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
SumNo.100
近代中国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柯
力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女报的宣传以及西学东渐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近代女性在家
本文以近代历史资料,辅之以女性笔记小说、杂记、庭婚姻中的地位与婚姻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文集等文献资料,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近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转变和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分析和考察,揭示中国近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近代女性;家庭地位;婚姻价值观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421(2010)04-0126-05
前言
社会转型直接影响着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性别制度,改变着传统的两性关系,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提升,是近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相区别的标志(杜芳琴、王政,2004)。自古以来,无论是具有叛逆人格的女性还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男性,都曾以各种方式对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表示过强烈不满或进行过抗争,却始终无法动摇传统的性别制度。只有到了近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动,把对人的关注提到了重要地位,人的存在、人的权利受到尊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制度才开始受到严重挑
女性权利部分得到社会认可,女性的生存状态得到改善,在战。女性角色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家庭关系发生了逆向转化。一问题的提出
妇女生活史的研究是了解女性的重要环节,而婚姻家庭又是女性生活最重要的方面。近代以来,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婚姻领域的选题来看,学者多有论述,但大多是对此作现象的描述,而且对其深层次的原因未能作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婚姻价值观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只是从宏观上描述,主要涉及到择偶
家庭观,性观念、结婚离婚观念等方面,而且所引用的事例大多千篇一律,例如湖南长观,生育观、
沙的赵五贞为反抗包办婚姻,在迎亲的花轿中自刎身亡的事件经常在一些论文中出现。缺乏新意,没有能够真正的了解女性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强的男性主义色彩。
就婚姻价值观研究的时间段而言,学者们对唐代、宋代及五四时期的女性婚姻价值观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相对而言,学者们比较关注开放的唐代,以及各个朝代交替时的女性婚姻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间段的研究相对而言多一些。清末民初这段历史时期学者们关注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很少强调这一转型时期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贲小丽,2006)。二近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变化
数千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各种手段控制妇女,从肉体到精神对妇女极尽摧残,导致妇女于愚昧、软弱、无知无识、任人摆布的状况。因为长期被愚化,她们绝大多数处于蒙昧麻木状态,反而成为旧秩序的捍卫者。近代以来,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女子解放运动兴起,而女性自身的觉醒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时孕育和培养了最早的妇女社会活动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和第
收稿日期:2010-01-10作者简介:柯
力(1986-),女,福建莆田人,2008级社会学研究生。
第4期柯力:近代中国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127
一批现代知识女性。
(一)太平天国的妇女理论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创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谋求解放斗争的光辉历程,也树起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庄严旗帜。
太平军把妇女可能做姐妹,男子看作兄弟,兄弟姐妹是平等的。太平天国的革命者立志推翻“上下尊卑不可倒置”的封建统治秩序,力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反对人与人之间相互欺压的关系。从
《天朝田亩制度》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提倡男洪秀全撰写的一系列纲领性著作和具有法律效力的
女平等。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了“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的平均分配原则,这是一项破毁男尊女卑的坚固藩篱的实践活动。太平天国还禁止缠足,禁止买卖奴婢,禁娼妓,禁蓄妾,所有旧剥削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已经开展了相当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制度下的恶俗,悉数铲除。可见,
(二)维新派的妇女解放思想
中国的维新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中国资产阶级发起的一次旨在挽救民族危机的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在政治方面完全失败了,但是,在思想方面却获得了很大的胜利。当时西方已经兴起的妇女学说,诸如“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这样的思想就影响到维新派。戊戌变法以后,在中国也萌发了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
这一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撰文著书,进行婚俗改革,大力提倡妇女解放。康有为在《破实理公法全书》对传统婚姻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男女之约,不由自主”而由“父母定之”、“男为女纲、妇受制其夫”“一夫可配数妇,、一妇不能配数夫”皆“与几何公理不合,无益人道”。接着,他在《大同书》中对不合理的传统婚姻进行了大胆改革,规定20岁以上的男女,“其婚姻皆由本人自择”,并可自由同居,实行契约婚姻,婚姻应“定量限期”,长者一年,短者一月,契约到期,即可终止也可重订。这种做法虽然造成了婚姻混乱,但就打破传统的贞节观念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同时康
“育婴堂”、“养老院”等社会机构承担一切家庭职能,为妇女走出家庭、摆有为要求取消家庭,设立
康有为还发起了“不缠足会”(董江爱,脱束缚提供了条件。为了使妇女更好地摆脱家庭走向社会,
1997)。
(二)辛亥革命的妇女运动20世纪初,在女子教育特别是女子留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出现了一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式的知识妇女群,她们主要来自留学运动、教会女学和国人自办的女学。
