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狭义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差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4、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育教学因素是的总和,是学科教学于学生活动的集合体。
5、狭义的课程:课业及其进程,是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6、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根据各种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7、教学大纲:是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基本内容、性质、任务及课程内容的范围、深度和广度。
8、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编写,是系统表述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也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包括教科书、讲义、实验实习指导、补充教材及视听教材等。
9、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转变及时间流程。
10、教学原则:是教师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1、护理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为完成护理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独立和共同活动是,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工作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2、课堂教学:是护理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与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考核与评定等基本环节
13、课堂教学、现场(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14、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进行有效组合的形式。
15、学科:是指为了教学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他适应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
16、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培养质量规格与培养需求。
17、护理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测达到的学习标准和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努力去实现的。
18、隐蔽课程:是一种潜在的教学,它是从学校的制度、组织、文化、社会过程及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
19、核心课程:在广域课程的基础上,以比较重要的学科或内容为核心,其他课程或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的主体结构型课程。
20、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学双方为完成护理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全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体系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工作能力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护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关系。护理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则是教学的主体。
21、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从而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2、教育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学校态度与兴趣爱好,以及思想品德或教育措施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被测对象做出事实判断,教育测量师教育评价的基础。
23、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与手段的总称。
24、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指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
25、惩罚:是通过给予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
26、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的概率。
27、负强化:是通过中止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28、讲授法:又称“口述教学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3种。
29、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小组或全班)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个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相互启发,搞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
30、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是一种以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提出。
31、绝对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护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及达到的程度。
二、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功能:两大功能为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3、护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育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护理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关系:是母学科与子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是护理教育学的重要科学基础,护理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护理教育的规律。
4、护理教育的性质:1护理教育是一种培养护理人才的专业教育活动。2护理教育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育,是一种护理院校与医院临床密切结合、共同完成的教育。
5、护理教育的任务:1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2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和护理教育研究。3发展社会服务的项目。三项任务中,教育是基础,科研是提高,社会服务是实践。
6、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1专业性质、任务的特点。(护理教育是培养各层次护理专门人才为目标的)2护理对象的特点。3护理内容的特点。(护理教育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4教育组织的特点。5教育管理的特点(教育管理具有层次多、部门多、参与管理的人员多的特点)。
7、护理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各级护理院校)、教学目标(各门课程)。
8、护理课程设置的原则: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的发展是护理课程演变发展的动力。2培养目标是护理学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3教育科学发展是影响护理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条件。
9、编制护理教学计划的原则:1护理教学计划必须符合教育方针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2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3必须反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
的需求。4合理分配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5教学计划必须局域统一性、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10、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有缺点: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是按学年或学期安排固定的课程进度组织教学,学生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课程和时数,且能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方可毕业或颁发毕业证书的一种课程和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学籍处理以“年”为单位。优点:具有较严的课程规划,有一套较具体的规章制度,便于管理,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和保证教学质量。缺点:统一要求,统得过死,不利于因材施教,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修满所规定的最低学分数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弹性课程管理制度。优点:1有利于因材施教。2引入竞争机制,为师生提供竞争舞台。3可促进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4可较好和较快的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缺点:1教学的分散性,管理难度大。2选课的盲目性。3凑够学分,单纯追求学分数量。
11、编写护理学教学大纲的原则:1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2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思维性和实践性。3按照科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法,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4教学大纲应突出重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12、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3、顺序: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讲课--评价
