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

2021-01-07 来源:钮旅网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

根据 <<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成建委 <2014>65 号)、<<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细 则》(成建委 <2014>205 号)的要求,以及新都区城乡建设局(新城 建<2014>277号)文件要求,特编写建筑工程中影响住宅工程日后使 用的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一、 地下室混凝土开裂:

(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混凝土的裂缝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硬化前裂缝、 硬化过程裂缝和完全 硬化后裂缝。按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把混凝土裂缝分为二大类: 第一大类, 由第一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 包括按照常规计算的主要应 力引起的“荷载裂缝”,以及由结构次应力引起的 “荷载次应力裂缝”, 二者通称为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

第二大类,由第二类荷载即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 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 上述两类裂缝的区别是:前者从外荷载的作用、结构内力的形成,直 至裂缝的出现与扩展, 似乎都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并一次完成, 是个 “一次”过程。而变形荷载的作用,从环境的变化,变形的产生,到 约束应力的形成, 裂缝的出现与扩展等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时完成的, 它有一个“时间过程”,称之为“传递过程”,是一个多次产生和发展 的过程。 (二)、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 1 / 42

1、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按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 方案的编

制内容除满足国家现行有亲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外, 还应包 括地下室周边水位观测、施工降(排)水、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施 工缝及后浇带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主要构件的裂缝及变形观测 等内容。

2、应本工程地下室采用抗浮设计,雨季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定期 观测并记录地下水位。 根据观测记录, 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停止施工 降水时间。 3、施工期间,地下室周边回填前,基坑内不得有积水。

4、施工期间,应对地下室底板、梁、柱、墙、顶板的裂缝及变形情 况进行定期观测并记录,并作相应处置。

5、商品砼搅拌站应该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特别是砂石含水 量和含泥量的检测和控制(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 3%,粗骨料含泥 量不应大于 1%),以确保混凝土本身的质量稳定; 进一步优化混凝土 配比,宜选 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减少水 化热,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对一些必要的试验检测工作应予加强, 如混凝土收缩试验等。 6、柱、墙混凝土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采用带模养护,带模养护结束后, 可以采

用洒水养护方式继续养护,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方式继续养护。

2

其他部位可采用洒水养护,也可采用覆盖养护。

2 / 42

7、混凝土覆盖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膜 加草帘进行养护。

2 塑料薄膜贴紧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 3 覆盖物衔接严密,不得漏盖,层数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8、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置的混凝土不少于 14 天。 2 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带模养护时间不少 于 3 天。

3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9、地下室底板与迎水面剪力墙根部混凝土应整体浇筑,其施工缝应 设置在距底板上面不小于 500mm 处,并应在剪力墙截面中部安设止 水钢板,其弯拆方向应朝向迎水面

10、地下工程底板及侧墙后浇带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底板及侧墙后浇带两侧中部安装钢板止水带,固定牢固,其弯拆方 向朝向迎水面。

2后浇带在封闭前应进行有效的覆盖保护,保持相对清洁。

3 后浇带的封闭应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 缝进行凿毛、清理、润浆。详下图 1、2

3 / 42

1图

2

图、地下室迎水面剪力墙后浇带在施工防水前应提前在外侧做胎 膜。详下图. 图 3 4 / 42

11 3:

12、 地下工程后浇带支撑系统应独立设置并在该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前 与其它模板支撑系统连成整体,该支撑系统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满 足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

13、 地下室侧墙防水层外侧应铺贴软质材料(如聚苯、挤塑板)进行 保护,并宜再加砌一道砖墙。详下图 4.

4

均应采用止水对14、地下室侧墙位于覆土以下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拉螺杆进行模板因定,止水对拉螺杆两端应设置塑料或木质堵头, 不 得平混凝模板拆除后应在堵头部位形成的喇叭口根部截断拉杆, 且不 宜凸土墙面截断拉杆。预留喇叭口须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 凝土表面。详下图5: 5 / 42

出混

图5钢套管位于墙体中部位置、地下室侧墙穿墙管道均应预埋钢 套管,15宽的钢板止水翼环,焊缝为双面焊缝。穿墙套 80mm厚应 设置5mm应采用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管与管道间缝隙的填充材料设计 无要求时,施工期间在钢套管迎水面一侧应设置要求的柔性密封材料 填塞密实。管口盖或点焊钢板进行保护。、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时, 其表面应原浆收光,对存在的质量16缺陷应及时修补,并对结构层 进行24小时的闭水试验。、地下室顶板上园林景

观建筑物(构筑物) 的基础施工应在顶板17防水施工前完成,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 坏防水层。应对地下室顶板支撑体系当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运输通道 时,、18并由设计单位必要埋还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方案,进行 验算,进行复核确认。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二、

(一)、现浇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1钢筋混凝土的材料特性6 / 42

1.1混凝土收缩变形。 混凝土作为由砂石集料、水泥以及水拌和而 成的脆性材料,在施工技术后随着水分的大量蒸发, 混凝土体积势必 随之收缩产生变形。但是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受到梁、柱、墙等周边 支座的约束力,并不能自由收缩变形。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 承受能力时,就会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开裂。这样的裂缝通常出现 在板角等应力相对较为集中区域。 1.2

混凝土温度裂缝。 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初凝过程中, 由于水化 热的

作用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发现温 度差最高可达50C以上。在养护期14天内,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处 于较大水平。混凝土楼板表面由于具有较好的热量散失条件温度基本 相对较低,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内外温差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 当 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2、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不完善 2.1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措施不当。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 中,模

