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 A.《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爱弥儿》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职业教育
4. 《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具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技功能
5.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和( ) A.管理层面的现代化 C.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B.人员层面的现代化 D.教育组织形式层面的现代化
6.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 A.自发性
B.随意性
C.偶然性
D.全面性
7. 影响课程实施最关键的因素是() A.学校
B.教师
C.教材
D.学生
8. 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中,处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是() A.公民道德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
C.军国民教育
D.美感教育
9. 智者派创立的“三艺”是修辞学、辩证法和() A.音乐
B.天文
C.文法
D.几何
10. 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11.
B.卢梭 C.洛克 D.维多里诺
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B.人本主义
C.贵族性
D.世俗性
A.古典主义
12.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桑代克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13.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4. 皮亚杰提出个体的认知发展的结果是形成() A.认知结构
B.图式
C.认知地图
D.格式塔
15.“最近发展区”意味着() A.教学促进发展 相互作用
16.加涅认为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慧技能
D.运动技能
B.教学适应发展
C.教学跟随发展 D.教学与发展
17.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不具有的优点是() A.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教学时间
18.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教育 义教育
19.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罗杰斯
B.朗格朗
C.布卢姆
D.索尔蒂斯
B.社会主义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自然主
B.培养创造性思维
C.促进迁移学习
D.节省
20.中国近代的师范教育始于() A.京师同文馆 学堂
B.南洋公学
C.京师大学堂
D.南通师范
二、名词解释 1.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育 5.昆体良
三、简答题
1. 简述学生的权利。 2. 简述课程评价的功能。 3. 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 4.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 5.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四、材料分析题
1.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以下现象。
1996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大型调查发现,在 10-14
岁, 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做家务或者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的 5 项劳动技能中,只有 15.5%的孩
子经常 购物;11.6%的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8%的孩子经常洗碗、洗菜等;6.6%的孩子经
常洗 衣服;3.9%的孩子经常做饭。另外,有 69.7%的孩子明确表示从没有做过或很少做饭;63.2%的
孩子 表示从没有洗过或很少洗过衣服;48.1%的孩子表示从没有做过或很少做过洗碗、洗菜等简单家
务劳 动;38.6%的孩子从没有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从没有做过或很少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2.图式
3.顺向迁移
4.新托马斯主义教
2.阅读下述材料,指出做此表述的教育家是谁?阐明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对案例中反映出的 观点进行评析。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我们探讨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
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
“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五、论述题
1. 试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2. 试析孔子的教师思想及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BCCC 二、名词解释
1.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有三点:一是釆用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新视角和方法来考察一
系列课程问题。二是批判传统课程体系的封闭性,认为泰勒的课程模式是现代主义封闭体系的产物和
典型。三是认为后现代课程标准具有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2. 图式(见 2010 年辽宁师范大学真题)
6-10 DBDCA
11-15 DBCBA
16-20 CDADB
【答】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所带来的一些本能反射
行为,如吸吮反射。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仅表现为知识的增加,而且表现为认知结构的完
善。图式的发展水平是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 顺向迁移(见 2014 年湖南师范大学真题)
【答】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新知
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从迁移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
向迁移,顺向迁移指的是前面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的影响。 4.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答】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在基本精神和主要理念上与永恒主义比较一致,西方哲学者将其视为永
恒主义宗教派,而将赫钦斯代表的教育思想视为永恒主义世俗派。两派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宗教意义上的上帝或神的存在。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以宗教为基础,要求通过设立以宗
教原则为灵魂的课程,将宗教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主张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进行宗教训练,以培
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认为教育应属于教会,从而确立教会的权威领导 地位。
5. 昆体良(见 2011 年江西师范大学真题)
【答】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
学问题的著作。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当
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 三、 简答题
1. 简述学生的权利。
【答】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 学生有参与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和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2 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
3 学生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和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 证书的权利。
4 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
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的权利。 5 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 简述课程评价的功能。
【答】(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2)以质
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3)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
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3. 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
【答】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
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1) 互动观。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定位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
突出生生主动的潜在意义;强调师师互动的前导地位。
(2) 目标观。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在突出达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其他各类教学目标的达成。
(3) 师生观。为了解决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才产生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等 的
矛盾,它们是从属性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4) 形式观。合作学习釆用了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主要是社会劳动
生产方式的某些变化所使然。
(5) 情境观。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有竞争性的情境、个体性的情境、合作性的情境。
(6) 评价观。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 4.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见 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答】(1)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知基督教神学体系发
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的旗帜。 (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1 人本主义。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
通过教育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 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
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 3 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都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
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教育有巨大的区别。 4 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家虽抨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希望以世
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更富世俗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5 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形式
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5.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见 2014 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答】(1)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
响的他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2)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
中心;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
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 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第二,“行是知之始”;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即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 (3) 启示。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
开。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2 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的,这种师生
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生活中随处存在可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
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
4 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
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
1. 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以下现象。
【答】材料表明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缺少劳动教育,没能做到全面发展。 要指人类特有的语言、符号等)。②两种心理机能。一是靠生物进化获得的低级心理机能,二是文化 历史发展的结果。 (2 )心理发展的本质。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
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维果茨基提出,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
志有五个方面: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指心理活动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目的而自
觉引起的。②心理活动的抽象一概括机能,是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③高级心理
结构的形成。④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指心理活动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实际受社
会规律制约。⑤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3)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①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②学生的学习是受文化历史的背景影响的。③在维果
茨基的理论基础上,后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④教学是一个相互作 用的动力系统。 五、论述题
1.总之,维果茨基关于心理的发展理论,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教育不等于发展,也不受限于发展,
在一定范围内教育可以促进发展。
2. 试析孔子的教师思想及启示。(见 2018 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答】(1)学而不厌: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2)诲人不倦:教师要以教为乐,要用耐心去说服教育学生,给予学生高度的爱和责任。
(3)温故知新: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来认识当代的
社会实际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4)以身作则:强调言传身教,认为身教比言传更重要,身教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
(5)爱护学生:提倡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
(6)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经常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 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