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的平方根是( ) A.2 B.±2
23
C. D.﹣2
2.计算(a)结果正确的是( ) A.3a B.a C.a D.6a 3.分式﹣A.﹣
可变形为( ) B.
C.﹣
D.
2
6
5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5.附图为八个全等的正六边形紧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形.根据图中标示的各点位置,判断△ACD与下列哪一个三角形全等?( )
A.△ACF B.△ADE C.△ABC D.△BCF
6.如图,数轴上所表示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x≥2 B.x>2 C.x>﹣1 D.﹣1<x≤2
7.某小组7位学生的中考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依次为27,30,29,27,30,28,3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A.30,27 B.30,29
C.29,30 D.30,28
8.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作AC⊥BC于点C,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α的值,错误的是( )
A. B. C. D.
2
9.命题:“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bx+1=0,当b<0时,必有实数根”;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 ) A.b=﹣1
B.b=﹣2
C.b=﹣3
2
D.b=﹣4
10.已知二次函数y=a(x﹣h)+k(a>0)的图象过点A(0,1)、B(8,2),则h的值可以是( )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方程x=x的解是 .
12.同时抛掷两枚材质均匀的硬币,则正面都向上的概率为 .
13.如图,在△ABC中,AB=AC,∠B=40°,以B为圆心,B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D,连接AD,则∠DAC的度数是 °.
2
14.如图,⊙O的半径为2,OA=3.5,∠OAB=30°,则AB与⊙O的位置关系是 .
15.对于任意实数,我们可以用 max{a,b},表示两数中较大的数. (1)max{﹣1,﹣2}= ;
(2)max{1,﹣x+2x﹣1}( x为任意实数)= . 16.已知
=(a﹣b)(c﹣a)且a≠0,则
= .
2
三、解答题(共86分) 17.计算:
×sin45°﹣2015+2.
0
﹣1
18.如图,AB、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AD∥BC,求证:O是CD的中点.
19.解方程:.
20.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
21.学校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某班50名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下表是李华同学对全班捐款情况的统计表: 捐 款 (元) 人 数
5 18
10 20
20 B
A 4
30 2
已知全班平均每人捐款11.4元.请求出A、B的值.
22.甲、乙两商场春节期间都进行让利酬宾活动.其中,甲商场对一次购物中超过200元后的价格部分打7折,如图所示,表示甲商场在让利方式下y关于x的函数图象,x(单位:元)表示商品原价,y(单位:元)表示购物金额.若乙商场所有商品按8折出售,请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乙商场在让利方式下y关于x的函数图象,并说明如何选择这两家商场购物更省钱.
23.如图,点A在∠B的边BG上,AB=5,sin∠B=,点P是∠B的边BH上任意一点,连接AP,以AP为直径画⊙O交BH于C点. 若BP=
,求证:BG与⊙O相切.
24.如图,点B(3,3)在双曲线y=(其中x>0)上,点D在双曲线y=( 其中x<0)
上,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且点A、B、C、D围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设点A的坐标为(a,0),求a的值.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某数学学习小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α,β都为锐角,且tanα=,tanβ=,求α+β的度数.
该数学课外小组最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把α,β放在正方形网格中,使得∠ABD=α,∠CBE=β,且BA,BC在直线BD的两侧,连接AC. (1)观察图象可知:α+β= °;
(2)请参考该数学小组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α,β都为锐角,当tanα=3,tanβ=时,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MON=α﹣β,并求∠MON的度数.
26.设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的中点,F是BC边上一点,线段DE和AF相交于点P,点Q在线段DE上,且AQ∥PC. (1)连接AC,证明:PC=2AQ;
(2)当点F为BC的中点时,AP与PF满足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7.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M>0,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都满足﹣M≤y≤M,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图中的函数是有界函数,其边界值是1.
(1)若函数y=﹣x+1(a≤x≤b,b>a)的边界值是2,且这个函数的最大值也是2,求b的取值范围;
(2)将函数y=x(﹣1≤x≤m,m≥0)的图象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的边界值是t,当m在什么范围时,满足≤t≤1?
2
2016年福建省厦门六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的平方根是( ) A.2 B.±2 C. D.﹣2
【考点】平方根.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4的平方根即可. 【解答】解:4的平方根是±2; 故选B.
2.计算(a2)3
结果正确的是( ) A.3a2
B.a6
C.a5
D.6a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求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a2
)3
=a6
. 故选:B. 3.分式﹣可变形为( ) A.﹣
B.
