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教育发展论文5300字_卫生教育发展毕
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卫生教育发展论文在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所以也会觉得迷茫和无措,本论文分类为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卫生教育发展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卫生教育发展论文5300字(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发展新趋势及其
对本科教育的启发论文
[摘要]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职业人群的分布特征、工作环境及相应的职业人群健康数据等均产生了较大变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对象也随之改变。与之相应,其研究目标也产生了一些新趋势,表现在对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人群健康维护、工作效率促进以及职业卫生服务等方面。以上变化对这一领域从业人员的知识背景体系及个人能力等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本科教育应在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能力、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信息及大数据处理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等方面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这一变化需求,培养面向未来的职业卫生人才。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医学;本科教育;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0)06(a)-0066-04
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职业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在职业类型、职业特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以及对劳动者本身的素质要求等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近五到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这种变化速度明显加快[1]。这些变化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高校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启发,及时捕捉这些新趋势并加以分析,形成应对方案,有针对性地落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在预防医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提前部署相应的教育策
略,对培养面向未来的卫生事业人才意义重大。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1.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对象的变化新趋势
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的变化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职业的特点、职业人群的分布特征、工作环境及工作时间等,由此改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畴[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职业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工作环境等。具体表现在一些传统的高污染行业,随着行业本身的迭代进步,其对从业人群健康的影响逐渐减弱,如炼钢行业的自动化使传统主要污染岗位所需工人数量大幅减少[3];一些职业有害因素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尚需时间,如工业重金属污染等[4];一些新型职业的兴起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如信息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电磁辐射污染与日俱增,以及视频终端(VDT)作业职业群体迅速扩大[5];一些传统的有害因素经过演变,成为影响范围更大、危害程度更高的因子,如由各种工业及生活污染所导致的雾霾问题等[6],这些都使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重要改变。基于这些变化,国家卫健委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分别于2013年对职业病的分类、2015年对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类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规范,取代了2002年所执行的标准[7]。且于2017发布了多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对2002年的标准进行了部分删减和更新,从宏观政策的制订上在多个方面对这种变化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8]。但政策的制订相对于社会实际变化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仍有部分新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亟待研究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劳动人口密集性增大,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9.58%,且城市人口大量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城市已经有13个,其中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规模城市已有5个[9-10],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人口密集带来职业人群分布及工作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值得关注。②随着技术的进步,大部分职业人群的工作方式由既往以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脑力劳动为主,且这一趋势在未来五到十年仍将继续扩大,因此导致职业人群静态作业和动态作业时间的比例出现急剧变化,职业人群的健康行为急需重塑以适应这一变化,且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所带来的心理应激和脑力疲劳也将成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关注的重点[11]。③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使我们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便利地获得大量的
职业人群健康相关数据,但如何处理应用这些数据,使其更好地反哺职业人群健康,需要今后重点研究。所有这些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对象的变化新趋势都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系统梳理分析及跟踪研究,并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前部署以满足社会需求。
1.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目标的变化新趋势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及不良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以此来保障及促进职业人群健康[12]。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①对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的重心逐步前移。具体表现在受惠于社会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一些传统高污染行业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因此可以通过关闭一些产能低、污染高的工厂企业,引导一些绿色环保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减轻在监管上的压力;而对于一些新兴高科技行业则需要提前布局研究,针对其可能造成的职业损伤类型、损伤人群规模提前研究部署,避免因行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不必要的职业损伤,即目标由事后的监管评估逐步向事前的研究引导倾斜。②对健康维护与促进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社会医疗条件的进步和大众卫生常识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以健康为核心的医学模式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大众的健康素养逐步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维护及促进职业人群健康的需求逐步增加,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关注的重心也逐步前移。③促进职业人群工作效率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之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职业类型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均发生了变化,很多职业的技术性和对注意力的集中度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趋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对体力强度和工作时间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从业人员在有限工作时间的工作效率,也将是目前与将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④职业卫生服务的目标范围由以前集中于高危职业人群逐步向所有职业人群覆盖。职业卫生服务在发达国家目前能够覆盖20%~50%的职业人群,而在发展中国家仅能够覆盖5%~10%的职业人群[13]。在我国,仍有大部分职业人群终身未接触到职业卫生服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在职业卫生服务上的投入增大,未来五到十年职业卫生服务的人群范围将可能会产生十几倍的增长。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要实现80%的企业在作业场所有职业有害因素监测,90%的暴露工人实现个人健康监测,95%的企业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安全培训[14]。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目标的这些变化对其服务内容、方式及质量等将产生多维度的挑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
