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记叙文教案

2020-01-31 来源:钮旅网


授 课 案 卷

学生姓名 辅导教师 课 题 教 学 构 想 教 学 环 节 (120分钟) 年 级 授课时间 辅导科目 语文 年 月 日 时至 时 记叙文阅读技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灵活运用记叙文解题技巧 练习的积累,灵活的运用 ..中考记叙文考点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地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 一、记叙文知识脉络: 六要素: 、 、 、 、 、 表达方式: 、 、 、 、 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顺序 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记叙文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线索: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1

授 课 案 卷

教 学 环 节 (120分钟) 补充: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整体感知的方法: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人+什么情况+事+结果。(“人“特指主人公。) (2)用凝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 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赞扬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材料组织特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二)记叙顺序(方式) 5、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3)插叙。作用:①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②丰富人物的形象;突出中心:③使结构曲折有致。 (三)思路线索 6、记叙线索及作用? (1)以中心事件为线索;(2)以感情为线索;(3)以具体事物为线索;(4)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记叙文结构层次主要有以下常用的方式:(1)时间的推移;(2)空间的变换;(3)时间、空间的交叉;(4)作者的认识和情感的变化;(5)故事情节的发展;(6)人物的意识流动。 (四)分析文题 8、题目的含义:(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 9、题目的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中心;(2)交代记叙的线索;(3)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交代文章的记叙对象,为全文做铺垫;(5)交代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和背景;(6)给人以震撼,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10、题目在文章有何作用?不仅要考虑题目的含义,也要兼顾题目在的作用。 五、分析人物 11、方法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2

授 课 案 卷

12、概括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 ①感知关于人物的什么事;②把握人物的描写方法;③设身处地(假设自己就是这个人)地感悟;④尽量用三个以上的词语表述。 六、环境描写 13、环境描写一般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类。 14、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组合。其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某种环境气氛;③衬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5、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等。 其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②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③渲染某种气氛;④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⑤间接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感情,从而表现文章主题。 七、语言赏析 总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中心 16、如何选择好词?①内容上最能体现本句的中心;②手法运用上最传神、最生动的。 17、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具有特殊意味的词;②分析词语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借代义和引申义;③理解指示代词的含义。词的指代意义,一般放在该词的前面。 18、赏析词语的答题步骤: 选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解释词语的语境义------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该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与全文中心的关系或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19、写景句子的赏析: 赏析的角度:①修辞;②动静结合;③虚实结合;④调动多种感官(视、听、嗅、触) 20、写景句子的赏析答题步骤: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者其他手法)-------有什么作用----写出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1、写人句子的赏析: 答题步骤: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什么动作、语态或心理-----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22、修辞方法及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八、句子的作用 3

授 课 案 卷

23、句子在结构方面的作用: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①、句子在开头的作用: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②、句子在文章的中间: 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起到承上启下(照应题目、开头及前文)、强调的作用。 ③、句子在文章末尾: 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注意、思考;总结全文;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 24、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 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 (1)结尾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结尾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九、写作手法 25.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景,寄托深远之意。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1)借景抒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十、生发感悟题 26、生发感悟题题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①感悟主题型。抓住中心,看清要求,比如是结合文章内容,还是个人经历。 ②人物评价型。鲜明亮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③续写文字型。根据文章内容,看好要求和叙述的角度。 ④选择判断型。没有统一答案,选择明确,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4

授 课 案 卷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 学 生 评 价 教 师 评 价 教 学 反 思 学管师: 教管主任: 提交日期: 学生接受程度 ○完全接受 ○部分接受 ○没有听懂 学生签字: 1、学生课堂纪律 ○非常好 ○好 ○一般 ○需要强化 2、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非常好 ○好 ○一般 ○需要强化 教师签字: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