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博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023-01-25 来源:钮旅网


微博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摘要]

近几年以来由于一系列的公共事件肇始于微博,使得微博在大众传播中作用显著放大,引起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且自今年三月十六号开始微博实行实名制,这足以看出微博对人生活的影响在逐渐加大。

[关键字]:微博,生活方式,影响,利与弊

微博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微博的古与今

所谓微博,Micro Blog即微型博客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博客,迷你博客,是网络时代下的一种不多于140字的文体。微博面世时间并不长,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成为国内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我国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微博的内容具有时事性、娱乐性、抒情性、古典性、哲学性、雅正性等,随机而作,如水无形,亦庄亦谐,出入古今,承前启后。当下,我国公认的三大微博分别是新浪网微博、人民网微博和腾讯网微博。

微博与博客都是个人信息的网上发布平台.它们之间最直观的不同,在于其文字表达长短的不同。微博不像博客一样没有字数限制,其最多只允许140 个字,短小精悍。当然,这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不同,它们之间更为本质上的不同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关注微博博主的人作为跟随者不需要登录博主主页,就可以及时主动地获得博主的更新信息,并且对

1

之转发、收藏和评论。所以,微博不单单是个人的信息发布平台,更是一种信息发布、获取与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

微博与博客的另一个不同在于登入端的不同,打通了电讯网络与互联网络的区隔。微博的用户和博客相比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以及其它各种网络接收终端,即时方便地更新和接收信息。这在技术上大大降低了使用门坎,使得普通百姓也能成为微博的博主。

二,微博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微博拥有天然的草根性,它能为聚在一起参与共同话题的陌生人提供充分互动的话语平台。其用户大部分都为普通民众,报道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流露的都是真实情感,很容易引起用户群体的共鸣。因此,线上线下的互动以及网民声音的共振往往会使舆情呈现倍增效应,使得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直接转化为公共议题,从而推动政府对公共问题的高效解决,促使公共政策与民意取向汇流合一。微博内容与社会现实粘连度极高。微博用户往往会将现实中无法得到表达的意见在微博上发布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热点的“公共事件”,微博更是成为人们参与热议、争论的发声场所。微博大大拓展了社会话语空间,直接推动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也消弭了社会转型期社会话语权和信息传播权的集中化状态,草根阶层通过微博得以介入到公共事务中,大大提高了公共参与的可能性

(一)微博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新起的网络传播方式,以其草根性的特点迅速在民间蹿红。微博能够为聚在以其参与共同话题的陌生人提供充分互动的话语平台。

2

微博的兴起,首先冲击了前些年论坛/BBS在网络舆论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在微博时代,网友的表达和阅读趋于碎片化;同时,论坛管理也过于严苛,而微博把关的尺度相对宽松。微博成为网络事件的重要发源地和最抢风头的舆论发酵平台。爆料信息从论坛/BBS转入微博平台后,爆料出处逐渐模糊。2011年10月发生在湄公河的中国船员遇害事件,国内最先是由网友在天涯社区爆料,事件披露后,微博上大量相关信息涌入,事件当事人也通过微博发布信息,而天涯社区最先披露这一事实则在媒体报道中被“忽略”。一直喜欢在论坛上寻找新闻线索的传统媒体记者,也开始从各大论坛转入微博。

微博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方式,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博客说“大事”,微博讲“小事”,已成为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网络生活新方式。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手机网络表达、更新、传播等,而其所带来的滚雪球式的效应更是远远超越了此前的博客、论坛等网络媒体。微博可以用一两句话表达人们的感触,不用再因没有大段时间来写感触而苦恼。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的思维及表达习惯。人们通过加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关注,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微博的开通有助于人们扩大社交范围,形成固定的社交圈。例如因为手机关联了微博,人们没事时的习惯动作就是摸出手机,发微博。关注的微博,不仅仅是认识的,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大家身处各地,却好像无时无刻不在一起,随便谁在微博上说一句话,发一句感慨,上传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所有人都能看得到。通过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方式,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微博对生活也存在负面影响,长时间刷微博不仅会导致用眼过度疲劳,并且也在浪费时间。微博可以方便快速地传播信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加速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3

(二)微博的能量

微博产生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庞大的微博用户群,其能量构成的微分子便是微博中单一的“粉丝”用户,这种能量的聚变以聚合众多微分子能量集中迸发的形式呈现。因此,公共事件中的群众动员正是微博实现其能量聚变的主要方式

