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紧、紧松、松松紧紧、紧紧松松、不松不紧、不紧不松、松紧适宜。 2、 力由站桩而生;由试力而得知;由推手而知其运用;由断手而检验其效。 3、 静中求动为站桩,动中求静为试力,试力主要是体会站桩时产生的力在动起来后还有没有。
4、 子午(独立)桩:脚与手、颈要争上,要常练; 5、 降龙桩:要体会后背伸展开的感觉;
6、 伏虎桩:前手如按虎之头颈,后手如按虎之腰胯; 7、 人至疯狂而无不胜;
8、 技击基本桩(三才桩):神圆力方;
基本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脚稍向内扣,重心基本均衡,也可稍向前脚掌,膝盖微屈并有向前指之意,小腿内裹扣,大腿撑裹,并需体会小腿与大腿的联系和下有本木支撑,自然做到臀半圆。
上身脊骨自然正直,手臂自然上举,肩撑肘横,双手距离两拳,五指自然分开,体会两前臂内裹外翻,双手撕拧,撑三抱七。
头向上领,有顶一定重量之物及绳吊系之感。
手与颈争,腰与膝争,力量体会开始为皮筯,中期为皮条,后期为牛筯。 向前而有阻力,背部有拉力;向后则背部有阻力,手部有拉力。 向上有阻力,下部有拉力;向下有阻力,向上有拉力。 向左有阻力,右有拉力;向右有阻力,左有拉力。 9、 摩擦步
由技击桩始,两臂左右分开。两手如推山,两肘如提斗,两肩如担山,头如顶一定重量之物。
趟提拨缩:屈前腿,重心前移,用后胯提拨后腿,小腿及脚有如从泥中拨出,足腕如蹴泥。后腿前移,注意后脚跟不要翻起,基本与地面保持平行,脚似在泥
中趟行并将泥铲起,动作要慢,后脚移至合适部位后即成前脚,落地时向外侧划一小弧线,踩实并回复开始时技击桩步伐,左右互换。 10、 撑抱技击桩:
由基本桩始,两脚换为丁八步,前后脚距离有一脚左右即可,重心前三后七,前脚跟虚起,前脚掌搓踩,腿、手的基本意念与基本桩相同,只是前后腿、前后手的姿式不同,撑三抱七。如抱大树。 11、矛盾技击桩:
在撑抱技击桩的基础上,步伐加大,前后手距离也相应加大。前手如持盾牌,后手如持矛,意念与撑抱技击桩基本相同。要注意前后手皆可进击。 12、扶按试力:
13、钩掛试力:内裹外翻,动作要舒展,幅度可大些,要大气。 14、单手:
手与腕呈一定角度,腕部放松;
钩掛要注意手与腕的角度,在下手时手上抬,用腕上部与手配合掛,在上手时,手指下插,用腕下部与手配合钩;
后手要起保护及辅助作用,防止对方顺手上步切击后颈,并可辅助自己前手拧裹落手进击和抢手,抢手需反应及功力,切忌肘部悬起。蛇形的拨草、吸食、吐芯可用于单手;
15、 放人时要使对手破体后发力。
16、向前进击:斜上30度角进攻,一、二、三拳,攻击对方头部及胸部。 17、 蛇形属健舞范畴,做的太像反而有问题,王老称为惊蛇,主要是拨草、吸食、吐芯。蛇是能够立起来并有曲折的,不光是伏地蜿蜒爬行。 18、 除大、小栽拳外,一般肘部不高于手部; 19、老三拳其实为一拳;
20、 炮拳即为直拳,双手撕拧开,会加大进攻力度;
21、出脚(摩擦步)时有将铲起的泥踢、甩出去的感觉,出脚直击对方小腿迎面骨,出脚后立即回复原态;
22、 养生桩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所需意念也不同。
拳本无法 有法也空 一法不立 万法不容 一叶闲舟
武术爱好者一看便知这是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那么什么是一法不立之法呢?我随恩师王永立先生习拳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耳闻目染及体识,认为意拳难者是难在学理不通,感到无法入手,和已明白道理后缺乏认真细致的体认及恒心毅力的坚持。关键是用身体是否能真正地来证明理的一致性。
现谈一下笔者的恩师王永立先生怎样诠释着王老的拳学思想的:有些并非师父原话,我想只要能理解师父所想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内涵就行。 王老说:“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这站桩怎么站,为什么站,目的是什么?
