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简介 内容 核心问题 简介
广义地说,语言哲学(linguistic philosophy),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现象研究的观点和理论,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支派或变种,因为其所用的方法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是以现代数理逻辑的运用为基础的。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内容
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其二: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最后,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核心问题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
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语言学转向
目录
概念 源流 讨论 价值 语言学转向,亦称语言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 概念
\"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换句话说,语言不仅被看成是传统哲学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是哲学要进一步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根本问题,由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哲学运思过程在相当程度上被语言问题所替换。
源流
作为一个术语,\"语言学转向\"最早由维也纳学派的古斯塔夫·伯格曼在《逻辑与实在》(Logic and Reality,1964)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的语言论哲学家都通过叙述确切的语言来叙述世界,构成了语言学的转向,语言成为日常语言哲学家与理想语言哲学家在方法上的基本出发点。
但使这个说法得到广泛流传和认同的,则主要缘于理查德·罗蒂所编的《语言学转向——哲学方法论文集》(The Lingustic Turn:Essays in Philosophical Method, 1967)一书的出版。
总体来看,两位学者对哲学新动向的总结针对的主要是英美分析哲学,其中包括作为先行者的弗雷格、罗素,在一定程度上受他们影响的牛津日常语言学派和维也纳学派,以及后来的逻辑实用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他们共同展示了哲学研究中语言分析的不同方法和阶段。
讨论
分析哲学家大多是数理方面的科学家,在追求科学性方面承袭了实用主义的传统,即力图在语言、意义和实在之间达到统一,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那些无法为经验证实的语言命题被宣告为非科学的和无意义的命题。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追求普遍有效性的真理言说系统,其语言必然包含超越于经验的指向,因此分析哲学的科学性要求最终划分两个世界,也即可以用可靠语言或有意义的命题进行表达的部分,和无法进行表达的“无意义的”部分。
我们看到,\"语言学转向\"虽然在狭义上讲的是与分析哲学和语言学直接相关的部分;但是从广义上看,它的深度已经涉及到符号和表意系统整体,而广度上则包括了欧美现代哲学的整体趋势,因此这一转向也可以认为是西方哲学整体的\"语言转向\",对后来的哲学研究影响深远。今天的哲学家已经很难直接去探讨纯粹的哲学运思,而是必须面对各种文化意义领域与语言学或者其他指意符号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事实上,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早就认为,使用符号的能力乃是思想的根本要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皮尔斯应该是最早预言了\"语言学转向\"的一位哲学家。
价值
从横向看,\"语言学转向\"直接源自数理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从纵向看,\"语言学转向\"实际上是现代哲学方法论转向的一个结果,无论是第一、第二代实证主义的经验归纳还是现象学的本质直观,都首先意味着现代哲学的方法论转换,其次才是语言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的出台并取得中心地位。
由于语言联系着主体与客体、本体论领域和认识论领域,因此这一转向并非真正与传
统哲学异质,而只是从一种新视角来重新探讨传统哲学面临的各种问题,其初衷很难说是对形而上学问题的真正拒绝。只不过在结果上,\"语言学转向\"展示了把形而上学科学化的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但乐观地看,\"语言学转向\"也反过来标明了人类语言与科学化表达对于形而上学的无力,因此它恰恰更为鲜明而突出了形而上学独立和超越于人类经验范式的价值和意义。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百科名片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姓名: 外文名: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英国 奥地利
公元1889年4月26日(己丑年)
逝世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公元1951年4月29日 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 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
语言哲学的奠基人
《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目录
人物生平
人物著述 个人名言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研究文献
展开
人物生平 人物著述 个人名言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研究文献
展开
人物生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
历史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后排右一希特勒)
