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经典建筑艺术回溯
摘要:本文试图在展示哈尔滨的多元建筑风格的同时,对当下的哈尔滨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进行展望,并对哈尔滨建筑文化的总体走向进行预见,适当提出城市建设的构想。具体来说,在展示哈尔滨主要的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拜占庭风格、“新艺术”风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等)的基础上,对各种风格在哈尔滨建筑上的体现进行美学分析,这是论文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对哈尔滨的民居建筑、园林建筑等进行一定的展望,并认为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将是哈尔滨未来城市建筑的主导风格,这种融合在当下的文化背景下的集中体现就是后现代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适当结合。
关键词:建筑风格;展望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90-02
哈尔滨特殊的历史背景从而带来了其特殊的文化特点,这种文化上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在哈尔滨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可以说哈尔滨是世界各种风格建筑的博物馆,本章主要撷取哈尔滨几种较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试图窥见哈尔滨建筑的整体风格美,在这种整体美中“既有欧陆风情的建筑又有本土风格建筑,既有工业文明影响下的现代建筑又有来自中国民间的建筑”,这些多样风格的交汇使哈尔滨建筑无论在其整体布局和风格上还是在建筑的细部刻画上都有较为系统的体现。从而使哈尔滨这座北
方城市在拥有鲜明的自然美的基础上,也具有更为独特的整体美和和谐美。
一、哈尔滨拜占庭风格建筑艺术对哈尔滨教堂的影响 哈尔滨的城市建设是从公元1898年大规模开始的。而先期开始建设的不是民宅而是大量的宗教建筑。须臾不能离开精神食粮的俄罗斯移民,首先将教堂修建到了哈尔滨。1900年,圣·尼古拉大教堂始建,教堂以俄国沙皇尼古拉的名字命名。它是由原木堆积起来的典型井干式木结构建筑,正门的圣母像和正殿东面外部的壁画,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到了1923年,原为木结构的随军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为适应哈尔滨东正教徒的急剧增加而重新兴建,历时9年,于1932年竣工并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它深受拜占庭建筑艺术影响,有着俄罗斯式的穹顶,是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到1936年,哈尔滨的东正教教堂已达22座,它在抚慰俄国侨民的同时,也为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投下了美丽的倒影。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受俄罗斯建筑影响相当大,在哈尔滨街头几乎随处可见俄式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有公共建筑、民宅,更有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洋葱头”式教堂。其实俄罗斯建筑属于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它们从根本上保留了罗马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可以说俄罗斯建筑一直到十七世纪末都是保持着强烈的拜占庭建筑风格。因此对哈尔滨俄式风格建筑的考查就必须从拜占庭建筑入手。代表建筑有黑龙江省文联(原苏联总领事馆)、江上俱乐部(原游艇俱乐部)、松花江畔餐厅、太阳岛餐厅。
如果说俄式建筑受到拜占庭风格建筑深刻影响的话,那么可以认为哈尔滨的俄式教堂便是拜占庭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天主教或基督教国家的教堂一直以来都是最能体现其建筑水平和风格的建筑形式,对神的崇拜使教堂建筑仿佛具有某种特权,人们试图通过对教堂精益求精的塑造来表明自己对信仰的虔诚,期望在这种宗教性质的建筑中实现灵魂的永生。
教堂建筑是哈尔滨建筑艺术的独特景观,也是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据史料记载,20世纪初哈尔滨的各种教堂共有54所。据《哈尔滨市志·宗教志》记载,截至1939年,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84处。其中,佛教15处、伊斯兰教4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28处、东正教21处、道教10处、犹太教3处。拜占庭式、哥特式教堂与中国宫殿式庙宇交相分布在市内街道和角落,构成独具魅力的城市建筑景观,其中圣·尼古拉教堂和文化公园乌斯平卡亚教堂(公墓教堂)都体现了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建筑形式。圣·索菲亚教堂和东大直街的乌克兰教堂都是深受拜占庭建筑影响的教堂建筑。
