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卿,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切劘于学,名震都下。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连遭艰,不预试。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
正德九年举进士。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调文选,请告归。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诏跪阙门,予杖夺俸。未几,复告归。教授生徒,从游者众。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萼党吏部郎中彭泽,璁、萼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
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
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忠宪。 .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B.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C.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D.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解析] “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不应断开,“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的意思是“正德年间首先引导刘瑾核查天下库藏”,句子的主语是“庄绎”,谓语是“导”,“刘瑾”既是“导”的宾语,也是“核天下库藏”的主语,如果在“刘瑾”一词后断开,就会使“核天下库藏”的主语变成“庄绎”,这显然不符合文意。据此排除A、D两项。而“瑾败落职”则要在“瑾败”后断开,因为从上下文来看,“瑾败落职”的意思是“刘瑾败落后,(庄绎)被撤职”,语句中“落职”的主语不是“瑾”,如果“瑾败”之后不断开,就容易让人误以为“刘瑾败落被撤职”。据此排除C项。
[答案] 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指户口编制单位。古代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之说。文中“同里”指“同乡”。
B.国学,指国家设立的学校,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明朝时指国子监。
C.遭艰,指遭父母之丧。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在这三年间不能去做官,但可以应考。
D.赠,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文中马理受赠官职,可见朝廷对他的肯定。
[解析] C项,“遭艰”指遭父母之丧。依照古代礼俗,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选项说“但可以应考”错误,文中有“连遭艰,不预试”之句,也可作为佐证。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理才华横溢,名盛一时。他在经学方面造诣很高,曾得到了杨一清的点名称赞;入国学后更是名震都城,受到外族的重视。
B.马理性格耿直,敢于谏诤。他曾经和郎中张衍瑞等人为了劝阻皇帝南巡,不惜冒犯天威,跪在宫门前进谏,最后被处以杖刑并夺去俸禄。
C.马理明辨是非,仗义执言。考核京外官吏时,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因为私人恩怨想罢免魏校、萧鸣凤、唐龙的官职,他却极力为三人辩护。
D.马理活用古制,受人推崇。对于居丧之礼,他不照搬古礼,而是综合古礼及司马光朱熹的意见,调和使用,后来这一做法被关中读书人效法。
[解析] B项,“他曾经和郎中张衍瑞等人为了劝阻皇帝南巡,不惜冒犯天威,跪在宫门前进谏”错误,原文中马理是在为南巡之事进谏后,皇
帝命令他跪在宫门前,而不是跪在宫门前进谏。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中的关键词有“督”“奇”。“督”是“管理”的意思;“奇”是“引以为奇”的意思。第(2)题的关键词有“阅”“起”“致仕”。“阅”是“过了”的意思;“起”是“举用,征聘”的意思;“致仕”是“退休”的意思。
[答案] (1)杨一清管理学政,见到马理与吕柟、康海的文章,非常惊奇。 (2)过了十年,马理又被征聘为南京光禄卿,不久以年老为由退休。 [参考译文]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乡尚书王恕在乡居住,讲学著书。马理跟从他学习,得到他的指导传授。杨一清管理学政,见到马理与吕柟、康海的文章,非常惊奇,说:“康生的文章,马生、吕生的经学,都是天下的读书人学习的榜样。”马理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进入国学,与吕柟及林虑的马卿,榆次的寇天叙,安阳的崔铣、张士隆,同县的秦伟,每天切磋学术,名震都城。高丽使者仰慕他们,抄录他们的文章带走。(由于)马理