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
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与阿道夫·希特勒同学,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
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
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
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
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
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
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
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
与世长辞。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
维特根斯坦的墓地
出类拔萃。
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长期的艺术捐助商,勃拉姆斯、马勒等是这个被音乐充满的家庭里的常客。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中音乐天赋不算突出的路德维希其单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诣,同样,被认为是有书面表达障碍的维特根斯坦的文笔却也十分精湛。
另外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人物思想
分析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哲学主要研
维特根斯坦和建筑师保罗·恩格曼设计的作品
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逻辑
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他的独立思考焦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自我”,一个可与世界进行不断信息交流的自我。他的老师或朋友,如经济学家皮耶罗·斯拉法则使他接触到语言社会性的一面,他们的观点对于纯正安静的逻辑世界是一种冲击,因而也有助于维特根斯坦走出纯净的逻辑世界,面向喧闹的日常语言交流世界。
名言: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沉默
在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那就是沉默。
何谓沉默,就是指对眼前的事物或者心中所想闭口不言,把言语滞留在心里而不表达出来。在哪些环境下会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认为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保持沉默。比如一个简短的哲学理论,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即使用上成千上万的字去解释它,也难以把它说个透彻和明晰,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心里虽然对它有个了解,但无从寻找合适的字眼去把这个理论解释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才导致没有办法把这个理论清楚地解释出来。再比如谈论人生和理想这类虚有的事物,即使口若悬河,也难以说个明白、道个清楚。每个人的思想各异,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生”或者“理想”的畅谈也将各式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
这类与实际有差距的事物被哲学家们称作“神秘事物”,在这些“神秘事物”面前,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来说,既然无法言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沉默。[1]
人物著述
逻辑笔录(Notes on Logic, 1913)
逻辑哲学导论(Tractatus Logical-Philosophicus, 1922) 小学生的字典(Worter-buch fur Volksschulen, 1926) 哲学文法(Philosophische Grammatik) 哲学评论(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圈(1929-1932记录)(Wittgenstein and Vienna Circle, 1967) 维特根斯坦的讲课, 1930-1933 蓝皮书, 1933-1934
褐皮书, 1934-1935哲学研究, 1936-1945[2]
数学基础评论(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1936-1945)
美学, 心理学及宗教信仰的讲课及会话(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Religious Belief ,1938)
论确定性(On Certainty, 1969) 颜色评论(Remarks on Color, 1978)
逻辑哲学论(初作《名理论》),张申府译,陈启伟 校 哲学研究,陈嘉映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论确实性,张金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化与价值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 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 一种哲学的考察 论数学的基础 心理学哲学评论杂评 纸条集
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 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
个人名言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我呆在一个别人继续向前的地方。
人会把他自身全部的邪恶看作是蒙蔽。 否定责任是让人不去承担责任。
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
