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古诗词理解语赏析
一、选择题。
1. (2021 •广东福田-三模)下列对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
谷
持
作
饭
,
采
葵
持
)。
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A.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老兵返乡所闻所见,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
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B. 开篇两句中“十五”与“八十”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C. 诗中由近及远描写了老兵家中的凄凉荒芜,选取“松柏”“冢”“旅谷”“旅葵”这些
意象,倍增凄楚之感。
D. 诗中摄取中庭、井边随意生长的谷物和葵菜两个“镜头”,突出人去屋空,人亡园荒
的哀景,更令人伤心。
【答案】C
【解析】C.有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一句中的“遥看”说明诗歌的描写角度 是由远及近,从远处看到的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到走进家中看到“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人去屋空,人亡园荒,倍感荒凉。
2. (2021 -广东光明-三模)下列对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正顼的一项是(
兼葭 《诗经-秦风》
慕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汩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莱葭萋萎,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股。 某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溟。 湖汩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
)。
(1) 诗句“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 [答案】描绘了一幅秋色明净图,篱笆下的菊花都己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
一般明净。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中画而的理解。尊重词句原意,抓住主要景物,生动描写即可。 示例:正是中秋时节,秋高气爽,篱笆下的菊花正灿烂开放,金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散发着清 香,秋色明而,就好像刚刚洗过一样,是那么让人神清气臾。
(2) [答案】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抒发了
词人决心比超男子(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 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一句也可以从对比来理解,将“身不得,男儿列\"和“心却比,男儿烈”进行鲜明对比, 突出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9. (2021・广东花都•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 登楼远眺,词人望见什么?请描绘词人望见的画面。 (2) 词中的“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
(1) [答案】清秋时节,夕阳笼罩大地,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中画面的理解。本词上片写景,上片叙事兼抒情。上片“金陵城 上西楼”点明赏景的地点,\"清秋\"点明时令。“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为作者于楼上所见之 景。清秋时节,作者于南京城里登上西楼极目远眺,只见:夕阳西坠,余晖笼罩着大地。浩 渺垸蜒的长江在久阳的照曜下,缓缓流淌。据此作答。
(2) 【答案】中原沦陷,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收发国土无望,表达了词人的亡国之痛,
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之情,对朝廷无心抗战的愤慨等强烈的爱国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因金人侵扰,而“中原乱”。“簪缨\",是指贵族官僚 们的帽饰,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 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 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既表现了作者的 亡国之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10. (2021 -广东番禺•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心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设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 [答案】水天相接,晨雾迷蒙,云涛翻舞,天上繁星点点投向江面,有无数轻舟逐
浪追波的画面。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翻译。描绘诗句画面时要在翻蜂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意象、进行 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概括出画面的特点。诗句里有天、云、雾、星河、千帆等意象,结合诗 句进行理解概括: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罩着云涛。银河转动,天上繁星点点投向江面, 有无数轻舟逐浪追波的画面。
(2) [答案】我回答天帝说,K路漫漫且天色已慢,学诗空有为人称道的妙句。作者借
此表达其面对现实生活,空有才华,难以实现理想,怀才不遇,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及孤 苦无依的苦闷。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题。(1)翻蜂。我回报大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 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2)分析°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 痛苦经历。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 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 “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作者实现理想的路途漫长,但是自 己的人生却已经走入暮年。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 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谩\"是“空有”的意思,空有惊人的妙句,没有用 处,即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之意。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 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情感。故这两 句词中作者借幻想表达其面对现实生活,空有才华,难以实现理想,怀才不遇,对现实生活 的强烈不满及孤苦无依的苦闷。
11. (2021 -广东天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2)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的哀鸣。
[答案】戍楼上响起了禁止通行的鼓声,阻断了人们的往来,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描述时扣住所见“路断行人”,所 闻''戍鼓雁声\",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描写出边塞一片冷落凄凉 之景。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悲凉的图景:戍楼上沉重单调的更鼓声断绝了路人的通行, 秋夜荒凉冷寂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
(2) 【答案】尾联表达了思家念亲和期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思想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尾联意为: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 乱频繁还没有停止。因为战争,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 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期盼战争能早日结束, 人们的生活能安定下来的思想感情。
12. (2021 •广东南山•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葵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A. 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地点出了战
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 “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
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
心中的悲凉之感。
D. 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一一希望落空一一彻底失望一一悲哀流
泪,有波澜有起伏,旦引人深思。
(2) (1)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始”字有什么好处? 【答案】B
【解析】“兔从”到''中庭\"四句,运用白描手法,由远看到近见,直接描绘了一幅荒 凉破败的景象。B项中“侧面”表述错误。故选B。
(2) [答案】“始”字可见战争时间之长,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
团聚的迫切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
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句话的意思是: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一个“始”字,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 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主人公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系出 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始”归,突出其“从军”时间之久,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 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同时“始\"字,也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 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真实、深刻、令 人感愤,催人泣下的表达赦果。
13. (2021・广东荔湾・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甲光向日金鳞开。 摧
,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角声满天秋色里, 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临易水, 提携玉龙为君死。
(1) (2)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诗句“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答案】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思“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 金光闪烁”。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示例: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 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
