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焦循《孟子正义》的训诂方法 口任坚张惠强 摘要:文章探究了焦循 孟子正义》所用的“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等几种训诂方法,较全面地总结了 孟子正义》词义训释的特点。 关键词:(《孟子正义》 词义训诂方法 训诂方法通常是指考求古文献中词义的手段。郭在贻 先生说:“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的训诂方法 二、因声求义 王宁关于因声求义的定义是: “运用文献语言的材 实际是释词的方法。……是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我 料,依循语音变化的规律,寻找同源字之间音变的轨迹和 们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这种由未 确定借用字之间音异的状况,以进行推源、系源和溯本 知变为已知的手段便是我们说的方法。"[1](P157)但训诂实 的工作,达到探求文献词义的目的,这个方法叫因声求 践是受体式需要和具体训释内容限定的,因此,焦循《孟 义。”[2】( s"因声求义成为训诂方法的根据是古人对语言 子正义》(以下简称《正义》)在继承传统训诂方法和前 音义关系的认识,这就是“义存乎声”。清代,随着古音 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正义”这种注疏体的需要, 问题的研究取得突破,学者对音义关系的认识更加明晰, 不仅考求了词义,而且辨明了注解的是与非,同时又运用 段玉裁、王念孙等人提出了很多精彩的论断。焦循对此也 了一些切合经书注解“随文释义”特点的训诂方法。现将 有深刻的认识,他在《雕菰集・读书三十二赞》中说: 焦循《孟子正义》的训诂方法归纳如下: 一“训诂声音,经之门户。不通声音,不知训诘。训诂不 知,大道乃沮 ,,[s](P212)《正义》中 “因声求义”的例子 (一)揭明通假。即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 、以形索义 即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结构分析来探求汉字所记录词 随处可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的本义的一种训诂方法。以形索义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 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原始的汉字是据义造形的。汉字与所 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王引之《经义述闻序》 记录的词义,具有形义统一的特点。如: 云:“训诂之旨,存乎声音。故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 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 (1)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 尽心章句上・41》) 《正义》:叔从又,故为拾取之正训。 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蘧为病矣。” 这正说明了在训诂实践中揭明通假的重要性。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 也。(((梁惠王章句下・1》) 《正义》:由与犹通用。阮氏元《校勘记》:“石 (2)故龙子日: “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 也。” (((告子章句上・7》) 《正义》: 《说文・草部》云:“蒉,草器也。臾, 古文蒉,象形。”又《子罕篇》云:“譬如为山,未成一 经、宋本、岳本、咸淳衢州本、孔本、《考文》古本由作 篑”,集解引包日:“篑,土笼也。”篑与蒉通。草器盖 ‘犹 。” 即盛土之笼,于臾之象形,可知其状也。 (4) 鲁颂》日: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 例(i)中,焦氏通过分析“叔”字的意符“又”,得 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亦。赵注:膺,击也。 出结论:“拾取”是“叔”的正训,即本义。《说文・又 ((《滕文公章句上・4》) 部》“叔,拾也,从又东声。”“又,手也。”焦氏的 《正义》:引诗在《鲁颂・翻宫》第三章。毛传云: 说解与《说文》相符。例(2)中,焦氏引《说文》说明 “膺,当也。”……毛氏读膺为应,故以当释之。《史 “蒉”的古文形体为象形字,因而“于臾之象形,可知其 状也。” 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引作“戎狄是应”。《音义》出 “膺击”,云:“丁本作‘应’云。”按古训应训当,此 2009.06 语林考古 注训击,盖以当对是击敌之义,故转训耳。……是应有击 《正义》: ‘礼记・大学篇》云:“上 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注云:“老老长长,谓尊老敬 这种训诂方法在《正义》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其原因 义,赵氏亦读膺为应矣。 失去客观约定性。所以,焦循对待通假的态度是相当慎重 乱讲通假,就会弄得音无不通,字无不借,使语言 长。”此老吾老幼吾幼,犹云老老长长。 的。以上两例,由、犹同为余母幽部,音同;应、膺同为 正是孙雍长先生在‘训诂原理》中论及的“训诂学发展到 影母蒸部,音同。这样就有了通假的先决条件,随后他又 清代,学术之重点已由两汉的传注训诂和词书训诂转移到 参之文献材料加以核证,确实做到了信而有征。