14、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评定学习结果。
15、编制护理教学计划的原则:1护理教学计划必须符合教育方针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2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3必须反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4合理分配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5教学计划必须局域统一性、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16、护理教学原则:1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6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7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8启发性原则。9量力性原则。10巩固性原则。
17、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是根本,而教学原则是由教学规律派生的。
18、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2依据护理教学内容。3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4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
19、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是整个护理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校成绩的测量与评定。
20、临床教学的主要形式: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
21、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1以语言传递的教学方法。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22、选择护理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4依据教学的条件。
23、护理学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1前言。2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目标。3修业年限(或称学制)。4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5课程设置。6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7成绩考核和学位授予。8教学进程表。9其他说明。
24、教学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鉴定功能。4激励功能。
25、试题的编制原则:1题干应明确规定题意,措辞清楚明了,准确无误。2选项至少在4个以上,因为选项越多,猜对的几率越小。3选项文字表达力求详简一致,最好简短精炼。4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5适当安排干扰答案,使他与题干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并且增加选项之间的相似性,切实起到干扰作用。6正确答案的位置可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排列,或者随机排列。
26、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一)学科课程。(二)活动课程。(三)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主张分科教学,但又要克服分科过细的缺点。优点是既减少分科过细的缺点,使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有一个全面而完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是存在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科学、合理的综合在一起以及缺乏能胜任综合课程教学的师资等问题。(四)核心课程:是在广域课程的基础上以比较重要的学科或内容为核心,其他学科或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的主体结构型课程。核心课程通常围绕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逻辑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优点:不受学科界限的制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同时又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助于促进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缺点:对学科知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与活动课程的共同之处是师生共同规划学习活动,研究学什么,不同之处是核心课程以预先规定的教材作为基本的教学资料。
27、护理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一)讲授法:又称“口述教学法”,是指教师运用口
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3种。作用特点:1教师可充分发挥主导作业,将医学和护理学等知识系统、连贯的传递给学生。2传递信息密度大,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3一个教师可以同时和多个学生接触交流,传授效率高。4教师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及善于设疑、解疑,都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能将护理专业思想教育和富有说服力的讲授有机结合,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感染力量。局限性:1单向传授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讲授面的大多数学生,难以因材施教。3提供结论性知识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基本要求:1讲授应有目的性。2讲授应有科学性。3讲授应合理运用语言。4讲授应注意非语言行为。5讲授应理论联系实际。6讲授应有启迪性。7讲授要有系统性。(二)谈话法.(三)讨论法(四)读书指导法。(五)演示法。(六)参观法。(七)实验法。(八)实习作业法。(九)练习法。(十)角色扮演法。
28、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及代表人。巴甫洛夫,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A、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个体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反复试误的过程,使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并提出学习的三条定律:1准备律: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律。包括三种状态: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予活动时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未给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又强制给以活动也感到烦恼。2 练习律:指刺激-反应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少而增强或减弱,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3效果律:指刺激-反应联结受反应结果的影响。如果反应是导致满意结果,联结可增强。反之则减弱。B、巴甫洛夫(俄)条件学习理论:习得律、消退率、泛化律、辨别率。C、斯金纳(美国)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包括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强化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包括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精华所在。强化类型份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的概率,负强化是通过中止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负强化
与惩罚有本质的区别。惩罚是通过给予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程序包括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比例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化比例强化)、间隔强化(固定间隔强化和变化间隔强化))。连续强化比间隔强化习得速度快,消退速度也快,因此在教新行为时最有效;间隔强化的反应率高于连续强化而消退率却低于连续强化;比例强化比间隔强化反应速度快;变化的强化程序比固定的强化程序反应速度快;固定强化比变化强化习得速度快,不给强化时消退速度也快。
1.《大教学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教育学专著。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其中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论述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提出了教学的便捷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 教育 广义的教育:一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所承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活动
3.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4.发现学习法——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现所学的内容结构、结论及规律的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发现学习中的主要角色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5.继续护理教育——继续护理教育是继毕业后的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四新 ”)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
四、简答题
1.护理教学过程包含哪些基本因素?各因素起何作用?
