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9日 共浏览593 次 来源:经济局 作者:王世忠
一、全县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全部生产经营任务,创造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50%以上,提供了18000多个就业岗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2008年底,我县中小企业总数为3851家。按行业分组:农业企业15家,工业企业853家,建筑企业123家,交通运输仓储业879家,批发零售业1315家,住宿餐饮业272家,社会服务企业378家,总产值40.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营业收入36.69亿元,利润总额1.3877亿元。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2.56亿元,同比增长15.3%。财政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长31.1%;工业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规模以上13.7亿元,同比增长56.6%)。2008年全市综合考评第二,全省79县考核名列59,居二类县行列。
今年元至10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9亿元,同比增长15.7%;工业总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中规模以上实现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46.7%);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同比增长79.9%。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4家。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财政收入1.9万元,同比增长55%。到2012
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将超过100家,产值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成为具有支柱产业和经济特色的产业大县。
竹溪经济通过60年的探索,理清了思路,找到了适合竹溪发展的基本方法,把资源优势通过企业生产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措施是:“扬资源之长,举项目之旗,走招商之路,用服务之力”。我县经济的大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个思路的正确性,全县工业经济连续四年增速在35%以上,财政收入增速30%以上,相当于每三年就再造一个竹溪。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
我县位于鄂、渝、陕交界外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是湖北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县域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15个乡镇,293个村,15个农林特场,总人口36.8万人。竹溪县是一个发展优势和劣势都非常突出的山区县,从优势上讲,资源特别丰富,在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中排名213位。九山半水半分田蕴育出竹溪生态林业大县,全国林业百佳县和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县,现有森林面积1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8%。植被覆盖率81.2%。居湖北各县之首。有林特资源13大类,1200多种,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红杉群落,面积4100亩。将来发展大型森工加工企业,旅游开发有着良好的基础,靠山吃山将是一个重要的后续发展战略。竹溪雨量充沛,境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度2000余米,是
全省水电资源强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00万千瓦,近期可开发50万千瓦。竹溪是矿产资源大县,其中煤储量6亿吨,板石11亿立方米,铁、钒,金都有待进一步探明开发。竹溪县是全省名优绿茶出口基地和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有18万亩基地面积,是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同时也是 “中国魔芋之乡”,“中国黄连之乡”,“中国生漆之乡”。竹溪承东启西,随着麻竹高速的贯通,将为竹溪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但是竹溪也有较明显的劣势:一是地处偏远,远离大都市,目前交通制约十分突出,招商引资难度大,成本高;二是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突出;三是三省交界政策差别大,发展压力大;四是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 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较小,发展缓慢。虽然今年培植了24家规模企业,整体达到82家,但总体来看,规模仍然很小,发展缓慢。
2、企业资金紧缺,经营艰难。一些企业产品有市场、有销路,发展前景看好,但缺资金,无米下炊,企业发展异常艰难。全县中小企业缺口资金达5亿元以上。 3、发展环境不优,服务措施不够。由于土地、采矿、安全等证件几乎难于办理,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受阻,有些企业已被责令停工、停止生产经营,严重阻碍了我县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
4、管理者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目前我县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文化理念淡薄,加之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渠道不畅,
难以寻求到合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导致员工队伍素质整体偏低,缺乏创新意识,企业发展活力不足。
5、资源利用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我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开发利用不足,导致坐拥资源而经济发展滞后。已有的资源型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意识不强,产品知名度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四、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1、突出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大发展。
竹溪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思想观念。领导干部应把主要精力和社会财力投入到发展上来,从引导变成主导,把号召变成号令,从不敢支持变成大胆支持。企业从个体变成主体,从就业变成事业。发展经济就要营造企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氛围。形成政府主导、领导主抓、部门主办、企业主体、社会支持的发展局面。优化和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支柱产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在创优发展环境上,可试行“缺位默许”和“政府买单”。即:企业依法申报行政许可,在一定时间内部门未做出答复,可以视同其许可,企业可以从事生产经营。凡属行政性收费,由部门申报,经审查后由政府统一支付,避免部门乱收费问题的发生。形成院墙内的事企业做主,院墙外的事由政府做主。
2、全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支持,促进产业大发展。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用超前的思维拓展发展的新途径。通过以商招商、资源招商、
地域招商、环境招商、亲情招商,定点招商等多种办法,吸引大公司、大集团开发新项目,合资入股发展本地企业。
3、突破融资难点,破解瓶颈制约,用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全县存款余额超过28亿元,贷款余额13亿元,存贷款悬殊大,银行资金和社会资本多数流向大中城市,形成了贫困山区支持大中城市的局面。主要原因是:(1)银行以信用为基础,存款必须还本付息,具有刚性,而贷款却要面对信用缺失的风险。多贷无奖励,但一旦出现问题将追究经办人直至行长的责任,终身难脱其责,造成宁可填贷一千,决不盲目放贷的局面;(2)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小,次数频繁,银行仍然需要像大笔贷款一样查验各项手续,信贷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银行缺少支持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3)企业自身存在缺陷,难以取得金融支持。抵押值低,信用等级低,诚信意识不强,使银行投入的积极性严重受挫。(4)担保机构基金少,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解决融资难,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着力培育企业和社会的诚信意识,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有效清除惧贷恐贷心理。②改进银行信贷产品和信贷方法。银行应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开发短平快的信贷产品,对信誉好,产品优,有效益的项目及时予以支持。注重对信贷企业三品(人品、产品、押品)和三表(水表、电表、报表)的审查,适应发展的需求,形成共赢。③企业应加强自身实力的拓展,广泛招商引资,增强自身的信用档次和实力。④政府搭建融资平台。经常开展银企对接,制定奖贷措施,吸引民营银行投
资设点,加大担保资金的实力。多途径宽领域支持企业发展,营造金融、企业和谐共赢的发展之路,同时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企业用于发展,用大投入推动经济大发展。 4、用足用活政策,用项目经济推动大发展。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区域间产业资本流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吸引外资。用“嘴勤、腿勤、脸皮厚”的务实精神来求得支持。
5、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用现代管理促进大发展。针对企业块头小,产业链条短,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品牌不响,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差的实际,必须采取措施,加快提高步伐。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有效的服务平台,指导企业找准发展方向。提升产品档次,争创名牌,改善结构,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和办培训班的办法,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6、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大发展。积极做好土地增用项目计划编制和报批工作,争取国家和省、市里的支持。当前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一方面,要盘活土地存量,对已批而久未动的项目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整顿,根据不同情况尽快盘活;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新引进的产业项目,强化土地投入产出强度要求,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高效率利用土地。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发展空间。随着高速公路的实施和贯通,竹溪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应通过村庄搬迁和土地整理项目,储备万亩土地,并做好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迎接大项目大产业落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