扭曲,情绪失控,情感失位,由此所造成的社会悲剧每年都在发生着。因对考试的恐惧走向极端而发生的自杀甚至于杀死自己的父母亲人的案件屡屡见诸报端。考生们在自己命运面前所表现的失落和无助已经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上海考生在包乘出租车时,尾数是0、4、6的出租车一概被拒乘,原因是怕“考零分”,“死定了”。全国到处都有成群的考生到寺庙道观烧香叩头。四川的“三苏祠”、黑龙江的魁星楼,宁夏的状元宫都门庭若市。“三苏祠”高考前后每天早上第一柱香的费用高达9999元,但仍然争抢者如云……,一前往烧香的女考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竟回答:“我信(神灵),希望神灵能给自己以保佑和安慰”。

当人们在现实的困境面前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陷入困惑和无助时,便会不由自主的投向神灵和上帝的怀抱。我们的青年学生如此面对人生和命运挑战,岂不悲哉?

- 57 -

问:考生们在命运的挑战面前投向上帝和神灵的怀抱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形成该世界的原因有哪些?(10分)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

高考作为一项人才选拔机制,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潮走过了二十九个春秋。二十九年来它为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个平等而开放的自由平台,为振兴教育,培养国之栋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我们都曾经为之欢呼过、赞美过。然而随着高考形式越来越教条化,内容来越程式化,对中学教育乃之全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化,尤其是人们对高考的态度越来越非理性化,人们的质疑也越来越强烈,各种批评和责难汹涌而至,人们怀疑随着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要求越来越综合性、立体化,教育越来越开放化,这种单一的程式化的人才选拔模式是否已经过时。怀疑和争论直接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于是新的更加合理的措施和方式也纷纷出台,分省命题、科目重组、高校自主招生、允许招收特长生,对见义勇为者和英烈子女免试直接入学……,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证明了我们对高考的认识正越来越深化,方式也越来越合理化。尽管仍不完备,仍有批评和怀疑,但事物本质的暴露都需要一个过程,人们对其正确的认识自然也非一日之功。只要坚持探索,不断勇往直前,高考制度必然会越来越回归理性,重新走向柳暗花明。

问:上述人们对高考的认识过程符合什么认识论原理?该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5分)

- 58 -

附录五

河南工业大学 2005 至 2006 学年第 1 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30=30分)本题所有考生都做。

1、俗语云:“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2、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事物的发展状态 C、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D、唯心辩证法的观点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用来形容下列哪种变化?()

A、事物的运动状态 B、事物的发展状态 C、事物的量变状态 D、事物的质变状态 4、“一个巴掌拍不响”和下面哪个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基础()

A、防微杜渐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5、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又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6、“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庄子做梦梦到蝴蝶翻飞,醒来却怀疑到底是蝴蝶变成庄子,还是庄子变成蝴蝶,最后他认为其实庄子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子,这表明()

A、庄子认为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B、庄子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C、庄子认为一切都处于绝对运动中,事物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庄子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特征,那么时间的特征是()

A、前后相继的 B、不可逆的 C、均匀流逝的 D、一成不变的 8、“UFO”即不明飞行物,到今天为止人们既不能证明它有,也不能证明它没有,这说明()

A、人类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9、《长恨歌》中,方外高人到处寻找杨太真的魂魄,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说明()

A、物质手段的落后制约着人们的认知能力

B、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精神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C、运动具有绝对性 D、时空具有可变性

10、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11、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1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 59 -

1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深入理解书本知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

A、本质和现象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C、真象和假象 D、真理与谬误 15、中国的民间谚语说:“瑞雪兆丰年”。这一说法()

A、属于人们主观臆造的联系 B、反映了农作物与气象,环境联系密切 C、说明农作物收成好坏是“天”主宰的

D、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一种无根据的猜测

16、2003年,湖北省一位12岁的小学生聂利经过反复实验,证明了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推翻了关于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断。这一事例说明()

A、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17、《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D、系统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19、“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物是感觉的集合 B、吾心便是宇宙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物

21、批评你最多的人往往是真正关心和爱你和人,从哲学上来说是因为()

A、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基础 B、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22、普通人见死不救只能受到道德的谴责,但警察如果见死不救就是犯罪,从哲学上来说因为()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C、质和事物存在直接统一,事物都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D、肯定和否定可以互相转化

23、“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从哲学上来说这句歌词()

A、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 B、说明了变与不变总是对立的统一 C、发展是社会永恒的主题 D、违背了物质运动绝对性原理 24、“父亲天上正年少,儿子地下已暮年。”说的是由于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使时间变慢(根据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哲学上反映了:()

