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中,除了做一些演示实验外,还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动手进行自制实验教具。如: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都不掉下来;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地吸附在一起,直到只抬桌面就可以把桌架带起来。
三、提高实验参与度,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活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无数物理事实表明,任何经验和结论的获得无一例外都是探究的结果。尽管教材中的实验很多,但多数情况下实验教学的模式仍然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引导结论。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没有亲历探究过程,即使获得知识,其探究能力也没有丝毫提升。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通过学习的亲力亲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惯性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实验,其中第四个实验是将钢笔套倒扣在纸条上迅速抽取纸条。做这个实验时,学生猜想的结论都是钢笔套会随着纸条移动或者倾倒,但实验结果究竟如何,随着学生的多次试验,结果改善实验的不利因素,钢笔套不会随纸条运动,而是静止。学生们觉得很奇怪,互相讨论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四、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学生探究的问题提出后,在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与论证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不能袖手旁观。首先要采取“扶”一把的形式,充分利用填空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进行搭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思维,缩小学生的探究范围与探究难度,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较快地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与发现者,增强科学探究的信心。在扶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引”的工作,教师可把已经设计好的实验,可以是完全正确的设计方案,也可以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案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设计原理,进行正确的探究判断,形成与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提出可能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与实验方案,但故意不讲要采取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行判断、分析、实验。最后教师还要采取“放”的手段,在出示观察对象,提供实验材料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先进行演示,移动蜡烛和光屏让学生看到放大的像、
缩小的像和看不到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才能分别得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看不到像?什么情况下像是正立的、倒立的?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自己大胆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科学素质的人,重要的是重视引导,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研究、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
五、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探究学习乐趣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很好的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物理。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后,让学生粗略计算深井的深度、两山之间的距离等,学习了“密度“之后,让学生计算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或者鉴别家长戒指的真假等,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物理的适用价值,体会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这样就达到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物理的目的。
六、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能够克服过去教学过程中那种学生被动式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开展好探究式教学,以上所论述的只是几点见解,实际上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做的工作很多。开展探究式教学,关键的因素有三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
[1]史红霞.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1,29(8):17-18.
[2]吴燕.浅谈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08,(02).
[3]范立杰.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及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2):55-56.
数学题的设计实践研究
■邱 波 (陕西省平利县教教研师训中心 725500)
【中图分类号】G64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4-0053-01
与错的低效评判模式,增加面批、学生互批等形式,引导学生把对待学习的态度变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让作业不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
三、完善数学题设计的策略
“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是数学题设计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数学题的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主要从基础型、思维训练型、实践型、学生自创型、拓展型等多种类型构建数学题的设计框架。
(一)基础性数学题包含三个方面:教材配套习题、专题复习题、特色习题等。教材配套习题以夯实基础为主,对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数学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但是这部分作业应该有度。
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后,可以结合课本习题编制几道习题:1.边长分别是下列各组数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5,10,3 B.5,7,8 C.7,24,25 D.8,25,272.满足下列条件,判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222
A.b=a-c B.a:b:c=12:13:5 C.a=3n,b=4n,c=5n(n为正整数)
22
3.在△ABC中,三条边长分别是2n+2n,2n+1,2n+2n+1(n>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你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请你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做数学题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会一题,通一类题的目的,重要的是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习题4要求学生提炼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在专题复习时,设计教学应以简单直接的问题入手,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随后的练习题设计中,由简入繁,层层递进,学生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成长进步,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1.如图1,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若∠OAD=50°,求∠OAB的度数.(1)求证:ABCD是矩形;(2)求∠OAB的度数?
2.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B是等边三角形,且AB=4,求ABCD的面积.
3.如图2,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折痕为AE,若AB=8,CF=4,求EC的长?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即它是为学习数学服务的。为了学好数学必须做数学题,这是所有学生的共识,在一定的范围内,很多学生就认为学数学就是为了会解数学题,因为我们的数学考试就是以数学题的形式呈现的,所以数学题对教学工作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有必要对数学教学中数学题的设计进一步进行研究。
一、现状分析
调查了我县境内六所初中学校的部分数学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我们采取的是调查问卷与现场交流两种形式,主要对数学题的来源、内容、形式、处理方式以及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结果表明:数学题来源一是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二是教辅资料中的题目,极少有教师自己开发的数学题;大部分教师注重例题的讲解,轻视习题(包括练习题、作业题、复习题)的处理,布置数学题的随意性很大,往往追求量而缺乏质的思考,形式也很单一,这可能也是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教师的调查采用是观察分析法和面谈法,结果表明导致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的的压力,如各类统考束缚了教师开发习题的视角;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等。
二、形成的共识
1、课堂教学是学生解决数学题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要精心备课,打造有效课堂,从理念上追求高效课堂。同时要立足课堂,能在课堂上解决的绝不留在课下,学生能独立自己解决的,留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合作解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题的能力,首先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2、数学题的设计最终指向是人的成长。“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应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教师在关注作业的同时,更要关注育人。每次作业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行为,把作业作为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次训练,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去检查学生的作业。
3、重新审视数学题的内容形式。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具有基础性、代表性、普及性,对巩固知识,夯实基础有重要作用。但学生更喜欢身边的数学问题,喜欢动手,喜欢生活化的数学题。传统的习题答案唯一,注重知识的运用,强化技能的熟练,缺乏数学方法和思想的运用,所以数学题的设计应从单一呆板走向灵活多样;从重复机械走向灵活多元;由封闭孤立走向情境开放。
4、重新评价、改革数学题的批改和反馈。数学题的批改应改变简单的对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5年 第34期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