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
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学生是护理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只有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发生相互作用,完成教学任务。
2.简述护理课程改革趋势。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课程的人文化
C、课程的综合化
D、课程的弹性化
E、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F、加强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
3.简述情感陶冶法及其要求。
情感陶冶法是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要求:①教师对学生要投入诚挚的感情。②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其道德素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陶冶。③要充分利用各种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通过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电影和舞蹈等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4.简述护理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规范性原则;
(6)有效性原则。
5.简述继继续教育的原则。
①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
②知识更新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③按需施教、学用一致
④教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⑤德智同步增长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贯彻护理教学原则(任选一条)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统一要求是指相同层次的护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的各学科的教学要求一致。
贯彻要求:
1)坚持统一要求,严格要求学生。
2)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课外活动、社团活动、选修课、跳级。
联系实际论述
2.联系实际论述怎样做好护理生产实习
(一)实习内容
是让学生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巩固和发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准备
1)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 计划一般包括:目的要求、起止日期、实习地点、实习科目、轮转安排、实习形式和方法、实习的考核和鉴定等。大纲一般包括实习总要求、实习时间分配、实习内容和要求、实习形式和方法、考勤记录办法等。
2)组织实习
实习的组织工作是整个实习计划落实和实习目标是否完成的关键环节。实习工作应该由负责教学的副院长直接领导和组织,联络和协调学校与实习场所的关系。实习场所也由负责教学的副院长亲自带头,成立以护理部教学负责人为首的,有各部门负责教学的教师参加的实习领导小组,具体督促和检查教学大纲的落实情况。
(三)实习方式
1)直接管理护理服务对象
2)教学查房
3)临床讲座
(四)实习注意事项
1)处理好热情关怀与严格管理的关系
2)正确处理学习与服务的关系
3)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4)教师要以身作则,保证教学质量
5)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学习中的片面性
3.试论述护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指教师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关系。
(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标准
A.人道性
B.民主性
C.合作性
D.相容性
E.教育性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A.综合利用各种人际交往途径:①教学活动;②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补充。
B.师生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C.在反馈调控中形成良性循环
4. 简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是护理教学的原则之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造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发展。
学生的主体作用意味着学生是学的主体,是在老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学获得高效率的主要保证,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获得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5.试阐述教学方法的类型,并就某一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谈它的涵义、优点和缺点。
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讲谈
缺点: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
基本要求
1)讲授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做到系统、全面,主次分明,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
2)具有启发性
善于设凝、激疑和解疑,使学生脑海波涛迭起,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成为学生积极开展认识活动,自觉领悟知识的过程。
3)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音量、音调、速度适宜,富有感染力。
4)善于运用板书
清晰、规整、有条理、起到画龙点晴、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 护理教育(P6):是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护理专业人才的活动。
2. 教育目的(P49):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质量与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划。教育目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结构。一是通过教育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即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二是教育要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3. 课程结构(P64):指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各类科目课程的数量、相互关系、顺序、配合和比例。课程结构的研究主要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及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结构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
4. 惩罚(P19):指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会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
5. 教育评价概率。(P160):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定量及定性的手段对教育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测量、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价目的、对象和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判断、验证和指导决策等。
6. 继续护理教育(P151):是继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
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30分)
1. 护理课程的编制程序
课程编制的程序(见74页)
(1) 指导阶段:明确护理教育理念;统一术语;确定培养目标;选择课程编制的框架。
(2) 形成阶段: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
(3) 功能阶段:
(4) 评价阶段:
2. 简述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p90
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1) 教学过程实践性强
(2) 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强,对教学环境有特定的要求
(3) 护理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强
3、简述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p114
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评估者与计划者,组织者与管理者,咨询者与指导者,支持者与协调者,激励者与榜样者,研究者与改革者。
4. 简述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P111
(1) 根据媒体的教学功能进行选择。教学媒体的功能主要有呈现刺激、引起注意、行
为示范、提供刺激、指导思维、产生迁移、评定成绩和提供反馈。
(2)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教学目标可分为:学习真实信息;学习直观鉴别;学习
原理、概念和规律;学习过程、程序;完成技能知觉运动动作;发展期望的态度、观点和动机
(3) 根据教学媒体使用的成本进行选择 应从教学单位的经济条件出发;
5.简述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P46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根据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根据师生关系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专制性,管理性,民主性,挚爱性,放任性。
五、论述分析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请说明罗杰斯的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P31
