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廊(防御) 市——市场(交易)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1)县政府所在地 2)非农人口2000+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1)非农人口6000+的镇 2)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的镇 现代城市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1) 人口数量 2)产业构成 3)行政管辖 1.1.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城市的形成: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定居、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工业——城市 “城市”形成的三种学说——交易学、防御学、地利学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 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的到淡水供应等2)经济发展水平3)政治组
织
2.古代城市发展 1)影响因素
1.防御——城市选址、布局与分区、城市防御设施
2.社会形态——功能布局(贵族区、商人、贫民等分区) 3.政治体制——城市等级与规模、建城思想(周礼、中) 4.经济发展——布局与分区(宫市、集中市场、商业街) 2)结果(表现形式):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 3.近代城市的发展
1)影响因素 1.工业革命,大规模工厂化生产;2.工厂规模不断扩大;3.科技发展;4.环境 2)结果(表现形式):工业城市,大城市。 工业经济时代城市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的聚落形式 4.现代城市的发展
1)影响因素 1.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2.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3.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结果:世界城市式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 1.2.1 城市规划的含义
国标: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1.2.2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健康运作。 1.2.3城市规划核心内容
(1)土地使用的配置 (2)城市空间的组合 (3)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架 (4)城市政策的
设计与实施
1.2.4城市规划的特性
1.技术性2.艺术3.政策4.民主5综合6前瞻7长期 1.3“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
(1)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及其过程中运作的,城市规划要在运作过程中对城市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它必然反映具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2)城市规划编程过程
政策研究——现状调查——目标制定——方案比较——评价、选择——方案确定——工程经济预算——实施——使用效果调查——反馈调整——政策研究
从城市规划政策的形成到通过具体操作来实现这些政策,到实施反馈、政策修正、方案修订等城规是一个公众参与的动态过程
(3)城规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建设和发展的引导、指导和控制过程 1.4 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 两个阶段 五个层次
(1)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1)市域城镇体系2)城市总体规划3)分区规划
(2)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
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的具体安排。
1.5.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总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3-5年。成果形式:文本 图纸 说明书 基础资料汇编 (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2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城镇。
3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布局 4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 中心区规划
1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制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2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3 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4确定保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制定各种共鞥保地的保护范围(保线),制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1.5.2 成果形式:文本。。。
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限,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有条件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设计指导原则
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快地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占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
标高。
