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2008年7月第l7卷第14期Clinical Journal 生炎性反应 。笔者在临床上还体会到推拿治疗时,手法宜轻 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柔,切勿暴力按压和旋转,以免加重损伤;牵引时的重量可逐 渐加重,当症状较重时,牵引的次数可增加至2~3次,并要 f2]傅建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J].中国 疼痛医学杂志,2000,(1):49. 配合卧床休息。对于脊柱肿瘤结核或伴有严重内脏器质性疾病 【3]宋丰军,郑士立,付余冲,等.骶管注射配合推拿治疗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6,(11):36. 【4】张继荣,吴霜,王莲方.牵引及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 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则不适合牵引按摩手 法治疗。 参考文献 出症【J].现代康复,1998,2(5):484~485.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 53例肱骨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的治疗体会 吴启跃 (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 518131) [摘要]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53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2.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疗效可靠,体现了中医传统手法的特点和优 势。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闭合复位 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08)7-0008—02 本人自2003年至今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夹板超 ,反之则小些,用术前准备好的自制杉树皮夹板内、外、后侧夹 肘关节外固定治疗伸直肱骨髁上骨折53例,疗效满意,报告 板超肘关节固定,前板用平垫放在肘前方,后板把1梯形垫放 如下。 在肘后鹰嘴上方,外板把塔形垫放在外髁上方,内板把梯形垫 1 临床资料 放在内髁部,分三段缚扎,中段和上段用叠瓦式绷带缚扎,下 本组53例患者中,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间接暴力外伤史, 段用超肘关节“8”字交叉缚扎固定。术后定期X线下复查, 年龄在2~23岁,平均年龄17岁,男36例,女17例,左侧 根据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情况进行调整。3~5周取除外固定, 3O例,右侧23例,均为伸直型骨折,骨折端出现旋转移位44 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例,血管压迫症状者1例;患肢严重肿胀伴张力性水泡8例; 3结果 伤后就诊时间1~45h,平均6h。 3.1疗效标准优:肘关节屈伸正常,外观无畸形,携 2治疗方法 带角在5。~7。范围以内。X光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 2.1复位术前根据患者患肢的大小及骨折移位的情 折线模糊或消失。良:肘关节屈伸正常,上肢携带角小于5。 况,选用适当强度和弹性杉树皮为原料,裁剪成长度及宽度合 或携带角消失,X片示对位,对线尚可,骨折线模糊或消失。 适的夹板4块,夹板剪裁整齐,周缘光滑,.外用棉纸垫及绷带 差:肘关节屈伸尚可或稍受限,外观严重尺偏、畸形,x片示, 覆盖,肱骨内上髁及肘后放置梯型垫。所有病例均采用x线下 骨折畸形愈合。 手法复位,其中有46例患者病情需要及家属要求送手术室麻 3.2治疗结果优22例,良27例,差4例;差的4例 醉下进行,其余患者均在没有麻醉下进行,患者平卧位,一助 患者均为固定后患者因为肢体肿胀甚或患者依从性差,不能较 手握住患肢上臂,另一助手握前臂下端及腕关节擒拿扶正后作 好的配合治疗,早期拆除夹板或夹板松动后不能及时调整,3 顺势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者用一手固定骨折远端于中 例骨骺发育成熟后行手术矫形,1例目前仍未达到该标准。治 立位,另一手握住骨折近端通过对抗旋转,纠正旋转移位,再 疗的总优良率达92.5。 行内外推端纠正侧方移位,提按手法纠正前后移位。复位时有 4讨论 意识将肱骨远端推向桡偏约t/5左右,正位像时矫枉过正,侧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骨折,其原因与学龄 位不过分强求解剖对位,只要求保持正常前倾角度。患肢严重 儿童及青少年好动,受伤机会较多及骨骼的特殊解剖结构有 肿胀者,先将患肢用1块小夹板托夹固定结合悬吊牵引,以利 关,属骨骺骨折按Salter—Harris分类的I型和II型,是闭 静脉回流,一般在3~5天内肿胀消退,再运用上述方法。 合复位治疗的适应证 当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过伸位掌心着地 2.2 固定骨折复位后根据其肿胀及肢端血运情况维持 跌倒后,地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达到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 肘关节屈曲9O。~l10。、前臂中立位,肿胀较甚者角度大些, 后方,由上而下的重力,将肱骨下端推向前方,形成肱骨髁上 ・8・ 2008年7月第17卷第l4期Clinical JoumM ・论著・ 骨折。