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激励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24-05-31 来源:钮旅网
H 激励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文/马玉辉 【摘要】 人力资源被称为“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离不开激励原理的应用。有效的激励必 须是“适时、适度、适法”的激励,本文介绍了激励原理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使用的方式、注意 L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的事项以及应该避免的误区。 【关键词】激励激励原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运用激励原理 合个人爱好和特点的工作、工作内容丰富化等。 4.民主管理激励 人力资源被称为“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离 不开激励原理的应用。 所谓激励.是指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 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激励被认为是通过 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 要和动机为条件。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 展开研究激励问题的。按照激励理论有关观点,要形成有效的激励. 关键在于确定适当的诱因。要根据激励期的长短、激励对象的工作 性质、职务高低、个人财富的状况来正确地确定诱因。只有诱因对路 才能使需求转化为强烈的动机、引发行为。对于收入低、家庭经济困 难的普通员工.物质报酬的激励作用要大于精神激励,而对于高收 入的高级管理人员.适当的精神激励的效果往往大于物质报酬的小 幅变动。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着眼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有效的激励必须是“适时、适度、适法”的激励。要使激励获得良好的 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公平性原则 根据公平理论,人们是需要公平的,而公平是在比较中获得 的,人们注重的不只是所得的绝对量,更注重的是可比的相对量,因 此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一个群体内外相关人员激励的公平性。比如. 就报酬而言,~个人对所得到的报酬是否满意,是可以通过公平理 论来说明的。即是个人主观地将他的投入同别人相比来评价是否得 到公平或公正的报酬。如果一个人觉得他所获的报酬不公平时.他 可能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觉得他所获的报酬是公平的.他可能继 续安心工作;如果一个人认为他个人的报酬要比认为是公平的报酬 要大,他可能会更加努力工作。 2.物质利益性原则 即是要设法增加员工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尽量满足个人物质 利益,以丰厚的待遇吸引人;地处一般城市的企业或单位,更要以高 待遇来弥补区域的劣势。 3.多样化和差异性原则 所谓多样化原则就是视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差 异性原则是针对不同的个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组织在制定激励 措施时,应按岗位不同,职务、级别差异以及不同的年龄段,分层次、 分类别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激励的一般方式 1.目标激励 企业或单位可给员工设定一定的任务目标,实行目标激励管 理。也就是将员工每年应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定为任期目标,施加一 定压力,有利于他们完成任务,早出成果。 2奖励激励 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前者主要通过增加工资或奖 金,后者主要指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给予一定的荣誉等等来调动 员工的积极性。 3.机会激励 这是指涉及到工作内容本身的激励.给予员工各种机会.包括 职位的提升、权限的扩大、工作范围的扩大、安排更具挑战性或更符 主要表现在员工参与组织的管理决策的研究和讨论。一方面使 员工通过参与管理获得一种重视的机会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又可使 员工获得信任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情感沟通激励 良好的沟通可以消除误解,使上、下级取得共识。员工、尤其是 骨干员工,受尊重的需求较高,渴望被尊重、理解。可以通过情感沟 通方式,来激发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情感交流的目 的就是要通过引导和说服使员工认识到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是可 以取得一致的,并且即使不一致时,也应以组织利益为重,顾全大局。 三、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机制的优化 1科学进行员工需求分类 研究员工需求是有效激励的基础。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 次,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然 而,马斯洛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局限性在于:第一,解释不了需求的 “倒挫”现象,当员工的高一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低层次需求将 更进一步。例如“59”现象,个别高级管理人员在l临近退休、事业没有 更多发展空间时,会滥用职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不 是理论上的简单排列,而是一种复杂的组合和变化,其需要的迫切 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很多具有创业精神的人,在生活窘迫的情 况下,依然追求创业。成就激励理论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进一步的理 论解释。因此,在实践中,应以马斯洛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其他型 激励理论对员工需求进行分类。 2.合理设定员工的激励目标 在对员工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后,就可以进行激励力设定。不仅要 考虑员工努力的强度,还必须考虑员工努力的质量。应该运用全面 目标管理的方式,明确员工的责任、权力和义务,使二者成为紧密的 利益共同体。激励目标的设定要科学。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具备清晰、 定量、可考核、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等必备条件。 3.建立公平的员工激励体系 管理人员在运用公平理论进行激励时.应重视公平系统的两个 环节:一是制度公平.即管理制度要健全。对于员工的奖励和处罚要 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不是管理者视员工业绩和实际表现临时或 自行决定。二是过程公平。一方面在制定奖励和处罚管理制度的时 候,要有广泛的民主参与,使企业或单位制度决策能真正代表广大 员工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执行对员工的奖励或者处罚决定的时候. 要按照企业或单位的管理流程公开履行兑现,发挥员工的监督作 用。另外,对员工实现工作目标后的奖励水平要适宜.奖励水平要在 企业或单位的成本控制基础上,综合考虑员工的智力、体力和时间 的投入因素,还要考虑员工的机会成本。 4.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激励理论,应充分考虑员工努力、工 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认识、奖励和满足等变量因素对 员工激励的影响,科学设计激励体系,使激励促成努力。努力产生绩 效,绩效产生满足.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激励文化,使之“对内具有 一29— l L中国高蔫技术企业  发挥作用。譬如,激励的公平合理对于员工构成强有力的刺激。在激 励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受到 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使广大员工,焕发出更大的当家作主的热 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其他一系列相关措施相配合才能 情,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注意避免陷入激励误区 误区1:把激励等同于奖励。管理激励,从完整意义上说,应包 了公平对待,必须反对平均主义、“一刀切”,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效 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是 应。又如,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激励要建立在客观的评估之上。 对立统一的。惩罚措施与奖励措施应该相对应,激励机制包括正面 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激励,使激励更有效。 