(1)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2) 强调学习内容应是对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3) 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最佳
(4)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主动而自发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5) 最有用的学习是掌握学习方法及过程
(6) 自己评价学习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
(7)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8) 教师在学习中主要起指导作用
2. 分析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见54页)
(1) 认知领域: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2) 动作技能领域:领悟或知觉、心向或准备、模仿、操作、熟练、创造
(3)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定形
管理学
三、名词解释
1、管理: 是一个过程,即是管理者让被管理者与自己共同去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护理管理:是以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
3、激励:是指一个人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
4、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5、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
6、计划:是指行动前预先拟定的,面向未来的,指导具体行动的方案。
7、目标管理:是在组织内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目标的制订,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8、时间管理:是指在日常事务中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工作技巧,合理有效地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更多有效的活动。
9、ABC时间管理法:是由美国 艾伦 莱金 在1976年提出。他建议将事情分成ABC三类:A类的事情最重要,必须完成B类较重要,应该完成C类较不重要,可暂时搁置。
10、护理成本:是指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护理资源,即为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货币价值。
11、预算:是组织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将所预期的收入和所计划的支出,用数据形式表示出来的报告书,以便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合理地配置和使用。
12、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完成共同任务,按一定规则和程序组成的,具有特定行为功能的人类群体,是人们进行集体性活动的必要基础和条件。
13、组织文化:组织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群体意识,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属于管理的软件范畴。
14、组织结构: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15、管理幅度:一位管理人员能直接有效地管理的下属人数。
16、人力资源:是依附于个体的经济资源,用以反映人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对组织的效益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劳动能力总和。
17、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选用,配备,调派,培训,考核和开发,并使之达到岗位和组织要求的工作过程。
18、绩效考核:是管理者结合岗位要求和被考评个人特点,对绩效水平达不到组织要求的人员采取调整,培训,转岗,留聘等多种措施的运作过程。
19、领导: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20、权力性影响力: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力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
21、非权力性影响力: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
22、授权:是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23、激励: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激发人的动机,使受激励者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24、冲突:群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的互不相容,相互排斥的一种矛盾的表现形式。
25、沟通:在组织或团体中,当个体以小组方式联系在一起,相互之间建立信息传递的渠道。
26、控制: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组织活动进行衡量,监督,检查和评价,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原定的计划进行,或适当地调整计划,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动过程。
27、前馈控制:是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对输入环节所实施的控制。
28、反馈控制:是在行动结束之后,对输出环节所进行的控制。
29、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目的,以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综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有效控制质量的全过程和各个因素,最经济地保证和提高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
30、护理质量管理: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和环节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满足甚至超越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
31、PDCA循环: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知道下产生的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是英语计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缩写,它是运用反馈原理对质量进行的管理。
32、标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33、护理质量缺陷: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或令病人不满意的现象和结果。
34、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生损害的事故。
35、医疗护理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分析和规范,避免或减少风险,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四、简答题
管理的对象有哪些?
答:1.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劳动者2.财-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掌管和支配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表现。
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答: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社会心理学方法,数学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方法,网络技术等。
简述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
答: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这是一种固有的性质。而环境的复杂性又给有效的管理带来困难,所以没有一种理论和方法适合于所有的情况。管理方式应随情况的不同而改变。为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必须进行大量调查和研究,然后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式,以此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
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特征: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试述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
答:这一原理要求管理者要将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处理防在重要地位,把管理工作的重
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努力为被管理者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创造各种机会。根据人本管理原理,应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组织的目标,明确个人的职责,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简述计划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答:1.系统性原则2.重点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5.优选性原则6.群众性原则。
简述制订计划的步骤。请举实例说明。
答:1.分析形势:医院增设生殖中心,应评估社会需求情况,分析医院本身的技术力量,业务水平,经济实力等。2.确立目标:增设生殖中心,门诊量要达到多少人,床位数多少等。3.评估资源:增设生殖中心,评估医务人员技术力量,设备等。4.拟定备选方案:增设生殖中心,开设门诊数量,提出多个备选方案。5.比较方案:增设生殖中心门诊,考察分析论证每一个方案。6.选定方案: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评价后,我们就选择一个得分最高或等级为优的方案为最佳。7.制定辅助计划:如在提高护士科研能力的总计划中,举办护理科研学习班计划,组织成员查阅文献计划,申请专家辅导计划等均属于辅助计划。8.计划预算:如在提高护士科研能力的总计划中,所需要支出。
简述计划内容的5W2H分别代表什么?