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1.5.3成果形式:说明书、图纸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和平面图3对住宅、医院、学校、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4根据交通影响分析 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5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管理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1.6 城市规划的程序 总规——控规——修规 一般编制程序:编制、审批、实施 1.6.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1编制的组织: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2编制的程序:1城市人民政府对现有总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2基础资料收集3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4方案阶段5方案论证与评审6公示、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7方案审批8公布
1.6.2 1编制的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观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2编制的程序 1基础资料收集 2方案阶段 3方案论证与评述 4公示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5方案审批6公布
第二章 居住区的发展、等级、规模及构成
2.1 居住区的发展演进 1里坊2街巷 坊巷 3胡同 四合院 4里弄 5邻里单位 1) 产生背景
传统住区的特点:路网密度大、居住地块小、地块内没有完整的配套设施,进入20世纪后,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的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
1面积小的街坊内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2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不得不穿越城市道路3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4汽车交通带来的噪声废气,使居住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 规则的基本原则
1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2邻里单位内设有小学3中心建筑是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4保证充分的绿化5保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
6大街坊:独立完整的地块、严谨对称、周边式布置、绿化环境、配套设施、人车分行 7居住小区,居住区,综合居住区:居住区的规划布局、住宅设计、容积、设施配套、环境建设等均发生了较大改变。 8居住发展前瞻
A.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不同需求及是否混居的探讨 B.街区理念及住区开放型结构模式的探讨
C.精确定位不同人群的居住区的设计(老年人社区、丁克及单身人群、核心家庭等) D.健康住区、生态住区、节能住宅等的探讨
E.邻里关系、社区文化营造的探讨 F.地域文化传承的探讨 G.居住区交通组织的研究
H.新技术的运用(风能、太阳能、水循环、节能等) 2.2 居住区的等级与规模
城市居住区分为三个层次: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人口分解,设施配套等 (1) 居住区(resident district)是一个城市中房屋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
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组成,划分边界为侧滑盖你是主干道、重要设施及自然边界等。
规模:3-5w人;1-1.6w户;50-100ha
(2) 居住小区:是被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
所穿越的生活聚居地,小区内配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规模:1-1.5w人;3-5k户;10-35ha
(3) 居住组团: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
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1-3k人;0.3-1.0k户4-6ha 人口与用地规模:多层住宅区
用地规模根据建筑高度、容积率进行相应调整
(4) 住宅街坊: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
地块,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公建
(5) 住宅群落 2.3 这区与邻里 (1)社区 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通常是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A一定的地理区域: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社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一般社会群体通常都不以一定的地域为特征
B共同的意识与利益:居民间有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C教密切的社会交往 住区与社区的区别:住宅区规划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构建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2)邻里 A定义:在地域的相互靠近这一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朋关系而逐步形成的共同生活、互帮互助的小群体
邻里与邻居:邻里既表达了城市居民的住宅的邻近关系,又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邻里关系:一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不同于亲缘或血缘关系。