板施工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主 要原因。支模过程中模板的间距过大,上下层之间的支撑不垂直,垂 直支撑面与现浇楼板接触位置松动等等都会造成模板支撑体系变形, 使混凝土楼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变形,造成裂缝的发生。此外,拆除 模板过早, 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尚

未达到设计承载能力, 在荷载的作 用下楼板结构受荷超过承载能力也会造成楼板的开裂。 2.2

管线埋设处理不当。 现阶段现浇混凝土埋设的电暖等各类管线 主要为

pvc 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凝土楼板内的有效 7 / 42

截面减小,而且 pvc 管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差别较大, 粘结力不强, 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密实度不足, 极易导致由于应力 集中而造成的楼板开裂。 2.3

混凝土泵送浇捣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 中,现

浇钢筋混凝土一般采取泵送的方式, 这就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 在 120-220 之间,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均较大。同时为了缓解运输 过程中出现初凝, 部分混凝土中还掺加了缓凝剂, 极易导致在泵送以 及浇捣过程中出现浮浆, 造成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较差, 表面收缩量 增加,因而出现裂缝。 3、钢筋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规范 规范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 试验研究表明混 凝土保湿养生两周相比于不足一周的养护时间,收缩量可以降低 25% 左右,这对于控制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部分 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保湿养生重视不足, 难以按照相关 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措施

1 、严格控制原材料混凝土质量。 由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大多使用商品混凝土, 因此为避免由于混凝 土材料原因出现裂缝,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严 格按照设计以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计量 (预拌混凝土掺合料 总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 25%,最大不应超过 30%)。对

于进场 8 / 42 使用的混凝土, 处进行坍落度等必要的试验验收外, 仍需留置混凝土 试块,以确保用于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质量。 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 应向施工单位提供 《预拌 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施工注意事项。说 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2 混凝土强度达到 75%以上的预计龄期。

3 混凝土自浇筑起至安装钢筋、模板等施加施工荷载的建议时间 4 对混凝土养护方式及养护时间的建议。

5 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可能引起裂缝的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预拌混凝土严禁在运输、泵送等过程中加水。

2、完善钢筋混凝土现浇过程施工工艺,规范混凝土养护作业。 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作业,首先应该根据工况及相关要求进行设 计验算,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吊装等各种荷载对模板稳定性的影响。 对于钢筋的绑扎, 应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与设计要求一致, 避免保护 层过厚导致现浇板有效厚度降低而出现裂缝。 电暖等管线的铺设应尽 可能的与钢筋交叉布置或者与现浇板短跨方向平行铺设。 避免多层管 线相互叠放造成应力集中, 如不得已需要在各种管线集中位置增加钢 筋加强网或采取预埋线盒等保护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捣实作业, 应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确保初凝前完成捣实以及找平。 在现 浇混凝土终凝时间之前应完成板面的抹压工作, 以便于及时进行混凝 土保湿养生。 规范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 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9 / 42

整体强度, 预防裂缝发生的有效措施。 养护作业的关键要点在于确保 混凝

土处于潮湿状态下, 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 通常情况下混 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者使用薄膜养生液, 保湿养生时间不得 低于一周,对于使用外掺剂的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 施工单位应编制裂缝防治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 预拌混凝土性能及进场验收指标。 2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技术要求。 3 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4 电气线管位置、多层线管交叉控制措施。 5 现浇板厚度控制措施。 6 混凝土浇捣控制措施。

7 混凝土初凝前找平与终凝前抹压时间控制措施。 8 混凝土养护方式与养护时间。

9 钢筋、模板吊装时间及防冲撞控制措施。 10 拆模时间。

4、 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水泥、 砂石抽样检测报告,检测混凝土坍落度。

2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 参与混凝土试块 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 i. 钢筋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现浇板负弯矩钢筋应设置足够强度、 刚度的钢筋撑铁, 其间距 10 / 42

不宜超过 800mm。

2 起始钢筋位置距梁(墙)边不大于 50mm。

3板底钢筋应设置垫块,每0.8川不少于1个,不得用钢筋作垫块。 5、线管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线管宜布置在梁内, 确需在现浇板内埋设时, 应采取措施将其固定 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

2 线管敷设不宜交叉, 确需交叉的不宜超过二层管线。 严禁三层及三 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3 线管在交叉布置处可采用线盒转接, 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 形分布。

4 当两根及以上线管并行时,各线管水平间距不应小于 25mm。 6、混凝土浇捣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留置施工缝。

2 在混凝土浇筑时, 应设置临时浇筑通道, 避免在浇筑面上行走和堆 放施工机具、材料。

3 现浇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

4 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并进行覆盖。

7、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现浇板厚度准确。现浇板施 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 (剪力墙结构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 出结构 +50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 +50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 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在每跨之间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水平线做出

11 / 42

现浇板面的控制点,控制点要均匀分布,间距不应超过 2m控制点

与水平线的距离为500mm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米刮尺将每跨的 混凝土面

找平。

8、 现浇板可施加荷载与模板拆除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严格控制现浇板可施加荷载的时间, 板面吊运模板、 钢筋等材料时 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 24h。

2 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 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 位置应 避开现浇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现浇板造成的冲击。

3 严格控制现浇板拆模时间。 现浇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范 规定的强度值后方可拆除支撑系统。

4 后浇带及长悬臂梁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 混凝土未达到设 计强度时不得拆除。

5现浇板面材料堆放荷载和板面模板支撑荷载总和不得超过施工方案 确定的板面施工荷载限值, 否则应采取可靠的支撑措施。 应严格控制 施工荷载,严禁超载施工。 三、 填充墙裂缝

