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24卷第2期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_24.No.2 2006年4月 Journal of Southeast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Apr.2006 试论西江民族旅游的开发 李小平 (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中文系2002级本科班,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对西江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介绍。从量身打连“个性化”旅游的方案的角度对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 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西汪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整改措施。 [关键词]西江;苗族风情;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91(2006)02—0016-02 2O世纪末席卷全球的旅游业以迅猛的发展势头,一 同的支系。在迁徙中没有稳定的居所,社会分化,生产力 跃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经济产业部门。不同的是旅游 低。苗族文化就是古代中原文化的孑遗。所以西江作为最 业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它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的 大的苗寨有它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旅游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活动。人们“追新求 西江苗族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征服和 异”,追求的是一种新奇环境与异域风情所带来的有别于 改造自然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旅游开 日常生活状况的审美感受。西江是世界第一大苗寨符合 发的角度来看,苗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格调较高,非常 上述所求。相关调查表明“与旅游地居民交往,了解当地 具有开发价值。 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动机,是目前激发国际旅游的三 1.文学艺术。苗族大多能歌善舞,西江也一样。客人 大动机之一。这种对异域文化参与体验的渴望。成为21 到家了,摆上苗家酒,酒宴上主客对唱“劝酒歌”,曲调悠 世纪中国和世界旅游市场上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趋势。 扬、情切意长。迎宾接客.苗家有“飞歌”相赠,歌声高亢、声 本文从这一角度对西江民族旅游的开发进行三个方面的 调洪亮、清脆悠扬。姑娘小伙芦笙场上唱“讨花带”,嗓音平 思考。 缓,旋律柔和优美,高低相连,圆润平滑,在叮当作响的银 一、西江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 饰轻轻的和乐之下,仿佛静夜中琴弦轻拨。此外还有“起造 西江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北部,距县城37公里,距 歌”、“开亲歌”等。苗族在唱歌的时候常伴有舞蹈,在唱酒 州府凯里36公里。相传西江苗族先祖于此定居已有700 歌的时候,主客之间伴随着歌声跳舞助兴。在芦笙场上有 年的历史。西江是贵州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保护单 节奏性很强的芦笙舞。西江还有自已的民间故事、传说等。 位之一。西江是苗语音泽。西江原称“仙祥”,后称“鸡讲”, ’ 2.工艺美术。由于苗族在历史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 民国五年易名为“西江”。解放初期800余户,3 20o余人, 然经济状态。因此,手工劳动比较普遍,擅长制作手工艺 1982年有1 o4O户,4 513人,故有“千户苗寨”之称。现有 品。主要有银饰、刺绣、雕刻、竹编等,种类繁多、工艺精良。 l 300余户,5 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是中国最 西江的银饰和刺绣闻名遐迩,西江银饰工匠制作的银梳、 大的苗寨。