合理关系的三个层次:熟悉 认识 有印象 B邻里与社区的区别
1社区除了包含“邻里关系”外,内容更广泛,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管理、服务、设施等一○
系列内容的组织制度,如管理组织与制度、社区参与等。
2规模不同,邻里的规模较小,可被看作是社区的一个子系统或社区的最小规模 ○
2.4居住区用地组成
2.4.1 用地组成:城市居住区内依据活动类型可分为居住活动,公共生活活动,人流活动和游憩活动四大类,相应的,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包括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交通功能和游戏功能。
居住去用地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可分为四大类: (1) 住宅用地(RO1)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流出的一些空地,
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保地和杂物院等。
(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O2)指居住区各类公建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
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道路、场地和绿地等。
(3) 道路用地(RO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
场地。 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 公共绿地(RO4)满足规定的日照需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
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
2.4.2 用地配置
(1)规范控制指标的影响因素:满足居住区居民的居住生活需求是确定居住区用地配置的基础,不同的居住对象对住宅区的居住、公共服务、户外环境和交通设施等存在不同需求,因而应根据居住对象特点,适度增减居住区各类用地构成的比例
(2)用地配置的影响因素:区位,周边状况,现状情况,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益
需要注意的问题:A为老年人、儿童服务的设施应给予充分的考虑;B绿地指标一般不应低于规范要求;C鼓励土地的立体化和复合化利用,积极开发地下空间和对地面进行公共空间分层开发利用,居住区的用地配置会发生相应变化。
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3.1社区发展的原则---适居性、识别与归属、文化与活力。 社区发展包含多方面含义,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是住宅区规划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3.1.1适居性-------方便、舒适、卫生、安全 1.方便,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 (1)位置选择;(2)交通组织-------出入口、道路网形式等;(3)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与布局(服务半径),如商业设施、教育设施等。
2.舒适,内容广泛包括住宅区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因素有两方面: (1)住宅内部居住环境;
一、住房标准-----功能齐全,分区合理,面积分配得当,功能配置合理,设施齐全等; 二、室内隔声、隔热、保暖、采光、日照、通风状况; 三、室内小气候和空气质量; 四、室内设施和装修标准。 (2)外部居住环境;
一、选址---环境优美,远离污染; 二、人口密度
三、建筑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 四、人均公共绿地的面积与布局形式; 五、公共活动场地。 公共活动场地:
1.活动场地面积、设施标准、管理方式; 2.公共交往、健康、休闲场地的数量、标准及相互联系; 3.室外噪声控制及室外场地的日照、通风、防晒等。 人口密度:
1.适宜的居住区人口密度300---800人/ha; 2.人口密度在800人/ha左右以及以上的居住区应采取适当措施,扩展室外公共使用空间,如立体化发展复合利用等,提高居住区户外居住环境质量。 3.卫生
(1)环境卫生------垃圾收集、运转及处理等;
(2)生理健康卫生------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 4安全--------人身安全、治安安全。
(1)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减防灾和抗灾等;
措施:1.防火;2.防震;3.防线(防空)--------人防,人防与地下车库、仓库等结合考虑。
(2)治安安全。 3.1.2识别与归属
识别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重要社会心理需求。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场所与居住环境的心理归属感具有密切关系,特征则与居住环境的形象识别性、社会归属感直接联系。 场所与空间
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识别性的影响要素:标志性建筑、建筑风格、绿化景观、环境氛围等、 3.1.3文化与活动
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是现代都市人群向往的居住环境,而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向是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居住区规划应通过有形的设施、无形的机制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参与与肯定。 3.2生态优先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规划及社会发展的永恒之路; 生态建筑、生态住区
(1)建筑节能(2)太阳能供热、供电(3)分质供水(4)分质排水(5)雨水收集(6)自认降温与通风(7)垃圾收集与处理(8)小气候营造。 3.3共享社区原则
共享-------全体居民对住宅区公共财富的公平共享,居住区的共享内容包括:配套设施、住宅服务、绿化景观及公平参与等。 (1)配套设施
一、设施选择适当,从居住区的规模类型出发,选择大众化的配套设施; 二、设施布局应注意均衡性与可选择性;
