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三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与开发

2022-02-26 来源:钮旅网
试析三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保

护与开发

论文关键词:价值特色 建筑风貌 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与开发

论文摘要:三河是一个有着悠长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独特、计划肌理明晰的皖中水乡古镇,历朝历代皆为军事重镇、交通枢钮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对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客观评定,充分挖掘资源,进而对其量身定制合理的保护进展方案,意义重大。

三河古镇,地处皖中名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壤处,镇区面积,辖区面积。境内丰乐河和杭埠河两大水系围绕镇区交汇后,东流巧千米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据《左传》记载,古镇史称“鹊诸”,有可考历史2500连年。现名“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丰硕的水网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三河“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风貌。镇区内渠塘纵横交织,商贸沿河成街,建筑临水而建,廊桥跃水相连,是典型的“皖中水乡古镇”。悠长的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给三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以古城墙、古河、古桥、古街、古茶室、古名居、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景观而著称于世。是皖中地域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兼收古徽派建筑特色、囊括古建筑类型较完整的水乡古镇,其综合历史文化价值,当可和驰誉中外的苏州古镇周庄相媲美。

一、三河古镇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一、历史价值。岁月茬蕙,朝代更迭。“三河”虽几易其名,但古镇在各朝代都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显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军事重镇。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在此演绎了“鹊岸之战”。1858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取胜湘军,创下了载人史册的“三河大捷”。至今遗存的古战场、古城墙、英王府似乎仍在诉说着那些硝烟散后的功过成败。“鸡鸣三县”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皖中商贸集镇的理想之地。透过现保留完好的古商业街、铺宅,仍可联想旧日的繁华。水陆兼备的交通要道,使其历朝历代皆为江淮区域交通枢纽重镇,现存清朝直隶总督李鸿章家族的粮仓、四川总督刘炳璋的三河房产可说明一二。悠长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志士,使其成为远近著名的文化古镇。窄窄的“一人巷“、幽静的故宅,依稀可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少年时学习、生活的情景。

三河古镇现存古建筑群以清末明初时期为主。完好的古街道有西街、南街、东街,街区肌理完整,建筑风貌依旧,保留2000多米长的青石板路辙印深深。目前,已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河大捷遗址—包括太平天国的城墙、英王府(即太平天国军大本营),全省最长的古街巷—包括刘同兴隆庄(清朝),青阳分公司通告牌(清朝),一人巷住宅群(含杨振宁故宅,清朝),郑善甫故宅—鹤庐(民国时期),三县桥(清朝)等。

二、计划肌理。三河古镇的计划以“水”为灵魂,水陆交织的街

区充分利用了河、港、塘、溪、路的自然条件,巧妙地将城镇、建筑、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路。街区的大体魄局是沿河成街,因水得镇,临水建房;以码头为端点、河道为边沿,随着岁月的流逝,辐射状衍生成数条古商业街。

三河的计划以“街巷”为骨架,支连众多窄巷,窜起成片民宅,纵横交织,散布均匀。街巷宅院相对规整,有中心轴、方向感、边缘界定。只是有些宅门因风水关系稍有凹凸转折。造型各异的石桥与街道的交汇节点,往往是茶室、戏台、铺地等公开场合,空间转接自然,高潮迭起。古商业街道空间尺度适宜,渔俪延伸,店铺、民宅、酒肆随形就势分呈双侧,各商号独树一帜的招牌点缀得古街热闹繁华、多姿多彩。又因是水患多发区,三河作为古时军事重镇,防御性也是其计划特征之一。深而宽的河道,既有供给货物的功能,又有防御的功能。在窄形市镇的两头修筑防御工事—城墙、炮台,使整个市镇宜攻宜守。

从三河镇现存古迹来看,有着朴素的计划意识,商贸、防御、文化特征突出。而建筑、河道、桥梁及市井百态则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景象。