西江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民族历史。相传 银花、银雀、围腰链、耳坏、响铃、银角等银银饰品,工艺精 明洪武年间,公元1374年前后,由一个叫“告概”的部族首 巧、造型古朴、纹理细密,代表雷山银饰工艺的最高水平。 领率领其飞、利、收、腊、良五个孩子经湖南与广西边界进 西江的刺绣分为皱绣、平绣、挑花、打子、贴绣、堆花等,绣 入贵州,最初来到从江县的“虾斗排兑”和“也根排腊”。后 出的产品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立体感强,极具民族特色。 叉到榕江的“干良”。开拓芦笙场,苗话叫“党杆这略”。为 3.建筑文化。西江索有“千户苗寨”之称,千户苗寨, 此,西江地区的苗家都说榕江是祖先的发祥地.是阴间的 千幢楼房,层楼叠宇,参差错落,极为壮观。吊脚楼在建筑 乐园。人死之后灵魂要回榕江去与祖先们团聚。 学上属“干栏”式建筑。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顶楼一般用 西江的祖先是上古时的蚩尤。蚩尤在冀中的涿鹿不 于储存粮食和堆放杂物;底层楼下圈养猪、牛和家禽;中层 幸被黄帝打败擒杀,最后蚩尤的名字为人所遗忘。同时,蚩 中间大厅供奉祖宗牌位,兼作接待宾客之用。两边房间安 尤被贬为贼寇,为神怪为妖魔。被黄帝打败后,其后裔只得 排卧室与取暖问。大厅退堂与凹廊处有长椅式栏杆即“美 流落四方,向南、向北向西迁徙。翻开苗族的历史就是一部 人靠”。既可凭栏远眺,叉可休息闲谈,是全家的活动中心。 逃难史。由于在迁徙的过程中四分五裂,苗族成了许多不 吊脚楼的构造很有建筑艺术。 [收稿日期]2006—01-08 [作者简介] 李小平,男,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中文系2002级本科班学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4月 4.服饰文化。西江苗族妇女盛装为无领大襟衣,两襟 胸前交叉,微露部分肩和颈。衣服的两袖和肩、领镶有大块 的装饰绣片,绣片上绣有龙凤和花鸟。下装为黑色长百褶 裙,外套24条花飘带,花带上亦绣上绚丽多彩的动植物图 案。全身佩戴银角、银雀、银花、银梳、银耳坏、银项圈、压 领、银衣片、银泡、银衣链、银手镯、围腰牌、头簪、银铃、围 腰链、银耳坠、护头巾银片、银头绳等各种银制饰物,显得 富丽堂皇,更表现出一个民族的辉煌与气势。姑娘勤劳、聪 明、智慧是通过衣饰表现的。苗族姑娘从小就开始挑花绣 朵,制作一套盛装,成年后穿着去游方。 5.饮食文化。喜欢酸辣是西江人饮食的特点。食用酸 汤很普遍,还有酸辣子、酸腌菜等。一般西江人接待重要客 人时必须有鱼,所以西江一般都实行稻田葬鱼,一年四季 都不让田干枯。西江的酸汤鱼是一道奇菜,和别处的煮法 不同。首先,等水开了后把鱼杀了取去苦胆,把鱼放进锅里 煮得半熟,然后把几种不同的菜放进去,再放进酸腌菜,等 煮熟了把鱼和菜分开,把鱼骨取出,在鱼上拌上野花椒、大 蒜、辣子等香料,味道十分鲜美。 6.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西江的民族节日多,而且节 日气氛、民族风情很浓郁。每年都有好几个民族节日,其中 比较浓重的有苗年节、吃新节和牯脏节。吃新节就是西江 的“情人节”。男女青年们在游方场对情歌。苗年节主要展 示苗族服饰,苗族歌舞等。最隆重的要数牯脏节了。牯脏节 是最讲究规矩、持续时间最长、最神秘的节日。是13年一 次的祭祀祖宗和庆祝丰收的大典。关于牯脏节的来历有很 多种传说,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与西江苗族历史有关。共 同之处是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 节日期间,举行杀牯牛祭 祖、斗牛赛、芦笙会等活动,能集中展示苗族服饰、信仰、饮 食、歌舞等文化。 三、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开发旅游要讲究市场的细分原则。市场是有层次、有 特点、有区别的。广东人有广东人待人的特点,东北人有东 北人的特点,江浙人有江浙人的特点。我们要开发西江的 原生态文化,必须量身打造“个性化”旅游方案,要把那些 影响西江苗族“个性化”的东西予以摒弃。要把苗族文化中 别人最想看、最希望看、能打动人、有吸引力的东西展现出 来。实行改革开放后,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已成必然。因此 西江也有“麦当劳”;西江也有“牛仔服”。问题是西方人来 西江旅游,如果看到的服饰是“牛仔服”,吃的是“麦当劳”, 他来西江做什么?因此,我们要打造“个性化”旅游方案必 须保持苗族的原生态文化,竭力阻止其他民族文化对西江 的渗透。 1.吊脚接的问题。西江为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被建 筑专家称为“民族建筑的瑰宝”。