A、运动的绝对性 B、运动的相对性 C、时空的绝对性 D、时空的相对性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D、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6、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60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据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27、“只有理解了,才能感觉到”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B、客观存在要以主观理解为基础 C、理性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D、主观理解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 28、“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同一性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 C、辩证的否定观 D、能动的反映论 2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B、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C、世界的运动变化问题 D、世界的进化与退化问题

30、面对同样的社会和人生,林黛玉感叹“粉坠面花洲,香残燕子楼”,薛宝钗则希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若从哲学上分析,反映了()

A、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 B、客体对主体认识的制约性 C、客观自身本质暴露的渐进性 D、认识过程中飞跃的条件性

二、辩析题:先判断观点的正误,然后简要说明理由。(4分×3=12分)注:此题所有考生都必做。

1、发展即变化,变化即发展。

2、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3、所谓物质就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总和。 三、材料分析题:请仔细阅读下面各组材料,然后根据题后要求回答问题。(6分×4=24分)注意:前3题所有考生都做,后2题按题前要求做。

一、五福临门有谁争

让全世界翘首以待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终于新鲜出炉,甫一亮相便赢得世人的齐声喝彩。它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组成,统称为“福娃”。五个福娃暗喻中国人所期盼的“五福临门”之意,同时,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合在一起又组成“北京欢迎你”,表达了北京对世界之美好祝愿。鱼、熊猫、火、藏羚羊和燕子分别是五个福娃的实物原形,分别寓意繁荣、欢乐、激情、健康和幸运,同时又符合了中国古老智慧中五行,即水、木、火、土、金。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是对“参与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的绝妙诠释。更代表13亿中国人的美好祝愿。其实动物就是动物,它们本身并不具备这些美好的含义,所有的寓意都是现实社会的人根据它们的自然特征而赋予它们的。如贝贝是鱼娃来自江河湖海,寓“鲤鱼跳龙门”,同时构成五环的蓝色一环(水为蓝色)。

为什么事前被人们普通看好的猴娃孙悟空最终落选呢?原来孙悟空在世界各国的知名度过高。其延伸产品的开发也进行的非常普遍,不利于吉祥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开发。毕竟现代体育运动早已和经济合二为一了!

——改写自《新京报》11月12日

问:人们赋予五种不同实物以不同寓意和猴娃孙悟空的落选体现了什么唯物论原理?请阐述其基本内容。

二、警察的“浮想联翩”

深圳市的李先生上班途中行至一十字路口时,被正在执行缉毒行动的便衣警察当吸毒者抓了起来,并送去尿检。事后证明这是一场错捕,警方向李先生道歉时解释说,当日有人举报该路段有吸毒人员出没,便派警察前去抓捕,因为李先生长得比较瘦,

- 61 -

结果造成了“误会”。据李先生回忆,他被铐起来押上车后,发现“车上坐满了被铐住双手的瘦子”。看来当天遭到警察“误会”的,远非李先生一人。

鲁迅曾经说过:“一见短袖子,立刻就想到白胳膊,立刻就想到全裸体,立刻就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看到“瘦子”,就想到“吸毒者”,“胖子”未必就不能被“想象”成“嫖客”,“不胖不瘦”的未必就不能被“想象”成“强盗”。事实证明,一些警察并不缺乏鲁迅先生所说的“想象力”,佘祥林之所被当成杀妻凶手,麻旦旦之所以被当成卖淫女,无一不是办案警察“想象”的结果。

摘自《民主与法制》2005·22期33页

问:故事中警察的“浮想联翩”违背了什么辩证法原理?请阐述该原理的具体内容。

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事故,又是事故,这边吉林石化苯工厂爆炸的硝烟尚未尽散,那边七台河煤矿炸声又起,一百七十一条鲜活生命瞬间化作云烟;这边悲咽之声犹在回响,那边唐山煤矿爆炸又使一百多条血肉之躯魂归苍天。三天之后,河南新安县又传来撕心裂肺的亲人的哭喊。苍天有泪,青山呜咽,瑟瑟寒风中白发母亲呼唤娇儿泪眼干枯,血色黄昏里嗷嗷儿女痛哭天伦彻夜难眠。一幕幕的血腥画面让人不忍卒读,一次次的亲人痛哭让人肝肠寸断……面对悲剧,官员们苍白解释,老板们极力狡辩,意外,都是意外;偶然,全是偶然。然而人间自有正义,事实胜于雄辩。由此上溯整个2004—05年,我们谁都能看见,郑煤集团新密煤矿170多人惨死,陕西钢川矿难,140多人遇难,新疆神龙煤矿区爆炸83名矿工失去生命;广东兴宁透水123名工人命丧井下;山西朔州煤矿瓦斯爆炸又有69人魂归九泉……

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开,矿难也一个接着一个来。措施一条比一条严厉,死亡却一次比一次增多。药方开了一个又一个,但矿难仍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实大家谁都清楚,煤炭价格节节攀升,利润如春潮带雨

滚滚而来,企业领导人为追逐利润而置安全于不顾才是根本原因。专家早就指出,所有这些灾难99%都是人祸。当一个社会的人都把逐利看作一切的根本,而置生命于不顾时,当为了利益而漠视生命尊严,当人们都不再把责任当回事时,灾难的发生就全是必然的。只要开车的司机和学校的领导稍有一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山西沁源的22名花季少年还能惨死吗?只要老师们负起最起码的责任,哪里还会有“沁源惨案”?

