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PSR框架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2021-11-07 来源:钮旅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38・TERRn。oRY&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11 NO.4 文章编号:1003—7853(2011)04-0038—03 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基于PS R框架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一以四川省为例 幸莉1,肖洪安 ,张锐 ,郑华伟2 (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 学院,四川雅安625014;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从农地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入手,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引入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地集约利 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78—2008年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且渡动幅度较小;状态指数对集约水平贡献较大,压力指数贡献较小;PSR系统的协调度与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成高度正相关,充 分说明PSR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农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模型可信度较高。 关键词:农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四川省;PSR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for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Based on the PS;R Model ——A Case study of Sichuan Province XING Li et al(CoH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Sie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 14,China)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cours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and the“pressure —state—resp0nse”model being introduced for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the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based on PSR model was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for- ma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in Sichu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showed a rising tnjnd fluctuations and the less volatile from 1978 to 2008.The condition index had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nsity level,while the stress index had less one.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was positive correlate with the harmonious de— gree of PSR,which showed that the harmonious degree between every subsystem of PSR and other inner factors could reflect the balanc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and also indicated t}lat model was reasonable. Key words: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harmonious degree;Sichuan province;PSR 本文将湖北省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高度适宜、中度适 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高度适宜性耕地以平原为主,地势平 坦,光热水条件充足,土壤肥沃,是发展农业的重点区域。中度 适宜性耕地地势较高度适宜性耕地略高,分布在高度适宜性 【4】宋根鑫.基于GIS的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研究【DJ.2009. 【5】杨子生.土壤流失方程在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 用规划中的应用[JJ.山地学报,1999,17(Z1). [6】周慧娟.GIS支持下的密云县耕地适宜性评价【A】.中国地理信息系 统协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337~342. 耕地的周围,土质较好。勉强适宜性耕地和不适宜性耕地面 积,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和少数低山丘陵区,该地区山高坡陡 石头多,田少地瘦土层薄,不适合耕地的发展,但气候温和,降 水充沛,日照充足,适合发展林牧业,要防止无规律的开垦,以 【7】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14(2):17~18. [8】左军.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间接给出法【J1.系统工程,1988,6(6): 56-62. 【9]柯新利.基于AHP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国土资源科技 管理,2008,25(4):57~60.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文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能够将复杂问题中的 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适合 用于确定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此外,由 [1O]湖北省统计局.统计分析与信息.湖北小城镇建设的成绩、问题及 对策建议.2009. [11]Deng Xiangzheng,Su Hongbo,Zhan Jinyan.Integration of Multiple Data Sources to Simulate the Dynamics of Land Systems.Sensors,2008,8: 620—634. 于栅格数据便于开展空间分析,因而本文以栅格数据为基础, 开展耕地适宜性评价。然而,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时需 要依靠专家经验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具有一定 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朱德举.土地评价(修订版)【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2】刘友兆,何方,夏敏等.耕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安徽 农业大学学报,2001,28(3):326~330. [3】何蒲明,王雅鹏,黎东升.湖北省耕地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的实 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0):52~57. 【12】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 析.中国科学(D辑),2002,32(12):103l~1040. 【13】邓祥征,刘纪远,战金艳等.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的动 态模拟.地理研究,2004,23(2):147~156. 作者简介:柯新利(1977一)。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及 其效应研究。 