答:1.事先决定做什么what?什么要做why?3.在什么地方做where?4.何时做when?5.由谁做who?6.怎么做how?7.要花多少财力去完成how many?
8、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答:1.强调“参与式”管理2.强调“自我管理”3.强调“有效评价”4.强调“整体性的管理”
9、目标管理的具体步骤有哪些?用一具体实例说明。
答:1.制定目标:包括制定总目标,确立下级目标,建立协议。如增设生殖中心,需要的门诊量和床位数,技术力量等。2.实施目标,实施增设生殖中心3.考核目标:自检,商谈,评价,再次制定。如增设生殖中心后,完成门诊量的情况如果门诊量达不到预期计划,通过自检,评价后,从新制定目标。
10、什么是时间管理?造成时间浪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时间管理:是指在日常事务中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工作技巧,合理有效地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更多有效的活动。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1.计划外的电话或来访2.会议过多3.社交应酬过多4.信息不足,不畅,缺乏反馈5.沟通不良反复澄清误解6协作者能力不足7政策程序要求不清8.事务性,手续工作过多9文书工作繁杂10上级布置做与本职无关之事11.突发事件。内在因素1.工作松懈拖拉2.时间计划不周或无计划3.工作目标与方针制定欠缺4.未能恰当授权5.不善于拒绝非本职工作6.无计划地随时接待来访7.处理问题犹豫不决,缺乏果断8文件物品管理无序9缺乏决策能力10.缺乏使用时间的知识。
11、简述护理成本的分类?
答:1.人力成本包括护士的工资,奖金,福利等2.公务费如办公费,书报费,差旅费,公杂费等3.卫生业务费,如水电煤气,设备维修,培训等4.固定资产折旧费如仪器与设备耗损,大型仪器设备更新等5.卫生材料费如化学试剂,消毒用品及卫生材料的耗损6.低值易耗品费如各种低值易耗品的破损,报废消耗费。
12、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1.目标与任务2.职权与指责3.物质与精神4.技术与质量5.适应与发展
13、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有哪些?
答:1.直线型组织结构2.职能型组织结构3.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4.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5.矩阵型组织结构6.委员会7.团队
14、组织设计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目标至上与职能领先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4.权责利匹配原则5.有效管理幅度原则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15、组织文化的构成内容有哪些?
答:1.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结构中最表层的部分,存在与物质产品中,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和直观地把握2.制度文化是文化结构中中介部分,是对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3.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部分,存在于组织成员自身的思想,观念,言论,行为及生活习惯中,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信手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及道德规范等的总和。
16、医院护理部有哪些管理职能?
答:1.在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2.制定全院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包括工作计划,质量标准,工作制度和检查考评标准等3.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文件书写标准。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达到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要求,作好护理资料统计工作。4.加强对护士长的领导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危重难病人的护理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并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安全管理5.协调和处理与科主任,医技,后勤等人员和部门的关系,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协同人事部门组好各级护理人员的聘用,任免,考核,奖惩,晋升等工作。6.组织领导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护士技术档案。组织业务学习和开展护理查房,应用护理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7、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护理人力资源计划2.人员招聘3.人员选择和录用4.护理人员培训5.护理人员绩效评价6.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及劳动保护
18、护理人员编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功能需要原则2.能级对应原则3.合理比例原则4.成本效率原则
19、影响护理人员编配的因素有哪些?