该处的解剖结构特点是:正常肱骨下端有向前呈3O。~ 50。的前倾角,前面的冠状窝与后面的鹰嘴窝之间,仅有一层 极薄的骨板相隔,遭受外伤,骨折线常从此薄弱区通过,所以 外侧加用棉纸压垫,保证内外侧保持在复位后满意的固定位 置。(4)骨折前后移位倾向,在屈肘9O。左右外固定时,肘 后肱三头肌被动牵拉紧张,可产生软组织合页的维持骨折稳定 作用。只要血液循环好,屈肘90。是比较良好的角度,既不 影响血液循环,又可使骨折端相对稳定,临床观察极少出现前 后移位,即使稍不满意,对日后肘关节功能影响不大。(5)如 复位后极不稳定,故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很高。采用切开复位 手术内固定有报道畸形愈合率高达17%,且常遗留关节功能障 碍等诸多后遗症。个别病例,尽管复位时对位及力线很满意, 但在骨折愈合后期,仍易出现肘内翻畸形。 侧位不能保持正常的前倾角,亦可在极度曲位固定,但早期应 勤观察,远端血液循环,以不影响上肢循环为度。(6)复位后, 骨折极不稳定者,亦可在伸直位固定1周,待纤维骨痂形成, 骨折端初步稳定时,改用屈肘9O。位固定;亦可结合尺骨鹰 嘴牵引维持骨折复位初期骨力线。 参考文献 我们体会,骨折复位后,尽管对位、力线满意,仍存在着 肢体重力和肌肉的牵拉力,有使整复后的骨折发生再移位的倾 向性,加之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以及可能存在的骺板损伤,故畸 形愈合率高。形成畸形愈合者,只能待骨骺发育停止后,二次 行手术矫形。要克服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提出讨论, 供同道参考。(1)儿童骨骺未闭合,骨折局部生长发育较快, 故复位后1周内应多次复查X线片,及时了解维持骨折复位情 况,及时调整夹板外固定,力争维持良好骨折复位。(2)必须 采用矫枉过正手法复位,即正位远端向桡侧偏移1/5以上(手 【1]萧劲夫,张强,王涛.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机 制及治疗概况【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2): 54. 【2】欧阳林.肱骨髁上骨折整复成败的体会【J】.中国骨伤, 1995,增刊(8):47—48. 术切复内固定亦如此)。(3)外固定时,要在内、外侧夹板加 垫上多下功夫,无论用石膏托(可加内、外侧条)或夹板可在内、 术中乳管镜定位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李海涛刘迎欣闫军美 (山东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62500)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乳管镜定位在乳头溢液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手术对比的优点。方法将门诊乳管镜检查 发现有乳管内占位病变的28名乳头溢液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乳管镜定位下的微创手术和常规部分腺体 切除术,对比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微创组中的14处病灶均证实被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5min,切口平均长2.7cm。与常 规部分腺体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腺体破坏少、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结论术中乳管镜定位下乳管内病变的微创 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管内乳头状瘤中图分类号:R73 纤维乳管镜定位 、 文章编号:1004.7484(2008)7-0009.02 镜系统,主要有光导纤维、冷光源、图象成像系统和图象显示 文献标示码:B 临床上约5%的乳腺疾病患者为自发性乳头溢液,在常规 的乳腺检查时约10%的妇女可以被发现存在乳头溢液“ ,目前 临床上针对乳头溢液的治疗首选部分腺体切除术,但该术式存 在腺体组织局部破坏大、病理检出率低等缺点。为改善这些不 系统等组成。导管管径0.72m,Bowmann眼科泪管探条。 2操作方法 2.1微创组 足之处,我院于2008年2月 ̄2008年6月对14名单孔溢液 患者进行术中乳管镜定位下的微创切除术,同时选择14名单 病人取平卧位,患侧术野常规消毒铺巾,不需局部麻醉, 用无菌Bowmann眼科泪管探条由细至粗对溢液乳管进行扩 孔溢液患者做常规的部分腺体切除术,并对两组的手术效果和 病理检出率等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张,以乳管开口扩张至0.5 ̄0.7 nlm为宜。扩张后沿探得的方 向,注入冲洗液(50ml生理盐水中加2ml利多卡因),压力适 中以保持乳管扩张。一边进镜一边通过显示屏观察导管内情况 1.1研究对象患者均系女性,微创组年龄38 ̄68岁, 平均46岁;对照组年龄32 ̄78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术 前均于门诊行乳管镜检查证实有相应乳管内的占位性病变并 拟诊为单发乳管内乳头状瘤。 并找到乳管内占位病灶,在光源最明显处予1%利多卡因局麻, 沿病变乳管走行方向纵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口约 2.0 ̄3.0cm,缓慢切开腺体,近光源处时用刀片沿导管方向仔 细分离,找到导管所示占位病灶并完整切除后送病理,用3— 1.2仪器设备 采用日本进口的FVS-3000M纤维乳管内视 0可吸收线缝合腺体和皮下组织,伤口用无菌粘贴纸粘合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