三、服务方式与管理体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居住区自身的居住对象。 (2)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的均匀性,使尽可能多的住户公平享用公共绿地。 (3)公共参与 包括住区管理、住区后续建设及住区信息交流等住区事务,它反映了居民应享有公平的权益。 第四章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形式 4.1居住区的组织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五种基本形式:
一、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院落 二、居住区--------居住小区--------院落 三、居住区--------居住组团----------院落 四、居住小区--------居住组团----------院落 五、居住小区--------院落
4.1.2影响居住区组织结构的因素及运用 1.用地条件;
2.公共设施布局,公共设施分级;
3.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形式,城市交通(公交)-------居住区,城市道路一般300m---300m; 4.住宅形式,高层、多层、底层--------建筑尺度、形式、空间围合感不同; 5.业主的要求。
4.2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1.片块式布局。
一种传统的布局形式,不强调主次等级,住宅建筑成片、成块、成组团的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
两种类型:工整式、自由式 旧城区-------街区、街坊;
新建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大院落。 特点:地块划分完整,居住区空间等级分明,秩序性强,片块内空间尺度适宜,层次丰富。 2.轴线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支配全局的作用。
特点:轴线在整个居住区空间中具有强烈的聚集性与导向性。 注意事项:
一、轴线起支配全局的作用;
二、轴线常为居住区的道路(步行道)、公共绿地、商业街等。 三、轴线功能的复合性--------最主要的公共空间; 四、轴线景观的趣味性;
五、轴线空间的序列性---------节奏(重复)、对比(空间收放、高度差异)、对景处理。 六、多轴线组合。 3.向心式布局。
山地向心式,平原向心式。 特点:易于形成中心,居住区环境优美。 4围合式布局。
住宅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围合空间。
注意事项:1.一般用小地块、较小项目;2.围合程度;3.围合空间内各类空间有机组织; 4.交通组织。
特点:1.可形成宽敞的绿化和舒适的空间、视线景观好;2.很好的归属感,利于安静安全的居住空间;3.住宅易形成不好的轴向,影响日照、通风、采光。 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是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6.隐喻式布局。住宅空间组合过程中表现一定寓意,形成有特色的居住场所。
第五章 居住建筑群体规制 5.1 居住区空间的层次与组合 5.1.1 空间的层次
住宅区的生活空间一般可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四个层次 (1) 公共空间
供居住区全体居民共同使用的空间。这类空间场所应使人易于到达,便于使用、乐于停滞,因而公共空间常位于居住区内中心地带,邻近居住区主要道路或出入口。它包括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常与托幼、小学结合等,使空间彼此融合相互渗透。
(2) 半公共空间(重点)
属于多栋住宅居民共同拥有的空间,它的公共性是有一定范围的,常作为儿童嬉戏、邻里交往或老年人活动使用的场所。
(3) 半私密空间
属于几栋住宅居民共同拥有的空间领域,这类空间多在宅前,仅供特定几栋住宅里的住户共同使用管理,这类空间是离住宅最近的户外场所,且使用的人群教固定、范围较小,因此这类空间常被认作室内空间的延伸,是私密空间渗透出公共空间的部分。
(4) 私密空间
属于住户或私人所有的空间,空间的封闭性、领域性很强。
5.1.2 空间的组合 (1) 组合原则
居住区空间的构建宜遵循公开---半公开---半私密---私密逐级衔接的布局结构,形成完整的空间体系。
(2) 注意事项
1) 保证多层次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
2) 各层次空间营造中,应考虑不同层次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私密性
越强:尺度宜小、围合感宜强、通达性宜弱。公共性越强,尺度宜小、围合感宜弱、通达性宜强
3) 重点关注各层次空间的接点、(过渡)的处理 5.2 居住区空间设计要素 5.2.1 外部空间的构成
基本构成要素: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墙体、地形等) 辅助构成要素:指用来形成附居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的尺度,三维实体,如矮墙、台阶、灌木等。空间的二次划分 5.2.2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限定
空间形成的限定形式----围合、占领、占领间的关系。居住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空间是最多的空间形式 围合空间的特点:(1)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2)易于限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3)可以减少破坏行为(4)可以增进居民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动场地 5.2.3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分类 (1)按位置分:住宅区外部空间一般可分为住宅院落空间、住宅群落空间(组团公共空间)、住宅去公共街区空间(街坊、小区公共空间)、和住宅区边缘空间。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相对完整的(边界明确,大小适中等)、可达性强的空间(有较多出入口和临公共通道)是形成积极空间的基本条件
(2)按属性分类:流动的带型空间(商业步行街、公共绿廊等)静止的院落空间。
5.2.4 空间的处理 (1)围合
平面---关键在于空间边角(转角)的封闭
三维---D/H 一般住宅区外部空间D/H在1—3为宜
实体界面长度 连续界面越长,压抑感越强(多层<=4单元,高层>=2单元)
(2)比例与尺度:一般一个城市感觉亲密的外部空间距离为20—25m,街道宽度、活动场地大小宜控制在此范围内,能够观察人行为的最大距离为150—200m,因此居住区中低等级的街道、轴线空间序列的长度其直线段一般不宜大于这个距离。