连续遭遇丧事,他就没有参加考试。安南使者来了,问主事黄清:“关中的马理先生在哪儿,为什么没有做官呢?”他受外族的重视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正德九年他考中进士。杨一清任吏部尚书,就提拔马理做了稽勋主事。(后来他)调任文选,请求告退回乡。马理被征聘为考功主事,和郎中张衍瑞等就南巡之事进谏。皇帝命令他跪在宫门前,用杖刑责罚他并夺去俸禄。不久,(马理)又告退回乡。(回乡后他开始)向学生传授学业,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嘉靖初年,马理被征聘为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跪在宫门前争大礼。(他被)投入监狱,再次受到杖刑的处罚并被夺去俸禄。后来他多次升迁至考功郎中。原户部郎中庄绎,正德年间首先引导刘瑾核查天下库藏。刘瑾败落后,(庄绎)被撤职。到这时刘瑾上奏辩解请求复职,当政者交给马理办理,马理坚决不同意,搁置了这件事。嘉靖五年考核京外官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因私人恩怨想除掉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马理极力争辩说:“三个人管理学政,名著天下,如果一定要除掉这三个人,请先除掉我马理。”这才作罢。第二年考核京中官吏,罢免了张璁、桂萼党羽吏部郎中彭泽,张璁、桂萼最终取得圣旨把他留了下来。马理提升为南京通政参议,(随后他)请求尽快辞职。在家住了三年,马理被征聘为光禄卿,不久告退回乡。过了十年,马理又被征聘为南京光禄卿,不久以年老为由退休。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地震,马理与妻子都死了。
马理学问品行纯正笃厚,服丧时采用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调和使用,被关中学者效法。穆宗即位,追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年,追赠谥号忠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沈传师,字子言。材行有余,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少为杜佑所器。贞元末,举进士。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遂擢第。德舆门生七十人,推为颜子。复登制科,授太子校书郎,以鄠尉直史馆,转左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迁司门员外郎,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改中书舍人。翰林缺承旨,次当传师,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帝遣中使敦召。李德裕素与善,开晓谆切,终不出。遂以本官兼史职。俄出为湖南观察使。方传师与修《宪宗实录》,未成,监修杜元颖因建言:“张说、令狐峘在外官论次..国书,今藁史残课,请付传师即官下成之。”诏可。宝历二年,入拜尚书右丞。复出江西观察使,徙宣州。传师于吏治明,吏不敢罔。慎重刑法,每断狱,召幕府平处,轻重尽合乃论决。尝择邸吏尹伦,迟鲁不及事,官属屡白易之,传师曰:“始吾出长安,诫伦曰:‘可阙事,不可多事。’伦如是足矣。”故所莅以廉靖闻。入为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九,赠尚书。
传师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入权家。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传师固拒曰:“诚尔,愿罢所授。”故其僚佐如李景让、萧置、杜牧,极当时选云。治家不威严,闺门自化。兄弟子姓,属无亲疏,衣服饮食如一。问饷姻家故人,帑无储钱,鬻宅以葬。
(选自《新唐书·沈传师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B.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C.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D.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因称疾出
