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年6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2022-03-22 来源:钮旅网


思想汇报

——把握现在,畅想未来

敬爱的党组织:

学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刚刚结束,接下来便是一年的考察期。虽然没有了上党课时的紧迫感,但越是自由,越要恪守。党组织教会我们党员精神,无论何时何刻,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周恩来说,中国进行核试验是为了最终消灭核武器。中国核试验成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并重申,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犹如一记响雷,将中国以大国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早在1964年5月,毛泽东在听取有关部门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就曾明确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当时的科研人员只清楚氢弹的基本概念。至于怎么造氢弹,最核心问题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李鹰翔回忆,年轻的科研团队一段时间内曾陷入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计算繁复是氢弹研究缓慢的主因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仅在上海有一台每秒运算达万次的计算机,但绝大多数时间都要用于当时正紧鼓密锣进行的原子弹测试。当时被称为“中国国产专家一号”的于敏院士经常和同事人手一把计算尺,日夜计算。

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党的支持下、国家的期望下,综合国力尚属落后的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就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研制。而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中国速度之快让许多国家认为这是个奇迹。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并不是奇迹。

当时技术落后、环境恶劣,专家们只能在荒原上吃咸菜馒头,计算也大多依赖手算。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坚持下来了。他们并没有因为研制出了原子弹就放松了自己,认为氢弹的研究并不是迫在眉睫的。相反,他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到了未来国家可能会遇到困难,从而更加抓紧时间研究氢弹。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党员不畏艰苦、坚持奋斗的精神。这样的例子是鲜活的,是最动人的。

把握现在,畅想未来并不是一句空话,说说而已。如果没有先辈们未雨绸缪的远见,也不会有现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难得机遇。从原子弹到氢弹,从氢弹到改革开放,党的每一次重要决策无不关系着祖国的将来,为祖国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向党的精神看齐。不仅仅是看齐,而更应该应于实践。对自己的学习、人生也加以规划,把握现在,畅想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