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缝纫课案例分析

2021-11-01 来源:钮旅网


手工劳动课缝纫案例分析

房县特殊教育学校 郭仁菊

情景描述:这节课我上的是缝纫课“安拉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会简单的缝纫技术,安拉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第一课时“安拉链”的教学片段:

1、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是谁的衣服?这件衣服怎么啦?”学生回答:“胡德波的衣服,拉链坏了”。“拉链坏了拉不上,冬天来了,很冷怎么办呀?老师今天就教给了同学们怎样安拉链,好不好?”“好”。

2、师:“首先我们把拉链缝在衣服上,防止我们手忙脚乱的,按住这头,跑了那头。缝的时候可以用长一点的针脚,不要太细,太短,因为等一会,我们还要把缝的线拆掉的。”

3、师:“请缝好的同学拿给老师看”

4、师: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接下来,我们就学习怎样安拉链。先用缝纫机扎一边的拉链,再用缝纫机扎另一边的拉链,最后还要把拉链的下边横着再扎几遍,这样一个拉链就安好了。同学们谁来试一试吧,学生都不敢来试,老师要大胆鼓励学生。”

5、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胡德波同学试一试。老师要细细的指导。”请其他同学也来试一试,师巡视指导。

分析反思 :

在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教学内容太难。

安拉链,看似简单,实际很难,把这个作为手工劳动课的课程设置,对培智学生有点难。学生以前只会用缝纫机扎简单的鞋垫,或是直来直去的走针穿线,安拉链,拉链太小,增加了难度,对于边得要求也很高,再说缝上去就不容易,更别说用缝纫机扎好了。所以这个内容的选择有点难,不适合培智学生的教学。 当然对于个别水平较好的学生倒是可以一试,我们的教学要因人而异,水平好的可以要求高,学的多一点,水平低的要求要适当降低,有的学生一节课可能不会,两节课也不行,我们就要放慢脚步,把大量时间放在个别指导上面,我们的很多学生是需要手把手的教学。

(二)生活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

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的手工劳动课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只要对我们学生有用,只要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可以拿来当教材,并用最直观的手段教会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以此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缝纫课是一门需要耐心与细心的课。如果对这门课没有兴趣,是很难学好的。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就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那天上课前,我特意穿上自己做的鞋垫,高兴的走进教室。上课了,我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向学生“展示”我的鞋垫。问

他们:我的鞋垫漂亮吗?你们喜欢吗?并告诉学生,这是我自己做的,是买不到的。

学生们一下都来了兴趣,围着我看来看去。我乘机问他们是不是也想穿上自己做的鞋垫,他们很开心的表示想,但觉得困难。我告诉他们,老师自己原来也是不会的,但后来我认真学习,现在会了,只要他们也能认真和老师学,细心的做,以后一定和老师一样,也可以自己做自己喜欢的鞋垫穿,还可以给爸爸、妈妈做呢!

学生们这时都很开心,也很有信心,我们的缝纫课就这样开始了。

如何把缝纫课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在教学中提高缝纫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缝纫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进行缝纫课的指导。是我以后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以上只是我缝纫课教学的一些心得,但实际教学中我还是存在很多疑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逐一得到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