在辛亥革命时期,有很多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分子极为欣赏西方婚姻自由的风尚,要求自由恋爱,自由结婚和夫妻平等。在社会上出现了女性对传统家庭角色的冲击,新女性家庭形象已在部分青年知识女性以及个别家庭女性身上展示出来。在婚姻的缔结上,女当事人开始注意把握主婚权利。譬如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等在南昌创设“自由结婚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的好处。虽遭清廷镇压,但其移风之功不可隐没。此间,陈撷芬开始实践婚姻自主权利。
辛亥革命以后,妇女运动走向深入,比较具体地提出了“女子参政”、“男女教育平等”、“男女法律上平等”“禁止纳妾蓄婢”、“婚姻自由”、等涉及妇女切身3问题的要求。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到新文化运动时期,舆论界对女性解放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女子解放由理论转向行一大批进步女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各种尝试,成为女子解放运动的主力。此时期婚姻家庭动。
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一些著名的女作家,如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以爱情、婚姻、家庭等为题材,反对封建婚姻和旧道德,提倡男女平等,追求美好爱情,从舆论上作开导。
(五)五四运动时期的妇女运动
五四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新婚姻文化思想: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评和否定。《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提出妇女是“人”的观点,提出新人理论和新妇女观,讲妇女“独立人”的精神。这不仅要求男女平等,而且要求以尊重人格的观点尊重妇女。如鲁迅批判了封
128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7月
建的“节烈观”对妇女的残酷虐待,这就把尊重妇女人格和男子自尊人格并论来认识妇女问题。李大钊发表的文章里倡导妇女解放:承认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工作的高尚价值。毛泽东也明确提出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制度,破除婚姻上的一切迷信习俗(陶春芳,1985)。三近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
(一)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1.择偶观
最理想的婚姻标准是“门当户对”,就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经济实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典型的、
力、社会地位基本相等或对等。个人的思想感情、个人意愿被排斥在婚姻标准外。随着婚姻自主权的下移,出现了注重双方才学品德,追求个人爱情的择偶观。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
财产的多少等外部条件开始逐步转变为彼此的感情、学识等内在素的择偶标准己由门第的高低、
质。同时,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也逐渐被抛弃。
2.独身主义
独身是妇女初步解放的标志,是日趋增强的女性自主意识的流露。独身的盛行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男女在职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英法等西方国家独身之风日盛,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20世纪以来,受其影响中国独身人数也逐年增加。独身者
做人并非专为生育,人的多为知识分子;以性别而言,女性独身者明显多于男性。女性独身者认为,
一生应该以事业为重,与其留子女,不如留事业。为了张扬女权,必须拒绝婚姻,自营独立的生活。
3.对婚姻自主权的把握近代,在婚姻变革上较晚清有较大的进展,提倡一夫一妻,反对纳妾,善待私生子,妇女经济独
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追立,政治上争取民主,离婚自由,恋爱自由等呼声很高。一些开放和经济、
求个性解放的名人、名士或新知识群体中间都视自由结婚为一种美德,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讲究文
《申报》曾刊出过一篇文章为《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描述文明婚礼之状况说:明。1912年9月19日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被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便利一;马车一到,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便利二;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槟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便利三”(是龙,1912)。这种革新,体现了在婚姻观念上的自由追求。
4.初婚年龄的推迟主张早婚早育、多子多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因此,早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城乡皆然。据学者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初婚年龄大致是:女性为14—15岁。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女权主义兴起,女子读书而引起观念的改变,尤其是上海等大都市近代文化的辐射,以及妇女入工厂挣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经济的普遍衰退,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传统的早婚现象(费孝通,2004)。
(二)女性对离婚与再婚的态度1.离婚观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城市中出现第一次离婚高潮,离婚的主动方由男多女少而渐趋持平,其中绝大多数是“媒约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离婚不但是人们思想观念和情感要求变化后一种自然
“近代离婚的增加,就是向着新社会那条路上快跑”(易趋势,而且是破坏旧式家庭制度的第一声:
家钺,1920)。近代,女性对离婚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离婚不再是男子的专利,妇女主动提出离婚者逐渐增多,成为社会一大奇观。据1913年9月15日《大公报》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各县志中有关记载亦不少,如浙江遂安县“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渐多(《遂安县志》,卷一,方舆)”,甚至“离婚出自男子则予妇赡养费用”〔《郸县
,文献志(浙江)〕。离婚观的改变充分显示了女性向传统婚姻价值观念挑战的力度。通志》
2.再婚观
第4期柯力:近代中国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129
随着女性离婚高潮的到来,寡妇再嫁也日益普遍。清末,有些“族中蠕妇……或有志不能守及家贫无一可守,而势难终守者,听其别为调停,族规无庸苛责”(《近代史研究》,1991)。原有的族规民约和传统习俗在思想解放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至辛亥革命前后,“封建的等级伦理观念,也不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自由平等的空气更为浓厚……贞节牌坊开始被砸
(李宗一,1980)。在下层群众中,有“亲朋邻里,甚至公婆劝其寡媳毁,人们的思想来了一次大解放”
改嫁”(《近代史研究》,1991)。而大城市中那些有头有面的富室嫣妇,更是鼓起勇气向世俗挑战,徐
梁国体与邹鲁、宋铭黄与高剑文等的结合成为典范。宗汉和黄兴、
四原因分析
(一)外因近代时期,女性家庭地位与婚姻价值观发生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是由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一方面封建制度和习俗继续顽固存在,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而彻底破除。另一方面,“五四”思潮的推波助澜,大量留洋派和革命党人带来的新思想,无时不冲击着旧有观念。