悲剧的悲,不仅在于失去亲人的悲恸,更在于亲人的鲜血并没有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但愿白发母亲的血泪,青年妻子的悲嚎,哀哀儿女的绝望能真正唤起人们那久违的责任感,让悲剧不再重演!

问:文章中作者对灾难原因的分析符合什么辩证法原理?请阅述其基本内容。

四、功名沙场取,月向缺处圆

(注:此题专科生做,本科生不做)

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国际乒乓球运动到了二十一世纪突然呈现出萧条之势。在其发源地欧洲,市场逐渐萎缩,观众兴味索然,相关俱乐部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以致于国际乒联组织的相关比赛已无人愿意承办,无奈之下,便只好由中国包揽。究其原因,概因中国队过于强大,重要国际大赛都成了世界陪中国人玩儿。当中国队陶醉于一次次的“囊括”时,愿意陪我们玩儿的却越来越少,其结果便只剩下中国队“风光这边独好”了。当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政绩而恨不得把所有冠军都拿完时,

却没想到无形中把国际乒乓球运动推向危险的边缘。比赛本来是双方的抗争,当竞争对手一个个退出江湖时,这项运动存在的理由便要大打折扣。想当年日本人为了把柔道运动推向世界,曾经有意培养一个个对手,每次国际大赛都只派两三高手,确

- 62 -

保拿两三项冠军,余者全派二三流选手参加,让其他国家也能拿到

冠军,结果便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因拿到了世界柔道冠军而兴趣大增。从而使柔道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而日本也因此而大大受益。韩国也是用同样方法把跆拳道推向世界的。陈中的两杖奥运会跆拳道金牌使跆拳道馆在河南遍地开花。如果韩国和日本也象中国队一样每次比赛都“囊括”全部冠军,那还会有哪个国家愿意陪他们玩儿呢?

在生物学上,狼对鹿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狼的凶残的掠杀使鹿群有了超强的奔跑能力和整个鹿群的兴旺发达。对任何人来说,你的敌人的存在只能让你更加强大。所谓的“功名沙场取,月向缺处圆”,多几个“敌人”、多几个对手,中国乒乓球不但不会衰落,相反,只会更加强大。

问:材料中关于乒乓运动兴衰的分析反映了什么辩证法原理?请阐述其内容。

五、荒唐的罚款指标

(此题本科生做,专科生不做)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慈圣镇为了推行殡葬改革,提高火化率,规定前两年偷偷土葬的,要起尸火化,今年死亡的必须火化。为此镇党委书记镇长在会议上规定,每个行政村必须完成千分之六的火化指标,若完不成任务,要么受罚,要么村干部辞职。也就是说,每1000人必须死亡6人,这6个人死后必须火化。村干部发愁地说:“我们这1000多口人的村子,今年还没有死亡一个人,我们总不能盼着谁家死人吧。”村干部们都在为如何完成指标而发愁。

殡葬改革,推行火葬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大力推广原本无可厚非。禁绝土葬节约土地才是根本,为此,理应通过大力宣传,争取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同和自觉,则改革目的就不难实现,至于火化率的高低只不过是外部表现形式而已。若不作宣传,不求理解,仅仅靠强硬火化指标约束,则既不能真正实现改革目的,还极易导致十分荒唐的社会结果,岂非舍本逐末?

——改写自《新华每日电讯》11月13日

问:为什么作者说罚款“指标”是舍本逐末?这样分析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四、综合分析题。

一、“超级女声”超级梦

(注:该题专科生做,本科生不做)