其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 m,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个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正门顶部为钟楼,可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基座为高2米的花岗岩石座,主体为柱型,能容纳2 000人的大殿由一
巨大的穹顶所覆盖,在中央构成特殊的球面,形成巨大的室内空间,圆顶伸出屋面后是一个八面体的大柱墩,每个面各开一个高侧窗,墩顶经过多层复杂的线脚过渡到成为16面体的柱墩,每个面都开一个高侧窗,檐口上有花瓣形和钟乳体装饰线脚,通过二层高的柱墩,举起一个造型十分饱满的巨大洋葱头式穹顶,并通过它的轴心作用支撑着4个不同大小的“帐篷顶”。另一座典型的俄式教堂是坐落在市中心有名的繁华街道,东大直街南侧(东大直街268号)的圣母帡幪教堂。始建于1902年,是东正教的一个墓地教堂,最初为一座石结构的祈祷所。它原称圣母守护教堂,是一座仿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造型的拜占庭风格的雄伟建筑。教堂坐南朝北,高30 m,宽18 m,长25 m,建筑面积660 m2,整体为砖石结构,地基由花岗石砌成,大圆屋顶及堂内屋面均由12根钢筋混凝土圆柱支撑。内外墙体设计简约,砌筑精细。穹顶下红色调圆柱形墙体上均匀开启的12扇设计精巧的上弧线采光窗,典雅精致。教堂四角外4个绿色半球体小穹顶,设计得小巧玲珑,依傍在高大挺拔的圆形穹顶周围。每个小穹顶上都立有一个金黄色的十字架,它们与大穹顶上的十字架交相辉映,金光闪闪。
在俄式教堂的外部设计中,最为显眼的是“洋葱头”圆顶。由于圆顶在教堂内部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苍穹,在教堂外部象征着帮助教徒接近上帝的阶梯。因此,这些教堂在设计和建设中,严格遵循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型制,在外观上耸立着饱满的“洋葱头”式穹顶,墙身和鼓座上装点着各种复杂精美的砖饰和线脚,造型严谨,主次分明,
具有独特的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风格,这也形成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独特风景,更体现出了哈尔滨的异国情调,这些铭刻历史的宗教建筑,成为我们这座年轻城市的一种积淀、一种文化象征,无怪乎它有“东方小莫斯科”之称。
二、哈尔滨巴洛克风格建筑艺术及其对哈尔滨建筑的影响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的代表建筑有教育书店(原松浦洋行)、秋林公司(原秋林洋行)、哈尔滨市群艺馆(原伪日满俱乐部)、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原吉黑邮政管理局)、道外红十字医院(原同义庆百货商店)。“其中最明显的两个代表建筑应该是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宾馆和教育书店”。马迭尔宾馆1913年建成,原为马迭尔旅馆,是犹太珠宝商约瑟夫·凯斯普开设的大型浪华宾馆。该建筑是中央大街独具特色的优秀建筑,外形突显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风貌,造型简洁、自由流畅、显现亲切宜人的魅力。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
建筑。作为多功能的旅馆,其平面功能比较复杂,且以首层平面最为复杂。建筑的立面处理相当精彩,其手法主要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体现出来,反映出较强的“巴洛克”特征。建筑的阳台也是一大特色。与中央大街上的许多建筑一样,出挑的阳台常常兼作入口的雨篷,在建筑入口上方或其它局部饰以精巧的阳台,成为一种习惯的做法,阳台成为建筑提神之笔。出挑的平台下面有两大两小四块托石,大托石呈向内收卷的涡状,上覆线脚丰富的平石板;小托石则呈柔美的半抛物线形,小托石的两侧各有一铸铁的花饰,如缠绕的丝蔓,简单的几笔便勾勒出入口的空间,没有丝毫的做作。
三、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艺术及其对哈尔滨建筑的影响 哈尔滨除了受到俄罗斯文化的深深影响之外,还存在其他各种文化作用的痕迹,因此,这就导致了它文化的多元性特色。就建筑而言,这种特点在哈尔滨的建筑上也体现得十分突出。正如前述,如果说俄式建筑是哈尔滨建筑的主导风格的话,那么其他风格建筑也对哈尔滨建筑整体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出现在欧洲大陆的设计运动,也是当时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但由于这种风格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可以说,哈尔滨集中了众多的新艺术风格的建筑,他们以其鲜