(一)、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一般出现在填充墙体上半部,下半

部由于砌体自重与应 力部分抵消,不会产生裂缝。填充墙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地基基础未处理好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形成填充 墙墙体开裂。

12 / 42

2、所使用的填充墙墙体材料(砖、水泥、砂、拌合用水) 无合格证明文件、无试验资料,即材料不合格,不符合设计 图纸要求,造成填充墙墙体开裂。

3、填充墙墙体砌筑时砌筑质量控制不符合砌体质量要求, 砂浆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拉结筋未按要求预埋留置、长度 21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砌筑前砌块未按要求浇水润湿,砖缝 控3制不匀或超规范要求(8〜12mm ;碎砖未按要求废弃不用, 而集中使用在填充墙墙体上;粘土空心砖填充墙墙体顶部未 按4要求做法进行施工(顶部预留 200mm斜砌砖待七天后施 工),填充墙墙体施工高度未按规范要求分段施工,而是一 次性施工至顶。

4、 填充墙墙体自身收缩而产生的裂缝,裂缝较规则,易在 柱边和梁底出现。砌筑时的砂浆流动性较大,墙体在自重的

1

作用下,不断沉实引起收缩;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产生的 收 2

缩,收缩时间较长,砌筑完毕 28 天左右才将基本完成; 砌体 3材料存在湿胀、干缩的现象,这就会造成粉刷后的墙 面出现不规则裂缝。产生这种裂缝的原因是墙体粉刷前要充 分浇水湿润,这时的墙体含水率较高,体积略有膨胀。粉刷 结束后,墙体内的水份才开始逐渐往外排析,随着水份的不 断排析与蒸发,墙体就会逐渐干燥和收缩,当墙体的收缩量 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将墙面的粉刷层拉裂。

13 / 42

5、 填充墙墙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主要是填充墙和 钢筋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不一样,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 料的收缩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 这种裂缝也是比较规则的。由于温度变化比较频繁,墙面出 现裂缝后难以根治,只能

通过治理控制其裂缝宽度,使之成 为无害裂缝。

(二)填充墙裂缝防治措施: 通过对填充墙墙体裂缝原因的分析,针

对原因我们在工程施 工中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地基基础必须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按工程验收程序进 行地槽、地基基础验收并验收合格,所有资料签字手续齐全 完整。

2、选择合格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墙体材料:优先选用与框架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基本一致,吸水率小,材 料强度较高的粘土空心砖作填充墙的砌体材料。 厨卫间周围墙 体、给水管井周围墙

体严格按设计图纸采用页岩实心砖或多孔砖等防 水抗裂性能较好的砌体。 3、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 1d~ 2d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 混凝土砌块采用砌筑砂浆砌筑时, 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 润。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1 烧结空心砖的相对含水率 60%~ 70%。

14 / 42

2 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 相对含水率 40%~ 50%。

4、砌筑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 砂浆的配合比, 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砂浆用砂宜采用 过筛中砂,含泥量不应超过 3%。

5、干混砂浆存储期自生产之日起不得超过 2 个月。

6、墙体砌筑时,应采用皮数杆、挂线等措施,控制好灰缝厚度和平 直度。 7、 墙体砌筑前, 应检查砌块或砖的含水率,严禁将砌块或砖在水中 提前浸泡或雨水淋湿后上墙。

8 墙体砌筑时,应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 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9、 填充墙的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

80%;空心砖砌体垂直灰缝应填满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 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

80%,不得 750mm当

有透明缝、瞎缝、假缝。为确保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施工时宜采用 打顶头灰,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

10、 砌筑填充墙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 小于砌块长度的 1/3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 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11、 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度不宜大于 2m。

15 / 42

1.5m,日砌筑 高

12、 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补砌间隔时间不少 于14d。当顶部采用“斜砖”补砌时,“斜砖”两端及中间宜采用异 型预制砖进行补砌,斜砖斜度宜控制在 60°±10°范围;外墙填充 墙斜砖后塞口采用实心砖内外交叉挤紧砌筑, 灰缝应饱满密实; 当顶 部采用混凝土填塞时,梁(板)底预留 30〜50m涧隙,用C20干硬 性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 塞缝前要求用水湿润墙体顶面及混凝土梁 底,塞缝时先从墙体一侧进行,待凝固后再行塞填另一侧,塞填必须 密实。

13、 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应设置过梁,在其 线管穿越的位置应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

14、 管线安装开槽宜用凹槽砌块或定制砌块,避免开槽打洞。若需 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槽时,必须在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先 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后将槽内砌块剔除,剔除时应轻凿,保持砌块 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 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1:3的水泥砂浆抹实。遇开洞较大的 情况应采用C2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实。

1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它 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16、 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 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 锚固钢筋拉拔实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 检验值不小于 6.0KN。 四、 墙面抹灰裂缝

16 / 42

(一) 、墙面抹灰裂缝产生的原因: 墙体抹灰裂缝一般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墙体结构受力, 导致墙体开裂 引起抹灰层产生裂缝; 另一种是抹灰层自身原因产生的裂缝。 墙体结 构受力开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

(2)温度裂逢,这种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这种裂逢常见于不 同材料的交接处, 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 房屋结构由于 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 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 导致产生温度 裂缝。建筑物的长

度过长以及受热不均匀,则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3)结构性裂缝是由于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存在 问题。比如:设计的疏忽导致漏算荷载,构造不合理等;砌体施工不 规范,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而 出现通缝等,使墙体受力不均匀、承载力降低。