我的心灵的襞里始终粘贴在一起,为了敞开内心,我每一次都不得不将他们撕开。 其实,一个男人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 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是什么。
要是人们某些时候没有做蠢事,那就不会做成聪明的事情。人类是人类灵魂最好的图画。
言词即行为。
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权利怜悯别人。 去信仰吧!这没有害处。
只有在天才不济之处你才看见才能。
想要思考是一回事,有思考的才能则是另一回事。 漂亮的东西不会是美丽的。 我们最大的愚蠢也许是非常的聪明。
维特根斯坦
你必须说出新的东西,但它肯定全是旧的。 天才是靠勇气去实践的才能。 没有什么比不欺骗自己更难做到的。
巧妙地隐藏着的东西往往是很难找到的。
思想有时也在未成熟之前从树上掉下来。脸是身体的灵魂。 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忏悔必须成为你新生活的一部分。 你付出的代价有多少,他们就将支付多少。
善待某个不喜欢你的人,你不仅要有好脾气,而且还要非常得体。 任何靠梯子才能达到的东西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思维也有一段耕耘的时间和一段用来收获的时间。 我不让自己受到影响,这就很好![3]
当你的智慧超越时光数百年,时光总有一天会超越你的智慧。
人物影响
维特根斯坦二十年代初在哲学界开始崭露头角。早年他曾受罗素的影响而成为逻辑经验主义的先驱之一,后来他脱离了该哲学流派而成为日常语言哲学的主要代表。维特根斯坦早期所坚持的逻辑经验主义和后期所坚持的日常语言哲
维特根斯坦全集
学是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流派。他们都认为,认识不能超越于经验之外。 逻辑经验主义主张经验证实的原则,语言,语词、语句的意义是由它们所对应的经验事实决定的,而真理就是命题和经验事实的一致,真理的标准在于经验的证实。日常语言哲学主张日常语言分析的原则,语言、语词、语句未有独立的概念本质,它们的意义是由人们日常习惯中所约定的语言规则所设定的。
事实上,这两个流派都否定语言,语词、语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殊途同归,陷入主观经验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曾经震动了西方哲学界,许多与他同时代的和在他之后的西方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包括他的老师罗素也曾—度接受了他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他不仅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而且对哲学方法论,逻辑学(尤其是数理逻辑)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近些年来,西方许多国家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专家,学者,出版了大量的专著文献。奥地利还多次举办了国际维特根斯坦专题讨论会。在西方哲学界,有人称他的哲学为上一世纪唯心主义哲学转变为本世纪分析哲学的“革命”;也有人称他是把现代哲学方法“推进到决定性转折的第一人”。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今日伟大思想》1979年卷和1980年卷把他列为二十世纪社会科学六十二项重大成果(其中哲学为五项)的代表之一。总之,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维特根斯坦的评价虽是众说纷纭,但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的重要地位是不应忽视的。
人物评价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中都没有放弃对于哲学的思考和研究,短短几十载光阴,维特根斯坦用来一生去领悟哲学,体验哲学。上学、工作、参军、做教授、演讲......这些生活与工作都是他对哲学体验与领悟的重要的历程。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没有脱离现实,而是走入现实,感受现实,总结现实,如此才造就了维特根斯坦对自己的思想的不断修正,避免了极端与偏激,做到真实与实际。事实即使如此——语言哲学的研究就是需要走进现实,维特根斯坦也是这么做的。
对于维特根斯坦,似乎不像海德格尔一样那么的有名气,但事实上,许多人将其列为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连时代周刊等的大众传媒都将其评价为最重要的世纪人物等等。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在原创性方面无与伦比。他所主张的哲学革命非常彻底,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这个很夸张。这样一个超乎人们长期思维的论断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无论如何,无论是追随者或者是批评者,却很少有超越他的革命思想。意思就是,无论是赞成或者是反对,几乎没有什么人会继续他的理论深入地研究与做下去。这点非常符合人性。人们喜欢且更容易接受一点一点的改进,常常会欣赏那些平庸但好像很有学问的学者,因为他们所想的正是一般人所想到的观点,所以很容易被人接受。有人说,人们从罗素、弗莱格那里接受来的东西要比维特根斯坦那里接受的多得多,但是像他这样一个极富创造性、思想及其前卫的人往往会使人敬而远之。
事实上,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过于悲观。按照他的前期理论,我们确实能够有意义谈论的事情无非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但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
楚的事情又都不是要命的事情,而所有动人魂魄的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无法说的。这种感觉无疑非常深刻但令人很失望。其实这么看透现实的思想非常的令人感到难过和失望。在同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一想到有些重要的事情无法表达为真命题就内心感到难受和失望呢?难道所有东西都要说得那么的明白和透彻吗?什么东西都捅破的那种直白与无力最后剩下的又是什么?只有自己的叹息。留点难得糊涂而重要的事情,维特根斯坦其实是愿意的。