(3)空间的转折与过度:界定两个空间层次的空间节点(空间的边界)必须进行处理,强化空间的性质和边界,从而保证各空间层次的相对完整和独立性,满足各种活动对空间的领域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要求。
节点突出,边界清楚---丰富空间层次
处理方式:门的应用,空间转折,标识物的运用,场地的升降等 (4)空间变化
居住区空间变化可以通过空间形状大小尺度围合程度限定要素的变化以及建筑高度和类型的改变来实现住宅区空间的变化,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5.3居住建筑群体不支的影响因素
1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空间环境2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满足住宅间的基本安全和心理要求3形成良好的景观
与居民户内外居住生活的生理和物理条件相关因素:日照、日照间距、自然通风、住宅朝向和噪声防治五个方面 5.3.1住宅的日照
1日照——指居住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2日照标准——按在某一规定的时日住宅底层房间获得满窗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来规定的气候分区(七个)城市等级(大城市、中小城市)两级日照标准日(冬至日、大寒日)满足一套住宅中必须有一间主要居室满足日照要求
重点注意中小学、幼儿园、老年人住宅、敬老院等特殊共建的日照要求
3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间,为了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1住宅所在地区的地理纬度2建筑高度宽度3建筑形式4自然地形 5.3.2住宅间距
1日照——建筑日照和活动场地日照2视线干扰与住户私密性3消防、救护等要求 5.3.3居住区的自然通风
与通风有关的因素:1建筑单体——高度、进深、长度、外形和迎风方位
2建筑群体——间距排列组合方式,建筑群体的迎风方位、低多高组合方式、点式与板式组合方式等3住宅区规划——选址、住宅区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
5.3.4住宅朝向:日照通风要求、用地条件、建筑层数、景观条件、居住文化等 5.3.5噪声防治
1噪声源——交通、人群活动、工业生产噪声2住宅区噪声允许标准3噪声防止的一般措施——避、隔1)选址2合理布局3利用绿化带4利用地形5利用人工屏障6科学技术 5.4 居住建筑群体布局(重点) 5.4.1 平面组合基本形式
(1)行列式---板式住宅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
日照通风条件优越,利于管线铺设和工业化施工;但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
通,可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开拼接等方法处理。
(2)周边式---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具有内向集中空间、便于绿化,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防风防寒;但东西向比例较大,转角单元空间较差,有旋窝风、噪声及干扰较大,对地形适应性较差等。
(3)点群式---点式居住建筑成组成团布置的形式
日照通风条件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可利用边角余地,缺点是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热较大,视线干扰较大,识别性较差。
(4)自由式---住宅建筑成组自由灵活布置:建筑组合富于变化,外部空间灵活 (5)混合式
5.4.2 住宅群体组合多样化
(1)总体构图富于变化---节奏、韵律、对比 (2)公建及公共空间的组织 (3)平面组合的变化
1空间形态的变化---性状、大小、尺度的改变来实现 ○
2围合程度的变化 ○
3布置形式的变化---基本组合形式的综合运用,住宅变向 ○
4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点条对比;长短对比;直、折、曲对比;错接 ○
(4)立体组合的变化:低层、多层和高层组合、退台 (5)建筑形态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单体、群体);材质的变化;平面形式的变化 (6)绿化与小品
第六章 居住区交通组织与道路规划
居住区道路——各功能连接体、空间骨架
6.1交通方式 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步行交通 6.2交通特征与类型
(1)特征——生活性交通(通勤、购物、休闲等) (2)类型(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1)通勤性交通——上下班(学)——快捷
2)生活性交通——购物、休闲、交往、娱乐等——舒适、安全
3)服务性交通——垃圾清运、搬家、货运等——必须性、定时性、定量性、减少干扰 4)应急性交通——消防、救护等——必要性、偶发性 交通方式选择:距离(500-1000M,不同人群,老人儿童)、便利性、经济性、习惯等 交通组织形式: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车局部混行
1)城市:单车道:3.5-3.75M,双车道:6-7M
居住区:单车道:2.5-3.5M,双车道:5-7M(4.5M) 2)分机动车道——单自行车道1.5M,双自行车道2.5M
3)人行道——单人行道1.0M,双人行道1.5M(紧密)或2.0M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及宽度
1)居住区级道路(城市支路)——第一级
道路红线16(20)——25(30)M,通交通≥20M,无交通≥16M 车行道宽(无公交)9M,车行道宽(通公交)10-14M,人行道2-4M 2)居住小区级道路——第二级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14M,非采暖区≥10M,路面宽5-8M(6-7M)
3)组团级道路——第三级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10M,非采暖区≥8M,路面宽4.5-6M(5M) 4)宅间小路——第四级
路面宽:2.5-3.5M,高层宅间路3.5M 居住区 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连接,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2)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置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以满足消防要求
3)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2.5M,纵坡≤2.5%