C.﹣
D.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先提取﹣1,再根据分式的符号变化规律得出即可.【解答】解:﹣=﹣
=
,
故选D.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则这个多边形是(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根据内角与外角互为邻补角,因而就可以求出外角的度数.根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利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外角和中外角的个数,即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外角是180°﹣120°=60°, 360÷60=6,则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 故选:C.
5.附图为八个全等的正六边形紧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形.根据图中标示的各点位置,判断△ACD与下列哪一个三角形全等?( )
A.△ACF B.△ADE C.△ABC D.△BC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ASA,AAS,SSS)结合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ACD和△ADE全等, 理由是:∵根据图形可知AD=AD,AE=AC,DE=DC, ∴△ACD≌△AED, 即△ACD和△ADE全等, 故选B.
6.如图,数轴上所表示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x≥2 B.x>2 C.x>﹣1 D.﹣1<x≤2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根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数轴可得: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故选:A.
7.某小组7位学生的中考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依次为27,30,29,27,30,28,3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A.30,27 B.30,29 C.29,30 D.30,28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答】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这一组数据中30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故众数是30;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7,27,28,29,30,30,30,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29,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9. 故选B.
8.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作AC⊥BC于点C,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α的值,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以及互余的定义得出∠α=∠ACD,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
【解答】解:∵AC⊥BC,CD⊥AB, ∴∠α+∠BCD=∠ACD+∠BCD, ∴∠α=∠ACD, ∴cosα=cos∠ACD=
=
=
,
只有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9.命题:“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bx+1=0,当b<0时,必有实数根”;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 ) A.b=﹣1
B.b=﹣2
C.b=﹣3
D.b=﹣4
2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先根据判别式得到△=b﹣4,在满足b<0的前提下,取b=﹣1得到△<0,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方程没有实数解,于是b=﹣1可作为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 【解答】解:△=b﹣4,由于当b=﹣1时,满足b<0,而△<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当b=﹣1时,可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故选A.
10.已知二次函数y=a(x﹣h)+k(a>0)的图象过点A(0,1)、B(8,2),则h的值可以是( )
A.3 B.4 C.5 D.6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把A点和B点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得到方程组,消去k得到可解得a=利用a>0得到h的取值范围,再利用此范围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然后
2
2
2
【解答】解:把A(0,1)、B(8,2)分别代入y=a(x﹣h)+k(a>0)得②﹣①得64a﹣16ah=1, 解得a=所以h<4. 故选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方程x=x的解是 x1=0,x2=1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2
2
,
>0,
【分析】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提取公因式分解因式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解答】解:x=x, 移项得:x﹣x=0,
分解因式得:x(x﹣1)=0, 可得x=0或x﹣1=0, 解得:x1=0,x2=1. 故答案为:x1=0,x2=1
12.同时抛掷两枚材质均匀的硬币,则正面都向上的概率为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求出正面都向上的概率即可. 【解答】解:列表如下:
2
2
.
正
(正,正) (正,反)
反
(反,正) (反,反)
正 反
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4种,正面都向上的情况有1种, 则P=, 故答案为:
13.如图,在△ABC中,AB=AC,∠B=40°,以B为圆心,B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D,连接AD,则∠DAC的度数是 30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40°,由AB=BD,得到∠ADB=7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AB=AC,∠B=40°, ∴∠C=∠B=40°,
∵AB=BD, ∴∠ADB=70°,
∴∠DAC=∠ADB﹣∠C=30°, 故答案为:30.
14.如图,⊙O的半径为2,OA=3.5,∠OAB=30°,则AB与⊙O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如图,作OH⊥AB于H,求出OH与半径半径即可判断. 【解答】解:如图,作OH⊥AB于H,
在RT△AOH中,∵∠OAH=30°.OA=3.5,∠OHA=90°, ∴OH=OA=<2, ∴⊙O与AB相交. 故答案为相交.
15.对于任意实数,我们可以用 max{a,b},表示两数中较大的数. (1)max{﹣1,﹣2}= ﹣1 ;
(2)max{1,﹣x+2x﹣1}( x为任意实数)= 1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1)比较﹣1和﹣2的大小关系即可求得答案;
(2)把﹣x+2x﹣1可化为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则可比较其与1的大小关系,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
2
2
(1)∵﹣1>﹣2, ∴max{﹣1,﹣2}=﹣1, 故答案为:﹣1;
(2)∵﹣x+2x﹣1=﹣(x﹣1)≤0, ∴1>﹣x+2x﹣1,
∴max{1,﹣x+2x﹣1}=1, 故答案为:1. 16.已知
=(a﹣b)(c﹣a)且a≠0,则
= 2 .