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其实已经不再强调科学和逻辑了,他相信通过日常分析,特别是语言的分析来纠正我们的思考。但是在放弃胡言乱语和胡思乱想之后又剩下了什么呢?据说只不过得到非常平凡的、然而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人们称为“生活形式”。在后期,他的思想朴素而有力,但是人们总是不仅仅需要朴实的理解,有的时候也需要荒谬的想象,其实意思就是人们的生活中,真理和胡说同样重要。事实上人们并不愿意真正放弃胡思乱想,这种带给生活一些刺激与激动的元素人们是不可能放弃的。“明知故犯”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许多人说维特根斯坦没有彻底解决思想问题。不过,维特根斯坦的创造性工作也在不断地带给人们许多灵感。
许多人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谈论方法更加接近古希腊,像苏格拉底那样在灵感和直观的鼓舞下肆无忌惮地谈论或怀疑有可能想到的任意一个问题。而这点确实不太像现代的风格。事实上,哲学归根到底是一种有逻辑的艺术,他一方面喜欢逻辑论证的走样,以至于常常强词夺理或者诡辩,一方面却更关心思想的莫测的灵感。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代表了一种肆无忌惮、灵活思考的哲学思想传统,给人们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作为一个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闪光。[1]
研究文献
外文原著
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Norman Malcolm,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李步楼、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84
范·皮尔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C.A.Van Pearson,Ludwig Wittgenstein: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刘东、谢维和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艾耶尔:《维特根斯坦》,陈永实、许毅力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威廉·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杜丽燕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 皮尔斯:《维特根斯坦》,王成兵等译,昆仑出版社,2000
瑞·蒙克 (Ray Monk):《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Ludwig Wittgenstein:The Duty of Genius),王宇光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鲍斯玛(O.K.Bouwsma):《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Wittgenstein Conversations),刘云卿译,漓江出版社,2012
中文原著
《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舒炜光著, 三联书店,1982
《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尚志英 著,人民出版社 1992 《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韩林合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台湾,1994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江怡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1998,2002 《维特根斯坦传》,江怡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维特根斯坦》,江怡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王晓升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逻辑哲学论〉研究》,韩林合 著,商务印书馆,2000 《〈逻辑哲学论〉导读》,江怡 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维特根斯坦”,《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徐友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 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张学广编著,根据Ray Monk 著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辽海出版社,1999
《维特根施坦》,赵敦华著,香港,1987
《维特根斯坦哲学──他的前期哲学的诠释,批判和探索》,刘福增 著,台湾,1987 《哲学分析的天才──维根斯坦》,陈荣波著,台湾,1982 《维根斯坦》,陈荣波 撰,波尔森原著,台湾,1982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译者: 王宇光原著作者:(英) 瑞·蒙克,2011,浙江大学出版社
参考与注释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p.2981;《德语姓名译名手册》p.670。 ^韩林合
^Russell: He was perhaps the most perfect example I have ever known of genius as traditionally conceived,passionate,profound,intense and dominating
^陈嘉映: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 〔英〕金伯利·科尼什,战争的艺术 语言哲学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真值表 伯特兰·罗素 维也纳小组
对“语言学转向”的自我理解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学转向是一个重大而有趣的事件。纵览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其产生及发展过程,无不与“语言学转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现代西方哲学中最为有名的两大哲学运动,“分析哲学的诞生”直接源于“语言学转向”,而“现象学运动”也与“语言学转向”密切相关。后期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也是“语言学转向”问题的直接继续。这次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虽然给人们留下了纷繁复杂的哲学派别和无法解决的纷争,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我们就会发现它同样是整个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是西方哲学认识之“环”“圆圈”的继续。