通讯作者:韩冰华 (201l—O3—04收稿袁海峰编辑) 幸莉等基于PSR框架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39・ 1农地集约利用的PSR模型分析 2基于PSR模型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我国农地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匮乏,在当前及今 2.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后相当长时间内呈现紧缺态势,尤以耕地为甚。更为严重的 根据农地集约利用的PSR模型分析框架,遵循指标选取 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5—2008年期 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量化性等原则,在参考借鉴已有成果的 间,全国耕地面积共减少了346.4 X 104hm:,年均减少 基础上 】,构建了农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表1)。 15.06×104hm2 Ill。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需求 2.2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量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专家学者逐渐认识 为统计一个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之间的数量级差异,笔者 到农地利用集约程度的变化可能比耕地面积缩小更加威胁粮 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31,表达式 食安全,呼吁加强农地内部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的变化规律  tf(X..-X。 )/(X ~.X。mm)正效应1的研究I1I。 刀: lj /(XL—X..)/(x ~一X. )负效应j‘… ,开展农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是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农地  集约利用程度的前提和基础。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项复杂 式中:X.i表示四川省i年i指标的标准化值;X.;表示为四 的系统工程,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f”】,但对人地关系 川省i年j指标的实际值;X 为四川省i年j指标的最小值; 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重视不够,目前对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指 X…为四川省i年j指标的最大值。具有正效应的指标,其值越 标的研究,多集中于农地利用现存状态,很少综合考虑人地关 大说明农地集约利用的程度越大;反之,具有负效应的指标,其 系对用地效益的评价作用,而基于PSR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弥 值越大说明农地集约利用的程度越低。 补上述缺陷[7-91。PSR模型最早是经济合作组织(OECD)为了分 2.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析世界环境状况提出的评价模式【8],其基本思路是人类活动 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因子综合评价的过程,需 给环境和自然资源施加压力,结果改变了环境质量与自然资 要根据评价区域的特征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因子的重 源质量;社会通过环境、经济、土地等政策、决策或管理措施对 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指标 这些变化作出响应,减缓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维持环 权重确定更加具有科学性,笔者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来 境健康,它揭示出资源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 确定指标权重『10]。熵值法是根据各评价指标所含信息有序度的 农地利用是农地资源自然生态利用与经济社会利用的有 差异性,即信息的效用价值来确定该指标的权重,其确定指标 机藕合,农地集约利用是在一定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 权重主要步骤包括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熵值计 资料,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 算、评价指标差异性系数测算、指标权重确定【l0I。 获得高额的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5】。农地集约利用 2.4农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有限的农地资源将面临 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口I,具体方法在确 来自人口、粮食需求以及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压力,二是农地向 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将各年的每一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外拓展所面临的耕地后备资源限制,三是农地是农民收入的 值与其权重相乘之后再进行累加,其计算表达式为: 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加大,需要增加农 f 三 1 民收入带来的压力;农地集约利用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主要是 F= i=1 L{ w,× J=1 (Wi×B )f(J 2) 指农地的数量、质量和农地的利用强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综 式中,F表示农地集约利用水平,w 为准则层的权重,n为 合效益;社会响应则指的是农地管理者、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 评价准则层的数量,w;为指各评价指标的权重,m为评价指标 对农地集约利用面临的压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及其变化所 的数量,B 表示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 做出的响应[79-]。“压力一状态~响应”模型(PSR)突出了农地集 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更加清晰地描述了农地集约利用相关 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奠定了基础, 并通过“作用一反馈一再作用”的循环过程,不断提高农地集 约利用程度,从而达到农地集约利用的目标。 表1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 指标层 含义 图1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变化图 … 农地集约利用 一- …协调度 1 000O 2∞o0 0 9000 1 8000 0 80o0 1 6000 0 7∞0 1 40∞ 0 6000 1 2000 0 5000 1 0000 0 4000 Q80∞ 0 3000 Q6000 O 2000 Q40∞ O 1000 Q2000 O00oO QO000 图2农地集约利用与其PSR系统协调度的相关图 ・4o・ 幸莉等基于PSR框架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拟合优度较高,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 性水平较高,三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通过 方程的回归系数不难发现,状态指数的系数较大、压力指数的 回归系数相对较小,表明1978—2008年农地利用中状态指数对 集约水平贡献较大、压力指数贡献较小。 3.3 PSR系统协调度分析 经过测算,得到PSR系统协调度(图2)。总体来看,系统协 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从农地集约利用与协 2.5 PSR系统协调度 农地利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能通过反复管理调控实 现集约利用的目标。农地集约利用的变化受到压力、状态与响 应各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的影响,任一子系统 的偏颇都会对农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产生影响【9】。因此,笔者引 人协调度函数,判断压力一状态一响应三个子系统协调状况 的好坏。公式为:c=— 一(3) 、/x +Y:+z ’ 式中:C为农地集约利用协调度指数,x、Y、z分别为压 调度的关联曲线可以看出:农地集约利用与其系统的协调度呈 力、状态、响应子系统的得分。 