在“7·23”温州动车事故中,微博发挥了重要作用,爆发出能量。从最早发布信息,到随后的现场搜救、医院治疗、网上寻亲、号召献血、防骗提醒、事情进展以及追问辟谣等,微博扮演了众多角色,并以其巨大的传播力量,对救援产生了积极作用。不少网友的个人微博一夜之间变成了“个人通讯社”。因为最早发微博“预警”,网友“@Smm_苗”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7月24日20:27发出的微博中,近3万名网友转发了她的微博,并有近9000条评论。评论员童大焕的一条评论,则转发近30万条,且被《纽约时报》摘引。事故发生后,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血液中心等政府部门及机构,也迅速开通官方微博,滚动发布信息。在发布“血浆告急”信息后,短短几个小时,超过700名温州市民迅速前往献血,造成罕见的“凌晨堵车”现象。更多网友则成为义务志愿者,截至7月25日22:55,新浪微博已有超过100万条关于“7·23”事故的微博,腾讯微博则多达358万条。微博改变了以往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有媒体评论说,突发事件被“加工”后才告知公众的方式已越来越难横行于世。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变得“透明”后,第一时间援助、救治甚至追问,才成为可能。而这种良性应急路径,在以往的突发事故应急体系中,一直苦苦追寻,却似乎遥不可及。

(三)微博的社会影响力

2010年以来,党政机构和官员开微博已成为一种时尚。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2年2月8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

4

政务微博客总数达到50561 个, 较去年初增 长了776.58%。由此可见微博的社会影响力正在一步一步地加大。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官方微博活跃度最高的是公安司法部门的微博,并且据据人民网报道,2011年公安机构微博增长近4000个,警察个人微博增长1700多个,占全年新开通政务微博总数的三分之一。公安微博以草根姿态走进网民群体,用即时的方式进行警民沟通,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给力载体,保障民生的新增长点和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在2011年新春的微博打拐事件中,还是在各类公共事件中,微博因其交流的方便快捷和“草根”特性,已经显现出独特的社会影响力

三,微博对人类生活方式影响的反思

微博的崛起和广泛应用,无疑真正开启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山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社交媒体部总经理董聪飞总结说:“前微博时代,庙堂是庙堂,江湖是江湖,民间是民间,三个体系,三种语式,三类人群,三样活法,有矜持,有对峙,有交互,但

5

最有话语权的是庙堂。微博时代,三者并游于众生平等的网络江湖,齐聚在人生鼎沸的社交广场,共处于浓缩凝聚合的大社会平台上,谁主沉浮?谁一呼百应?谁更有话语权?很难说了。”

(一)微博的利与弊

其一,从技术手段上看,微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微博虽然有140字的限制,但别小看了那些微博达人们,这个限制确实给表达带来了局限性,但是现如今人们发表微博的时候可以附带有详细介绍的图片,并且加以网络连接。通过把长篇大论以图片或链接的形式解决了这个局限,可以说,微博是各种通讯和网络技术成果的集大成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其二,从地域覆盖来看,微博广布四海无远弗接。

由于微博技术打通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讯网,甚至广电网,人们只要拥有适合的收发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微博,发布信息。因此,博主们可以遍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只要那个地方能够被网络所覆盖。换句话说,微博的信源可以来自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

其三,从响应速度上看,微博能够做到及时传播。

由于各通讯网络的覆盖越来越密集,同时也由于移动通讯设备越来越小巧、越来越便宜,微博博主们随手拍、随手发也就越来越方便。以致于,如今任何一个事件发生时,只要有微博博主在现场,就有可能被即时传播。比如说美国突袭本拉登这件事,原本这是个

6

高度保密的军事行动,却也被一位微博博主在不经意间作了实况直播。

其四,从信息内容来看,博文事无巨细有闻必录。

一方面,网络的海量存储功能使得微博既突破了报纸的版面限制,又摆脱了广播电视的时段束缚,可以毫无顾忌地做到事无巨细有闻必录;另一方面,微博的发布通道上也不存在传统媒体必不可少的“把关人”,任何信息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在网络上面世

其五,从互动性来看,微博组织动员能力极强。

由于微博是通过“粉丝”跟随和相互跟随的方式建立起虚拟网社会圈子的,圈子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能够做到即时互动,因此信息的扩散速度极快,可以有效地在圈子内达成协调,支持群体性对话和群体性行动。

以上所说的都是微博的长处。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有“长”的一面,也有短的 一面,微博也不例外。在我们小组看来,微博的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

因为人人都可以在微博上说话,所以很难保证微博内容的真实性,不否认其中含有个人感情色彩。140 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并且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这也正是2010年金庸“被去世”能够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公民新闻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发达,也为扑灭谣言带来了便捷。甚至可以说,由于用户群的海量,以及权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

7

第二,基于各种利益的滥用无法避免

微博没有内容限制没有把关人,所以难不保有些人不会出于各种目的,发微博,制造事端。

第三,信息被传播后带来不可预测的结果

难料,是对微博传播最好的描述,因为无法预知它的影响范围。微博真正的不确定性在于,很多人在谈论很多事,但你不知道哪些谈论是正当而有价值的。由于微博的滥用,海量转发,使得人们开始害怕微博,害怕信息被传播后所带来无可估量的舆论伤害,害怕不谨言慎行带来的舆论谴责。

(二)微博实名制

微博实名制是指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微博将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采取“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而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用户将只能浏览,而不能发送微博、转发。