我师父说,首先要知道它是以什么为原则的?王老是以宏观的思想角度看待拳学的。是以“宇宙为原则、原理以为法的”。往那一站要与天地发生联系,怎样发生联系呢?要有规矩。王老站桩篇里讲的意念、要领就是规矩,每次站桩都要在精神和意识相对“松静和”的前提下体会“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及“怀里抱一轻气球”。这是意念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具体要领,支撑挺拔、松紧适宜、在舒适得力的桩态状态下,体会上边吊着没有、下边坐着没有、前边顶着没有、后边靠着没有、左右撑着没有、中间抱着没有,都要在不即不离的找,垂直中正、不偏不倚,宇宙(地球)多大我多大,认真细致地找,并不是什么也不想面包就会有的,你不找面包八百年该没有还是没有。所谓:“得师者、得规矩”、“得已者,循规矩”是不是在循师法规矩、桩法要领的前提下在桩态状态下把抽象虚无的“物”变成现实致为重要。这“物”指的是什么呢?这“物”就是通过意识假借的物质.那么意识又是怎么回事?所谓意识就是物质在大脑中的反映。明白了这些基本道理后,就可在按图施工的过程中很快找到自己在宇宙间的位置,王老说:“要明拳理、知拳益,要知自身之位置”。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中”,自己就是(地球)宇宙之枢。所谓“天地”就是“环边”。“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只有与“天地”同时有了联系“环把”也就抓住了,体会中有了感应就为“持”不要钻牛角尖,非
抓住为“持”所重者,在意感。意感有了,也得其环中了。这个阶段,不允许“举一反三”。因为你连一还没得到,没有“反三”的能力,尤忌自作聪明无的放矢的瞎捉摸,瞎假借,以免流入虚幻,这个阶段听话就行,老老实实地循规矩“要领、意念”,更不要模仿他人,跟着比划,因这时的比划还不是“良知、良能”的动,不是“身心”一致之动,只是徒具外形的机械式运动,并不是某一动作练到“熟”到什么程度能有用之动。那么什么才是“良知、良能”呢?王老说:“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非达此境地不能知“良知、良能”之由来,不能得王老站桩功之神髓.因为在相对静极、松极的桩态下所产生的动,才是顺其自然之动,“良能”渐发之动,整体均衡之动,才是王老“为什么有此一动”之真意。但“为什么有此一动”并不单指这动之初之动,是泛指在整个意拳练功过程中所有的一举一动都要把站桩里求到的本(指己)、物按怎么动的要求,动起来还不能把“一”丢掉。这“一”即是物,物即是“一”也。所谓“动即是静、静即动”“动静一也”其实是一在动。请试想:上边拉着天,下边提着地,前边顶着天,后边靠着天,左右撑着天,中间抱着一之动,是不是由于前后、左右、上下相互制约的作用,根本就散不了的动,是桩在动,是垂直中正、不偏不倚、靠重心位移,或者步法来完成的动,所谓“动之则山飞、静之则山安”是也。能否山飞、与山安,实是站桩与试力已具备“体整如铸、身如灌铅、毛发如戟、筋肉若一”的意感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桩功里的体会,各项要领付诸于实施的意感如何,如“头”顶领按缩吊等各个部位都要在桩里等到具体的意感后,方有动之条件。此即王老所说:“离开已身不是道,执着已身更糟糕”。首先要辨证的理解:在不能离开已身上下功夫,就是要首先完善自我,先解决自身矛盾,怎么解决,还是桩法要领,就是通过大脑思维,用心指挥四肢百骸的各个部位及整体同时协同作用,调动周身之活力同时工作。“自身皆具备,反向身外寻”,要求自身具备,就是身体各部位都按要求的“要领”真实的意感中全做到了,才能真正知道“我”是谁,否则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见性、明理”。体外矛盾好像并没有特别着重提及,其实已经“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早已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原因是平时站桩及试力都和天地发生了联系,只是没有特别强调而已。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解决自身矛盾,先有一
定的物质基础,然后内外矛盾同时统一,“矛盾错综须统一”先解决主要的,次要的就容易多了,其实次要也是主要,只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怎样入手切入而已。(