答:工作任务 人员素质 工作条件 管理水平 政策规定 社会影响
20、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基本原则。
答:1.满足病人护理需要的原则2.全面掌握护理人员情况3.掌握本单位护理工作规律,较大限度发挥护理人力资源4.保持公平对待所有员工5.能级对应,按技术职称安排岗位
21、简述护理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原则。
答:1.基本功训练与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2.全员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3.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4.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相结合5.个人发展和医院战略相结合
22、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指标客观化原则2.指标和结果公开化原则3.考核标准化原则4.考核结果区别化原则
23、绩效考核的形式有哪些?
答:领导评价 同行评价 自我评价 下属评价
24、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有哪些?
答:1.德是指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等2.能指具备本职工作要求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3.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精神和事业心4.绩是指工作质量数量和成绩
25、什么是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答:权力性影响力: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力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因为领导
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利和责任。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利,对被领导者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非权力性影响力: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它既没有正式规定,也没有合法权利形成的命令与服从的约束力,但其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更广泛更持久。在它的作用下,被领导者更多地表现为顺从和依赖关系。
26、授权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适当原则 可控原则 带责原则 信任原则 整体原则 考绩原则
27、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领导研究重点开始从特征素质研究转向领导行为的研究。是美国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提出,并构建了管理方格图。为管理者正确评价自己的领导行为,培训发展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掌握最佳的领导方式提供了指南。
28、常见的正式沟通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链式:是一种单一途径的垂直沟通,反映了组织内部管理层次职权的从属关西。轮式:是一位主管与其他多人之间的沟通,最大特点就是有中心人物,其他成员都给其提供信息,经综合后迅速地把自己的意见和决定反馈出去。环式:就其本身的效率而言,传递信息速度快,中间也可能发生信息过滤,但比链式沟通发生的概率要小。全通道式沟通是指沟通圈内所有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是一种不具备层次结构的开放式沟通途径,任何人都能与其他人直接交流,群体成员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这种网络民主气氛浓,能满足
人们的心理需要,提高士气。。
29、建设性冲突和非建设性冲突有哪些特点?
答:建设性冲突的特点:1.双方都关心实现共同目标和解决现有问题2.双方意愿了解彼此的观点,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3.双方争论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4.相互信息交流不断增加。非建设性冲突的特点:1.极为关注自己的观点是否取胜2.双方不愿意听取对方意见,而是千方百计陈述自己的理由,抢占上风3.由以问题为中心的争论转为人身攻击4.相互交流意见的情况不断减少,以至完全停止。
30、决策的原则有哪些?
答:1.目标管理原则2.信息真实原则3.可行性原则4.择优比较原则5.民主决策原则
31、简述决策的类型。
答:1.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分类: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2.按决策影响范围的大小分类: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3.按照对决策问题了解程度的不同分类: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
32、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有何区别?
答:前馈控制:是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对输入环节所实施的控制。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者必须对整个运行系统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掌握大量有关未来的各种信息,充分评估各种因素对计划的影响。反馈控制:是在行动结束之后,对输出环节所进行的控制。主要通对行动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和评价,对已经发生的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起目的不是要改进本次行动,而是纠正下一次的行动,防止偏差再度发生或继续发展。
33、根据不同的划分,控制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1.根据控制的性质划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2.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3.根据控制主体划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34、控制过程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1.与计划一致的原则2.组织机构健全的原则3.控制关键问题的原则4.例外情况的原则5.灵活经济控制的原则。
35、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答:1.确立标准,没有标准,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就失去了依据,控制就成了无目的的行动,就不会产生任何效果。2.衡量成效,找出偏差,是控制过程的衡量阶段,是用确定的标准衡量实际成效,确定计划执行的进度和出现偏差的过程。3.纠正偏差是使系统重新进入指出的轨道,从而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36、简述控制的基本方法。
答:1. 预算控制是将组织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进行量化,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执行工作中偏差的一种内部管理活动。2.审计控制是管理过程中对组织中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纪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检测和审核的工具3.质量控制是为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残缺的技术和活动。4.人事管理控制,核心是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可分为人事比率控制和人事管理控制。5.目标控制,是把总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分目标,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由此确定目标考核体系,将受控系统的执行情况与之进行对比,发现
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7、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答:1.以病人为中心原则2.全员参与原则3.预防为主原则4.实事求是原则5.系统方法原则6.标准化原则7.基于事实证据的决策方法原则8.持续质量改进原则。
38、简述医疗事故的等级分类。
答: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轻度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9、护理质量标准的分类
答:1.根据使用范围划分:分为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临床护理质量保准以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四大类。2.根据管理过程结构划分:结构标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3.根据使用目的的划分:方法性标准和衡量性标准。4.根据管理期望划分:规范性标准和经验性标准。
40、护理质量缺陷的原因有哪些?