5)居住区内近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自行车的坡道
7)居住区内道路的坡度、坡长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0.3%-8%)
8)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9)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表格不打) 停车设施
1)形式——地面、地下、建筑内停车、立体机械车库 地面: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2)位置选择
1)高层下2)公共绿地、院落下3)靠经出入口 3)其他要求
1)停车率不应小于10%,(规范)(实际:≥1:0.5,甚至1:1) 2)地面停车率不小于10%
3)停车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居住区道路的通达性、景观及街道生活——道路规划的注意事项 1)通达性——通畅性、可达性、可选择性 道路的通达性由三方面决定:(1)道路线形、空间比例、及尺度是体现通达性的主要形态要素(通达性高的:线形平直、空间的比例及尺度大)(2)道路所处的空间层次是决定道路通达性的空间要素(私密性越强的空间、道路等级越低、交通性越弱、通达性越小,反之越强) (3)道路所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是决定道路通达性的功能要素(使用平率高、公共性强的设施、通达性要求高)
线形、空间比例、尺度与景观——直接影响居住区的舒适性、特征性和空间景观 街道生活
居住区道路规划影响要素:(1)交通组织方式(2)、主要交通流向——市中心位置、上下班方向、公交换乘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3)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4)、空间景观效果(5)用地划分均衡(6)基本形状、地形、用地规模及停车场的设置等
第七章 居住区绿地和户外活动场地规划
7.1居住区室外环境建设的特征及趋势
容积率之上——建筑先做、环境补充——环境当先、建筑随后
(1)室外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设计水平和环境景观效果均有较大的提高1)室外环境布局多样化——“四菜一汤”理念——灵和多样2)环境设计要素丰富,小品的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结合
(2)提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层次丰富、精细化设计与建设、小尺度场景1)全方位造景2)人性化的庭院景观设计3)水晶的应用
(3)重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结合,生态效益当先1)原始地形地貌的珍重2)物种多样化、乡土化3)物种生态功能(乔灌木搭配) (4)主题社区建设、地域文化营造 7.2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生态功能: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隔声,防尘杀菌
(2)使用功能:构建室外自然生活空间,满足居民各种休息活动的需要 (3)景观功能:绿化、美化、净化生活居住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与品位 (4)空间划分
(5)为防灾避难提供隐蔽的安全防备 7.3居住区绿地的种类与分级
7.31种类: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所属绿地(专属绿地) 7.32形状:点状,带状、面状
7.33分级:居住区级绿地、居住小区级绿地、组团级绿地 7.4居住区绿地的标准
公共绿地的人均指标:组团≥0.5㎡/人 小区≥1㎡/人 组团≥1.5㎡/人 7.5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原则 (1)良好的日照条件与空间环境
(2)良好的使用功能和相应的用地规模 (3)方便居民使用与不干扰居民生活 (4)安全、坚固、耐久
7.6居住区绿地规划布置的要求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统一的绿地系统 (2)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改建不应低于25%
(3)各级公共绿地应满足不小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绿地面积不宜小于70%
(4)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
(5)各级中心绿地除应有的规模和设施外,其位置也要与其级别相称,即应与其同级的道路相邻并向其开设主要入口
(6)各级公共绿地应是开放性的,开敞式的,便于居民使用
(7)应节约用地,尽可能利用不适宜建设的场地,场地应保留原有的树木和绿地
(8)尽可能从空间景观构思,形成居住区景观特色,达到使用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良好结合
(9)经济性和管理因素 7.7
7.71分类
(1)按适用对象:幼儿游戏场地、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活动场地、老年人健身与休闲场地 社会性活动场地
(2)按动静属性 游(静):休息、观赏、散步 玩(动):儿童、青少年、老年活动场地,体育健身场地 7.72规划要求
(1)以居民的年龄为基础进行配置和设计 ①幼儿游戏场地
A、尽可能接近住户或住宅单位,便于家长能及时方便甚至在户内进行监视
B、一段希望有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多位于住宅院落内,但要保证基本没有交通 C、尺度不宜大于50M ②儿童游戏场所
A、宜设在住宅群落中间
院落式布局:可设在住宅院落的出入口附近,并尽可能设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 组团式布局:布置在组团中心 B、尺度不宜大于150M ③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所
设在居住区相对独立的地段,尺度不宜大于200M ④老年人健身与清闲场所
A、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
不同的时间段往往会有不同的使用内容和适使用对象 B、宜布置在居住区各等级的公共绿地内 C、尺度一般在200-300M左右 ⑤幼儿与儿童游戏场地
一般需要考虑大人监护或陪伴时使用的休息设施,同时也应考虑到成年人或老年人在监护或陪伴时相互交往的可能 (2)分区明确
(3)节奏感、序列感 (4)良好的景观性
7.8居住区绿化,硬质景观设计
物种选择、地坪竖向、铺装、树池、踏步与坡道、围墙、小品、水体、墙面、照明系统、标示系统