2005年的娱乐界照例是不甘寂寞的。各种版本的“真人秀”、“模仿秀”、“脱口秀”如乱云飞渡,五光十色,光艳十足。舞台上各类“明星”是星光闪烁,乱轰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方某电视台主办的“超级女声”电视大赛。在明星梦的诱惑下,在各电视新闻媒体的一波接一波的极富煽情的广告的狂轰滥炸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化的“造星”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燃遍全国,无数天真少女怀抱着梦想,燃烧起激情,放弃工作,放弃学业,在一轮又一轮的“表演”中奋勇拼杀,希冀在拥挤的人海中杀开一条血路,一举成名,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而今这场声势浩大的“造星”运动终于偃旗息鼓了。胜出者也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名满天下的“新星”,失败者也不得不重新回到一日三餐的平凡生活中。但曲终人不散,“超女现象”却日益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们宁愿放弃学业也要去角逐这其实十分浅薄的游戏?为什么一场明显做作的“模仿秀”竟能迅速火遍中国以致万人空巷?为什么连那么多历经沧桑、饱经磨难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们也会对其追崇有加?其实答案说起来也很简单,市场经济大潮裹协下的中国人早已失去其原有的平静心态,物欲的洪流,逐利的冲动让一切都变得浮燥轻狂。人们渴望成功,盼望成名,企图迅速致富,但却不愿意进行艰苦细致的积累,于是“一战成名”、“一夜暴

- 63 -

富”甚至于“一脱成名”便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人生价值趋向,“超女”运动便是这种浮燥和轻狂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公众对最终胜出的“超女”们在演出中的浅薄无知甚至低俗(如制造绯闻、故意春光外露等)的责难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超女”们的明星梦尽管成真,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她们不过是当今中国社会浮燥飘浮的又一个例证和新的牺牲品而已!

若单从表面来看,“超女之梦”不过是一场闹剧,仅仅是一场“娱乐”而已,但一场娱乐节目最终演绎成为大众的疯狂,又岂能是简单的“娱乐”所能了的?其实,我们从电视台故意拉长投票时间而让尽可能多的赞助商露“芳容”的设计中,从各种幕后交易的传言中,从主办方因滚滚财源而掩饰不住的笑容里,早已读懂了“娱乐”背后的利益链条。所谓“娱乐”大众,让你“美梦成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这正是

愚公精卫两苍黄 而今谁闻梅花香 乱条狂舞明星梦 始知粉蝶最轻狂

问:1、文中加点的字说明了产生“超女”现象的根本原因,那么“超女现象”违背了什么辩证法原理?请论述其具体内容。(7分)

2、文章中分析问题使用了什么方法?该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什么?(7分)

二、洒向人间都是爱

(注:此题本科生做,专科生不做)

岁末的中国依旧是花好月圆,新年的气氛总是充满诱惑。尽管生活仍然是艰难和苦涩,但来自大学的几则消息却让人心如春潮激荡、情似狂涛怒卷。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德超万里寻姐感天动地:相当年为了支持弟弟读书,姐姐杨艳梅南下打工,为避歹徒强暴,只身步行40天,从东莞走到河南信阳,翻越万水千山,受到的却是父兄冷漠的脸,最终杨艳梅不得不离家出走,流落天地间,作为弟弟的杨德超却仅仅是冷漠旁观。当他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时,终于良知复苏,对苦难的姐姐充满了愧疚感,于是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寻找姐姐。在千万个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姐弟团圆。河南西华县小伙23岁的怀化大学学生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用毅力支撑起一个几近破碎的家,用精神为妹妹顶起一片幸福的蓝天。他们都只是普通人,但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亲情和爱的呼唤却让我们深深的震撼。

同样是大学生、同样是热血青年,然而河南郑州文化路某学院的七位花季少女和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却上演了另一幕残忍的画面。前者对于潜入宿舍偷东西的19岁的少女极尽侮辱折磨,打耳光、踢肚子,跺胸部,扒光衣服拍裸照,还扬言要把她卖了当妓女,时间竟长达10个小时。其间该女两次昏死过去,几个女生又用冰冷的矿泉水和可乐将其浇醒,直到警方把她们抓获。而后者则为了发泄自己的郁闷和失落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二十多只可爱的小猫,其手段之残暴,场面之血腥,让人心惊胆寒。

当我们知道我们是人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有人的良知、人的善良、人的情爱,知道获得和理解人的尊严。爱让世界美丽、让人间温暖。所以杨德超和洪战辉让我们热血沸腾,清泪涟涟。而疯狂的花季少女对同样的花季女孩的摧残,阳光青年对动物的百般蹂躏,却让我们心底深深的震撼。没有了良知,我们还凭什么叫作人?没有了起码的爱,我们还有什么文明可言?

其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总是苦乐相形,得失相伴。有爱亦有恨、有苦亦有甜。社会是个万花筒,人生就是一条船,你可以装载自私和贪婪,也可以装载善良和温暖。选择前者,你不配叫人,选择后者,你便是世之楷模,大众典范。有诗为证:

日出沧海照乾坤 花有清香月有阴 回首萧瑟秋江上

- 64 -

心中有春处处春

——根据《中国青年报》、《大河报》报道改写

问:1、文中第三段的分析体现了什么辩证法原理?内容是什么?(7分)

2、文中第四段的分析体现了什么辩证法原理?内容是什么?(7分)

- 6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