(4)过大振动引起房屋墙体的裂缝。

(5)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

(6)外墙保温材料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等。墙体抹灰层自身裂缝 产生的原因有:“龟裂”和“壳裂” (二)、墙面抹灰裂缝防治措施: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采用 32.5 级。施工 现场应使用同品种同批次的水泥, 品种批次不同的,性能也有所不同, 所以不得混用。

17 / 42

2、砂宜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含泥量宜小于3%,不 应采用细砂、特细砂。砂浆搅拌要均匀,不均匀搅拌导致有的砂浆强 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容易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3、外墙抹灰砂浆宜掺加抗裂纤维或抗裂剂等外加剂。

4、 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 20mM20mn,钢丝直径不应小于 0.7mm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应小于 130g/ m2o

5、 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基层 的表面尘土、砂浆、污垢、油渍均应事前清除干净。 过于光滑的基层, 要事先凿毛,再用 1:1 水灰比渗 10%的 1 07胶薄抹一层粘结层。抹 灰前,墙面应浇水湿润,洒水时间与施工时间不要间隔太短,以免抹 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

基体吸收, 造成砂浆失水过快, 而导致强度 降低。

6、 注重抹灰工操作技能。如:抹压力度不均匀、厚度不均匀容易造 成抹灰层产生裂缝。

7、 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抹灰总厚度超过 35mnS寸,应采取加设钢丝 网等抗裂措施。

8、 当抹灰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五、 外墙开裂、渗漏

(一)、外墙开裂、渗漏产生的原因 目前建筑外墙裂缝、 渗漏水问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质量通病之一。 建 筑建成投入使用后,外墙常出现裂缝、渗漏水现象。原因有以下几个 方面:

18 / 42

1、主体阶段

从材料角度分析:

1.1 水泥砖、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砖在 施砌时龄期达不到要求,造成墙体收缩裂缝。

1.2 砌筑砂浆采用细泥砂,配比不准确,使用隔夜灰,砂浆中使用砂浆王等掺合 剂时掺量不正确等,导致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

1.3 混凝土和砖砌体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 在接壤部位易产生裂缝。 从施工操作角度分析:

1.4 拉结筋未设或未做弯钩、植筋不牢、拉结筋间距与砖模数不匹配,现场砌筑 时操作工人随意弯折。造成填充墙与主体框架未可靠连接而产生裂缝。

1.5 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未正确留设空隙,直接一次性砌筑,或间隔时间 过短,梁下斜塞砖砂浆不饱满。造成框架梁下出现裂缝;如图 1 所示 1.6 外墙砌筑竖缝不饱满,甚至透缝。

1.7 砖块未提前洒水湿润,直接干砖上墙,使砖块与砂浆之间未有效粘结,影响 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

1.8 外墙未满灰砌筑,砖墙的砌筑砂浆不饱满,易引起墙面渗漏。 从构造及细部处理要求角度分析:

1.9 阳台、雨篷倒坡,雨水不流向室外而流向墙体,造成渗漏。

110 露台、小屋面与房间交界、外墙腰线、挑板、室外楼梯与墙面交界等墙底未 做砼翻高或翻高不到位。

1.11 预留的各种施工孔洞(如脚手架眼、步步紧、穿墙的螺栓孔、外挑架槽钢 孔、刚性拉结点留孔以及水电等安装时的管洞等外墙薄弱部位) 未可靠封堵, 留 有渗水通道,表面出现裂缝,而造成外墙渗水。

2、抹灰阶段

从原材料角度分析:

2.1 抹灰砂浆性能不良: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配置砂浆、砂浆配合比不良、 砂浆拌制后停放时间过长、使用已离析的砂浆等。 基层处理 :

19 / 42

2.2 抹灰面基层处理问题:主要由墙面污染物未清理干净、抹灰前墙面未充分浇 水湿润、对光滑的墙面不做凿毛等专项治理等。 从施工工艺分析:

2.3 抹灰工艺问题:抹灰未按规定分层进行、分层间歇时间过短等。

2.4 抹灰层过厚或过薄:主要原因是主体或墙体表面尺寸、形状、平整度等偏差 未进行有效处理。较厚部位抹灰没有分层进行。

构造、防水涂料处理角度分析: 因墙面凹凸线槽部位处理不当引起渗漏

2.5 凸出墙面的装饰线条积水,横向装饰线条的抹面砂浆开裂,雨水沿裂缝处渗 入室内。

2.6 墙面分隔缝渗漏。在进行外墙饰面施工时,在分隔缝部位镶入塑料分隔条, 饰面完成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饰面层本身的胀缩分格条与砂浆之间脱开, 这部分 凹槽不仅施工时未考虑防水要求, 设计上也未采取防水措施, 也大量集中在这些 凹槽内,雨水沿塑料条与砂浆之间缝隙渗入墙体,造成室内渗漏。 3 、饰面阶段 基层处理

3.1 铺贴各种面砖的饰面层,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面砖质地酥松,吸水率偏高;贴 上墙面后,由于雨水冲刷和冻融交替,引起面砖开裂、爆皮、脱落,雨水沿这些 部位乘虚渗入墙内造成渗漏。

3.2 饰面砖、石施工时勾缝、打胶不严,高层外墙饰面砖未设伸缩缝,雨水从缝 隙中进入饰面块材底部的墙面, 经冻胀使块材脱落, 此时墙面稍有细缝, 水即沿 缝渗入室内。