一、西方哲学发展的三个“后退”
我们知道,西方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几经兴衰几经转折,从表面上看每个时代自成特色、每个哲学家自成一体,好象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从总体上看,这种哲学发展不但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是人类认识历程的逻辑发展必然。如果我们从整体上看,西方哲学从“自然哲学”的产生到现在可以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三个历史的“后退”。第一
个后退可以说是从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宇宙论”退到“存在论”“实体论”哲学;第二后退则是从“存在论”和“知识论”哲学后退到“认识论”哲学;第三个后退是从“认识论”哲学后退到“语言哲学”“现象学”,共三个后退四个阶段。为什么这里将这种发展称作“后退”呢?一般从一门学术的发展来看,它的发展朝向应该是“前进”,当然哲学也一样,我们也可以称这三个“后退”为三个“前进”,但是,如果我们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上看,这是一种由“指向外”退回“指向内”,由“指向远处”退回“指向近处”的过程,所以我们这里完全可以称这种历史演进过程为一种“后退”。这种后退我们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外在的宇宙、大自然→思想、知识本身→知识来源→知识的载体“语言”。更简洁的表达也可为:物自体→(现象)→知识→语言→…。
在哲学的第一阶段,哲学家们主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本质,哲学的对象是外在的大自然和远无边际的茫茫宇宙,这就是自然哲学和宇宙论时期。但是,当时,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困于不能完全把握大自然和茫茫宇宙,于是人们探索的重点“退回”到“思想”本身,求诸于内心,将“思想”等同于“存在”(巴门尼德),将“德性”等同于“知识”(苏格拉底),寻求唯一的“理念”(柏拉图)和“实体”(亚里士多德),于是产生了“存在论”“实体论”。人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讨论意见和绝对真理、讨论知识本身。经过这样抽象的讨论,哲学就发展成了纯粹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的所谓的知识在现实中很难进行检验,于是知识的确定性问题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于是探求知识的来源和可能成了哲学的首要事情。人们的研究也就从“存在”、“实体”退回到“知识”的来源问题,探讨认识论的问题。这样哲学也就从存在论、实体论的“本体论”发展到了哲学“认识论”。这样也就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但是关于知识来源即从事物本身到知识的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不但“经验论”与“唯理论”没有达成一致,而且二者还受到来自“怀疑主义”(休谟)的挑战。最后,康德干脆将“物自体”与“知识”分离开来,指出了人类的知识只能是关于“现象”的知识。但是,这种说法是与科学是相违背的,于是人们进一步的“后退”,要么干脆研究知识的载体语言本身,或者干脆将“知识”与“现象”与“物自体”甚至“语言”等同起来,于是“语言学转向”和“现象学运动”产生了。当然,哲学的这种转变,并不是完全简单的依次进行,而是相互交错的,而有些哲学问题则是始终贯穿古今,比如怀疑主义的许多问题。
二、“语言学转向”的深层本质
由以上分析,“语言学转向”本身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是人们由探索外在自然“退回”探索知识本身的结果,是人类“认识之环”的组成部分。当然,实现这一转向的,同时还有社会、理论发展的原因。19和20世纪之交是西方理论科学的危机时期,物理学、数学发生了重大的理论危机。而与物理学和数学相比,哲学面临的危机更加严重。物理学和数学受动摇只是它们理论基础,这需要打破旧基础重新建立新的基础,但是哲学却面临失去其研究对象的危险,面临着“哲学的消亡”。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代西方哲学中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几乎为现代生物科学和心理科学所占据,认识问题成了科学问题而不再是哲学问题。这样,近代西方哲学在打破古代哲学“本体论”之后建立的哲学“认识论”也将失去存在的必要。西方哲学在失去“本体论”之后又失去了“认识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现代西方哲学家(弗雷格、罗素等)从研究纯粹的逻辑学走向了语言学,进而开创了“语言学转
向”。
从表面上看,“语言学转向”是由于世纪之交的理论科学危机直接引起的,但是,从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来看,这其实是西方哲学认识之环的继续,是哲学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西方哲学在历史发展上有两大特征,一方面是西方哲学非常重视思维的抽象性,这一特征导致西方哲学发展了纯粹的形而上学,但另一方面西方哲学又具有严格的科学精神,注重知识的现实经验性。知识本身就是蕴含这两重矛盾,一方面它要具有逻辑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它又要有实证的经验性。然而,抽象的逻辑总是很难进行经验,而经验却是多变而不确定。西方哲学的第一个转变或“后退”就是从经验的自然哲学转向了抽象的“存在论”实体哲学;第二个转变则是从抽象的实体论哲学转到注重科学的“认识论”哲学;第三转变则是从注重科学的认识论哲学转到纯粹外表的语言哲学和现象学。这三个转变可以看作是这一矛盾的表现。这是一个不断抽象但却又寻求科学、具体的过程。这一矛盾不断推动西方哲学“后退”,其研究对象总是不断由外在现实物体“后退”地走向内在抽象的思想、知识、语言,这就是产生“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发展本性。单就语言学转向而言,实际上自从康德将“物自体”与“现象”、“知识”分离开来,语言学转向就已经开始存在了。当我们不再求诸于“物自体”,我们只有求诸于知识、现象本身,由求诸知识,我们最终会发展、“后退”到知识的载体“语言”,而如果我们求诸于现象,则“现象学运动”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最后,还有可能将语言与现象统一起来。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的“语言就是我的世界(界限)”(维特根斯坦)、“现象就是本质”、“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等等就是这种表现。