的奖励措施,但同时也应有一套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希望出现的行 误区4:只对部分人激励。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注意对全体 员工都要进行有效的激励.这样才能实现“组织和个人利益的一致. 参考文献 f21彭益民:中国古代与西方激励方法的比较.管理论坛,2003年9月 为。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则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 同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这样激励措施最有效,同时也可 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甚至在每个人的不同 于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 误区3:只要建立起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效果。一套科学有 f上接27页) 有的产权问题,不能简单地作为劳动的收益比如工资来看待。 误区2:同样的激励可以适用于任何人。激励要有针对性,对不 激发出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控制激励的成本.提高激励的支出收益比,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 f11杨长庚吴琼:MBA领导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1月 发展阶段,激励因素会有所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将有助 『31姚凯李凯风陶学禹: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中国人力资源开 发网 (作者单位系唐山市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 首先着眼于智能型人才的开发.着重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再造和创造 性才能的培养,培养职工的洞察力、创造力、判断力,形成职工的“整 二是用人力资源管理创造效益。应充分重视人的价值,从精神 合式创新才能”.使职工能运用资讯科技、信息、知识和自己的判断 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挖掘人才的潜力。所谓精神文明方面就是 力来对企业面临的复杂问题做出正确决策。 树立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物质方面,即企业应在收益分配上遵循 第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着眼于入的健康 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切实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建立创 人格的培养.包括持久工作热情、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人际关系的协 新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激情,把广大职 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员的意愿、力量、智慧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的整体,发挥人才的最大 潜能。 第三.从企业发展战略、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人力 资源开发的动态策略和政策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事前规划与之适 因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没有开发利用,就没有进 应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总体计划,使人才供给紧随企业发展步骤。同 步.没有储备和使用就没有发展,这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的转变力度,增加整个社会的投资额,鉴于目前国家财政的局限性, 时依据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人才需求的不同特点,进 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 第四,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与人才的招聘。人才竞争取胜的关 基础教育:二是继续教育。在校教育方面,首先应加大教育投资模式 键是人才是否为“真才”,应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和手段,如智能测 量、人格测量、情境模拟测验、评价中心等科学方法作为企业人才资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投资,主要用于高效 源开发的选录手段。在培养人才方面强调企业与高校在教育科学上 的科研合作上。其次。加快教学计划的结构性调整工作;重点培养学 的对口合作,产学协调,有利于对企业管理的系统,整体思维和缩短  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的培养周期。所需的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此外,还需制定人才的再培训计 第五,主管教育部门应把专业学校与企业自办的培训结合起来, 划和终身培养制。应构建一个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主 使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把过去偏重理 动响应创新潮流的教育和培训网络体系,重点应使高校和科研基地 论的观念改为“求实”、“求新”、“求特”的实践与运用;并发挥其 与企业单位和政府联手发展,这样既提高了人的技能水平,又能培 专业学校的多功能作用。为社会市场和成人学习提供培训教育服 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社会教育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其中 最核心的内容。对此,应注意以下方面: 务。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理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才能建立起科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应着眼于智能型人才的开发。在知识 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系统,才能在日益进步的知识经济大潮席卷下, 经济社会里,企业经济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 做好足够的准备.赢得更多的商机和更大的效益。 科技和创造力.而这些资源的生产者只能是智能型人才。企业必须 f上接28页) (作者单位系唐山市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 总之.由于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集中于某一产业,通过多类行动 些产业而言,尤其是那些产业链比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突出 群与大企业集群之间的协作体系。小企业集群与大企业的协作方式 主体的共同努力.利用集群效应而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针对 应该多样化,可以是产品为中心的分工协作,可以是销售为中心的 一分工协作.可以是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合作,也可以是承包服务为 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和国际 中心的协作。尤其是建立和培植以新型零部件为中心与大企业共同 竞争力。 发展的网络状小产业集群最为重要。 4、塑造信任、合作的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政府应运用舆论的力量。大力宣传、引导集群文化的形成。政 [1】蔡宁.杨旭:论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U】中国软科学 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对集群内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 2002(5) 誉评级,向集群内外公布,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大力推介,对信誉差的 [2】赵优珍.基于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U】对外经济 则给予警告。政府在必要时介入,运用法律、行政手段等对危及集群 整体的败德行为加以干预。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行业自 贸易大学学报2003(3) [3】王淼.刘泮印.邢萍.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U]商 (作者单位系佛山市易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律性社团组织.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 场现代化2007(1) 无序竞争。 一30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