3.3 外墙面砖、石材阴角部位、与装饰线(腰线) 、板之间未留缝(未勾缝) ,阳 角部位粘结砂浆不饱满(一般阳角不勾缝) 。 (二)、防治措施:

1、 外墙涂料饰面层开裂 1.1 外墙基层、 抹灰层、保温层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及设 计的要求,抹灰层应采用抗裂、防水砂浆。

20 / 42

1.2 涂料饰面应采用柔性耐水腻子和弹性涂料, 腻子与涂料应具有相 容性,普通型腻子严禁用于建筑外墙。 弹性涂料及柔性耐水腻子主要 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 1 弹性建筑外墙涂料主要性能要求

酬駝

■「m削.皿比仏;

―35 駄 I

CO

jgjj

…和 \\ laorS\"

StSJWi \\jt f / ~|

Dfl ’ 15D4

1 \\ 1

-------

EW聃上

序项指 不变1低温稳定48耐碱2无异 963无异耐水

2000 耐洗刷

400不起泡、不剥落、耐人工老化性(白级,变 5 裂纹,粉化或浅色次涂层耐温变无异 6 环(耐沾污性次307 /%色或浅色标准状拉伸1.08 /MPa下标准状态断裂伸200 > 9 /%

长率下21 / 42

40 -10

100

》热处理外墙柔性耐水腻子主要性能要求表指项序12.0吸水/(g/10 min) 无裂2初期干燥抗裂(6h) 无起泡、无开裂、(48 h) 3

耐碱掉无起泡、无开裂、(96 h) 4耐水掉2000耐洗刷5

标准状态0.60 粘结6 冻融循(/MPa 0.40 )

柔直750m无裂

2

-C冷4非粉状组分的低温无变化8 刮涂无障存稳定

无起泡、无起皱、柔性腻子复合上涂开裂、无掉粉、无 (96 h)

层后的耐水落、无明显变无起泡、无起皱、柔性腻子复合上涂 开裂、无掉粉、无脱(5层后的耐冻融性次)

22 / 42

9

10

肪水砂潤境

i

落、无明显变色涂料饰面层施工前,应检查抹灰层有无空鼓、裂缝 等现象,对其1.3

进行修补后方能施工。28d后进行。1.4外墙腻子层宜在外墙抹灰 施工外墙腻子施工前,基层表面应无油脂、浮灰、起翘等现象,施工 1.5

前应提前湿润基层,含水率应符合产品规定指标的要求。为宜,不 得过厚,以防止腻子1mnr 1.6每道腻子的批刮厚度以0.5收缩过大 而产生裂缝和脱落现象。再必须等第一道腻子干燥后,1.7腻子每道 施工间隔时间不能过短,批刮第二道腻子。腻子批刮完成达到实干后, 方可进行打磨,打磨完。〜3d毕,养护2 1.8在门窗、洞口及墙体 转角处,腻子层应加设耐碱增强网格布。施工前应保证

1.9涂膜层

应在腻子层应经过养护并干透后方可施工。腻子层的平整、坚实、洁 净,无酥松、粉化、脱皮等缺陷,腻子层的

以下。10%含水率在 外

墙面砖饰面层开裂5.2

外墙饰面层采用面砖时,必须确保面砖基层(即抹灰层)的安全 2.1 性和耐久性,其基层应采用抗裂防水砂浆。应进行专采用薄抹灰的 外墙外保温系统,其饰面层使用面砖时,2.2

项设计。2.3面砖应设置分格缝,并由设计单位明确位置及做法。 并不得带有脱模饰面砖应采用通体砖,2.4面砖粘贴面应带燕尾槽,

23 / 42

剂,严禁使用粘贴面为光面的面砖。 饰面砖主要性能要求及面砖的尺 寸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1饰面砖主要性能要求.

项指 干压0.5 E/% 吸水3 挤压

10抗冻次冻融循环无破

断裂模/MPa35 不出现炸裂或裂抗热震 /(kg单位面积质12

V )

m2饰面砖规格表2 .

单块厚饰面砖外饰面砖尺寸单块面积规度规定限值墙高度 值()(mm) )) (m (mn最大面积w最长边w 10 12

2 cm定限

ww 410 240

最大面积w 6 45X95

vw 60 w 50

最大面积w 5 45X45

w> 60 w 25

根据面砖材质,选用专用粘结剂或专用粘结砂浆作为粘贴材料。

24 / 42

2.5

严禁采用水泥浆粘贴。嵌缝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

2.6面砖粘贴前,抹灰层应清理干净,并对抹灰层平整度、垂直度进 行检查,对不满足要求的部位进行修补,以满足粘贴要求。

2.7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根据面砖材质及粘贴材料要求, 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2.8面砖粘贴时,先用粘贴材料在面砖背面打底灰, 然后按粘结层实 际预留厚度打满灰。粘贴过程中,宜做到一次成活,要避免反复移动、 揉压面砖,严禁在粘结剂固化后进行纠偏移动。

2.9面砖粘贴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溢出的粘贴材料,并用嵌缝材料勾 缝。勾缝应勾成凹缝,凹进面砖深度约 3mm 5.3 外墙渗漏

3.1临外墙设置的雨棚、空调板根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翻边, 高度不 小于150mm同时其迎水面应做防水层,泛水高度为 250mm 参见图6 (单位:mr)。

25 / 42

图6

3.2外剪力墙对拉螺杆洞应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封堵。参见图 7

外墙悬挑架型钢洞及其他孔洞应在内外墙抹灰前 3.3外墙脚手架眼、 的孔直径或边长大于等于100mm采用C15以上的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 洞宜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关模浇筑,严禁采用铁丝穿拉关模。抹灰前应