可以说,这种哲学的实质,其实就是人类认识之环的一种片面夸大所导致。我们从“现象就是本质”“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到“意义世界”“符号世界”“文化世界”(波普尔)可知这种哲学认识的逻辑必然。这种哲学发展的终极就是将世界限制在“现象”之中,将世界限制在“语言”之中。本来是世界分化出现象,分化出语言,但他们却倒过来将现象、语言等同于世界,甚至由现象、语言产生出“世界”来。虽然,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现象来认识,通过知识、语言来表达,可以说,知识和语言就是人对世界的把握,就是人类智慧成果的结晶,甚至就是“人的世界”。但是如果将现象、知识、语言等同于整个世界显然是片面的,本末倒置的。这种哲学的实质就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1]。这种哲学观的结果,在现实面前显然是可笑的,但是它确实又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必然。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2],它本身就是人类认识之环的分枝和副产品“人们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片断、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3]。但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我们就能弄清它的本来面目,不论它的表现是多么
奇怪、诡异。当然,对这种哲学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当成“胡说”而加以直接排斥之,而是认真分析其产生根源,一则可以深化认识,从中汲取其理论思维的成果,二则可以以之为戒,不重蹈旧辙。
三、走向:解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以上我们曾说,推动西方哲学不断“后退”的是知识的理论性与经验性这两重矛盾的运动斗争。这一后退过程表面上看是抽象与具体化共存,但是总体上却是使“知识”越来越远离它的“对象”。在第一个转变中,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纯粹的抽象,由外在的现实“自然对象”抽象为纯粹的“思想对象”,但这时知识毕竟还有自己所指向的“对象”;第二转变中,表面上看知识注重了科学和经验,走向具体,但人类研究的重点已经放在了知识本身,知识已经逐渐离开了它的对象;到了第三个转变,知识已经与自己的对象完全分离,最后退回到“知识”与“对象”相等同。这种远离对象和远离物体就是西方哲学的发展特征。
这种远离对象、远离物体,将知识、语言等同于对象,等同于生活,等同于世界,表面上看好象知识越来越接近“生活世界”,实际上已经完全远离现实世界,只在自己的“知识世界”里自我抽象、自我夸大、自我膨胀。“所以形而上学者认为进行抽象就是进行分析,越远离物体就是日益接近物体和深入物体”[5]。 这是一种僵化的“知识世界”。这种“知识世界”一旦与真正的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接触,必会显出它的幼稚可笑,从而失去它存在的意义,面临着解体。语言哲学将哲学研究的一切放在了研究知识的表皮“语言”,使自己已经远离真正的现实而走进了哲学研究的“牛角尖”。在语言的领域里他们以为自己发现了真正的真理,其实许多是已经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许多则是他们自己臆造而别人不能理解的。“…他们使用专业术语,乐而不疲地争论只有本派别才能感兴趣的问题,局外人却不知所云。”[6]于是“…不是百家争鸣的繁荣,而是各行其是的芜杂;不是彼此对话的宽容,而是画地为牢的狭隘”[7]。他们通过研究语言而发现了“真理”,通过语言而泛化出了自己的“世界”。语言、逻辑的进一步泛化的结果就是结构主义的出现,就是将世界“结构化”。这种结构化看到了事物的形式的一面,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离事物本身还远得很。这种结构化试图用一种“永恒”的范式去框套现实多种多样的事物,这已经走向了僵化。当语言哲学将这种片面性进一步发展和夸大,当它将逻辑的、语言的格式泛化到自然社会的所有领域时,它的终结也就到来了。现代西方哲学用来对付近代西方哲学的武器反过来又对准了自己。现代西方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用否定一切旧的形而上学基础的方式来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哲学。而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则将语言哲学等现代西方哲学试图建立的本身就是支离破碎的“体系”彻底打碎,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否认一切模式、规范和中心,粉碎整体,消解结构,提倡多元化、多样性、质异性。这本身是语言哲学逻辑发展必然。“语言学转向”是一次全面的“倒退”,它在西方哲学在形而上学的抽象发展中最终退到了知识的最表层,在这最表层上去寻求“形而上学”(虽然他们在表面上都拒斥形而上学)的东西,这样它的失败必然会更加彻底,对它的否定将更加全面。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标志语言哲学已经不可避免地走进了自己的“死胡同”。由于语言哲学已经完全退到知识的最表层“语言”,这样它已经没有可退之路,所以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了否定一切的后现代主义,并最终发展到“哲学的消亡”的可怕境地。西方哲学最终走向何方,谁也不能主观地预知。但是,哲学总是沿着知识的两重性的矛盾斗争即理论与经验的斗争继续前进。思辩总是不断的往上升,但它最终要终止在现实的生活面前。
注释:
[1][2][3]《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5页。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105-106页。
[6][7]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8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