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099152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08
(21)申请号 202020549116.1(22)申请日 2020.04.14
(73)专利权人 台州市黄岩博远车业有限公司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
道三坦村(72)发明人 王向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陈龙(51)Int.Cl.
B62J 1/02(2006.01)B62J 1/18(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属于摩托车领域。它包括摩托车本体,所述的摩托车本体上设有坐垫,所述的坐垫的前端与摩托车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的坐垫的前端设有转轴,且所述的转轴与摩托车本体之间通过拆卸安装机构连接,所述的摩托车本体还设有与坐垫连接的中部减震机构以及后部减震机构,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与坐垫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与坐垫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其优点在于方便对坐垫进行拆卸安装,以及减少坐垫的震动频率和震动幅度,增加舒适度。CN 212099152 UCN 21209915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包括摩托车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托车本体(10)上设有坐垫(11),所述的坐垫(11)的前端与摩托车本体(10)转动连接,所述的坐垫(11)的前端设有转轴(12),且所述的转轴(12)与摩托车本体(10)之间通过拆卸安装机构(13)连接,所述的摩托车本体(10)还设有与坐垫(11)连接的中部减震机构(14)以及后部减震机构(15),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14)与坐垫(11)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15)与坐垫(11)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安装机构(13)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坐垫(11)两侧且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内的放置轴(16),所述的放置轴(16)中空设置且与摩托车本体(10)转动连接,所述的放置轴(16)内径与转轴(1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放置轴(16)上还设有放置槽(17),所述的放置槽(17)与放置轴(16)内孔连通且沿着放置轴(16)径向贯穿放置轴(16),所述的放置槽(17)还连通有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上的放入槽(18),所述的放入槽(18)向上延伸至摩托车本体(10)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轴(16)延伸出摩托车本体(10),且所述的放置轴(16)远离摩托车本体(10)的端部螺接有锁轴(19),当所述的转轴(12)延伸入两个放置轴(16)内时,所述的转轴(12)的两端与放置轴(16)远离摩托车本体(10)的端部齐平或延伸出该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11)上设有中部抵板(20),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14)包括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上的中部减震轴(22),所述的中部减震轴(22)上套设有中部减震弹簧(23),所述的中部减震弹簧(23)向上延伸出中部减震轴(22)且与中部抵板(20)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11)上设有后部抵板(24),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15)包括上侧减震轴(25)和下侧减震轴(26),所述的上侧减震轴(25)和下侧减震轴(26)分别套设有一根后部减震弹簧(27),两根后部减震弹簧(27)分别向上延伸出下侧减震轴(26)和向下延伸出上侧减震轴(25),两根后部减震弹簧(27)与后部抵板(24)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托车本体(10)内设有后腔(28),所述的坐垫(11)延伸入后腔(28)内,且所述的上侧减震轴(25)和下侧减震轴(26)分别位于后腔(28)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腔(28)下内壁连通有下侧减震槽(29),所述的下侧减震轴(26)位于下侧减震槽(29)内,且所述的下侧减震轴(26)的顶部低于下侧减震槽(29)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腔(28)上内壁连通有贯穿摩托车本体(10)的上侧减震槽(30),所述的上侧减震槽(30)内螺接有升降筒(31),所述的升降筒(31)的底端与上侧减震轴(25)连接,所述的升降筒(31)的顶部设有位于摩托车本体(10)上侧的拧动盘(3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腔(28)下内壁上覆盖有橡胶软层(3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2
CN 212099152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的中部抵板(20)上设有中空的定位轴(34),所述的定位轴(34)外端面套设有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上的定位套(35),所述的中部减震轴(22)位于定位套(35)内,所述的中部减震弹簧(23)延伸入定位轴(34)内。
3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背景技术