第八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总规控规编制) 8.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八类: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 8.1.2按使用频率分类
经常使用:教育、文化、商业服务——便捷度要求高,易分散且近主要出入口 偶然使用:医疗卫生、金融邮电——适当集中 非直接使用:市政公用、行政管理——适当集中 商业服务设施里相对集中布置在居住区的出入口,文娱设施宜分散布置在居住区内或集中布置在居住区的中心,为老人和居住区居民进行综合性在区活动的设施宜安排在居住区内较为重要与便捷的位置
8.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设置和规模确定,均与其所服务的人口对应,并要求按分级的原则设置与布局,即“公建配套”主要反映在配套的项目和规模指标两方面
8.2.1
②配建规模(面积)标准
千人指标:千人总指标,分类千人指标
千人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千人总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级公共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它用于总体上保证住宅区各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 分类千人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类公共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它用于总体上保证住宅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 ③各类具体项目面积确定标准
根据登记以及人口规模估量也需要配件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面积和各类分类面积,作为控制公建规划项目指标的依据
配套设施建设有很大灵活性,居民的构成不同,地域特点不同及设施自身经济效益不同,配套服务设施的项目会按照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1、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在项目设置上无法完全遵照标准执行故此规划中多用于分级的千人总指标和分类指标从总体上控制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2、配套服务设施的项目会按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但供其建设、调整与发展的空间予以满足,以保证居民的使用。 8.2.2公建配建影响因素
①与人口规模一致,居民生活便捷
②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各类生活习惯 ③居住区周边状况,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枢纽
④经济合理的规模——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运的经济性 ⑤各类公建项目的自身专业特点要求 8.3规划布置原则 1、方便生活
①合理的服务半径——最基本的原则
服务半径——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规划中多采用空间距离:幼儿园≤300m 小学≤500M 中学≤1000M ②活动路线顺畅——便于到达,顺路采购 2、分级设置:与规模相对应进行规划布局 3、促进邻里交往与社区中心的形成 4、具有可选择性
5、美化环境、自身的环境需求、对居住区环境的美化功能 6、有利于经营管理 规模要求、位置要求 7、综合系统的 社会化
8.4规划布置形成(商业服务)、 1、沿街布置
最普通的布置形式,利用街道具有的交通、购物和人际交往等多重功能的特点,组织公共服务设施
在街道空间的划分中,应通过合理的空间侧次的划分、限定、功能的分离、组织、景观的设计以及设备的运用等,来营造良好的街道空间和购物、休闲环境、减少不利因素、对机动交通的影响(噪声、安全)等 ①沿街双侧布置
街道不宽,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双侧布置店面,居民采购穿行于街道两侧,商业气氛浓厚,生活味浓,道路红线≤18M较合适,红线≥30M不合适,空间感不好,交通量增大,
商业勤奋不好营造,18M≤红线≤30M,可将居民经常使用的相关商业设施及中方在一侧,把不常使用的放在另一侧,减少人流与车流的交叉 ②沿街单侧布置
当街道宽度较大且车流量大时,或街道另一侧是绿地、广场、水面或与城市干道相邻时,多用单侧布置道路断面处理,两侧宽度不一,一松一紧,一虚一实,车流量较大时,加强绿化带处理,宽度加大,空间划分明确,空间功能组织有节奏 ③步行商业街
步行、机动交通分离时,结合步行入口,设计步行商业街 8.5综合服务中心(会所)的位置
居住区级:一般位于中心;居住小区级:额日语中心,主要出入口处 1、位于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出入口
①时人流出入最频繁的位置,对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很高 ②便捷方便使用
③减少沿街住宅的数量,使更多住宅获得安静的居住环境 ④景观好,利于提升居住区的人气和建筑景观 2、中心位置
①空间上,中心位置起到控制作用,并结合公共绿地,易于形成居住区中心 ②便于到达,服务距离均匀 ③远离城市交通干扰,安静安全 居住区级:一般位于中心
居住小区及:位于中心,主要出入口处
第九章 居住区工程管线规划 9.1 工程管线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
给水管,排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线,电讯线,燃气管,热力管(水防) (2)按输送方式
压力管:给水管,燃气管 重力管:排水管 (3)按铺设方式分类
地上架空 地下铺设——直埋铺设、综合管沟铺设 (4)按管道弯曲属性分类
可弯曲管线: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电讯电缆 不易弯曲管线:排水管 9.2各类工程管线的特点及布置 9.2.1给水系统
(1)特点——压力管,可弯曲管
(2)住区供水类型—生活用水,公共服务设施用水,绿化用水,环境清洁用水,消防用水 (3)供水系统——分类供水系统,分压供水系统(建筑高度及地形影响,屋顶水箱,高位
水池和加压泵),分质供水系统
(4)管网形式——环装为主(能很好的保证供水的可靠率),枝状为辅,至少两个接入点 (5)管径——由人均用水量和总人口来决定 9.2.2 排水系统
(1)特点——重力管(埋设时都有一定坡度),不易弯曲管 (2)排水体制——合流制,分流制
(3)官网形式——枝状为主,能汇不能分
(4)考虑因素——结合道路,顺应地势,最短路径
(5)排水管坡度——最小坡度,污水≥7‰,雨水≥4‰ (6)污水处理
1.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城市污水管网,建立中水系统(日均100m³以上为经济规模),自然污水处理设施