重点考虑。
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发展变化对本科教育的挑战和启发
2.1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专业人才素质所提出的挑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发展变化对从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考虑到人才培养必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才能够满足未来工作的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15]。为适应这些新的变化,面向未来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人才必需具备哪些素质呢?①终身学习的理念及能力。社会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学科本身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定面临知识更新的需求,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显得尤其重要[16]。②良好的大数据应用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大数据的使用是目前及以后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具备大数据的应用意识,能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对工作开展及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对提高工作效率具备重要意义,而这种信息处理的能力在未来工作中也将成为非常关键的基本素质。③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知识背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但包括职业生理学、职业工效学、职业心理学、职业毒理学等,还涉及临床医学相关学科知识。考虑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发展变化及所面临的挑战,未来的专业人才除掌握本领域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否则很难深入理解及分析一些新兴职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健康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制订防治措施及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④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应对未来职业卫生服务人群范围的逐渐增大,宣传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科普知识的能力不可或缺。目前,公众的卫生学知识来源非常杂乱,且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而真正来自专业人士的信息并不多,这些严重影响了公众有效卫生素养的提升。因此,把科普知识向大众普及是未来卫生事业从业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中,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对工作开展将会产生巨大地推动作用。⑤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随着未来职业卫生服务重心的转移及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应对一些新出现的行业及社会需求,个人的能力往往有限,需要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人才来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此外,对于处理一些新兴的问题,没有既往经验可供参考,需要去探索研究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支撑。
2.2对如何培养面向未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人才的启发
基于以上分析,为适应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发展变化,高校必需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出能够满足未来工作需求,具备相应素质的优秀人才,而本科教育是其中最為关键的一环[17-18]。在本科教学工作及改革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①必需强调学生系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科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如何系统学习并掌握一门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而非简单记住相应的专业知识,因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自学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需求。因此,系统学习能力才是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重点,这种能力也是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的有力支撑。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尽量精炼理论课内容,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同时增加自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及能力。此外,交互性网络课程的应用也能够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9]。②加强学生信息获取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信息即数据,同时也是知识,我们目前正处于信息社会,虽然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多,但是如何提取有用信息的难度却大大提高,且获取海量信息后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得出结论也是亟待培养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强化学生对一手、二手及多手信息的识别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尽量获取一手信息的习惯和能力,这些可以通过设置对原始研究文献的阅读讨论课来实现,此外,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班课教学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③加强培养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相对于美国等国家的医学生培养体系,我们国家培养的医学本科生理工科背景稍弱,且受语言(国际上大部分原始研究文献都是以英文发表)、阅读习惯及学校考核指标的影响,我们培养的本科生阅读量远小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学生,受此影响,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相对单一。可以通过建议学校多设立非医学专业类的选修课,在考核指标中增加需要应用多学科知识背景来解答的问题,如案例型考试等[20],重塑学生的学习习惯。④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有害因素评估、控制及职业病诊断等实际工作往往需要涉及多个部门、企业及专家的合作,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非常必要。我们通过开展本科生综合实验改革,促进本科生以小组为单位与企业进行联系,小组合作开展实践学习,对学生锻炼较大。同时,设计性现场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良好协作能力方面也有积极作用[21]。此外,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与案例导入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较好的帮助[22-23]。⑤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可以通过已有的方法来解决,但仍会碰到通过已有经验解决不了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业者基于现有的知识进行研究探索,创新性地解决。因此,在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让学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非常关键,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本科生导师制度,让本科生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导师的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工作来学习这一技能。
