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2018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2024-01-16 来源:钮旅网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政治试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现象是价值规律的表现。 【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价值规律。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判断即可。“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说明价格过高,则需求减少,需求影响价格,因此价格下降。价格过低,则需求增加,需求影响价格,因此价格上升。这表明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此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故此题正确。 2. 股东大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 【答案】错误

【解析】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有限责任公司规范要求的是公司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公司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股份转让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

3. 效率是指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的差额度。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企业的利润。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根据课本内容直接判断即可,难度很小。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故此题错误。

4.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施行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市场秩序的知识。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根据课本内容直接判断即可,难度很小。《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故此题正确。

5. 税收的无偿性表明国家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税收的特征。此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判断即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但并不等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以税收为主要来源形成的财政收入,要取之于民,

- 1 -

用之于民。故此题错误。 【点睛】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税收具有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④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 6.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7.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求我们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此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判断即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不能完全相信书本,我们应辨证的看待书本知识,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故此题正确。 8. 稳中求进坚持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此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判断即可。“稳中求进”中的“稳”体现了相对静止,“进”体现了绝对的运动,所以稳中求进坚持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此题正确。 【点睛】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9. 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主观不断符合客观的过程。 【答案】错误

- 2 -

【解析】此题考查认识活动的特点。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判断即可。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上升的,前进的,发展的。故此题错误。

10. 人工智能小冰能创作诗歌,说明机器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根据课本内容直接判断即可,难度很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机器人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因此机器人没有意识。故此题错误。

二、选择题(本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 湖南省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省403.07万人受灾,国家紧急调动救灾物资运往灾区。这里的“救灾物资”

A. 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 C. 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D.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商品的含义。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商品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判定商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题中救灾物资显然不是用于交换,故D正确,AC错误;救灾物资属于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B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 【点睛】商品的基本属性 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固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12. “换客族”就是通过利用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物品互相交换,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原则就是不再额外花钱。时下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这种“抠门”的消费方式开始吸引了越来

- 3 -

越多人加入“换客”一族。这种交换方式 A.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 B. 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C. 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D. 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商品交换。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换客”这种交换方式属于物物交换,而不是商品流通,故A错误;“换客”不是商品的价值最大化,商品价值没有变化,故B错误;“换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但不会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故D错误;“换客”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故C正确。故选C。

13. 现在移动支付随处可见,人们借助支付宝、微信的功能,购买商品时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这种支付方式 ①保障账户安全,提高支付效率 ②没有改变货币的基本职能 ③创新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④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胀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电子货币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移动支付利用互联网,不能保证账户安全,故①错误;移动支付可以减少现金使用,但不能防止通货膨胀,故④错误;移动支付没有改变货币的基本职能,同时创新了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故②③正确。故选A。

14. 2017年7月20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75.2元;2018年1月3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50.2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 ①美国海淘和代购会有所升温 ②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③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投资 ④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4 -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2018年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比2017年少,这说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出国消费的成本会下降,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美国海淘和代购会有所升温,故①②正确;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企业赴美投资,故③正确;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我国企业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会减少,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汇率变动的影响:

本国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本国货币升值)的情况下:利于进口,利于对外投资,利于偿还外债,居民国际购买力提高,对外消费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不利于出口和引进外资,不利于收回外债,国际金融凤险增大,出口减少不利于扩大外需。本国汇率下跌情况相反。

15. 跨境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发展,激发了中国消费者跨境购物的热情;消费者消费的高涨,又进一步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暴发式增长。这体现了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 ③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④消费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跨境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发展,激发了中国消费者跨境购物的热情,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故①正确;消费者消费的高涨,又进一步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暴发式增长,体现了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故③正确;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故②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第二: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

- 5 -

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因为消费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

16. 春节来临,火车票一票难求,再加上机票价格高昂,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拼车的队伍。拼车既省钱又省时,“爱拼族”在很多城市悄然兴起。拼车 ①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属于理性消费

③应成为每一个汽车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④属于求异消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干中,拼车既省钱又省时,说明“拼消费”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属于理性消费,故①②正确;“应成为每一个汽车消费者追求的目标”说法过于绝对,故③错误;“拼消费”不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故④错误。故选A。