3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评价 3.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东与重 庆市接壤,南与云南、贵州省相连,西邻西藏自治区,北接青 海、甘肃、陕西省。辖区东西长约1075Km,南北宽约921Km,幅 员面积48.5万Km ,为我国第五大省区,现辖18个地级市和3 个自治州[51。四川省耕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经济区和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数量锐减,人地矛盾加剧,亟需加 强农地集约利用,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进而保障粮食安全…】。 本文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 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四川农村统计年鉴》,并以四川省 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补充。 3.2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分析 收集1978--2008年四川省有关农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 数据,经分析整理后,按照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 据上述农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得到农地集约利用水平评 价结果(图1)。 由图1可知,1978--2008年四川I省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呈 波动上升的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小,且只出现在个别年份。 2008年达到最高值,是最小值(1978年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 8倍多,30余年间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年均增长 24.6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农地资源保护, 增加资金的投入,提高农业经营条件,增加农业物质投入,加 强农业技术推广与普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从而促进了 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压力指数经历了一个“下降(1978—1982年)一波动快速上 升(1982—1995年)一下降(1995—1997年)一波动缓慢上升 (1997—2008年)”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是上升的。压力指数从 1978年的0.3222上升到2008年0.8278,年均增长5.23%,明 显小于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增长速度,说明其对农地集约利 用水平影响较小。状态指数总体上是逐年增长的。计算结果表 明,状态指数年均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增 长速度,说明状态指数是提高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响应指数呈现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波动幅度较小。四川是个 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较多,在农地利用过程中加大了化肥、电 力投入,同时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进而响应指数呈现出增长 态势。研究发现,响应指数的增长率略小于农地集约利用水平 的增长率,表明响应指数的提高对提升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 贡献较大。 在此基础上,以农地集约利用水平(Y)为因变量,压力指 数(x。)、状态指数(x:)、响应指数(X )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 方程模型,分析三者对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利用四川省 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参数求取,测算结果如下: Y=0.178 X Xl+0.529 X X2+O.355 X X3(4) 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4,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农地 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其协调度基本也越高。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笔者在分析农地集约利用PS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 适合于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川省改革开 放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研究: 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与实际情况比较 吻合,表明在紧扣农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人地关系 的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农地集约利用的“压 力一状态一响应”系统中,各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反映 了P—s—R的配合程度,能够用来度量农地集约利用的均衡程 度。 4.2讨论 农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重视反馈能力 建设,提高响应子系统诸要素对农地集约利用目标的贡献程 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农地的负面压力,保 持并提高资源与环境的优化状态。影响农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多 且复杂,数据的采集也较为困难,因此如何选择指标是很重要 的环节。笔者只选取了部分指标,未能详尽农地集约利用的情 况,有待更为系统地收集目标地区的数据进行指标体系的完 善。 参考文献: …1吴泽斌,刘卫东,罗文斌,等戒国耕地保护的绩效评价及其省际差异 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785~1793. [2刘成武,2】李秀彬.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JJ.农 业工程学报,2006,22(4):194~198. 【3】崔丽,许月卿.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JJ.地理科学 进展,2007,26(2):1 16~125. [4】董秀茹,王秋兵,石水莲.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1.土 壤通报,2008,39(2):209~2 1 3. [5]郑华伟.农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10,32(7):52-55. 【6】燕群,徐建华,陈公德.中国农用地集约度与农业气候适宜度的空间 关系研究【J】.生态科学,2008,27(2):107~113. 【7】姚成胜.基于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的江西省农地集约利用 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12~316. 【8】ADRIAANSE A.Enviornmental policy performance indiealors【A】.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Netherlands[C].Uitgeverij,The Hague.1993. 【9】高珊,黄贤金.基于PSR框架的1953--2008年中国生态建设成效 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2):341~350. 【lO1郑华伟.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J】.新疆农垦经济, 2010,(4):53-58. 【1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I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幸莉(1981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 (2011—01—24收稿袁海峰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