2
22
2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分析】根据题意将原式变形,盘后主要利用添项法可配成完全平方式,再利用偶次方的非负性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
化简:4a﹣4a(b+c)+(b+c)=0,即:
故答案为:2.
三、解答题(共86分) 17.计算:
×sin45°﹣2015+2.
0
﹣1
22
,
,所以=2.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二次根式性质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2
18.如图,AB、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AD∥BC,求证:O是CD的中点.
×
﹣1+=1.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求出OA=O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C=∠D,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BO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C=OD,最后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证明即可. 【解答】证明:∵O是AB的中点, ∴OA=OB, ∵AD∥BC,
∴∠A=∠B,∠C=∠D,
在△AOD和△BOC中,∴△AOD≌△BOC(AAS), ∴OC=OD,
∴O是CD的中点.
19.解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
.
,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2a=a+2, 解得:a=2,
经检验x=2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
20.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D点坐标即可;
(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B=37°,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
(2)在Rt△ABC中,∠B=37°, ∴∠CAB=53°, 又∵AD=BD,
∴∠BAD=∠B=37°,
∴∠CAD=53°﹣37°=16°.
21.学校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某班50名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下表是李华同学对全班捐款情况的统计表: 捐 款 (元)
人 数
5 18
10 20
20 B
A 4
30 2
已知全班平均每人捐款11.4元.请求出A、B的值.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加权平均数.
【分析】根据总人数50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出A、B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
,
,
故A的值为25,B的值为6.
22.甲、乙两商场春节期间都进行让利酬宾活动.其中,甲商场对一次购物中超过200元后的价格部分打7折,如图所示,表示甲商场在让利方式下y关于x的函数图象,x(单位:元)表示商品原价,y(单位:元)表示购物金额.若乙商场所有商品按8折出售,请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乙商场在让利方式下y关于x的函数图象,并说明如何选择这两家商场购物更省钱.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利用两点法作出函数图象即可,求出两家商场购物付款相同的x的值,然后根据函数图象作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乙商场的让利方式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y乙=0.8x,y甲=200+0.7(x﹣200)=0。7x+60, 令0。7x+60=0.8x,得x=600, 当x>600元时,选择甲, 当x=600元时,甲乙一样, 当x<600元时,选择乙.
23.如图,点A在∠B的边BG上,AB=5,sin∠B=,点P是∠B的边BH上任意一点,连接AP,以AP为直径画⊙O交BH于C点. 若BP=
,求证:BG与⊙O相切.
【考点】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CP=90°,求出∠ACB=90°,求出AC=3,BC=4,计算求出=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BCA∽△BAP,根据相似求出∠BAP=90°,根据切线的
判定得出即可.
【解答】证明:∵AP为⊙O的直径, ∴∠ACP=90°, ∴∠ACB=90°, ∵AB=5,sin∠B=, ∴AC=3,BC=∵BP=∴
=, =,
=4,
∵∠B=∠B, ∴△BCA∽△BAP, ∴∠BCA=∠BAP, ∵∠BCA=90°, ∴∠BAP=90°, ∴PA⊥AB, ∵PA过圆心O, ∴BG与⊙O相切.
24.如图,点B(3,3)在双曲线y=(其中x>0)上,点D在双曲线y=
( 其中x<0)上,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且点A、B、C、D围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设点A的坐标为(a,0),求a的值.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判定.
【分析】如图,作DE⊥OC于E,DF⊥x轴于F,BM⊥OA于M,先证明△CDE≌△ADF,△ADF≌△BAM,推出DE=DF,AF=BM,求出点D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作DE⊥OC于E,DF⊥x轴于F,BM⊥OA于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AD=AB,∠CDA=∠DAB=90°, ∵∠DFO=∠DEO=∠EOF=90°, ∴∠EDF=90°=∠CDA, ∴∠CDE=∠ADF, 在△CDE和△ADF中,
,
∴△CDE≌△ADF,同理△ADF≌△BAM, ∴DE=DF,AF=BM=3, ∵点D在y=﹣上, ∴点D坐标(﹣2,2),
∴DE=DF=2, ∴OA=1,
∴点A坐标(1,0). ∴a=1.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某数学学习小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α,β都为锐角,且tanα=,tanβ=,求α+β的度数.
