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程序的循环结构
(for循环结构)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循环结构编程的一般步骤及特点。
(1)掌握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掌握VB语言的循环嵌套的规则。 培养和提升学生:
(1)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 方法与过程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环境
1、 教材处理
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4)
节,原教材的编排是以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亲身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实践来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
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
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既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规可依,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得到适度的创新体验。 2、 预备知识
学生已掌握了程序设计基础的顺序及选择结构。
3、硬件要求
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
4、所需软件 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 2课时(90分钟)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情意 教师活动 从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研究的故事入手,又到“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的问题出发,激发学以下方法解决: 学生活动 学生边阅读边倾听。提问:有同
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拉开了本节教学的序幕。 导入 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 ) Print Sqr (2) Print Sqr (4) Print Sqr (6) …… Print Sqr(100) End Sub 由此老师引入今天的循环问题:即问题中包含有重复执行的处理。 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 ) For I=2 To 100 Step 2 Print Sqr (I) Next I End Sub 让学生感到用VB提供的循环结构语句,能很简便地解决循环问题 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问题的程序,归纳总结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以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归纳总结VB语言的for循环特点。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值 语句组 新课讲解 Next 循环变量 3.老师提出上机实践问题:分别求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要求学生展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4、要求学生课堂练习:指出所列程序中的错误,加强知识学习和把握。 5、上机练习:(1)P53实践2 (2)求1×3×5×……×19的值。 6、由问题“已知m个学生进行n个科目的考试,请计算每个同学的平均分。”引出循环嵌套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学会嵌套的技巧与方法: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 Dim fen As Single, sum As Single, average As Single (2),老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1.学生对问题展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分析、归纳,完成实践任务。 3.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分别求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展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分析、归纳,完成实践任务。 5、要求学生完成上机练习,老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6、要求学生上机练习P56的实践(1)、
• m = InputBox(\"请输入学生人数:\") • n = InputBox(\"考试科目数:\") • For i = 1 To m • sum = 0 • For j = 1 To n • fen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 + Str$(i) + \"个同学第\" + Str$(j) + \"科\")) • sum = sum + fen • Next j • average = sum / n • Print \"第\"; i; \"同学平均分:\"; average • Next i • End Sub 通过对以上程序的分析和程序执行过程,使学生能真领会和把握这一编程技巧。 拓展 由图形的输出问题加深学要求学生求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的图形。老师巡生对循环嵌套的问题的把握,帮助学生分析学会嵌套的技巧与方法: 小结 练习 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以及for 循环嵌套。 教师在布置课本的练习:P59(1)、(2),指导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程求解问题。 五、 课外拓展
1、 相关资源
东莞中学信息技术网:http://itedu.dgzx.net/Article_Class.ASP?ClassID=32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http://blog.cersp.com/6002/category/4662.aspx VB程序设计网:
http://www.hutc.zj.cn/xxgcxy/vb/dagang.asp
六、教学反思:
(Do循环结构)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循环结构编程的一般步骤及特点。
(1)掌握VB语言的DO循环语句、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掌握VB语言的循环嵌套的规则。 培养和提升学生:
(1)学会使用VB语言的Do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方法与过程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do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几种不同do循环结构的比较异同。
三、教学环境
1、 教材处理
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4)节,原教材的编排是以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亲身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实践
来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
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既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规可依,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得到适度的创新体验。 2、预备知识
学生已掌握了程序设计基础的顺序及选择结构,以及掌握了FOR循环的基础之上的学习。 3、 硬件要求
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
4、 所需软件
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 所需课时
2课时(90分钟)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意 导入 从“陈婷植树”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拉开了本节教学的序幕。 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陈婷植树”的问题、设题的过程: 学生边阅读边倾听。 1.学生对问题展开分析问题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ge As Integer, Tree As 归纳,完成实践任务。 Integer Age = 17 Tree = 3 Do Age = Age + 1 Tree = Tree + Age - 14 Loop Until Tree >= 100 Print \"到\"; Age; \"岁时种到\"; Tree; \"棵树!\" 新课 讲解 End Sub 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陈婷植树”问题的程序,3.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展开分归纳总结VB语言的DO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执行过程,以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归纳总结VB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语言的DO循环特点。 3.老师提出思考题:已知s=1×3×5×…×N,找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出一个最大整数N,使得S<50000。要求学生展归纳,完成实践任务。 开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5、要求学生上机练习共同探讨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交流,得出使用DO循环的技巧4、上机练习:P54实践(1)、(2) 5、对几种DO循环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各自不同的特点的把握要素,使同学们能运用自如。 设立一些由人力解决较困难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编程知识去解决,比如:判断一个大数是否为素数等问题。 要求学生能设计出算法及编写 拓展 小结 练习
VB语言的DO循环语句、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以及几种不同DO 循环的 教师在布置课本的练习:P59(5),指导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设编程求解问题。
五、 课外拓展
1、 相关资源
东莞中学信息技术网:http://itedu.dgzx.net/Article_Class.ASP?ClassID=32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网:http://blog.cersp.com/6002/category/4662.aspx VB程序设计网:
http://www.hutc.zj.cn/xxgcxy/vb/dagang.asp
六、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