(2)【答案】尾联用典,表达了将上们报效朝廷决心,抒发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豪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思“为了报答 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 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大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典故), 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豪情。
14. (2021 -广东黄埔•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大狼。
(1) (2)
诗句“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 [答案】我左手牵着黄犬,右皆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
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描绘了f幅壮观/雄壮/雄伟/气势磅礴的出猎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 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 略的内容补充出来。注意不能翻译诗句。“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意思是:戴着华美的帽 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很多骑马的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 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描绘出出猎场面的壮阔,气势的宏大。据此描绘画而即可。
(2) 【解析】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起用我呢?运用典
故/以魏尚自喻,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受到朝廷重用,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报效祖国 的感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典故并理解其作用的能力。解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 掌握典故的内容,然后分析表达词人的情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 的典故: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 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词人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 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重新重用自己呢?借此典故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 到边腿抗敌的愿望,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A. 这首诗以景物起兴,写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 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现出一种朦胧美。
C.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己”采用重章叠句的方法暗示了地点的变化,写出
了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 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
句不押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C. “暗示了地点的变化”错误。“白露为霜、白露为晞、 白露未已''等,以起兴手法,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 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清晨的露水还没有晒干,还没有被蒸发完……反复渲染一种 萧条羡的气氛,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为衬托人物的感情服务,主要交代时间而非地 点的变化。应改为“采用吏章叠句的方法,表现出时节的特点和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 追求者的深情执着”;故选C。
4. (2021 •广东深圳-二模)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蜂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A.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表达了将士们浓烈的思乡之情。
B. 诗歌的前两句近镜头写登城所望,描绘了一幅边塞雪夜寒气袭人的独特景色。 C. 后两句正面写情,夜风送来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 “征人”深重的望乡之情。 D. 整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苍凉旷远的意境,含蕴不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 “边塞雪夜寒气袭 人”错。描绘的是边塞月夜景色,将大漠比作雪,月华比作霜,并不是真正的雪夜景色。故 选B。
5. (2021 •广东坪山-二模)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时间地点,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
了塞下环境的寥廓苍凉。
8.边声、号角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
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 “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
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答案】B
【解析】B. “充满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有错。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 是静景;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是动景。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动静结合,展现 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故选B。
6. (2021 •广东育才三中-一模)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无硕的一项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比喻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
沙塞雪景,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C. 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
情别意。
I).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B.有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此句没 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B。
7. (2021 •广东宝安•二模)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雎(选自《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苻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苻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 此诗巧妙地采用了 “兴”的表现手法。首句以鸠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
君子的联想。
8.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如“辗转”)、叠韵(如“窈窕”)和叠词,增强了诗
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C. 此诗出自《诗经》国风部分,“风\"是各个地方的民歌民谣,是《诗经》中文学成就
最高的一个部分。
D. 《诗经》中有许多和《关雎》一样吟咏爱情的诗篇,例如我们学过的《兼葭》《式微》。
【答案】D
【解析】D.《式微》一诗是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统治者的压 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不是吟咏爱情的诗。故选D。
8. (2021 •广东龙华・二模)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本顼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陶渊明 〔东晋)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A.《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大多直抒胸臆。 B. 前两句写出了官场的喧闹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诗人归隐无望的怅惘。 C. “见”字写出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营造闲远散淡的氛围。 D. “真意”指的是自然的意趣,“忘言”留下了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
【答案】B
【解析】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
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故选B。
9. (2021 •广东光明-二模)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碘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英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A.本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紧扣题目“游”,剪取乡村游历见闻人
诗。
B. 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颈联则描摹农村独有的古老风俗风情。 C. 颔联不仅写了山村山水曲折、花团锦簇的风景,也揭示了困境之后是希望的生活哲理。 D. 尾联写诗人一日游完成,以后再也没时间在晚上拜访农家,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留恋。
【答案】0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D.尾联意思是:但愿从今以后,能不叶拄杖乘 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写出了诗人归途中的悠闲惬意之情 和对重游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故选D。
10. (2021 -广东福田-二模)小福同学将《天净沙-秋思》拍摄成微电影,下表是镜
头脚本设计,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镜头脚本设计 A.画面 B.摄法 C.音效 【).演绎 演员应 演出“断肠 由近及远,由物及人, 融情于景,以简洁手法 勾勒一幅深秋游了远行 图。 这首元曲意象并列, 可采用特写镜头剪接方 式,将各种意象进行组 合。 以鸦噪打破寂静,以 人”触景生 流水欢喧衬悲情,以马鸣 情的情态, 风萧营造壮烈豪迈的氛 体现出羁旅 围。 之苦和悲秋 之恨。
A. A 【答案】C
B. B C.C D.D 【解析】C. “以马鸣风萧营造壮烈豪迈的氛围”表述不正确,这里用“瘦马\"表现环境
的萧瑟和凄凉。故选C。 二、诗歌鉴赏。
1. (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答案】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 形象。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 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 量,描绘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2) [答案】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重点诗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耕答此题,仔细品读诗歌内 容,抓住诗中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情感,并结合整首诗歌来分析。“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凌绝顶”表露诗人决心有朝一 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
2. (2021・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绘了一幅什么
样的画面?