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认 识不足,在实行三改,即改厕、改厨、改牲圈中免费发放砖 石和水泥,特别是在改厨的过程中,极不协调的混泥土建 筑嵌入苗族吊脚楼中间。加上大部分农民对苗族文化价 值不理解,很多的吊脚楼被拆除,很多混泥土建筑混杂建 筑群中,加上原本就修建有单位建筑,历史风貌被严重破 坏,失却了苗族原生态的原汁原味。政府有美职能部门要 加强有关旅游专业知识的学习。注意保护苗族建筑,不得 任意改建和拆除。政府建设的学校等公益设施要标识苗 族文化的标志。 2.服饰问题。苗族服饰正在进行流变。正如著名苗族 学者罗义群教授说的:“任何民族的服饰文化都是经济基 础的反映,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服饰文化亦随之改变。 因此,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苗族服饰正在不知不 觉地变化着,甚至有一部分已改苗装为汉装。”“ 从总的文 化背景来说,苗族服饰的流变已成必然,但作为西江这个 局部,要把民族文化的旅游业做大做强,必须要保留苗族 服饰。因此要把服饰制作、挑花、刺绣等进课堂,甚至在凯 里学院要开设苗族服饰艺术欣赏课,培养专业人才。其次 培养苗族服饰的市场让生产者、经营者有利可图,使之能 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分额成为表演服或婚嫁礼服。再次利 用苗族传统节日展示苗族服饰的艺术魅力,拓宽它的生存 发展空间。 3.民族歌舞问题。苗族的歌舞被人们誉为“东方迪 斯科”。这表现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比较豪放。近年来西江 游客越来越多,民族歌舞的表演日益频繁。但遗憾的是很 多其他民族的舞蹈也参杂进来,使很多游客对苗族舞蹈 没有了那种新鲜感。还有很多青年人已经不会唱苗族飞 歌了。建议学校把苗歌、苗舞进课堂。加强培养苗歌、苗舞 的接班人。 4.民族工艺品的问题。西江的民族工艺品有很高的 艺术性,随着近年来游客的增多,工艺品的销量大增。但市 场亟待规范。有些销售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在做工上越来 越粗糙,失去了苗族服饰的古朴与精巧。更有甚者。一些销 售商使用了欺诈的手段,把铝制品说成为银制品从中牟取 暴利。这些所作所为严重地影响了西江的形象。对西江的 旅游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上述情况,政府部门应该进行 监督,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游客的利益。 5.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西江博物馆的修建是很必要 的。博物馆是集中展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场所。博物馆对 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西江博物 馆虽然修成了,由于经费缺乏很多文物无法收到;无法细 致地整理文物古籍。很多游客来旅游,仅仅观看民俗表演, 不能全面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全貌。所以地方政府 应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博物馆建设。使西江博物馆能起到 传承苗族优秀文化、研究苗族历史、宣传展示苗族文化的 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西江旅游。 6.交通问题。由于交通发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西江 的旅游业。西江虽处于黔东南苗族旅游的核心地段,而且 旅游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交通问题,所以吸引力不 是很大。凯里通过排乐可直达西江,但这条路路面差,现在 到西江还得绕道雷山,成本增加,游客减少,建议有关部门 改善“排乐——西江”的公路条件。这样会促使西江游客量 增长,叉可以建成凯里——西江——雷公山——郎德环线 游,不仅带动西江旅游业,而且带动整个雷山的旅游。 针对上述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 西江民族旅游的独特个性会得到彰显。这样,每一个到过 西江的人会成为活广告。西江的民族旅游业的兴旺指日 可待。 (本文指导教师罗义群) 参考文献: [1]罗义群.苗族服饰的开发.寻美步履[M].北京:中国文联出 版社.2002:269. [责任编辑: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