微博实名制是为了提供“更好的说话环境”,让网民发言更负责任。此外,赞成这项做法的官方媒体也称,此举能够限制网站或商业公司设立虚假微博户头,通过制造“僵尸粉丝”来冲人气,骗取广告转发费。通过微博实名制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四类人:一、被当局列入黑名单的异见人士,他们将更难使用不同名字注册账号;二、想公示地方官员劣迹证据(例如公款消费账单、淫秽照片等),又担心被打击报复的网民;三,利用微博打击政治对手的体制内“深喉”;四、想发牢骚又不愿意负责任的民众。其中,真正人数庞大的,当属第四者。实名制的意义,就是让大家在阳光下,像公民一样负责任的发声。微博舆论也不

8

能再简单地被抹杀为“虚拟现实”,他们都是身份经认证的公民的声音。到时,政府面对与处理的手法将受到检验。但从鼓励互联网发展和保护公民合法的言论自由权利的角度看,网络实名制似不必要。微博实名制规定的实施最终会带来什么影响,尚无法确知。

四、结论

在信息化的今天,微博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微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我们衣食住行的影响,以及微博问政,微博打拐,微博随手拍随手传。毋庸置疑,微博的出现丰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快捷的沟通交际工具。但是,新事物就其发展规律来说,有其不合理性,我们应该理性辩证的看待,促进新事物的发展与完善。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是适应时代的变化的,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事物。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让人信服的现象:微博已 经或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并且更加的丰富多彩。作为大学生,我们是微博的使用群体之一,大学生在微博中的话题沟通相对容易,能够引起良好的互动。每个微博成员可通过微博社团努力使自身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能面临压力挫折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同时,微博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的。有些人刚刚摸熟悉微博的基本功能, 又玩起微博群、同城会了;刚刚尝到些使用飞信的甜头, 又玩起微信了;刚刚体验上微信,真担心下一个又将是什么……就这样疲于奔命地追逐着变化、奔跑着适应。从言之成文的博客,到140字的微博;从电脑手机相连的飞信,到多媒体发送的微信……“微时代”带给我们的是更多更强的功能。 “微时代”生存,我们痛并快乐着适应。

9

当然,微博的影响也并不都是有利的。凡事我们都应该以辩证地、客观地的态度去看待,对待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微革命”也是如此。诚然,微博促进了人们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关注,进行引起了执政者的高度重视从而导致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负面的、低俗的及虚假的信息同样在充斥着这场“微革命”。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这里我们想说“恶言止于有德者”,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是我们“净化”网络,让微博真让成为一个为大家生活服务的平台的根本途径。二、把握微博发展的方向。凡事我们都应该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正确的看待和引导微博的发展是也是我们应该去努力的方向。例如微博后台实行实名制等,可以逐步强化人们在网络上的责任意识,是微博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这两个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某一天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已然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实行制的意义自然也就没有了。

“微革命”已然到来,如何正确的看待和引导好这场革命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网络道德意识的不断增强,这场“微革命”不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将成为一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可或缺的平台。

五、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3日

2.王兴亚:《微博、微博热及“微博问政”》,《群众》2011年第8期

3.陈虹 朱啸天:《解构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能量——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新闻记

10

者》 2011年05期

4.唐绪军:《认识微博善用微博———关于微博的观察与思考》,《中国报业》2011. 9 (上)

六、附件:

问卷调查:

微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调查数据汇总:

1 你的性别( )

A:男生 B:女生

2 你有开通微博吗?( )

11

A:有 B:没有(接下来的题目不用做了)

3 你手机有微博软件么? ( )

A:有 B:没有

4是什么原因让你开通微博的( )

A:朋友介绍的B:跟随大众的C:因好奇开通的D:其他原因

12

5 你开通微博的时间有多久? ( )

A:3个月以内B:3个月~6个月C:6个月到一年D:一年以上

6你关注的内容最主要是()

A:娱乐性的B:学术性的C:消费性的D:其他

13

7你通常在微博上面发表什么言论 ()

A:对热点言论的一些看法B:情感抒发

C:生活分享的 D:其他

.

8你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大概多久()

A:一小时以下B:两小时C:三小时D:三小时

14

.

9 你知道微博有什么应用功能? () (不定向选) [多选题]

A:游戏B:聊天C:电台D:音乐E:浏览F:其他

10你通常会运用微博的什么功能?()(不定向选) [多选题]

A:游戏B:聊天C:电台D:音乐E:浏览F:其他.

15

11你觉得微博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益处() (不定向选) A:了解咨询B:方便交流C:打发时间

D:抒发情感E:揭露和批评不良行为F:其他

12你觉得微博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坏处 () (不定向选)A:浪费时间B:暴露隐私C:虚假宣传

D:是炒作的途径E:浪费手机流量F:其他

16

多选题]

[多选题]

[

13如果现在没有了微博,你会有何感觉 () (不定向选)A:空虚B:寂寞C:节省更多时间D:没什么感觉

14 对于现在流传的微博实名制你的想法 () (不定项选)A: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言论B:很不方便C:减少欺诈

D:可以规范言论E:实名制没兴趣F:以后也不玩微博了

17

[多选题]

多选题]

[

G:其他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