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博背景下的网络舆情研究

2024-02-14 来源:钮旅网
理论前沿2015年第4期 微博背景下的网络舆情研究 尚 丹 (天津市信息中心,天津300201)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舆情、微博以及微博背景下网 络舆情的新变化。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Web2.O技术的快速发展,网 络 隋出现了新的变化: 络舆情成为兴起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 第一,微博注册简单,操作简便易学,网民通过手机、桌面、 的网络媒体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改造 浏览器等皆可访问微博。发表意见的门槛大大降低。尤其是移 着网络舆情的生产与传播形态。 一、网络舆情 目前。国内对于网络舆情已经有所界定。但尚未形成统一 的概念。刘毅的《网络舆情研究概念》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理 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 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并归纳了 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 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个性化群力极化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应用,使 得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 绍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通道之・。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新闻 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F情上达,表达自己的意愿。网 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 的优势: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 即发表自己的意见,信息都”完整直接”地传送出来,在传播过 程中几乎是无衰减的。网民之间的互动也更为直接,使各种观 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讨论更广泛更深入,网络舆情 能够得到更加集中地反映观念和情绪心态。2.多元性。网民的 分布范围极广,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阶层,借助网络这个 平台,将所见所听所闻所感发布出来,各种观点波涛汹涌般地 呈现,又如大浪淘沙似的碰撞,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的格局。3.盲 目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很多信息可能是虚假的或者夸大的, 但是越是离奇、越是负面的信息,越能引起网友的热议,盲目追 随 4.突发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个热点事件再加上一种 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星星之火。 二、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1Ilicro blog)的简称,是—个基于用户关系 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 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①。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 的twitter。微博以其”短、灵、快”为特点迅速风靡,无论你是用电 脑还是手机,以140 ̄E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就可记录下自己某 刻的心情、某一瞬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实 现即时分享。 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2007年开张,到2009 年,微博以迅雷之势了攻占全国,成为最流行的词汇。很多草根 通过微博这一工具成为了微博达人。得到不少拥护。2010年更 是迎来了中国微博元年。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微博已经 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三、微博背景下的网络舆情 近来通过微博引爆或者协助传播的新闻事件逐渐增多,而 且往往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微博 在激发网络舆情、塑造新闻事件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对网 络舆情生态的重大改造作用。 微博——这种Web2.0时代的产物,多中心、扁平化的信息 传播方式,正在逐渐改变过去的传播规律。网络舆情的主导权, 正在由过去以传统媒体或门户网站控制,转变为千万个公民意 见的聚合来影响。 微博的迅猛发展大大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进程,网 332 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与其相结合,可获得性与开放性也 更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b(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微 博客用户规模为2.491乙,网民使用率为38.4%。用户的广泛性. 使得微博在未来舆情生态方面的影响力愈发不可小视。微博用 户,只要对其他用户”加关注”,就建立了”点对点”的直接通信, 这样他们就可轻松实现对信息的再传播,并且在传播中可方便 地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添加自己的评论。因此,人们参加网络表 达的意愿不断增强,网络舆情的力度不断提高。相对于其他网 络媒体的传播构造,微博具强度更大、范围更广、时效性更高的 舆睛传播效果。借助这种新技术创造的高效传播网。用户可以 把自己的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和轰动效应的所见所闻,即时地记 录和公布,并迅速地扩散。从而使每—个人都同时是新闻信息 的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第二,微博信息浓缩精炼,传播的 有效性更高。相对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平面媒体。微博只能通过 140字的信息来传递有效的关键信息。这一方面使信息接收者 抓住了信息的实质内容,提高了传播质量;另一方面也同时提 高了传播的效率,如果信息有价值,接收者在快速判断之后往 往就能立刻予以转发,减少了信息在中介环节的停留时间。因 而,在进入”词媒体”时代后,微博因其”短小精悍”无疑更具有 那种快速引爆舆情的传播天赋。第三,参与对公共事件发表意 见的人士增多,网民参与意愿强烈。2011年,微博匕不仅仅由学 者、知识分子来担当公共意见领袖,各个行业,诸如演艺明星姚 晨、韩红,商人任志强等都积极参与评论公共事件;许多普通用 户都倾向予与其建立直接通讯。关注其动态并转发其消息。且 因为受众的关注。其发布的消息往往被积极转发,从而以”乘数 效应”的形式得到再次放大。其创造舆睛的能力就更不可小视。 —个人就能主导社会的关注动向,影响话语方向。这种空前的” 赋权效果”是以前的网络技术难以想象的。这种网络舆情新形 势被称为”大众麦克风”时代——人人手中均握有”麦克风”。微 博不仅在国内引领了言论潮流,来自海外的中文用户也开始积 极参与微博讨论,使得更多事件得以和国际上的事件进行比 较,具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包括”北京农民工子弟小学拆迁” 与”中非希望工程援建非洲1000所希望小学”、”甘肃正宁校车 事故”与”外交部援助马其顿校车捐赠仪式”,等等,可谓实证。 第四,通过微博的线上动员,”线下”行动也逐渐增多,包括一些 群体事件的联络.同时各种公益活动也通过微博获得更广阔的 舞台,如随手送书下乡活动、免费午餐活动,等等,均在短短不 到一年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微博为公众带来了新的话语空间,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 和公众的媒体习惯。微博正在重塑着舆论生态,标志着新媒体 信息传播走进了崭新的历史时代。 参考文献: [1]王锦.微博时代的电视生存【J】.中国电视0O11,(5). 作者简介:尚丹(1982一)女,黑龙江双城人,天津市信息中心 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