明的特征性构筑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整体特点,具体来讲,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的存在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规模比较大。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数量较多。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侯幼彬说,法国在新艺术运动建筑里面,两个城市最集中,巴黎是排第一位的,南希排第二位。那么,以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的数量,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三位。在哈尔滨市公布的一、二、三类保护建筑中有1/3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这也是哈尔滨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之一。究其缘由,主要是作为从历史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转瞬即逝,而对于哈尔滨这个新城来说,却是新鲜事物,成为西方建设者,尤其是中东铁路建造者建设哈尔滨的有力工具。“在分布上,新艺术运动建筑主要集中在道里中央大街(原中国大街),红博广场(原尼古拉教堂所在地)和大直街原中东铁路局附近。这些地方分别是当年繁华的商业区,行政中心和中东铁路局职工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其次,持续时间长。无论从法国、比利时还是其他国家,新艺术运动一般只活动十几年就停止了,但是在哈尔滨却从1900年前后一直到二十年代末,整整持续了近30年。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摄影社建于1927年,到了二十年代末还有新艺术运动建筑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栋建筑有可能标志着整个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哈尔滨也有可能是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地。在这近30年的哈尔滨新艺术运动的历史中,存在着众多代表性建筑,如哈尔滨铁路局大楼、老火车站、黑龙江省博物馆等。
在南岗区西大直街上坐落着一座优雅迷人的大型建筑——哈尔滨铁路局大楼,又称“大石头房子”。它有着长达182.24米的正立面,试想如此之长的立面,如果建筑临街而建,则观者无法一览无余,因而建筑后退64米,在建筑与街道之间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上遍植松柏、花卉,浓浓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暗绿色调十分协调。另外,该建筑引人注意的还有窗洞的贴脸,采用圆润的曲线,阳台铸铁栏杆也弯曲缠绕,如花叶,如丝蔓,极具动感,这些都是“新艺术”建筑的典型特征。整个建筑采用斑驳的暗绿色青石饰面,华美而精致。据说,当年施工时先将石板在地面上铺装完毕,依次编号再逐一镶嵌到墙面上。正因为如此精确的施工,建筑才具有优雅的外观,成为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的典范。
老哈尔滨人也许至今都难忘老火车站,那是一座令人激动的建筑,始建于1899年,后来在原址上建立了新火车站。曲面形的外观、椭圆形门窗,充满动感的曲线铸铁线条装饰,使整个建筑极其舒展大方,似浪花欢腾跳跃,犹如各种自由曲线的海洋。以如此新潮的建筑作为城市的门户实在很合适。
位于博物馆广场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也是优美的“新艺术”建筑。它原为莫斯科商场,多少蕴含一些法国观点建筑风格的因素。舒展的建筑犹如一条红黄相间的飘带,精心修饰着广场的裙裾。每当阳光照耀着建筑的背面,广场上便投下生动的阴影:尖尖的暗红色方底穹隆、错落有致底轮廓线,犹如梦幻中呈包底倒影,为广场增添了浪漫底色彩。
哈尔滨建筑以近代西方建筑为主,建筑形式主要受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到15世纪西方建筑形式和风格的特征,结合哈尔滨的地理、气候、宗教、风俗、历史条件,成功地建造了办公楼、银行、学校、医院、教堂、俱乐部、火车站、商店和住宅等建筑,除极少部分是中国古典式建筑及日本30年代折衷主义建筑外,绝大部分是欧式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哈尔滨建筑风格。可以说,哈尔滨就是一座系统展示各种风格建筑的建筑宝库。
★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美学价值研究及展望,项目编号:10b059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67.
[2]苏民安.俄罗斯古典建筑[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98. [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哈尔滨市志?宗教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466.
[4]纪凤辉.哈尔滨寻根[m].哈尔滨出版社,1996.
[5](挪)诺伯格-舒尔茨(schulz,c.n.).巴洛克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5.
[6]杨荣秋 谢中天.天街异彩哈尔滨中央大街[m]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7]林春水. 哈尔滨城市景观建筑装饰符号及其发展[j]. 美
苑.2005,(3):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