17. 需求弹性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以下四种商品中需求弹性最大的是 A,照明用电 B.自来水 C.大米 D.翡翠手镯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需求弹性。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大。ABC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翡翠手镯属于高档耐用品,更具有需求弹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8.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①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 6 -

②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③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④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平等,故②③错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故①③说法正确。故选C。 19.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指出: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人股,并享受分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 ④土地流转维护了农民的经济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土地流转产生的收入是凭借承包权获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通过流转获得收入有利于维护农民的经济权益,故①④正确;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是按生产要素收入,而不是按劳分配,土地流转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归集体,但使用权发生了变化,故②③错误。故选B。

20.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用的经济政策 A.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B. 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C. 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D.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政策。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

- 7 -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的经济政策有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故C正确;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利于刺激经济发展,故AB错误;增加税收不利于刺激需求,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国家的财政政策

a.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b、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压缩赤字规模)抑制总需求的增长,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1. 2017年,我国对活牛等44种货物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出口这44种货物,需按规定申请取得配额,凭配额证明文件申领出口许可证。这体现宏观调控的 A. 经济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价格政策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国对活牛等44种货物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这是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AC排除,B符合题意;D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排除。故选B。 【点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

(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2. 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消

- 8 -

费环境。营造“三个环境”旨在 ①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②确保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③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④提高政府监控市场的效益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国家着力营造“三个环境”意在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故①③符合题意;②“确保”表述绝对化,排除;国家着力营造“三个环境”与提高政府监控市场的效益无关,④排除。故选A。

23. 国家财政是周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的是 ①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②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③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 ④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作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②④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入选;①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不符合题意,排除;③中降低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能够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包括: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再分配、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②促进资源的台理配置(对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高新技术

- 9 -

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的投入;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a.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b、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压缩赤字规模)抑制总需求的增长,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4.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我国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

①落实以统筹兼顾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 ②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基本国策 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④坚持走城填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故①错误;根据海绵城市的内涵可知,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故②③正确;题目没有涉及城乡的发展问题,故排除④。故选C。 【点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主攻方向。(具体措施一立足点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里和效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措施一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

- 10 -

护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方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25. 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信号越来越强烈。在单方面“主动”开启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双反”调查后,2017年12月2日美国又正式公布拒绝中国要求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诉求。美国的这一做法 A.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和表现 B. 违背了世贸组织的最重要的原则 C. 会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D. 不利于世界范同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利于世界范同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故D正确;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A表述错误,排除;美国的这一做法并没有违背非歧视原则,B错误;C项的说法夸大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我国的影响,排除。故选D。

26. 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①中前者是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者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没有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故①错误;②中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

- 11 -

意,入选;③中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符合题意,入选;④中的“道”指的是一种规律、真理,是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意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辩证法的观点。没有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7.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物质由于运动得以存在、生活,说明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②④正确;①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28. 经过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努力,我国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通过它我们可以深入地观察宇宙模样,探索宁宙奥秘,开拓了新的视野。这说明 ①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的奥秘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实践的必要条件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2 -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①说法绝对,故①错误;根据题意,借助于太空望远镜,我们可以深入地观察宇宙模样,探索宇宙奥秘,开拓了新的视野,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实践的必要条件、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③④正确;②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②排除。故选D。

【点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9. 2017年12月27日,保定定兴县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根据墓葬的结构、雕刻图案及器物残件,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由此可见 A. 意识具有目的性 B.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D.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题干中,考古人员根据墓葬的结构、雕刻图案及器物残件,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故B正确;AD与题意无关,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C错误。故选B。

30.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人,使大量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说明

①突破事物现象的联系,才能抓住本质联系

- 13 -

②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观。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题干中,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故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排除;联系是有条件的,②表述错误。故选D。

31. 手机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手机也成了低头族的“海洛因”,对此我们 ①要促进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③做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④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到趋利避害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题干中,一方面手机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手机也成了低头族的“海洛因”,这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到趋利避害,故②④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故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中长期经济问题的综合治理药方。体现了 A. 事物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14 -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题干中,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中长期经济问题的综合治理药方,强调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A正确;B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33. “如果两个人的意见始终一致的话,那么其中一个是属于不必存在的人”。下列说法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B.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题干中,“如果两个人的意见始终一致的话,那么其中一个是属于不必存在的人”,强调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乱生于治,怯生于勇”,乱与治、怯与勇是互相对立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故B符合题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故C不符合题意;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4.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由于 A. 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B. 认识源于实践,叉推动实践的发展 C. 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D.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答案】A