对外墙上的透明缝或砂浆不饱满的缝隙进行填塞处理, 水泥砂浆: 13 对混凝土等基层表面凹凸太多(大于10mm的部分要用 补齐或剔平, 同时清除外墙表面上的水泥浮浆、油漆、脱模剂等。套管穿外墙的管 道或空调管道均须

在混凝土或砖墙上预埋套管, 3.4 坡度内高外低留设,套管与管道间须采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宜按

10%。

套管外口须采用建筑密封材(如采用聚氨酯发泡剂或防水砂浆等) 料封闭严密。 26 / 42

535外墙抹灰打底找平,每层厚度不应大于 7mm且应在前一层终 凝后再抹后一层,找平层厚度不宜大于 30mm超过此值应采取加强 措施;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刮平,并在终凝后浇水养护,严禁出现空鼓 开裂现象。

3.6 外墙无遮挡的外窗须设混凝土窗台,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采用构造配筋,厚度不小于 60mm两端嵌固长度不小于120mm

3.7 外窗台装饰完成面必须形成向外不小于 5%的坡度,变坡处宜在 窗型材中心线(或宽度三分之二)以外,窗洞上口完成面或窗楣必须 设滴水线或鹰嘴。

3.8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宜采用附框安装门窗。

3.9 外墙装饰构架、室外壁灯等与砖墙体连接部位须为混凝土基层 (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的混凝土块) ,严禁将砖墙做为固定点。

3.10室外楼梯与外墙相交处须浇筑强度等级 C20以上的素混凝土翻 边,高度200mm以上,宽度同墙体厚度。做法参见图 6。

3.11 在建筑室外周边宜设置排水明沟和散水。散水应按照规范要求 在转角处和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分隔缝,缝内采用建筑油膏嵌缝。

3.12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层应考虑设置分隔缝及水平托架;分隔缝内 放置聚乙烯棒材等隔离材料并填嵌密封膏。 3.13 外门窗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外门窗安装前必须按门窗预留洞口尺寸, 预留连接片, 待安装好门 窗后修补,严禁采用边安装边砌口。

2严禁采用螺钉直接将型材固定在墙基体上。

27 / 42

3严禁平墙安装。

4门、窗框周边与墙体的缝隙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应采用矿棉条、

玻璃棉毡条、发泡剂填塞密实,缝隙外表留 5〜8mm深的槽口,填塞 防水密封材料。

5门窗组合件应连接牢固,并采用耐腐蚀的防水密封胶使连接部位 密封,防水

明螺丝应用门窗颜色相同的防水密封胶掩埋密封。

6门、窗框下外侧应设排水孔槽,及时排除雨水。 7外露的凸窗顶应采取留坡等防(排)水措施。

六、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

(一)、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产生的原因: 1 、水房间楼面渗漏原因分析

1. 在楼板的设计上有水房间的四个角没有被考虑从而使得施工过程 中容易产生裂缝, 如果裂缝得不到进一步解决, 没有相关的应对措施。

2. 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工程之间的配合, 导致整个工程的排水施工没有 预留孔的位置, 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预留孔, 就会临时决定预留 孔的位置,特别是随意处理留孔洞。

3. 在施工中, 水房间的处理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如当模板涨鼓起 来,踩陷了负筋, 都会造成水房间的楼板产生裂缝。而如果楼板出现 了蜂窝和麻

面也会影响造成楼板渗漏。 2、卫生器具连接处渗漏原因分析

1.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在土建墙体的施工中预 28 / 42 埋木

砖。

2. 便池的出口中排水管的深度不够, 便池与排水管口的高度太低, 便 坑的出口与排水管的连接处密封不严密。

3. 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填充密封的填料在便池与冲洗管以及存 水龙头的连接处从而造成接口部位处理欠缺,出现漏点。 3、水房间墙面渗漏原因分析

1. 地面设计的排水平坡度不合理, 使得水房间的墙面根处出现倒反水 的现象。

2. 施工过程中在墙面的裙带处没有做好防水处理, 前面裙带处出现开 裂和鼓包。

3. 在进行防水施工时没有很好地将防水材料进行反边, 或者在反边时 没有合理设置反边高度。

4. 没有做好防水的预警措施, 如在楼板的四周添加附加钢筋, 这样一 旦出现裂缝,水就会渗漏到板边的墙上。

二)、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防治措施:

1、卫生间、厨房、浴室以及设有配水点的阳台、独立水容器等均应 进行防水设计。

2、卫生间、浴室、设有配水点的封闭阳台的楼(地)面及墙面应设 置防水层,墙面防水层高度宜距楼(地)面面层 1.2m。当卫生间有 洗浴设施

时,花洒所在及其邻近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 1.8m。其 余部位墙面、 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设有配水点的阳台墙面防水层高度 距楼(地)面面层 500 mm。

29 / 42

3、 厨房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防水层翻边 用水点房间的下层时,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300mm;厨房布 置在无

4、 成品住宅的下沉式卫生间在回填完成后应加设防水层, 防水层翻 边 300mm。

5、 给水管井地面应设置防水层,防水层翻边 300mm墙面宜设置防 潮层。 6、 厨卫现浇楼板四周除门洞外的墙体根部均应设置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翻边,宽度同墙体厚度,高度为结构板面以上 200mm。 7、 室内防水工程宜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聚 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等水性或反应型防水涂料。 不得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

