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3期 理论观察 NO.3.2006 (总第39期) THEORYETIC OBSERVATION Genera1.No.39 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转变 =l 撅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新课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人的发展转变;由统一 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 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 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教师变化 , 中圈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9—2234(2OO6)O3一Ol25一O2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 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 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 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 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新课程将创造学校的新 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 生活,新课程的因素已经显现在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 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 中,特别是在知识传授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许多问题以及教学质量的低下,就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人的发展转变 关。常言道: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 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两片叶子。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 “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 茫茫、教诲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 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 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 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 育工作者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 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 据。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 健全的人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 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 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 2l世纪已经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 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 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 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 如在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 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要 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 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上一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 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新课程 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 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 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 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最要紧的是看 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 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 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 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 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 收稿日期:2OO6一O4—2l 作者简介:孙砺(1966一),女,蒙古族,内蒙古呼盟人,现任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 员、副教授,主研方向:课程改革理论。 一1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 学生去重点背“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 生通过“感知一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 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重 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 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 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 的话,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 自己学习知识的概括、原理、定理和规律的过程不了解,没 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 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 “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 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知 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 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由 “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 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 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 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存在以 下四种主要信息交流方式: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施,学生 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 答。 (四)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 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 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 最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为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 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多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 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 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 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 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 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 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 这 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 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 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 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 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 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 一126一 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 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 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 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 程,却忽视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 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 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 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 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 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 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上了几千节课,教了十几年书,送走了几代人,问自己 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说不清。这就是 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经历,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 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 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 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 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 地分析和判断今天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 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 一代学生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 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 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 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 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 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 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 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学创造性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 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 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 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再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 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 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 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 新。 总之,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更大空间 和更宽的视野,由此使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发生了如此变化。 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新课程中一定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 兴趣。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 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口编辑/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