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1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五1)班学生有47人,男生有22人,女生有25人。在本学期学生没有课本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调查、走访、讨论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因此在确立主题阶段,教师注意抓住契机,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三.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适合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明确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四.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因此我便抽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与调查,在调查中及时发现关键之处,提醒他们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便能在体会中记录出一些重要细节。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利用,重视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地方:
1.基于学生的需要,目的,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 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但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身能发现问题,明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身发现问题,
自身设计方案,自身收集资料,自身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日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精英奠定基础.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教学工作我受益匪浅!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2
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即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
主动性、积极性;突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过程的有效指导。一学期来,我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本学期来,我能根据教研组和学校的课题组计划,并做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明确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重视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 三.重视学生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相比,更重视学生的探究、合作。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乐意合作、善于合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这学期我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作用,如何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对这门课程兴趣比较浓厚,教师也是以十分的热情影响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与研究。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因此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因此它决不但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明确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
以从身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明确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明确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例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例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课题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明确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多人,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一些操作性的课题兴趣浓厚。但是由于学校出于一些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一些需要离开校园的社区调查活动开展有较大的阻力,因此,本学期,把重心放到校园内,学生身边的
事情,着重通过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四.教学措施
1.教学方法采用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模仿、体验、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融合好,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成为手脑并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 2.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努力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注意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分享成功的快乐。
3.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与技术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4.综合实践活动还要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劳动结合起来,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洁卫生,剪下来的废纸屑不能乱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时间
观察金鱼第一周 第二周
观察蜗牛第三周 观察蚂蚁第四周
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第五周 方向与路线第六周 餐盘中的蔬菜第七周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第八周 吃瓜果要讲卫生第九周 猜字谜第十周
维护公共卫生第十一周 动物世界第一十二周 流鼻血时该怎么办第一十三周 奇妙的指针第一十四周 食用冷饮要适当第一十五周 第一十六周 第一十七周
十二生肖夏天要睡午觉气压千斤顶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光阴似箭,下半学期的教学将接近尾声。本学期,综合学科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开展着。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因此我们开展了以“走进生肖”、“有趣的标志”、“巧手缝沙包”、“地震应对与防护”等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通过上网、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总结汇报,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适合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明确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三.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