[0002]现如今,摩托车作为一种激动灵巧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摩托车中,坐垫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坐垫用来保证摩托车乘坐的舒适,在现有产品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坐垫种类,譬如具有保温作用、具有通风降温作用或具有不同皮类的坐垫,但现有的摩托车上的坐垫往往通过较复杂的连接机构锁紧在摩托车上,使用者不能自己根据使用需求更换坐垫,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厂或技术人员进行替换,不仅不方便还增加消费力度,且为了坐垫的舒适程度,还需要具有可靠的减震功能。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0005]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包括摩托车本体,所述的摩托车本体上设有坐垫,所述的坐垫的前端与摩托车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的坐垫的前端设有转轴,且所述的转轴与摩托车本体之间通过拆卸安装机构连接,所述的摩托车本体还设有与坐垫连接的中部减震机构以及后部减震机构,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与坐垫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与坐垫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
[0006]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拆卸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坐垫两侧且设置在摩托车本体内的放置轴,所述的放置轴中空设置且与摩托车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的放置轴内径与转轴的内径相同,所述的放置轴上还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与放置轴内孔连通且沿着放置轴径向贯穿放置轴,所述的放置槽还连通有设置在摩托车本体上的放入槽,所述的放入槽向上延伸至摩托车本体的顶部。[0007]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放置轴延伸出摩托车本体,且所述的放置轴远离摩托车本体的端部螺接有锁轴,当所述的转轴延伸入两个放置轴内时,所述的转轴的两端与放置轴远离摩托车本体的端部齐平或延伸出该端部。[0008]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坐垫上设有中部抵板,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摩托车本体上的中部减震轴,所述的中部减震轴上套设有中部减震弹簧,所述的中部减震弹簧向上延伸出中部减震轴且与中部抵板相抵。[0009]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坐垫上设有后部抵板,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包括上侧减震轴和下侧减震轴,所述的上侧减震轴和下侧减震轴分别套设有一根后部减震弹簧,两根后部减震弹簧分别向上延伸出下侧减震轴和向下延伸出上侧减震轴,两根后部减震弹簧与后部抵板相抵。
[0010]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摩托车本体内设有后腔,
4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2/4页
所述的坐垫延伸入后腔内,且所述的上侧减震轴和下侧减震轴分别位于后腔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中。
[0011]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后腔下内壁连通有下侧减震槽,所述的下侧减震轴位于下侧减震槽内,且所述的下侧减震轴的顶部低于下侧减震槽的顶部。
[0012]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后腔上内壁连通有贯穿摩托车本体的上侧减震槽,所述的上侧减震槽内螺接有升降筒,所述的升降筒的底端与上侧减震轴连接,所述的升降筒的顶部设有位于摩托车本体上侧的拧动盘。[0013]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后腔下内壁上覆盖有橡胶软层。
[0014]在上述的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中,所述的中部抵板上设有中空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外端面套设有设置在摩托车本体上的定位套,所述的中部减震轴位于定位套内,所述的中部减震弹簧延伸入定位轴内。[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6]1、本实用新型中的坐垫与摩托车本体之间通过拆卸安装机构连接,摩托车本体还设有与坐垫连接的中部减震机构以及后部减震机构,方便对坐垫进行拆卸安装,以及减少坐垫的震动频率和震动幅度,增加舒适度。[0017]2、本实用新型中的放置轴远离摩托车本体的端部螺接有锁轴,当所述的转轴延伸入两个放置轴内时,所述的转轴的两端与放置轴远离摩托车本体的端部齐平或延伸出该端部,使转轴被两个锁轴卡在两个放置槽内,保证转轴不会移动出放置轴,从而增加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0019]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示意图。[0021]图中:摩托车本体10、坐垫11、转轴12、拆卸安装机构13、中部减震机构14、后部减震机构15、放置轴16、放置槽17、放入槽18、锁轴19、中部抵板20、中部减震轴22、中部减震弹簧23、后部抵板24、上侧减震轴25、下侧减震轴26、后部减震弹簧27、后腔28、下侧减震槽29、上侧减震槽30、升降筒31、拧动盘32、橡胶软层33、定位轴34、定位套35。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3]结合图1-3所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1.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可替换摩托车坐垫,包括摩托车本体10,所述的摩托车本体10上设有坐垫11,所述的坐垫11的前端与摩托车本体10转动连接,所述的坐垫11的前端设有转轴12,且所述的转轴12与摩托车本体10之间通过拆卸安装机构13连接,所述的摩托车本体10还设有与坐垫11连接的中部减震机构14以及后部减震机构15,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14与坐垫11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15与坐垫11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0024]在本实用新型中,坐垫11安装在摩托车本体10上,当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
5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3/4页
