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构主义理论与物理教学

2021-04-25 来源:钮旅网
建构主义理论与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建构主义的简介

建构主义理论是这一轮课程改革的三大现代教育理论依据之一。其实建构主义是上世纪中期以来盛行于世界的一种广泛思潮,它的出发点并不是研究教育而是广泛的对现代注意传统思潮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因而它首先是一种哲学思潮,但一发而不可收,逐渐大大影响了各种思想领域,当然也大大影响了心理学和教育学,并成为当代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教育思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并不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物理教学实际

1、创设情景,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 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景作为”意义构造”的必要前提。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意义构建。教师必然对新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学生要对新创设的情景给予充分的理解,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手段或媒体,使自己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习者自然地要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想或者是疑问。另外可以通过以实践创设情境, 可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有些课设计成活动课, 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在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使用.用实验和多媒体创设情境,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抽象的具象化,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抽象且与学生的常识不相符, 当然不易接受. 对于这类问题可以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演示实验同步进行, 加强直观性和可信度, 让学生深深地理解问题的深刻内涵. 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 比如电很抽象, 笔者设计了电脑动画, 把与??电 相关的物理过程动态、形象地模拟显示出来, 便于学生理解.

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善意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素质和能力, 培养当

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学会与人同心协作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这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协作应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包括与教师的协作,与同学的协作等.每当教师启发时,学生应积极与教师协作,自发地通过教师作为中介来获取知识。例如: 在初中教学中让学生做小实验; 每隔一段时间制作科技小报, 让他们多搜寻有用信息; 以及小科技制作.

3、通过”会话”进行商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意交流的良好科学态度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习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设法使之感到课堂教学的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积极思考,积极讨论,从而发现新规律,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4、在意义建构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达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意义建构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生是信息的主体,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教师应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

师要注意的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并不是要让他们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内容, 例如在初中?简单的运动这一章中, 给学生过多过难的计算题是不适宜的, 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过早地产生畏难心理,而且会模糊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 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的理解. 例如: 对于简单运动学生是有认识的, 即物体移动就是运动,所以他们对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比较容易接受; 而学生由于习惯地认为树木、房屋是不动的, 所以对静止是相对的及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有不同的结论 就比较难接受. 教师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 增强学生学习的建设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 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这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三、总结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 创设生命性、生活性和发展性的课堂,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是中学物理教师不断探索的主要课题。我们需要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

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