该数学课外小组最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把α,β放在正方形网格中,使得∠ABD=α,∠CBE=β,且BA,BC在直线BD的两侧,连接AC. (1)观察图象可知:α+β= 45 °;
(2)请参考该数学小组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α,β都为锐角,当tanα=3,tanβ=时,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MON=α﹣β,并求∠MON的度数.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1)由BC=AB+AC=2AB,得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90°,那么α+β=∠ABC=45°;
(2)连结MN,由OM=ON+MN=2ON,得出△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NM=90°,那么α﹣β=∠MON=45°.
【解答】解:(1)如图1.
∵BC=3+5=34,AB=4+1=17,AC=4+1=17, ∴BC=AB+AC=2AB,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90°, ∴α+β=∠ABC=45°. 故答案为45;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如图2,连结MN.
∵OM=3+1=10,ON=2+1=5,MN=2+1=5, ∴OM=ON+MN=2ON,
∴△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NM=90°, ∴α﹣β=∠MON=45°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6.设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的中点,F是BC边上一点,线段DE和AF相交于点P,点Q在线段DE上,且AQ∥PC. (1)连接AC,证明:PC=2AQ;
(2)当点F为BC的中点时,AP与PF满足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1)〖法二〗如图2,延长DE,CB相交于点R,作BM∥PC,根据AQ∥PC,BM∥PC,和E是AB的中点,D、E、R三点共线,求证△AEQ≌△BEM.同理△AED≌△REB.再求证△RBM∽△RCP,利用其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证明结论.
(2)如图3,当点F为BC的中点时,PF=2AP不成立.作BN∥AF,交RD于点N.根据△RBN∽RFP.利用F是BC的中点,RB=BC,可得∠NBE=∠PAE.求证△BNE≌△APE即可.
【解答】(1)证明:延长DE,CB相交于点R,作BM∥PC.如图1所示: ∵AQ∥PC,BM∥PC, ∴MB∥AQ.
=,又利用AE=BE,∠NEB=∠PEA,
∴∠AQE=∠EMB.
∵E是AB的中点,D、E、R三点共线, ∴AE=EB,∠AEQ=∠BEM. ∴△AEQ≌△BEM. ∴AQ=BM.
同理△AED≌△REB. ∴AD=BR=BC ∵BM∥PC,
∴△RBM∽△RCP, 相似比是. PC=2MB=2AQ.
(2)解:当点F为BC的中点时,AP=PF.理由如下: 作BN∥AF,交RD于点N.如图2所示; 则△RBN∽RFP. ∵F是BC的中点, 由(1)得:RB=BC, ∴RB=RF. ∴
=,
又AE=BE,∠NEB=∠PEA,∠NBE=∠PAE. ∴△BNE≌△APE, ∴AP=BN. ∴AP=BN=PF.
27.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M>0,对于任意的函数值y,都满足﹣M≤y≤M,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M中,其最小值称为这个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图中的函数是有界函数,其边界值是1.
(1)若函数y=﹣x+1(a≤x≤b,b>a)的边界值是2,且这个函数的最大值也是2,求b的取值范围;
(2)将函数y=x(﹣1≤x≤m,m≥0)的图象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的边界值是t,当m在什么范围时,满足≤t≤1?
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根据函数的增减性、边界值确定a=﹣1;然后由“函数的最大值也是2\"来求b的取值范围;
(2)需要分类讨论:m<1和m≥1两种情况.由函数解析式得到该函数图象过点(﹣1,1)、(0,0),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这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分别是(﹣1,1﹣m)、(0,﹣m);最后由函数边界值的定义列出不等式≤1,﹣m≤1﹣m≤1或﹣1≤﹣m≤﹣,易求m取值范围:0≤m≤或≤m≤1.
【解答】解:(1)∵函数y=﹣x+1的图象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a时,y=﹣a+1=2,则a=﹣1
当x=b时,y=﹣b+1.则∴﹣1<b≤3;
,
(2)若m>1,函数向下平移m个单位后,x=0时,函数值小于﹣1,此时函数的边界t>1,与题意不符,故m≤1.
当x=﹣1时,y=1 即过点(﹣1,1) 当x=0时,y最小=0,即过点(0,0), 都向下平移m个单位,则
(﹣1,1﹣m)、(0,﹣m)≤1﹣m≤1或﹣1≤﹣m≤﹣, ∴0≤m≤或≤m≤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