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以及药敏分析

2024-08-25 来源:钮旅网
・3822・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o15年第36卷第25期Joum ̄0fOiqih ̄Univers 0fMedicine,2015.Vo1.36.No.25 用统计软件SPSS 19.0。其中,计量资料用 检验,用(元±s) 表示;计数资料用x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病情得到明显 改善,且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血尿素氮水平 以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体见表1。 二、结果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面±s) 注: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治疗后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且P<0.05 讨论狼疮性肾炎容易引起肾功能衰退,长期将对患者 的生命造成威胁。目前,医学上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方法主要 包括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其中,药物疗法属于较为安全保守 的治疗方法 J。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进 行治疗,研究免疫抑制剂分别在老年患者以及中年患者中的 而中青年患者主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引起。由此可见,免 疫抑制剂对机体免疫力较强的中青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 著。 综上所述,免疫抑制剂能有效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尿 蛋白水平、血尿素氮水平以及cr水平,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病 疗效。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根据两组患者不同类型的狼疮性肾 炎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组合和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血尿素氮水平以及Cr水平均显 症的效果;且在中青年患者中的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 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明莉.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45例临 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24):113. [2]黄尚明.狼疮性。肾炎的免疫抑制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3,8(16):258 ̄59. [3]汪萍.6o例狼疮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J].求医问药,2012,10 (12):44. 著下降,且治疗前后差异的指标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 O5);说明免疫抑制剂对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较为显著的治 疗效果。其中。年龄均小于55岁的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水 平、血尿素氮水平以及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免疫抑制剂在对中青年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中 效果更佳,其主要原因可能为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发病原 [4] 苏晓,夏嘉,杨旭呜,等.中药组方部分替代免疫抑制剂治疗狼 疮性肾炎的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3):3742. [5]李同川,贾西燕,韩爱茹.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儿童狼疮性肾 炎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学杂志,2013,42(7):893 ̄94. (收稿日期:2015_03 1) 因较特殊,多为自身机体免疫力衰退、耐药性低导致过敏等;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以及药敏分析 韩海霞曹威 【摘要】 目的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常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之一,通过对我 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状况的统计并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法国 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和K—B法对南通三院2010—2013年分离的191株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药敏情况。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最多的是内科和 ICU,分别占44.5%和42.9%,标本来源最多的是痰,占88.5%,其次是血,占5.8%,该菌对米诺环素敏感 性最高,其次是复方磺胺甲恶唑,再次为左氧氟沙星。结论该菌容易引起呼吸道内感染,在痰液中检出 率最高,临床一旦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需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I临床分布;药敏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氧化酶阴性非发酵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 染、胆管炎和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等。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 作者单位:226300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药、免疫抑制剂和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大量应用,使该菌临床检 出率逐渐升高 。现对我院19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 染率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所致的感染,有更好的临床 用药指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25期Journal ofQiqihar University ofMedicine,2015.Vo1.36.No.25 ・3823・ 一、材料与方法 表3 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布(%) 1.菌株来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离的 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剔除同一患者重复送检株。 2.培养基血平板巧克力(OXOID公司COLUMBIA BLOOD)M—H平板(MUELLER—HINTON AGAR)。 3.仪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 仪。 4.抗菌药敏纸片:来自美国OXOID。 二、方法 讨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作为多药耐药条件致病菌,在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水土壤、植物根系和食物(冷冻鱼类、禽 蛋、牛奶)等都有该菌的存在该菌也是人和动物皮肤、胃肠道 及呼吸道较为常见定植菌,具有黏附性,耐受常规消毒剂、肥 1.临床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及麦康凯平板,在5— 10%CO:环境下,(35±1)℃孵育18~24 h,选取圆形湿润,光 滑,黄绿色的氧化酶阴性的革兰氏阴性的可疑菌落进行分纯 后按操作手册上ID32E板条进行鉴定。 2.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纸片和M —H平板来自英国OXOID公司操作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 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相关标准。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 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ATCC13637作 质控菌株。 三、结果 1.标本来源分布: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 痰,占88.5%,其次为血、胆汁、分泌物、尿液、腹腔引流液,分 另U占55.5%、1.1%、2.6%、1.6%和0.5%。见表1。 表1 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 2.临床科室分布: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ICU、内科、 外科、传染科分别占42.9%、44.5%、7.9%、4.7%。见表2。 表2 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各科室中的分布情况(%) 病区 株数 分布率(%) ICU 82 42.9 内科 85 44.5 外科 15 7.9 传染科 9 4.7 3.耐药性:1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三种抗菌药物中, 对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为89.4%。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左 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6.9%和68.1%。耐药率由高至 低分别为左氧氟沙星(24.6)、复方磺胺甲恶唑(10.5%)、米 诺环素(5.2%)。见表3。 皂等,使得各种医疗器械(如氧气湿化瓶、人工呼吸装置、通 气管道等)表面都存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导致感染机会大 大增加。近年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逐年增 多,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 ]。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病例感染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 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当中主要分布于内科与重症监 护病房,痰液占标本来源最大百分率(占88.5%),这与嗜麦 1i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相对应,与文献 报道一 致。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感染该菌与长期卧床,基础疾病严重, 导致心、脑、肺、肾功能不全,且长期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物 和各种侵入性医疗器械以及长时间住院等有关。 本院根据CLSI规定只报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 环素的药敏结果,且以上3种药物的敏感率还是比较高的,特 别是米诺环素,敏感率达8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 环素的耐药性较低,为5.2%。但在临床单一使用该药时疗 效并不理想,而采用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抗生素与米诺环 素联合应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J,可作为嗜麦芽下呼吸道感 染一线经验用药。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密切关注易感人群,尤其是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等危险因素 存在时,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早期诊断。依据体外药敏试 验结果优化选择抗菌药物,是提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治 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邓笑伟,刘长庭,李天智,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Ⅱ类整合酶 基因的发现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 1O61—1O63. 蔡国宁,周卓清.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10,25(5):357-359. Gulmez D,Haseelik G.Stenotrophomonas mahophiha:antimiCro— bial resistance and molecular typing of an emerging pathogen in a Turkish university hospital[J].Clin Mierobiol Infect.2005。l1 (11):880 ̄86. 周扬霄,万汝根,徐晓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实 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64-3965. 林海,渠宁,赵仁国,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 药性研究及临床治疗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 3181-3182. (收稿日期:2015-04-02)  u 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