例(3)是 考释训诂。考释训诂之有别于传注训诂和词书训诂,其中 古代文献习见的通假字,例(4)指明“膺”读为“应”方 有“击”义。 一点即是:它于训诂不仅要明其然,更要明其所以然。就 是说,它不仅要解释语言现象、词义阃题,更要判断分析 (二)说明同源通用。“凡同源字,因其意义相近或相 其解释的正误,并进而充分说明和论证如此判断的道理、 承,声音又相同或相似,因而时常有互相通用的现象。”【4】 依据和价值、意义等。”[5](P410 毫无疑问,经过时间检验 (P12D《正义》中有大量用同源字互相解释的用例。 (5)四海遏密八音.赵注:密,无声也.(《万章章 句上・4》) 《正义》: ‘说文)言部云:“谧,静语也,一日 无声也。”<诗・周颂》“夙夜基命宥密”,‘礼记・孔 子闲居》引此诗注云:“密,静也。”贾子‘新书・礼容 篇》引诗作“宥谧 。赵氏读密为谧,故云无声也。 (6)既而幡然改日.赵注:幡,反也.(氍万幸章 句上・7》) 《正义》: ‘音义》云: “幡,张云: ‘与翻 同’。”《苟子・强国篇》云:“反然举恶桀纣而贵汤 武”,注云:“反,音翻。翻然,改变貌。 幡然即翻 然,翻然即反然。 以上密、谧同为明母质部,音同:反、翻、幡同为帮 系寒韵,音同。从焦氏征引的文献可见,字与字之间在意 义上有关涉,又可通用,是同源字。 除了以同源字相释,他还尝试以声音为线索探求语源。 (7)孟子之滕,馆于上宫.赵注:上宫,楼也. (《尽心章句下・3O》) 《正义》:刘熙‘释名・释宫室》云:“楼,牖户之 间射孔楼楼然也。 然则楼之为名取于娄。丽赓以闽明释 之,即玲珑之转声。盖其制狭窄而高,四面开窗麓,以上 为称,而下言脯上,故以为楼也。 焦循以为“玲珑 声转而为“丽赓 。‘说文》: “麈,屋丽赓也。”徐锴<说文系传》:“窗疏之属丽 赓,犹玲珑也。”所以“楼之为名,取于娄”,也即“丽 赓”的玲珑通亮之义。 三、故训觅义 当文献中某个词的意义不容易理解时,可以先到故训 材料中去查一查,看看有没有该词的释义也适合于此文, 就叫故训觅义。 ‘正义》中,焦循博取众家之说,将这种 方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如: (8)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梁惠王章句 上・7》) 《正义》:昭公二十六年‘左传》云“然据有异 焉”,贾氏注云:“异,犹怪也。”‘史记・鲁世家》 “有异焉”,集解弓l服虔云:“异,犹怪也。 是异之义 与怪同。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 惠王章句上・7》) 的故训材料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也正是清学重考据、强调 于古有征的原因之一。 四、对文推义 古人行文,一句之中词语往往两两对称,上下几个 文句中又多做对偶并列,其中处在相同位置上的词,称为 对文。具有对文关系的词,不但要求语法功能相当,而且 还要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具有相同的词性,词义也要相 同、相近或者相对、相反。正因为对文在词义上存在这么 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为据词义已知的一方推求未知的一 方、据词性已知的一方推求未知的一方等等提供了可能 性。清代训诂学家对对文推义的认识更是上升到理论的高 度,在训诂实践中的运用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有“经文数句平列,义多相类。如其 类以解之,则较若画一,否则上下参差而失其本指矣。” [e】(P210’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七有“两字对文而误解 例”,指出:“凡大小、长短、是非、美恶之类,两字 对文,人所易晓也,然亦有其义稍晦,致失其解者。”[7] (Pl29’说的都是“对文”的问题。《正义》也很注重运用这 种方法。如: (1 0)事之以皮币,不得免也;事之以犬马,不得 免也;事之以珠玉,不得免也。赵注:币,缯帛之货也。 (《梁惠王章句下・15》) ‘正义》:然则皮马玉帛,皆通名为币;乃此皮币对 举,下别言“犬马 “珠玉”,则币非统名,故以缯帛释之。 (11)安其危而利其蕾.(《离娄章句上・9》) ‘正义》:危即蓄也。安之即利之也。故赵氏于“利 其蕾”不复注。 “币”在上古汉语中,既可指“馈赠别人的束帛”, 也可泛指“财物”。例(10)中的“币”到底作何解?焦氏 正是看到“皮币”与下旬的“犬马”“珠玉”对举,故而排 除了泛指皮马玉帛的义项,求得确诂:例(11)中,“安其 危”和“利其蕾”为对文关系,所以“危即茁也”“安之即 利之也。” 五、异文知义 异文是指同一句话中的某个字,在不同版本或者篇目 中换用了另一字,这两个字往往是意义相同的,或者本来 就是同一个词,只是使用的书面记录符号不同而已(如使 用了异体字或通假字而形成的异文)。因而,可以据其中 一个字的意义推知另一个字也有相同的意义。 《正义》中 有不少这样的用例: 喜 至 重 啊 2009.06 林考古 章指》言:故日远人不服,修文德以 《正义》指明这里的“之”是动词。 怀之。(《公孙丑章句上・3》) 七、复语明义 《正义》: 《论语・季氏篇》文。足利本“怀”作 古人说话行文,或者为使语言更加明确,或者出于节 “来”,韩本同。 奏上的需要,或者为了加强语势等等,常常喜欢连用同义 (I 3)出而哇之。(《滕文公章句下・1O》) 的词语,这种连用的同义词语就叫做复语,也称为重言、 《正义》:《论衡・刺孟子篇》述此文作“出而吐 连语、同义连文等。既然复语中的词语有着同义的关系, 之”。以哇代吐,是哇即吐也。 那么,如果有某个未明意义的词语一旦能够判定其适用于 例(12)比较的是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例(13)比 复语中,我们就完全可以根据复语中另一个意义已知的词 较的是不同的文献。通过比较异文,不用再费文墨,词义 语来推求它的大概意思了。