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语专项复习(综合检测卷)解析版

2021-10-02 来源:钮旅网
高二年级高考专题复习

成语专项检测卷(解析版)

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C )

A.既然目前诱导性执法并未明文禁止,那么钓鱼执法恐怕仍将此起彼伏,蔚为大观。

B.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挽救濒临崩溃的股市成了各国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各国政府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等措施进行救市。

C.我这次出差顺路去拜访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他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不禁喜出望外。

D伊拉克“跳蚤市场”在美国撤军后异常“繁荣”,枪支子弹、美军勋章、小型发电机和家用电器等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A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荟萃而成盛大壮观的景象。不能形容消极事物。褒贬适当B“责无旁贷”与“责任”重复。C不速之客:泛指意想不到的客人或者不请自来的人。使用正确。D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等多得无法计算。不能形容商品,对象误用。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D )

A.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B.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C.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重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引发了国人的普遍关注。

D.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惟妙惟肖地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

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A殚精竭虑: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竭尽)。是褒义成语,不用于贬义。B“珠圆玉润”形容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 C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错用对象;D“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B )

A. 李强在这场比赛中可谓超常发挥,下半时刚被替换上场便接连攻入两球,力挽狂澜,使本队最终以2:0战胜对手。

B.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军纪严明,吊民伐罪,深受百姓欢迎。 C. 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D. 门前的草地上,活蹦乱跳着几个可爱的小家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A力挽狂澜:比喻竭力把危急的局势扭转过来,这是不合语境 B吊民伐罪: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C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 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对象错误;。D活蹦乱跳”,形容词性,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不能带宾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A.世上还有什么比椿萱并茂更让人幸福呢!所以,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凳子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悄悄捡起……同学们对身边的小事无所不为。

A“椿萱并茂”,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都健在。B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C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例句将其误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D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那位大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兴之所至,眉飞色舞,上下其手。 C.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长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D.看着自己当年的信笔涂鸦,随意,散乱,不成章法,李师曾不禁笑了。 A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B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玩弄手法,串通作弊。例句将其误解为:频繁做手势。C长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D.“信笔涂鸦”,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画。是动词,句中误作名词。 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A.听了您的教诲,如醍醐灌顶,我心中豁然开朗。

B.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廉洁,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人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半青半黄”,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不能用来形容脸色。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A.仿佛在一夜之间,历来以“寅吃卯粮”为耻的中国人,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的梦”。

B.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C.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的王芳,从市领导手上接过奖牌,热泪盈眶,对着台下付之一笑,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D.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解析“寅吃卯粮”,寅年就吃了卯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偷工减料:意为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此处对象使用不当,应改为“缺斤短两”;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不能误解为:对着别人微微一笑。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8.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C )

A.李老汉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和恩惠,哪怕仅只是一句安慰

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B.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阳光总在风雨后,就让所有的不愉快付诸东流吧!

A睚眦必报:比喻心胸极狭窄。B文不加点:点,涂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C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付诸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不能修饰“不愉快”。 9.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这次损失严重的大火灾。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D.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是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是形容人的。用在此处修饰“时代”不当;回肠荡气”,形容乐曲、诗歌等婉转缠绵,感人至深。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10.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宁不孚众望,在奥运会上夺得三枚金牌。

B.那位获奖者表示,他只是在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这份意料之外的不虞之誉他倍感荣幸。

C.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疑的?

A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和“不负众望”语义大体相反。B 项,重复“不虞之誉”意料之外的荣誉,多用作谦词.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符合句意。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B.老头子还是这样,就喜欢拉着人听他拉呱,这不,他又拽着傅秋生津津乐道地说起了当年他在二龙山打小鬼子的事。

C.国家体操队的几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D.小说、作者不仅要有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还要能发挥想象力,向壁虚造,这样的创作才能“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句中夸赞作品,合适“津津乐道”与“说”重复。 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东西.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向壁虚造:又作“向壁虚构”,指毫无事实根据的捏造、虚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