(2) 最后两小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惜?请简要分析。
(1) [答案】深秋时节,角声在高远天际下呜咽鸣响,晚霞映照胭脂般鲜红血迹,透过
夜雾凝结在边塞战场,并呈现出一片紫色的画面,整个画面悲壮、惨烈。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 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示例: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 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褐色的土地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穿中紫红的 颜色显得更加浓重。
(2) [答案】为报答皇帝的赏识之情,手持宝剑为国战死沙场。用燕昭王筑台置千金招
贤的典故,表达了将士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爱国激情。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感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句意:为了报答国 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
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搅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 出将士们誓死报效祖国的决心。
3. (2021・广东天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 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 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 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划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尺红纱一丈绫”形成对比,揭露了宦官假借“宫市” 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 卖炭翁的同情及对宦官及其爪牙的憎恶。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及把握情感主旨。“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 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意思是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破是要赶着走, 老翁是百般不舍,但义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 价钱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 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作者将“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在价值方面进 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宫市的霸道不公,横屎掠夺,深刻地揭露了 “宫市”的腐败本质, 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 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4. (2021・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南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阕“孤城闭\"三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 结合诗歌,分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1)[答案】“孤城闭”描绘了一幅城门紧闭、戒备森严的战地景象。反映了宋朝守军
力量薄弱、形势紧张(军情紧急)的背景(或: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孤城闭”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宋朝从建立 之后,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弃警 戒,武备松弛。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而事
起仓卒,将不知兵,兵不知成,以致每战辄败。词人移知延州,到任后,一方而加强军队训 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 下来,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 事态势,反映出宋朝守军力量是很薄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地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 暗示了军情紧急,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为下文作者思乡忧国的抒情作铺垫。据此回答即可。
(2)[答案】满怀乡愁,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因口夜操劳而染白了双鬓的将军,久征
在外的士兵们,都止不住悄悄地流泪。这句诗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情 怀。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主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思是:夜深了,我 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 梦里流下眼泪。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 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义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 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 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5. (2021 -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萍,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 诗歌的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2) 结合全诗,谈谈“怜君何事到天涯” 一句有何深意,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惜? (1) [答案】我独自在秋草上寻找贾谊的踪迹,寒冷的树林中寂寥无人,只能看见夕阳
西卜,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的秋景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达能力。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 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踏 着秋草去“独寻”,“空''的意思是只有,我去独寻,却只看到黯淡的斜■阳映照肴寒林,给人 一种凄清冷落之感。围绕以上分析,总结作答。
(2) 【答案】运用反问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表达的情感。“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意思是:可怜你究竟何故被 贬此地呢!“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作者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 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呀,为什
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用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7. (2021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二模)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甲)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 甲诗中的\"楚客”和乙诗中的“逐臣\"指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遭遇? (2) 甲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是有所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1) 【答案】“楚客”“逐臣”指的是贾谊,遭遇:被贬(遭受贬谪)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甲诗,出自《长沙过贾谊宅》,楚客:流落在楚地 的客居,指贾谊。乙诗,出自《贾生》,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甲诗中的''楚 客”和乙诗中的“逐臣”都是指贾谊。根据“谪宦”和“逐臣”可知,贾谊的遭遇是被贬谪, 贾谊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2) [答案】情感:甲诗作者溯占思今,把自己被贬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
在一起,抒发了因被贬而惆怅、伤感和悲愤之情。乙诗作者托古讽今,借贾谊的遭遇,抒发 了自己怀才不遇,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甲诗《长沙过贾谊宅》,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 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 “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 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此诗通过对汉 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情绪。乙诗《贾生》,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 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 刺效果颇好。
8. (2021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 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