3小结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均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由此导致社会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相关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需求,势必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学科发展的新机遇。作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应该捕捉这一变化的具体特点,结合实际工作需求,不但思考所培养人才需要哪些基本素质,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可用之才。
卫生教育发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校卫生法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校卫生法学教育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提高卫生法学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在分析高校卫生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卫生法学教育的路径与实施情况,并剖释了高校卫生法学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包括教育务实中的困境、就业困境等。最后对高校卫生法教育的改进路径给予探讨与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卫生法学就业困境务实困境
0前言
在我國法制建设加快与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法学专业,截止到2015年,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650所,在校学生超过40万人,有效满足了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要求。卫生法学是高校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涵盖着医疗卫生信息与法学信息,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1高校卫生法学教育的现状
从大环境来看,现阶段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均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很多高校都面临着师资力量、资金力量匮乏的问题,导致人文学科的前景不广阔。但是相比之下,法学专业却独树一帜,其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数量快速增长。然而从就业来看,法学专业的交流渠道更加狭窄,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剩余问题,加之盲目扩招生源导致了大量不符合标准的毕业生涌向社会,最终导致我国法学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并且“供不应求”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确立,再加之其他关键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必然性。为了更好地推动医学领域进步与发展,需要利用法律的手段对医疗卫生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在这种背景下卫生法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医学、药物学、法学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卫生法学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医疗卫生问题,发现各种医疗卫生活动中所蕴含的法律现象与法律变化规律,并阐述国家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的法律规范。此外,卫生法学界定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人们对各项行为的规定,提出了医疗卫生工作的秩序与保障体系。由此卫生法学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1]
通过对卫生法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卫生法学在1996年(南京铁道医学院)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出现,采用四年学制;在随后的几年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陆续开设了卫生法学专业,预示着我国卫生法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在推出卫生法学专业之后,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用在教育工作中,显著提高了教育效果。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就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新措施:(1)要求在校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学生所在地进行社会调查,并为相关人员提供法律援助;(2)深入本地医院,了解医院存在的法律纠纷现象,并作出自己的判断;(3)积极推广卫生法学社团,包括普法协会、卫生教育协会等,并鼓励全体学生踊跃参与;(4)应届毕业生都享受医院临床见习、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的实习工作等。
但是在实际上,卫生法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问
题,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予以解决。
2高校卫生法学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2.1卫生法学教育的务实困境
目前我国的卫生法学教育虽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务实困境已经成为影响卫生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卫生法学自身的原因。卫生法学教育要求学生,尤其是卫生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医疗卫生知识与法学知识。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很多高校在卫生法学教育中,会分别开设卫生学与法学的课程,但实际上无论是单方面学习卫生学还是法学都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所开展的卫生法学出现了“蜻蜓点水”式教学,虽然同时开设了卫生学与法学教育,但是学生对两者的掌握并不深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2-3]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应该对卫生法学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施七年制教育,其中前四年学习医学,第五年接受临床实习,第六年、第七年接受专业的法学教育,在学生毕业之后,享有法律硕士与医学学士的学位。从时间上来看,虽然这种教学体制解决了学制不足的问题,但是两年的时间能否保证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法律知识点仍颇受争议与关注。此外,七年制的教育模式是否与“普通高校医学学生毕业之后攻读法律硕士”的模式趋同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高校教育的问题。卫生法学教育集合了卫生学与法学兩方面的内容,而从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来看,多为医学院校,部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也将其作为专业课程教授。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医学院校所开展法学教育是“越界”的,因而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很容易面临不被外界认可的现象,在缺乏大环境的支持下,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在实习、工作期间面临诸多的问题,例如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卫生法学岗位以及相关管理经验缺乏等,这些都会影响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2学生就业问题
卫生法学所培养的人才专门面向于卫生系统,具有丰富的医学与法律知识,因此对岗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例如可以在医疗卫生行政部分担任行政人员、在律师事务所专门处理医疗纠纷问题等,也可以在各大医院担任法律顾问等。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各科室配备一个具有一定医学临床知识并懂得相关法律程序的医师助理,能够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让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利益诉求。
但实际上上述岗位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往往一个地区的岗位需求不足几十人,与面对日益扩大的卫生法学毕业生队伍构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一些其他专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以胜任相关工作,如此的替代性也会进一步影响卫生法学学生的就业能力。