答:1.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2.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相适应3.护理服务的基础条件不完善4.服务对象的期望值过高5.护理管理不完善。
41、如何预防护理质量缺陷。
答:1.建立护理缺陷管理制度2.客观评价分析护理缺陷3.认真做好护理缺陷的根源分析4.认真执行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42、护理如何管理好病人、病区?
答:1.对病人的管理⑴符合病人的医疗需要①要根据医疗护理的需要:病人来医院就诊,住院目的就是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日康复,一切医疗护理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而实施的。②要根据病情的需要: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同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则因不同的病人而不同③要根据预防的需要:由于一个病区的病人所患疾病的种类不同,即使是同一病房,同一病室的病人,病种也不一定相同。⑵符合病人的心理需要①了解病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病人初来医院,无论是门诊看医生还是在病房住院治疗,都存在着希望尽量被重视,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解除病痛,尽早了解病情及预后等心理需要②满足病人的特殊心理需要病人由于受个人文化程度,年龄,工作阅历,经济条件及信仰等影响,对所患疾病的心里反应不同③预见病人的心理需要:人的需要是个复杂的多维结构,时常由多种因素交错并存,亦可随境而迁。2.对环境的管理⑴病区修养环境管理①整洁:病区的空间清洁卫生,各类陈设规格统一,物品放置定位统一②安静:病区内无任何噪音,无任何外界刺激,使人能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③舒适:病人能置身于恬静的环境中,温湿适宜,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用物清洁,生活方便。⑵病区安全环境管理①避免一般因素所致的意外伤害②避免危险因素所致的意外伤害③避免医疗废物因素所致的意外伤害 一个安全,无污染的治疗环境科促进病人疾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⑶促进病区和谐的人际环境①处理好护患关系②处理好医护关系③护理好病友间关系3.护士对医疗物品及仪器设备的管理⑴保存完好,定位放置⑵及时清洁,定时消毒⑶经常维护,定期检修。
43、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护士长的管理艺术?
答:①工作中注意关心护士 护士长于护士之间既存在着工作关系,又存在着人际关系②工作中注意尊重护士 在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护士长不仅要尊重病人及家属,更要以尊重护士为核心,注重护士的个性化发展,维护护士的自尊心③工作中注意激励护士 护士长要重视激励手段的运用,经常鼓舞护士的士气,要为护士每个人设置正确的,适合个体专业发展的总目标。④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 护士长要努力营造护士能自我实现的环境,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护士学习,培训创造条件并提供机会。
五、问答题
1、领导的影响力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构成它们的主要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1.权力性影响力: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力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构成因素:传统因素①传统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对领导者所形成的一种传统观念②只为因素 处于一定地位的领导者,由于组织授权,使其具有强制下级的力量③资历因素 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2.非权力性影响力: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构成因素①品格因素 领导者的品格包括道德.品质.修养.个性特征.工作作风等方面,反映在一切言行之中②能力因素 领导者能力的大小主要通过实践来表现,能力影响力表现在工作成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方面③知识因素 知识丰富的领导者对发展的信息掌握德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下属的智慧就具有较大的感召力,,更易取得下属的信任和配合④情感因素 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心理反应。
2、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根据该理论观点,护理管理中应该如何去激励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答:主要观点:激励力量取决于人们对其行为结果的价值及其实现可能性的判断。1.