动时,通过中部减震机构14以及后部减震机构15吸收能量减少坐垫11的震动频率以及震动幅度,在坐垫11的震动过程中,坐垫11会以转轴12为转动中心轻微摆动,坐垫11的后端的震动幅度较大,因此后部减震机构15与坐垫11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增加其减震能力,此外,通过拆卸安装机构13能够将坐垫11与摩托车本体10分离,方便进行替换和维修。
[0025]所述的拆卸安装机构13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坐垫11两侧且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内的放置轴16,所述的放置轴16中空设置且与摩托车本体10转动连接,所述的放置轴16内径与转轴1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放置轴16上还设有放置槽17,所述的放置槽17与放置轴16内孔连通且沿着放置轴16径向贯穿放置轴16,所述的放置槽17还连通有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上的放入槽18,所述的放入槽18向上延伸至摩托车本体10的顶部。[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坐垫11安装在摩托车本体10上时,先使放置轴16转动至放置槽17与放入槽18连通的位置,坐垫11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到下移动,先使转轴12延伸入摩托车本体10的两个放入槽18内,继续使坐垫11向下移动,使转轴12延伸入放置槽17内,此时坐垫11与中部减震机构14以及后部减震机构15连接,从而达到安装坐垫11的目的。[0027]所述的放置轴16延伸出摩托车本体10,且所述的放置轴16远离摩托车本体10的端部螺接有锁轴19,当所述的转轴12延伸入两个放置轴16内时,所述的转轴12的两端与放置轴16远离摩托车本体10的端部齐平或延伸出该端部。[0028]在将坐垫11安装到摩托车本体10上时,为了防止在震动过程中,坐垫11的转轴12向上延伸出放置轴16导致不稳定,因此在安装好坐垫11后,两个锁轴19分别旋入两个放置轴16内,由于转轴12的两端与放置轴16远离摩托车本体10的端部齐平或延伸出该端部,从而使转轴12被两个锁轴19卡在两个放置槽17内,保证转轴12不会移动出放置轴16,从而增加安全性。
[0029]所述的坐垫11上设有中部抵板20,所述的中部减震机构14包括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上的中部减震轴22,所述的中部减震轴22上套设有中部减震弹簧23,所述的中部减震弹簧23向上延伸出中部减震轴22且与中部抵板20相抵。[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好坐垫11后,坐垫11上的中部抵板20与中部减震弹簧23相抵,在震动过程中,坐垫11挤压中部减震弹簧23从而使中部减震弹簧23吸能减震。[0031]所述的坐垫11上设有后部抵板24,所述的后部减震机构15包括上侧减震轴25和下侧减震轴26,所述的上侧减震轴25和下侧减震轴26分别套设有一根后部减震弹簧27,两根后部减震弹簧27分别向上延伸出下侧减震轴26和向下延伸出上侧减震轴25,两根后部减震弹簧27与后部抵板24相抵。[0032]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好坐垫11后,后部抵板24的上下两个端面同时与两个后部减震弹簧27相抵,在震动过程中,由于坐垫11以转轴12为转动中心转动,因此坐垫11的后端摆动幅度较大,通过两个后部减震弹簧27同时与后部抵板24上下端面相抵的方式增加坐垫11后端抵抗震动的能力,在震动过程中,坐垫11会挤压两个后部减震弹簧27,从而使后部减震弹簧27吸能减震。
[0033]所述的摩托车本体10内设有后腔28,所述的坐垫11延伸入后腔28内,且所述的上侧减震轴25和下侧减震轴26分别位于后腔28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中。[0034]在本实用新型中,坐垫11的后端延伸入后腔28内,能够隐藏保护坐垫11。[0035]所述的后腔28下内壁连通有下侧减震槽29,所述的下侧减震轴26位于下侧减震槽
6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4/4页
29内,且所述的下侧减震轴26的顶部低于下侧减震槽29的顶部。
[0036]所述的后腔28上内壁连通有贯穿摩托车本体10的上侧减震槽30,所述的上侧减震槽30内螺接有升降筒31,所述的升降筒31的底端与上侧减震轴25连接,所述的升降筒31的顶部设有位于摩托车本体10上侧的拧动盘32。[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坐垫11安放在摩托车本体10后,后部抵板24先与下侧的后部减震弹簧27相抵,接着转动拧动盘32,使升降筒31向下旋动并带动上侧减震轴25向下移动至上侧的后部减震弹簧27与后部抵板24的上端面相抵,从而限制住坐垫11。[0038]所述的后腔28下内壁上覆盖有橡胶软层33。[0039]在放置坐垫11或在坐垫11震动过程中,坐垫11可能会与后腔28的下内壁相撞,橡胶软层33能够防止坐垫11撞在后腔28的下内壁上导致的破损。[0040]所述的中部抵板20上设有中空的定位轴34,所述的定位轴34外端面套设有设置在摩托车本体10上的定位套35,所述的中部减震轴22位于定位套35内,所述的中部减震弹簧23延伸入定位轴34内。
[0041]在本实用新型中,坐垫11较长定位轴34和定位套35用于定位作用,方便安装坐垫11。
[0042]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将坐垫11安装在摩托车本体10上时,先使放置轴16转动至放置槽17与放入槽18连通的位置,坐垫11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到下移动,先使转轴12延伸入摩托车本体10的两个放入槽18内,继续使坐垫11向下移动,使转轴12延伸入放置槽17内,此时坐垫11与中部减震弹簧23以及下侧的后部减震弹簧27相抵,两个锁轴19分别旋入两个放置轴16内,从而使转轴12被两个锁轴19卡在两个放置槽17内,接着转动拧动盘32,使升降筒31向下旋动并带动上侧减震轴25向下移动至上侧的后部减震弹簧27与后部抵板24的上端面相抵,最终安放好坐垫11。
[00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004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摩托车本体10、坐垫11、转轴12、拆卸安装机构13、中部减震机构14、后部减震机构15、放置轴16、放置槽17、放入槽18、锁轴19、中部抵板20、中部减震轴22、中部减震弹簧23、后部抵板24、上侧减震轴25、下侧减震轴26、后部减震弹簧27、后腔28、下侧减震槽29、上侧减震槽30、升降筒31、拧动盘32、橡胶软层33、定位轴34、定位套35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7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8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9
CN 212099152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