3推动高校卫生法学教育发展的思路研究
3.1明确卫生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为了能够推动卫生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卫生法学的教育目标,即培养适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时将“培养职业律师”作为教育的根本,并且在教育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4]但我国更多人将法学教育定义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卫生法学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符,进而影响最终的教育质量。所以在未来工作中,首先应明确高校卫生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将培育应用型的法律人才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相关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卫生法学的教育方式进行界定,根据未来卫生法学毕业生就业范围来进一步确定教育的具体实施内容。例如,卫生法学学生毕业之后,主要会从事卫生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医药公司、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相关工作,很少会专门从事法学或者医学的研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围绕上述部门的岗位划分情况来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加卫生法学学生的应用型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最终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获得优势。
3.2转变教学思路,保证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高校卫生法学的学制不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改变,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相关人员就需要从卫生法学的实施机制入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卫生法学知识点的理解,最终强化学生的职业水平。例如,可以定期在高校内部开展基于卫生法学的专题活动,例如举办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一手的医疗纠纷事件后,在班级内召开专题活动,围绕医疗纠纷事件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讨论,鼓励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发言;在模拟法庭上,学生应该利用卫生法学中的不同知识点来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在模拟法庭开始前,由班级干部向学生发放本次讨论的案情资料,之后开展模拟法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回答技巧、双方当事人的辩论要点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说明,并指导学生掌握一手的庭审信息,尽量让模拟法庭的环境能够接近于真实法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个别学生提起行政诉讼”的手段来完善教学路径以此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与实践技能。根据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民可以提起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在“行政诉讼”环节,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与指导,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其中的操作技巧,强化岗位施加能力。从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法律技巧,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具有实践意义。[5]
从长远角度来看,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高校还可以引进发挥诊断教育模式,以社会上的热门案件等为研究对象,剖析案件中所蕴含的卫生法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能够与社会上的其他法学人才进行交流,加深自己的理解,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3.3对卫生法学的相关观念进行拆分
为了能够推动高校卫生法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人员应进一步了解卫生法学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教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推广。正如上文所说,课时时间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卫生法学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四年制的学制难以转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能根据当前高校卫生法学的教育内容,结合相关地区的成功经验,对卫生法学的观念进行拆分,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例如,美国在卫生法学教育中不会设置单独的医学课程,而对于医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修双学位。在教育过程中,则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但并不是法学与医学的交叉,交叉的内容以法学为主,包括卫生经济学、医学科学哲学等。由此可见,美国在卫生法学教育中,以法学为基础,再配合与医疗卫生行业相关的知识内容,最终构建了相关的教育体系。
除了美国卫生法教学的经验之外,在现行的体制下高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可采用精准化、化整为零等手段对卫生法学的教育内容进行细分。例如,可以在行政法中讲解强制隔离与强制治疗的可行性、在宪法中讨论生育(下转第42页)(上接第40页)权的性质、在婚姻法中讲述强制婚检的内容等。总体而言,通过上述手段能够让卫生学与法学内容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转变传统观念中“卫生法学就是卫生学与法学的观念”,让两者的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结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是要强制拆散卫生法学,而是要在已经确定的模式下来确定卫生法学的含义与特征,实现不同资料之间的顺利传达,最终保证卫生法学教育质量。
3.4强化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水平
为了减少学生专业上的困惑以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高校卫生法学教育方面必须要转变传统单纯说教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来掌握卫生法学的内容,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6]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上述标准下,高校在衛生法学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扩展医学史、法制史、生理学、药理学、法理学等课程,还应该结合其他相关配套性的课程,例如知识产权教育、物权法教育等,并强调对这些科目的实践技能锻炼。例如在合同法教学中,必须要围绕卫生法学的工作内容开展教育,例如购买医疗卫生设备时出现逾期等问题应该如何维权、起草违约金条款时应该注意的内容等。
最后,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卫生法学技能水平,例如指导学生审阅各类合同、如何利用合同来与其他方进行谈判等,这些都是传统卫生法学所忽视的但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
展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可围绕上述内容展开,让学生有机会从专业层面斟酌行政诉讼请求、分析政府行政决策、行政行为或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阅各种类型行政协议;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品管理要求、化妆品卫生监督等当前社会热门话题开展教育,详细阐述其中的卫生法学知识内容;在案例讲解过程中进一步剖析不同事件中所具有的卫生法学知识内容,最终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4结论
高校在开展卫生法学教育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从现状中寻找到高校开展卫生法学问题所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法学的教育质量,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卫生法学的教育要点与内涵,强化岗位适应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在卫生法学学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需要优化教学方式,最终为推动卫生法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全文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