3、建筑风貌。历史上的三河地处江淮之间,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南北文化在此冲撞、融合,形成“皖中”文化,故其建筑风格南北兼容,别有特色。大王庙、城陛庙、万年台、英王府等公共建筑宏伟、庄重、色彩鲜艳,更具北方建筑风格和官式建筑特征。而民宅、商铺小巧、简朴、色彩素雅,更似皖南的建筑风格。

古街双侧的铺宅始建于清初,成型于清末民初。商住特征明显,多为一、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块状,二或三进庭院。从街至河道依次为铺面、作坊、宅、储藏(如有二层,则一楼宅为厨房、餐厅,二楼为住宿),底层空间通透,如刘同兴隆庄。铺面、作坊因所售商品及生产工艺不同,柜台或当街设置或在室内双侧设置,沿街一色红色板门。因商贸繁荣,建筑也较早地吸收了泊来文化;二层以走马专心廊为平面交通;沿街立面各家铺宅间以简化了的马头墙分隔:门楼、窗眉、扶手等细部造型朴素,突出实用性;墙面以清水砖为主,灰墙灰瓦,红色门板、彩色招牌点缀其问。有韵律,有转变,形成一幅清末皖中古镇的繁华街景。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从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著名遐迩。人文环境内容丰硕,形式多样。三河的饮食融南北之长有独特风味,品种丰硕,创造出享誉四方的三河土菜品牌。目前开发有土菜系列、茶干、米饺、米酒等;三河民间文化繁荣,主要有闹花船、车上轿、河蚌舞、花旦、兰花等传统节目,表现了南北文化的融合;起源并流传皖中地域的庐剧,是全国知名的地方戏剧种,开创于200年前,唱腔兼收民间小调、越剧等曲调,丰硕、圆润,深得民众喜爱;三河镇的传统手工业发达,其匠人制作的羽毛扇、木杆秤等手工艺品制作考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三河镇现存古建筑核心区面积达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460M2。区内街巷格局完整,传统功能健全,韵味和肌理仍然清楚。以现存较完整的西街、南街、东街为骨架,前店中坊后居的古建筑为

街景,以原有建筑功能和特色传统商品为依托,再现了古时三河的繁华与生活原貌。

二、三河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成立保护机构。成立以镇长为总负责人、文物、古建专家组成的保护领导小组,以城建、计划、文物、文化、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执行机构,以群众推选代表组成文保协会实行监督核心保护区的管理、城建、古建保护与修复、资金投人的情形,按期核实文保计划的落实情形,发觉问题,及时协商解决,并按期向镇民发布,形成良好的保护与进展机制。

二、摸清古镇资源,成立基础档案。应在全镇范围内,深人调查,记录建档,内容包括:名称、位置、面积、年代、材料、历次修复情形、产权归属、价值特色、保护责任者等,实行挂牌保护,同时对建筑遗址的保护修复建设情形在公示栏中公示。

3、修编整体计划与保护计划。应高度重视对辖区内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聘请计划专家修编《整体计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计划》。站在保护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从保护独具特色的皖中水乡风貌占镇景观动身,充分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对三河镇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目标、内容进行详细计划。

4、制定保护办法,加大投入实施。按照制定的《整体计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计划》,对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对所有的文物保护点实行挂牌保护,严禁任何可能有损古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工程实施。在重要的文物保护点设置具有警醒意义的保护标志,提示

居民和游客,一路保护古建筑,避免有损文物的行为发生。对部份古建筑因年代久远、洪水侵蚀,受到损坏,应本着“修旧如旧”,“先保护后利用”的原则,由专家提出修复实施方案,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分期进行修复。

五、进展可持续旅游,增进经济增加。以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以“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三产旅游兴镇”为进展战略,充分挖掘三河历史文化名镇的丰硕内涵,有效整合伙源,加大保护与建设的力度,慢慢成为皖中地域“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文化繁荣,群众生活殷实”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生态古镇”。将古建筑文物保护与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协调进展,使三河这一千年古镇因保护而进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