强调期望行为:护理管理者有责任让护士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同时,应该让护士了解组织将按什么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行为2.强调工作绩效与奖励的一致性:护理管理者应让护士清楚达到什么样的绩效水平才能得到什么样的奖励,要使护士看到奖酬与本人的工作绩效是相互联系的,并使之能自觉评价自己的努力程度和绩效结果,以提高下属的期望值,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3.重视护士个人效价:护士对奖励有不同的价值观,有的人重视物质奖励,有的人重视精神奖励。护理管理者应注意提高下滑苏度目标价值的认识,重视护士对奖励反应的个人倾向性。不同的人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在实施奖励时,要因人而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人所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3、一个有效的护理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你认为应该如何去提高这些素质?
答:①政治思想素质②业务知识素质③能力素质④心理素质⑤身体素质
4、通过例举实例阐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例如一名刚从学校毕业到医院工作的新护士,在环境方面对医院不熟识,在工作经验上又不成熟,这时需要护士长为她安排工作任务时,内容要具体,指导要加强,要求要严格,此时护士长的领导行为是高工作-低关系;3-6个月以后,由于临床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不断累积,这名新护士对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也比较熟悉了,对工作也能进行自我控制,这时需要护士长在安排工作任务上应逐步放手,适当授权,在一定程度是让其独立自主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并随时给以鼓励和适当指导。此时护士长的领导行为是高工作-高关系;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使这名护士更加成熟,护士长可以在工作方面让其负有更多的责任,给以更多的自主,此时的领导行为也是走向低工作-高关系;随着这名护士业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就可以让其独立自主地开展更艰巨更重要的护理工作此时的领导行
为就变成低工作--低关系。
六、论述题
1、系统原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答:系统原理是管理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它运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问题。①整分合原则,如医院的总目标是由医疗部门,护理部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完成的,而每个独立部门又均有相应的权利范围的责任②能级原则,如医院护理系统中从上至下有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副护士长及护士等,不同的职位有着不同的职责,权利和待遇③反馈原则,是指系统的输出反过来作用于输入,从而影响再输出。只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进行正确的管理控制。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十分重视反馈的作业,管理者要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与措施,使管理目标尽早实现。
2、如何理解效益原理?
答: 是指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注意讲究实效,从社会和经济的效益出发,为实现系统的总目标,管理好系统的各个部分。效益与目标是连在一起的,目标决策正确,效率和效益成正比;目标决策失误,则效率与效益成反比。价值原则是指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效益为中心,科学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和时间,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管理工作中贯彻价值原则,常用的方法是价值工程。而价值工程的以高效能,低成本作为目标的技术和经验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方法。医院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场所,体现了医院的社会价值;同时医院的运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讲究经济效益,这又体现了经济价值。在护理管理的活动中,护理管理者要把大价值,高
效益,低成本这一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中,要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但却不能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3、论述ABC时间管理法
答:①ABC时间管理方法是美国艾伦.莱金在1976年提出的,他建议每个管理者都需定下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即今后5年,半年,及现阶段内达到的目标他提倡编制每天工作时间表,可将事情分成ABC三类:A类的事情最重要,必须完成B类较重要,应该完成C类较不重要,可暂时搁置。运用ABC时间管理法主要要抓住关键因素,以解决主要矛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步骤包括列出清单,事先安排固定工作,确定ABC顺序,填写分类表,实施ABC时间管理法,总结评价。ABC时间管理法的特征及管理要点:A类占总工作数量的比例20-30%是最重要,最紧急,后果影响大的,应该立即解决或亲自解决,占时间的60-80%。B类占总工作数量的比例30-40%是较重要,较紧急,后果影响较大的,有时间时最好自己做,占时间的40-20%。C类占总工作数量的比例40-50%是不重要,不紧急,后果影响小的,主要以授权为主,占时间的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