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形势下高校模具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研究

2021-03-28 来源:钮旅网
新形势下高校模具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研究

摘 要:文章深刻分析了当前模具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现状和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了集成式、自助式、本土式和虚拟式的实习模式,并深刻阐述了其内涵、初步建立了实习评价体系。使得模具专业方向生产实习进一步凸显特色,实习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生产实习;自助式实习;本土式实习

生产实习是模具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度吸收与理解的重要形式,是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在教学硬件建设上,专门成立了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搭建了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大幅度增加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工程教育课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全校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狠抓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实践锻炼、职称晋升实践考核等,督促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上,学校坚持开展实习、实验、实训等专项评估,学校评估专家深入学生实习一线,检查、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实习质量。但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实习模式不能更好的突出专业实习特色,主要体现在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实习指导不能个性化、实习资源单一。结合笔者几年来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实际,浅谈生产实习模式的创新,以期进一步提高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具体如下:

1 模具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2007年开办了模具专业方向,专业成立以来,一直采用集中式生产实习模式,即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的现场进行生产实习,受时间、场地、条件的种种限制,学生没有机会深入了解生产过程、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全部内容,也无法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概念和原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在学校的生产实习评估中,学校专家组认定为实习特色不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竞争激烈,效益优先。改革开放后,企业走向市场,注重生产效益、技术保密和生产安全,企业对大学生下厂实习的态度是从积极到应付进而变为消极,各种限制条件很多,实习形式多为参观。学生根本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只能采取被动的看和听,无法培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经费有限,时间较短。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缩水。以我院为例,目前人均经费约250元,经费主要用于交通费、住宿费、实习费、讲课费。由于近年来,实习费、住宿费、交通费都有较大的提高,无奈只能压缩实习时间,实习时间为3周,难以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和熟悉模具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实习质量。 1.3 指导缺位,环境恶劣。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往往擅长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对现代机械生产的全面认识和理解,难于胜任现场生产实习的指导工作。企业

工作环境具有噪声大、空气污浊、温度高、安全隐患多等特点。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

1.4 就业招聘,考研复习。受实习单位接待安排的限制,每年十一假期后的生产实习,恰逢就业、考研复习、公务员报考等的黄金时间,学生的精力不能保证全部投入到实习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实习产生较大冲击。

综上,以上的四方面情况,使得生产实习往往变成了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中更多的时间是参观、抄写工艺卡片等。主动发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有的是实习模式本身所造成的,是可以不断完善并加以解决的。针对上述情况,迫切需要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方式进行全面创新和改革,正确把握好实习中的各个环节,使实习能够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 2 突出专业特色的实习新模式研究

实习模式改革并不是彻底丢掉原有的集中实习模式,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在时间上,可以用一半的时间与大专业共同实习。前往长春一汽、哈电机厂、哈一工具等实习单位,了解当代机械行业的制造技术前沿、生产组织方式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利用后半部分时间结合模具专业方向特点、学生兴趣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这样的实习与专业方向结合更加紧密,实习单位接待方便、行动灵活、专业方向鲜明、学生积极性更高。具体形式

如下:

2.1探索集成式实习模式。在实习动员阶段,指导教师就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堂教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梳理出来,作为实习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现场,这样学生就能更加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现场师傅请教更具有了针对性。《冲压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等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和实际模具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如理论教学中的冲裁断面形式、弯曲缺陷、注塑成型的过程等内容更容易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知识,加深了印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真正联系在一起。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下厂,在生产现场解决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再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全面提高该课程群的教学效果。

2.2 探索自助式实习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模具领域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在明确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将学生3-5人编为一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地点、实习内容。这需要指导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联系实习单位,制定适合不同学生口味的实习计划等,实习结束后组织一次实习答辩会,由实习小组作10分钟实习汇报介绍,小组成员集体参加答辩。自助式的实习模式能更有效的利用校内外的资源,结合专业模块特点有针对性进行生产实习,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促

使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应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查阅参考文献、虚心请教解决生产实习中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了模具专业的实习特色。

2.3 探索本土式实习模式。在坚持走出去实习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哈市范围内开创新的实习基地,逐步探索本土式实习模式。如哈飞、东安、东轻等大厂,冲压模具应用较多,也可与特种塑料厂、塑胶厂等一些中小型的注塑模具企业主动联系,积极沟通等建立稳定的在哈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保证突出专业实习特色、实习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交通、住宿等实习费用,保证了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2.4 探索虚拟式实习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逐渐尝试有效利用计算机进行实习模拟。其一是通过远程视频传输的形式,其二是可以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进行模拟。现代机械工业的高度自动化、连续化、集成化,使得生产过程在严密的监控下进行。限于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训练,这是长期困扰机械专业生产实习的老大难问题。迫切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仿真实习是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实习教学的一门新技术,能创造一个与实际近乎相同的特性环境。仿真软件具有虚拟机械生产、仿真操作、典型机械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介绍等功能。软件可充分考虑实际环

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切削力、进给速度、注射压力、温度、熔体流动速度等进行多因素全面仿真。

实习过程中,学生与实习对象能进行交互,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仿真过程具有“沉浸-交互-构想”三个基本特征,以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环境,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其中的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同时学生与虚拟环境之间可以有多维信息交互作用,学生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虚拟环境中,可以获得对实习对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学生可以轻松对实习过程初始化,对未能完成的实习进行状态存贮,对已完成的实习进行调入回顾,极大提高了实习效率。 3 在实习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注意实习动员工作的质量。实习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实习动员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动员时要讲清实习的主要内容、预期效果、考核标准、布置结合现场实际的实习作业。下具体车间前,指导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车间的特点、主要的学习内容、应注意的问题等。 3.2 注意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有一定比例的自选题目,体现自助式的特点。还要注意实习与相关学习任务的有机衔接。要坚持实习与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就业相结合。

3.3 注意加强实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实习全程的全方位指导。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往往任务安排较重,很难具体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实习指导书是学生的必备指导材料。目前,在实习中学生缺乏有效的书面指导材料,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得到及

时有效指导,编写一本适合我校模具专业学生使用的实习指导书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实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科学合理的量化实习评价体系是学生实习成绩公平、公正评定的依据,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实习积极性的发挥。实习评价体系应涵盖学生实习中的日常管理、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实习文件和特色项目的完成质量等。 5 结束语

在坚持集中式生产实习模式的同时,研究探索开展集成式、自助式、本土式和虚拟式的生产实习新模式,克服原有实习模式的不足。建立涵盖实习全过程的量化考核体系,编写具有模具专业方向、实习单位特色的实习指导书,以期进一步凸显模具专业实习特色,稳步提高实习质量,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汤放华,谢宏坤.城市规划专业生产实习环节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5):71-74

[2]蔡晓君,刘湘晨,王丽.发挥现代化企业优势提高生产实习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77-179

[3]刘会君,项斌,计伟荣.改革生产实习模式提高生产实习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130-132

[4]郄世鸿,梁军.高校生产实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158-160

[5]杨连发,周娅,廖维奇,陈小勇.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0-93

[6]秦春节,黄中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52-653

作者简介:臧建所(1980一)。男,吉林农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