所以,考察复语能较为便捷地训 已昭然若揭。 释词义。《正义》中,焦氏很普遍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对赵 六、语法析义 岐注、故训材料及《孟子》原文中的同义连用都有体认。 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了语法的萌芽,不过古 (1 8)夫物之不齐,物之性也。((《滕文公章句 代汉语毕竟没有系统完整的语法理论,也没有严密准确的 上・4》)赵注:乃物之性情也。 语法术语,人们往往在训诂中表达自己的语法观念。不可 《正义》: 《易・文言传》云: “利贞者,性情 否认,词义与词的语法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对句子的 也。”亦性情并称,赵氏以性释情。 内部语法关系理解的不同,对词义、句义的理解也会不一 (1 9)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 样。其真义如何,只能通过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关系来求 者,无目者也。赵注:子都,古之姣好者也,倘无目者,乃 得。《正义》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不知子都好耳。.( 告子上・7》) (一)释虚词 《正义》: 《苟子・非相篇》云:“古者桀纣,长巨姣 古汉语中存在大量虚词,因其用法灵活,历来成为训 美,天下之杰也。”姣与美连文,姣即美。 释的难点。焦循虽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但他对一些虚词 (20)《正义)):孟子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用法的研究值得重视。 教育即馁尧典》之“教育”,教育连文,育即是教。 (14)《梁惠王章句上・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 离娄章句上・7》) 赵注:固,辞也。言小弱固不如强大。 例(18)中, 《正义》指明赵注的“性情”并称实 《正义》:高诱注《国策》及《吕氏春秋》,皆训固 即以“情”释“性”,性情同义连用;例(19)中, 《正 为必,固然者,必然之辞。固不如强大,即必不如强大。 义》引用《苟子》中的“姣美”说明“姣好”也是连文, “固”,赵注仅仅指明是“辞”,即虚词,而《正义》 姣、美、好三词均指人貌美;例(20),指明《孟子》正 则进一步揭明了该虚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为“必然之辞。” 文中的“教育”是同义连用。从词汇发展角度看,现代的 (二)明使动用法 同义复词正是从古代两个回义词的连用即焦氏所说的“连 (1 5)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 文”或“连称”凝固而成的,焦氏虽未直接说明,但他利 ( 离娄章句下・2》) 用两字同义的现象来解释单音词,说明他对同义复词是有 《正义》: 《周礼・秋官条狼氏》“掌鞭以趋辟,王 所洞察的。 出入则把人夹道”,注云: “趋辟,趋而辟行人。”《秋 综上所述,焦氏训诂方法的运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官野庐氏》“凡有爵者及有节者至,则为之辟”,注云: 第一,坚持贯彻“随文释义”的传统训诂原则。表现出良 “辟,辟行人。”《小尔雅・广言》云:“辟,除也。” 好的“语境观”。清代学者讲究训诂要安于“文义”,合 是辟人即辟除人,谓屏人使避之。 于“文理”,讲究据辞例以求义。《正义》的词义训释对 “辟人”即上层人物外出,鸣锣开道的意思,焦氏以 这些理论做了很好的贯彻。第二,掌握了丰富的故训材 “谓屏人使避之”解释,正说明“辟”的使动用法。 料,充分继承了前代的训诂成果。面对浩瀚的古代文献材 (三)明被动结构 料,只要有助于解决注疏问题, 《正义》都能择善而从, (1 6)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赵注: 显示了清学质朴、扎实、广博的学风。 孔子弃富不仁之君者。(《滕文公章句下・1O》) 《正义》:不仁之君解君不行仁政,富不仁之君解而富 注释≈ 之,谓富此不行仁政之君也。赵氏于经文,每颠倒解之。 【I】郭在贻.鄣在贻丈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正义》以“赵氏于经文,每颠倒解之”解释,正说 [2】【4】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明“弃于孔子”是由“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结构。 【3】焦循.雕菰楼集f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四)明词性 【5】孙雍长.训诂原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1 7)无耻之耻,无耻也。赵注:人能耻己之之无所 【6】王引之.经义述闻【M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耻,是为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也。((《尽 【7】俞樾.古书疑义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心章句上・6》) 《正义》:按此无耻之耻,谓由无耻改变而适于耻。 赵氏以改行解之,正以之为之字、之卦之之也。 (任坚张惠强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丈史学院741000)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