- 15 -

35. 2017年我国基本完成了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故③④正确;上层建筑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①;②说法正确但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故选D。

3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体是人民,建设者是人民,受益者还是人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密切党群关系,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同步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推动作用 ④社会主义的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密切党群关系,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故②③正确;社会意识具

- 16 -

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不一定同步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①错误排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7. 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A.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 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C. 百折不挠反复实践 D. 努力发展自身才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漫画中的文字“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高点,来来回回许多次却发现站在高点是多么的困难”的提示,可知人的主观愿望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有把人生理想和社会条件结合起来、把自身努力和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故答案选B。

考点:人生价值的实现

38.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荐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妥。“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④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 17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先试点再推广体现了“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①④正确;题干并没有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故②③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

39. 哥哥在地球一端遭到不幸,而处在地球另一端的弟弟同时产生了不祥的预感。随着现代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理论被证实,类似这些过去被视为“迷信”的神秘心灵感应,将会被得到科学的解释。这说明

A.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并没严格界限 B. 随着科学的发展未知的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小 C. 我们的许多的正确认识都来自科学实验 D. 任何神秘现象都源自于人们对世界的无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实践和真理的有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随着现代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理论被证实,类似这些过去被视为“迷信”的神秘心灵感应,将会被得到科学的解释,说明科学实验是人类不断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源泉,我们的许多的正确认识都来自科学实验,故C正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有明确的界限,A表述错误;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变化着的,不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故B错误;D项表述否认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错误。故选C。

40. 某军区士官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靠着忘我的拼搏精神,通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铁甲精兵”。这表明实现人生价值 A. 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 需要努力奉献、做到为人民服务 C. 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 关键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答案】A

- 18 -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 我国基本形成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国有产权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利用公权侵害私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时有发生……。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从顶层设计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从顶层设计保护产权的意义。

【答案】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顶层设计保护产权有利于巩固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②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从项层设计保护产权就是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法律确认和保障,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③从顶层设计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既明晰了国有产权,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又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法律保护,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此题要求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从顶层设计保护产权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从项层设计保护产权就是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法律确认和保障,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从顶层设计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既明晰了国有产权,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又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法律保护,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4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 19 -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答案】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②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丰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助和支持,深化医药、教育等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更好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解析】此题考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此题要求运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说明如何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丰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助和支持;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43. 大众化旅游时代已不期而至。2017年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为促进我国更好更快地建设旅游强国,监管部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严厉清除各类旅游市场顽疾,要求旅游从业者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民众更有获得感;游客的素养要不断提高,由“会走路的钱包”变为“行走的风景”。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各类市场主体在建设旅游强国中的责任和担当。

【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要受到惩蹦。旅游从业者要遵循市场规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旅游者要自觉提高文明素养,由“会走路的钱包”变为“行走的风景”。②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监管部门耍制订符合自然及经济规律的政策,把我国更好更快地建设成旅游强国。

【解析】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此题要求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关知识,属

- 20 -

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各类市场主体在建设旅游强国中的责任和担当,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要受到惩罚;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44. 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于2014年推出3+3(7选3)高考改革方案,但实践中出现物理选考人数偏少问题。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物理太难”,把它作为选考“性价比太低”。对学校而言,一些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物理是理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事关国家科技发展核心竞争力。为此,浙江省教育厅于2017年1 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建立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高考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分析说明出现物理选考人数偏少和高考改革方案需进一步完善的原因。

【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各个主体对于是否选考物理有不同的看法。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高考改革涉及人员多、细节多、事情本身复杂,对选考物理也容易不同看法。③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针对高考改革中物理选考人数偏少问题建立了选考科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高考改革方案。

【解析】此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此题要求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说明出现物理选考人数偏少和高考改革方案需进一步完善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点睛】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

- 21 -

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讲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二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 2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