[解析] 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是穆宗打算当面任命他,但他推辞了。所以“辞”在这里不是穆宗的行为,其前要断开,排除A项。“参天子密议”是参与天子的密议,其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愿”这里是“希望”的意思,“愿治人一方”的意思是希望到地方去治理百姓,其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答案] C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挽毂,指拉车前进,比喻举荐人才。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外沿与
车辐相接,中间有插轴的圆孔,可代指车。
B.丈人,古代主要指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对妻子的父亲的简称、丈夫等,文中指岳父。
C.制科,封建时期选拔特殊人才的考试,应试者由大臣推荐,考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D.实录,记载某皇帝统治时期大事的编年体史书,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
[解析] B项,根据上文“我故人子,盍不过我”可以推断出,文中的“丈人”指“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答案] B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传师富有才学,受到器重。他通晓《春秋》,擅长书法,书写有章法;年轻时受到杜佑的器重,后曾兼任史职受诏整理《宪宗实录》的残稿。
B.沈传师明于吏治,断案慎重。他深谙地方官吏的行事作风,下属官吏不敢弄虚作假;断决案件,总要召集幕僚商量,量刑准确无误才判决。
C.沈传师坦荡淡泊,不附权贵。他的长辈跟许孟容是故交,他却不去拜见许孟容让其举荐自己;担任观察使期间,不通书信,也不贿赂巴结权贵。
D.沈传师治家有方,家人和睦。沈传师治家不施威严,而家门自然整肃;对兄弟、子孙和其他亲属等没有亲疏之别,为他们提供相同的服饰、饮食。
[解析] D项,“对兄弟、子孙和其他亲属等没有亲疏之别”错,原文“兄弟子姓,属无亲疏,衣服饮食如一”中的“属”主要指兄弟、子孙,不包括其他亲属。
[答案] 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吾出长安,诫伦曰:“可阙事,不可多事。”伦如是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可使我急贤诣子”的意思是“只能让我急于求贤前去见你”,“因旧见我”的意思是“因旧交前来见我”。注意重要实词,“急”(着急、急于)、“诣”(访问、拜访)、“旧”(形容词作名词,旧交)。第(2)题,“始吾出长安”的意思是“当初我离开长安时”,“伦如是足矣”的意思是“尹伦这样做足够了”,注意实词“始”(当初)、“诫”(告诫)、“阙事”(少做事)。
[答案] (1)许孟容说:“像你这样的人,只能让我急于求贤前去见你,不可让你因旧交前来见我。”
(2)当初我离开长安时,告诫尹伦说:“宁可少做事,不可多生事。”尹伦这样做足够了。
[参考译文]
沈传师,字子言。很有才能品行,能够探究《春秋》,擅长书法,很有章法。年轻的时候受到杜佑的器重。贞元末年,考中进士。当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于引荐提拔人才,人称“权、许”。权德舆向许
孟容推荐沈传师,许孟容说:“他是我旧友之子,为何不来拜访我?”沈传师前去拜见,致歉说:“我已经听老人说起,只是假如没有中第,那么您的推举,就要受到拖累,所以不敢进谒。”许孟容说:“像你这样的人,只能让我急于求贤前去见你,不可让你因旧交前来见我。”于是考中科举。权德舆有门生七十人,推沈传师为颜回。沈传师又考中制科,授任太子校书郎,以鄠县尉直史馆,转任左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迁任司门员外郎,知制诰。召入翰林院任学士,改任中书舍人。翰林院承旨缺员,依照次序应当轮到传师,穆宗打算当面任命,沈传师推辞说:“学士院长参与天子的密议,地位仅次于宰相,臣自知肯定不能胜任,希望到地方去管理百姓,替陛下抚养他们。”于是称病退出。皇帝派宦官催促召见。李德裕一向同他友善,恳切开导劝说,沈传师始终不肯出任。于是以本官兼任史职。不久出任湖南观察使。当时沈传师正参与修撰《宪宗实录》,没有完成,监修杜元颖趁机建议说:“张说、令狐峘出任外官编撰国史,如今史稿残缺未成,请交付沈传师带到任官之处完成。”朝廷下诏同意。宝历二年,召入朝廷担任尚书右丞。再次出任江西观察使,转任宣州。沈传师明于吏治,下属官吏不敢弄虚作假。沈传师断刑慎重,每次判决案件,总要召集幕僚商量,量刑准确无误方才判决。曾选任邸吏尹伦,此人做事迟钝拖延不能成事,僚属多次建议撤换,沈传师说:“当初我离开长安时,告诫尹伦说:‘宁可少做事,不可多生事。’尹伦这样做足够了。”因此到任之处以清廉安定闻名。召入朝廷任吏部侍郎,去世,终年五十九岁,追赠尚
书。沈传师秉性坦荡淡泊,相继担任两镇的观察使长达十年,不通书信,也不贿赂巴结权贵。当初授官时,宰相私下请他将自己的姻亲征用到幕府,沈传师坚决拒绝说:“如果这样,希望罢去所授的官职。”所以他的属官如李景让、萧置、杜牧,都是当时最杰出的人选。沈传师治家不施威严,而家门自然整肃。兄弟子孙,不分亲疏,服饰饮食没有差别。馈赠亲家故人,家中没有积蓄的钱财,死时家人靠出卖房屋入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