站桩是在静中求“动”,是意感中不显形之“动”。这个“动”和以后有试力所作出的“动”字是一个字,意思却不完全一样,站桩之初求的这个“动”是在调整均衡的,确切地说是求“中、和、均”的,也是完善形的。为什么说是完善形的,因王老说过:“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和“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看似好像又出现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其实一样简单。先解决主要矛盾,首先站桩篇里已经勾画出了一定的间架结构,或者某师给你安排好一一定的姿势,这就是形,只不过很难达标,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差异,如有的是气质性的、有病理的、有体力劳动者、有脑力劳动者等等等等,但都能在具体的要求下有一定的“形”,如果有10-20人在站桩,肯定都不一样,只有近似的,那么谁对谁错呢?其实都对,只是对的不太尽善尽美而已,。这时主要矛盾就突出出来了,形有了,虽不太标准,但也知道什么是标准,一时间难以达到,这“意”就是主要矛盾,先把“意”贯彻执行到这不太标准的形里。这时的“意”意思也较广,不是单指“意念”一端,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钻牛角尖。“意拳理论的抽象”已经给很多爱好者造成不太好理解的困难,再不学会辨证的看问题,是不行的。这时的“意”具有多种意思,如:意感天、地、中’及各项要领的具体实施,实施的怎样?又要内视、又要外观,逐渐调整。如:双手不一样高,双脚重量不同等等,都要慢慢地逐渐调整,随时发现随时调整,但不能调整太快,太快容易失“意”。所以站桩的全过程也是调整的全过程,也是“背课文”的全过程。所谓“课文”,即是各个部位的各项要求,“意”感中做到了没有,如果天天就这样找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就能尽可能早一点把拳学内涵贯彻执行到“形”里。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体会的加深,意感的丰富,这“形”也逐渐得到了完善,这时的“形”和“意”自然而然的得到了统一。“非常都是极平易”“真法大道日用平常”。其实都是简单的东西。站桩的目的也达到了,“统一精神、统一意识、统一神经”,这三统一都是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情况下得到的,并不是临时说统一就能够统一起来的。
所谓“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之为无不为”,“不图明堂、图明白”。这些东西搞明白了,又能用身体证明了,求整之法已得,习拳素质已备,才有习拳之可能。
王老抽象的意拳理论体系,实是师先哲们的学理,如:老子说:“道之为何、道之为物、道为何物、晃晃忽忽”,但在自然界里确实在在,只是难以准确的说清、道明。道家学说:“法天法地,法自然”,王老说:“宇宙间找自己”,这宇宙到底有多大,也可以理解为“其大无外、其心无内”。所以王老说“拳也,近乎道也”。
又如:“良知、良能”,知行之解释,是来自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先生,“静极生动”、“良能渐发”、“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再如“大李王维画”,是在说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一代宗师李思训先生,他之技法能真实的在画面上把山水表达为极至。王维者都知是唐代著名大“诗人”,不谙画道者少知他还是一位“水墨渲淡”山水画之鼻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首开文人画之先河。
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是文人画之四大代表,都具诗、书、画融为一体之贯通,其表现风格确不同,都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但其意境确很深远,耐人寻味,其画道先贤者有“意足不求颜色似,一字不书也是佳”之说。王老引文人画之理用在拳学上说“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王老与爱徒“李苦禅”先师谈拳论画时说:“画家之作可分为逸品、妙品、神品、能品和俗品”。这是个阶段、程度、学识及定格问题。“拳至何种程度,只不过与个人学识有关系。”
今借王老读元代两位绘画大家风格之感慨,喻当今意拳两位佼佼者:师伯:王永祥,恩师:王永立。“尤如倪黄作画,各以峭逸之笔游仞天壤”,“沉稳浑厚,气势磅礴。”
“潇洒于法度之中,飘逸于物象之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