1.社会政治变革为女性婚姻价值观转变提供了制度支持清末民初,思想领域中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但还没建立新的思想统治,在思想领域呈多元化趋势。
清朝后期,由于太平天国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婚姻道德和婚姻形式,拉开了近代中国婚姻革命的序幕。一些新的婚姻政策冲破了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束缚,使妇女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使人们改变了对传统婚姻的看法。另外,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关于妇女的法律,有利于妇女的解放,从而推动婚姻观念的变化。
2.女子教育的兴起为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转变起了积极的思想启蒙作用晚清的女子教育发端于南方沿海城市,而逐渐扩及全国,己是中国教育史上人所共知的事实。19世纪后叶,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侵,外国传教士将女子学校移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冲击,对中国女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形式的女子学校首先诞生在沿海地区,继而不断向内地扩展。
女学的兴起,既是妇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社会地位提高的一个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她们的这种权利尚受到一定约束的反映。大致到了20世纪20-30年代,各地基本实现了男女同校。
3.女报的兴起对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转变起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女报是宣传女性婚姻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妇女报刊是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刊。中国的妇女报刊兴起于近代社会。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喉舌,对唤起妇女的觉醒,争取民族的解放,推动社会的变革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
中国的妇女报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自己的喉舌作用,推动了妇女解放思想的不断更新和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内因
1.女性经济上的相对独立
在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方式下,广大劳动妇女从来都没有脱离过社会生产活动,是国家财政
转向了城市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家庭生活的维持者。广大劳动妇女脱离了原来的家庭生产,
的大生产,女性正式成为工厂的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与家人。这就为广大女性走出家门,寻求经济上的独立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女性拥有一定受教育权利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迫切要求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力图通过教育手段使更多的
“不能人掌握知识技能,促进中国近代化,他们认识到旧时代宣扬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导致女子
自养,而侍养于他人”,孩子“唯妇人能因势而利导之,妇人无学则母教不善,其子之成立也难”(梁
130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7月
启超,1989),其结果必是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妇女无法接受教育,救亡图强只能是空话。3.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封建时代的中国妇女受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束缚,被剥夺了社交的权利,一生“在家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没从子”,直到19世纪中期,女性才开始追求在家庭和社会中应有的权利和地位。受
女宣传家们更是相继走出家庭,积极投身于社会工作。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女教育家、
五结语
婚姻应当建立在两个独立个体平等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文明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否则就会倾斜倒塌。近代的新女性已经向这个阶段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走得特别艰难,但无论怎样,近代女性们已经冲破社会、家庭的阻挡,勇敢地为实现其作为“人”的价值,而迈出的蹒跚的第一步,为后来中国女性高扬主体意识,真正走向精神解放,做了可贵的探索(陈慧,1996)。她们身上闪烁着的人性光芒,将一直照耀着中国女性解放的道路,激励着中国女性为追求“人类解放的天然尺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璁.从历史角度看当代女性婚姻观的变化[J].科教文汇,2007(3).[2]陈利兰.中国女子对于婚姻的态度之研究,社会学界,1929.
[3]董江爱.从近代婚姻家庭的变迁看妇女地位的提高[J].理论探索.1993(3).
[4]范海燕,胡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婚姻观念的变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5]侯西安.农村青年女性婚姻观转变的时代性剖析———以陕西省高陵县调查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4).
1999.[6]蒋美华.辛亥革命时期女性家庭角色前变迁[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7]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社会学系.成都妇女社会活动调查表[J].社会调查集刊:下集1939.
[8]乔启明,汤普逊,陈彩章.近代中国人口统计的一项实验(1931-1935)[A].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内部翻译出版,1984.
北京出版社,1985.[9]陶春芳.女性的过去与现在[M].北京:
1920.[10]易家钺.家庭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郑桂珍主编.女性与家庭[M]上海:
[12]中国妇联.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AnalysisofChineseWomen’sFamilyStatusChanges
andCausesinModernPeriod
KELi
(PublicAffairsCollegeof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
Abstract:Becauseofthewomen’sconsciousness,avarietyofadvocacy,Westernlearningandothercombinativefactors,thestatusofChinesewomeninthefamilyhadchangedalotinmodernperiod.Basedontherecenthistoricaldata,combinedwithwomen’snotesandotherliterature,thispaperre-vealssomechangesofChineseContemporarywomen’sfamilystatusandcausesfromtheperspectiveofsocialgenderanalysis,usingsometheoreticalcoursesandmethodofsociology,historyandect;bytheanalysisofthechangesofChinesewomen’sstatusandattitudetomarriageintheirfamily.Keywords:Modernwomen,Statusinfamily,Marriagevalues
(责任编辑:林国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