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禅解经济学 佛学视域下的经济学反思和解读 刘方华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学做一个简单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解释浔找佛学在这三者与经济学的不同点,反思和解读一下当前我国教学科研中的两大经济学 流派。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佛学缘起 一、引言 以看做是关系本体,因为事物都是存在于各种关系中,离开了这些关系 经济学与佛学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用佛学来解读经济学或 事物就不存在了。所谓本体不过是关系而已。这种基于关系的观点是 许太过牵强。也许正是这种相反性可以令我们更好的反思经济学。孙 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这也是其对西方经济学的优胜之处。因为一 中山先生曾说“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佛学也 切者 是缘起的。价格也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就不可能总会是令市场均 应该补一下经济学之偏,因为经济学就是受科学主义影响最深的社会 衡的价格,这是很符合实际的,并且这种缘起不是只有供求双方而与缘 科学。 起的,在缘起中也包括商品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有时一些习俗 或利益要求会左右价格的确定。 二、西方经济学简介 在方法论层面.西方经济学可谓是典型的机械还原法。这种方法。似 西方经济学,故名思说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正如其他西方文化一 乎在科学研究中相当有效.但在社会科学中或许就不那么科学了。在 样.西方经济学在思想上也是源自于两西文明,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 经济学中将人还原为单一同质的经济人,这主要是一方面为了在此基 明。而希伯来的基督教文明则对经济学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著名 础上就个人选择而引起的效用进行成本——收益的最大化分析,另一 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做了全面的考察,发 方面,理『生人将自己所具有的资源作为要素禀赋在市场上出售以获取 现正是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而确立的新的基督教经济伦理观为资本主 收入。这种研究方法上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研究方法虽然与 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充裕的资本和工人.而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 价值判断上的个人主义不同,但这种将人看做单一化的行为会导致单 斯密是—位经院哲学家。他写的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只是 一模式的产生.忽视了多样性的现实。佛学中的缘起论会则将人看作 斯密的道德哲学著作(道德情操论>的副产品,是他对善的思考在现 是现实历史的人,佛学中将人分判为不同的根性。根性的不同。对之采用 实中的阐述。虽然现在的西方经济学坚持“中性”的价值判断,看不 不同分析方法,这种多元主义,人本主义.恰恰是西方经济学所缺失的。 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子,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中,还会看到很多基督 这种分析显然是静态的分析,如果考虑了时间因素,结果会大为不同。 教思想的影子,只是这个影子换了一副面孔,这在后面的分析中会慢慢 在佛学中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是不确定的,所以当下所放弃的这个选 提到。 择或许以后的收益或超过现在选择的这个,这时成本会大于收益。 希腊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其实是人的主观感受。将实现人的主观的满足 始终坚持有一个一般均衡状态的本体存在。而在方法论上,采用了还 作为选择的目的,而佛学也是很注重人的主观感受,并注重一种真正的 原的方法论即将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还原为一个单一同质的经济人 真实的受用,经济学虽然分析的是经济人,但作为学习研究经济学的 (或称作理性人),这个经济人具有类似上帝—般的“全知全能”,掌 “经济学人”是不是从这种学习中获得真实受用就很难说了,西方经 握全部的市场信息。总是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既定的收入下通过选择来 济学的这种科学化使这门学科流向了技术化很难成为“经济学人” 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生产者亦被还原为同一的小企业,总能做 安身立命的所在。 出正确的决策。这样消费者和生产者就会决定一个均衡的供求价格.所 在生产者方面。西方经济学为了弥补均衡分析的不足,增加了非均 以市场会实现一种静态的均衡。西方经济学在微观层面的这种分析  ̄5-)-析即关于垄断生产者的分析,厂商已经不是单一同质受市场影响 框架就是通过对物理学的类比产生的。并借用了许多物理学概念。正 的了,而是可以影响市场的垄断厂商,这时厂商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 如牛顿无法解释让宇宙像时钟般精确运行的第一推力而寻求上帝帮 化来制定决策,这就是典型的“生产者主权理论”,厂商会通过种种手 助一样,亚当斯密对实现市场均衡的第一推力的描述则含蓄多了,采用 段比如广告之类的来影响消费者的意愿。而佛学中却更注重人的尺 了“看不见的手”来说明。这种经济理论就是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的 度.而不是利益至上的尺度。佛学把人看做目的,也就是一种“消费者主 “古典”一般均衡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过去西方经济学的政策 权理论”。这种“生产者主权”理论类似与基督教里掌握权柄的上 建议就是将市场看做可以自我实现均衡。而政府只需要做一个“守夜 帝在经济学中的翻版。佛学却不认为佛陀是立法者。而只是根据不同人 人”,不需要干预经济。但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显然让这种学说站不 的不同需要而宣说法义的教化者,是典型的人本主义。 住脚.最终2O世纪初期的大危机令经济学界出现了“凯恩斯革命”的 在价值维度上西方经济学总是渴望建立一种普世的价值尺度,为 理论革新。改变了过去从微观上分析经济,改从总量宏观上分析经济, 这个尺度其实还是西方文化的尺度 哿西方从工业化以来的线性发展 虽然转变了分析角度,证明了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 但干预的目的仍 模式看作是一种普世的发展模式,并按这种模式建立经济秩序 而佛 是为了实现均衡状态,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这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形成 学的缘起论则是一种多元主义,并不执著于谋求某种最优的发展模式, 了“新古典综合派”。 并且佛学的缘起缘灭的现象观更类似与一种混沌论.而不是基督教思 想中秩序即善的观点而这种混沌中则包含更多中秩序的形态,更多元。 二、西方经济学在佛学视域下的反思 更能持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立足各地区情况,寻找富有个性 佛学在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这三个维度上与西方经济学的迥 的道路J而不是照搬照抄一种模式。此外西方经济学将利己主义作为 然不同,而这个不同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面镜子,做—个反思批判。 一个基本观念,必然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而佛学中的利他性则对人做 首先在本体论上,经济学坚持有一个一般均衡的a ̄-la,这个均衡在 了更宽泛的规定性。并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 现象界的体现就是存在一个供求均衡的均衡价格.从而指导政策制定 参考文献 者运用一些政策工具来实现这种均衡。而在佛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 是缘起的,在本体上是“空”的艘有一个离于现象的实在的本体,所以 [21姜绍华,崔友平.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佛学颇似现象学论者.持现象即本质的看法。这种缘起的现象论也可 [3】姚卫群.佛学概elM],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 1.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