8、 室内长期浸水的部位,不宜使用遇水产生溶胀的防水涂料。 9、 地漏、大便器、排水立管等穿越楼板的管道根部,宜使用丙烯酸 酯建筑密圭寸胶或聚氨酯建筑密圭寸胶嵌填。

10、 热水管根部、套管与穿墙管间隙及长期浸水的部位,宜使用硅酮 建筑密封胶(F类)嵌填。

11、 厨卫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时须原浆收光,并宜做 24小时蓄水试 验。如楼板存在非结构性贯穿裂缝,则须在施工防水前按照规范要求 进行圭寸闭修补处理。

12、 厨卫间混凝土翻边在浇筑前须进行基层凿毛、 清理、润浆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几何成型尺寸须规正、密实,与基层结合紧密。模

30 / 42

板支设严禁采用铁丝穿拉固定,应采用夹模或夹具等方式进行支设。 参见图8 (单位:mr).

8 图

混凝土翻C20卫生间排气道周围应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混凝土浇筑50mm宽度为边,高度为相邻房间建筑完成面以下 50mm24 前需进行凿毛、清理以及润浆处理。浇筑完成后需在其周边进行 mm9 小时蓄水试验。参见图(单位:)31 / 42

13、。

图 其四周的封堵必须采用厨卫间竖向管洞在管

道或地漏安装好后, 14、 苯板吊严禁采用铁丝穿拉、顶撑或卡箍的支模方式浇筑细石混凝土, 模修补。浇筑前须将洞内清理干净, 充分润湿并涂刷素水泥浆。 第一, 第二次浇筑混凝土高度为洞高次浇筑细石混凝土高度为洞高 2/3 。 浇筑完成后需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1/3并低于结构面10mmb、屋

面渗漏

、屋面渗漏产生的原因: ( 一)、防水材料选择不当,了;例如采购 并且选择了较低耐热度、 延 1 伸性较小、较差的防水性能、 粘结力弱、 较差的耐火性能、 抗老化性甚至会出现有些建筑施工队为了节较差等 性能较差的防水建筑材料, 这样危害更约资金而选择了不符合国家标 准规范所规定的防水材料, 大。、选择了不符合标准的屋面防水卷材 且平层的施工也不符合规 232 / 42

定,因此造成了防水卷材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甚至出现开裂进一步引起 渗漏。 3、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大量的屋面施工人员均为无证上岗人员,其 技术水平较低,其无法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来进行施 工,例如,对于防水材料的逆贴、未按照合适的长度搭建、防水面的 层数欠缺、 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在天沟中的设计中由于没有严格 按照要求导致纵向的坡度不够而致使内部存有少量积水、 防水层在收 口处出现小范围张口、 在渗水处采用外贴等原因的影响, 均会造成屋 面防水层的开裂、皱折、空鼓、折纹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并且最终造 成屋面防水层不同程度的渗漏;

4、屋面的落水处和屋面的透气管周围防水材料并没有严格参照规范 进行铺

贴, 或者铺贴欠密实, 这样就会造成由于落水口太高而留下渗 漏的隐患; 5、在天沟落水口处的平铁蔑子,因为会受到杂物的堵塞而出现屋面 的局部积水过多,如果屋面积水过多就会造成渗漏的隐患。 ( 二 ) 、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1、伸出屋面的井(烟)道四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翻边,高度宜高 出屋面建筑完成面250mm并应与屋面板同时浇筑。

2、 屋面太阳能、消防等设施、设备、管道安装时,应事先完成设备 基础,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3、 刚性防水层与基层、刚性保护层与柔性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层。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

33 / 42

4.0m,宽度不小于20mm

4、 屋面女儿墙根部、变形缝两侧墙体根部以及出屋面烟道根部须浇 筑混凝土翻边,翻边高度为屋面建筑完成面起算不小于

250mm翻边

采用构造配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主体结构楼板相同并一次性浇筑成 型。 5、 屋面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须原浆收光, 宜向落水口形成20mm内高 差找坡。阴阳角做50mnffl弧处理,结构板宜做24小时蓄水试验。如 楼板存在贯穿性裂缝,则须在施工防水前进行封闭修补处理。

6、屋面防水宜在混凝土结构基面上施工。屋面保温层内须按照规范 要求留设排气道。屋面刚性保护层须配置构造钢筋(如配置冷轧带肋 单层双向钢筋网片),按照4m-6m的间距留设分格缝,钢筋须在缝内 断开,缝宽

20mm采用建筑油膏嵌填密实。

7、模板支设严禁采用铁丝穿拉固定,须采用夹模或夹具以及对拉金 属螺杆的

方式支设。

8屋面变形缝平跨或高低跨封口处均应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 盖板进行覆盖,参见图10、11、12。

34 / 42

图10 .

。11 图.

12

图套管高度为屋面建筑完成面出屋面管道必须设置刚性防水套管,、 9。钢套管与管道之间须采用沥青麻丝或石棉绳等柔性密封 上)单位:13材料填塞密实。参见图(mm

35 / 42

150mm以

图13出屋面门槛根部须浇筑混凝土翻边,采用构造配筋率,混凝

土、10高度为屋面建筑强度等级与主体结构屋面板相同并一次性浇 筑成型,。模板支设严禁采用铁丝穿拉固定,须采用

250mn完成面起

算不小于 夹模或夹具的方式支设。采用构造配筋,坡屋面与立墙相 交处根部

必须浇筑混凝土翻边,、11高度为屋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主体 结构屋面板相同并一次性浇筑成型,。模板支设严禁采用铁丝穿拉固 定,150mm面建筑完成面起算不小于须米用夹模或夹具的方式支设。 屋面瓦表面与立墙相交处须浇筑 14

150mm100mm混凝土披水台。参见图 36 / 42

14

八、排水管道水封设置不合理、地漏水封深度不够 防治措施:

1、 卫生器具与生活排水管道或其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 接时,应在排水口以下设置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当卫生器具构造中已有存水弯,不应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卫生器 具排水管段上不得重复设置水封。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

2、 施工图纸设计中应明确地漏型号及规格,严禁使用钟罩式地漏。 地漏宜设置在易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地面的最低处,如淋浴间、浴盆、 拖布池、洗脸盆等。有淋浴房的卫生间,设计时应考虑地漏位置是否 跟淋浴房有冲突,遮挡地漏。

3、住宅套内应按洗衣机位置设置洗衣机专用地漏 (或洗衣机存水弯), 用于洗衣机排水的地漏宜采用箅面具有专供洗衣机排水管插口的地 漏,排水管道不得接入雨水管道。 洗衣机地漏不得设于洗衣机本体安 装位置区域内。 4、 应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勺有关规定设计排水

37 / 42

系统和通气系统, 并经水力计算合理确定排水管管径, 最低排水横支 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底部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避免排水 系统产生正、负气压而破坏水封。

5、 直通式地漏勺支管应增加存水弯,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

50mm。

当直通式地漏附近设有淋浴间、浴盆、拖布池、洗脸盆等废水排水管 时,宜利用废水排水管对直通式地漏存水弯补水,防止水封干涸。

6、 排水管材料和管件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 由同一厂家配套生产供 应,进场时应按规范检查验收。

7、 地漏等卫生器具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 检测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8、 地漏等卫生器具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9、 地漏等卫生器具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损坏或腐蚀。

10、 室内排水管道当采用 90°管件连接时应选用 90°斜三(四)通。 立管与排出管端部勺连接, 应采用两个 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 4 倍管径勺 90°弯头。

11 、埋设于回填层内勺排水管接头应严密, 塑料排水管接头应采用粘 接,不得采用橡胶圈密封接口;铸铁排水管应采用法兰承插式接口, 不得采用卡箍式柔性接口。

12、 地漏安装应平正、牢固,周边无渗漏。阳台上的地漏顶面应低 于土建初装地面5mm厨房、卫生间的地漏顶面应高出土建初装地面 25mm。

38 / 42

13、已安装完成的地漏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堵塞。 九、开关、插座位

置不满足使用功能或存在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

1、 设置于开敞式阳台的电源插座宜靠阳台内侧布置,插座防护等级 不应低于 IP54 。

2、 套内安装在 1.8m 及以下的电源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3、 潮湿场所应采用具有防溅电气附件的电源插座,安装高度距地不 应低于 1.5m。

4、 开关、插座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应进行现场抽样检测,要求如下: 1 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 3mm。 2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Q。

3 用自攻锁紧螺钉或自切螺钉安装的, 螺钉与软塑固定件旋合长度不 小于8mm软塑固定件在经受10次拧紧退出试验后,无松动或掉渣, 螺钉及螺纹无损坏现象。

4 金属间相旋合的螺钉螺母, 拧紧后完全退出, 反复 5次仍能正常使 用。

十、供配电系统配线不规范

防治措施:

1、 照明回路配电线路应配置 PE线,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 PE 线连接。

2、 I类灯具均应带有接PE线的接线端子并附安全认证标识。 3、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

39 / 42

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4、 插座接地线连接严禁串连。若接地线断头应搭头,搭头时绕线匝 数不应

小于 5 匝,并用手钳拧紧,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 , 搪完锡的线头用绝缘胶带和黑胶布包扎, 各螺旋缠绕一层。 接地线搭 头严禁使用压线帽。

5、 I 类灯具安装应保证接地可靠。

十一、户内配电箱电气元件设置不规范

防治措施:

1、 户内配电箱总开关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 2、 照明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汇流排, 零、地排截面面积应大于零、地线最大截面面积,零线和保护地线经 汇流排配出。 3、 配电箱内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数量应满足设计要 求。 4、配电箱金属面板、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 且有标识。

5、照明配电箱内配线整齐, 无绞接现象。导体连接紧密,不伤线芯, 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所压导线截面积相同, 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 不多于 2 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6、照明配电箱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电 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并逐一测试,形成记录。 7、 照明配电箱各供电回路应设置正确的回路标识。

40 / 42

十二、户内给水管道楼板上暗埋方式设计不合理

防治措施:

1 、 宜选择给水横管明敷方式,且明敷的冷、热水横管均应采取保温 防结露措施。

2、 户内给水管道楼板上暗埋敷设时,应设置在楼板面敷管垫层内, 且给水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楼板面敷管垫层厚度应根据管道外径尺寸确定,且不小于 50mm严 禁给水管道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3、 敷设在垫层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内壁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外 壁具有抗击水泥腐蚀能力的管材; 宜采用优质塑料管、 金属与塑料复 合管、耐腐蚀的金属管等。

4、 敷设在垫层内的给水管道,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

5、 明装给水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 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 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 管道水平上下并行 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冷热水管道同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 2 垂直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

6、 给水管道支吊架安装位置应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固定支架与 管道接触应紧密, 固定应牢靠;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给水管道支吊架 41 / 42 不得影响结构安全。

7、室内不同材质的给水管,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水压实验。给 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冲洗和消毒实验,并做好记录。

42 /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