2.雨水——就进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或水体
(7)重要设施——泵站,污水处理设施(选址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住宅和公建
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9.2.3 供电系统
(1)城市供电等级——电厂---高压(220kv)---变电站(110kv)---配电所(10kv)---变压器
(380kv---220kv)---低压---用户
(2)用电类型——建筑用电,户外照明用电 (3)供电原则——高压限入负荷中心
(4)供电网络——高压配电用环网形式,低的用放射式
(5)供电电压——住宅区进线电压采用10kv,高压住宅一般以高压引入,配电所设在高层
建筑室内,低压线路采用户外电缆分支箱接入多,低层住宅建筑 (6)重要设施——变(配)电所,开闭所和电缆分支箱
(7)变电站(变压器)位置——输电线进线方向,负荷中心,景观 9.2.4 通信系统
用户光纤终端机房,邮政局,电信局,电话亭,信报箱 9.2.5 热力系统
(1)供热形式——集中供热,分散供热 (2)热源介质——暖气供热,热水供热
(3)重要设施——锅炉房(服务范围500—1000m),热交换站
(4)管网形式——架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无沟铺设 9.2.6 燃气管系统
(1)特点——压力管,危险性
(2)供气形式——管道煤气,瓶装液化气,小型液化气站 (3)设施——小型液化气站,调压站
管道煤气——调压站(3500---6500人/站)
瓶装液化气——小型液化气站(3000---10000人/站) (4)管网形式——环状,枝状 9.3 各类工程管线的用地要求 (1)水平净距 (2)垂直净距 9.4 工程管线综合及要求 9.4.1工程管线综合
将各单项管线工程的规划设计资料进行综合安排,解决他们之间平面上,空间上,建
设时间先后上以及维修施工等矛盾 9.4.2 工程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
(1)尽量使管线线路短捷,以节约投资
(2)尽量使管线埋在道路红线以内,并避免过分集中在交通频繁的干道上,以免影响交通 (3)管线埋设走向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均平行,同一种管线在道路同一侧布置,各种管线
空间位置一致
(4)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减少交叉点、标高矛盾
(5)管线冲突时的处理应遵守以下原则:1.未修让已修2.临时让永久3.小管让大管4.压力
让重力5.可弯的让不可弯
特别不宜动:污水管(大,重力,不可弯) 最易动:电力,电讯 (6)满足各种管线间及与建筑物间的水平与垂直间距 (7)充分利用原有管线,并预留管线发展用地 9.4.3 公管沟
9.5 环卫工程 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公厕 9.6 竖向设计
9.6.1 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
(1)分析规划用地地形,坡度,为各项建设用地提供参考,包括场地的高程,坡度,坡向
及纵横剖面分析等
(2)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利用地形,满足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3)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坐标、标高,以及道路的坡度,纵曲线半径 (4)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定位,正负零,标高等
(5)结合建筑布局,道路交通规划与工程管线铺设,确定居住区内其他用地的标高与坡度 (6)确定挡土墙,护坡等室外防护工程的类型,位置,规模 (7)估算土(石)方量及防护工程的类型,进行土石方的平衡 9.6.2 竖向设计的技术规定 (1)台地划分
地面平均坡度≤5%时,场地多设计为缓坡
地面平均坡度≥8%时,宜采用台阶式或与缓坡结合的混合式,台地高度宜为1.5-3.0m或以 其倍数递增
(2)竖向工程设施
a.护坡 ——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作的各种铺砌和栽种植物的统称
草原土质护坡(坡比值<1:0.5)和砌筑形护坡(坡比值为1:0.5—1:1.0) b.挡土墙——支护天然或人工边坡陡坎的垂直结构物。
经济高度为1.5—3.0m,一般不宜超过6.0m,超过6.0时宜退台处理,
退台高度不小于1.0m挡土墙与住宅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和通风要求,高度大于2.0时,其上缘与建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m,下缘与建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3)场地排水
0.3%≤场地坡度≤8% 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2%,一般在5%以内
第十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10.1 居住(小)区用地平衡表
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10.3 总平面图内容
⑴规划图——规划方案、出入口(步行、车行)、建筑类型(功能)、建筑层数、停车
位(地面、地下)、地下车库出入口及范围、消防通道
⑵公共设施类型、规模与位置
⑶特殊配建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热交换站等 ⑷指标——2个(见教材)
⑸指北针(风玫瑰图)与比例尺
⑹地形图 ⑺尺寸标注
第十一章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 11.1 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11.1.1 概念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是城市公共建筑
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及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 11.1.2 特征 ⑴功能特征
重要的、高等级的城市公共职能的集中地,自身功能复合化:主体功能+辅助性功能
⑵活动特征
城市高等级活动的集中地 户外活动聚集的场所 ⑶实体构成特征
多组(一群)公共建筑物组合成的城市空间 ⑷形象特征
鲜明的个性——建筑特色、环境景观特色、活动特色等 城市中心区多是城市空间形象的集中体现与城市形象的代表 11.1.3 城市中心区的主要职能 ⑴商务职能
A主要包括:商务办公、商务会议、商务展览、金融保险等内容 B主要设施:公司总部办公、会议展览空间、银行、证券、保险业等 C中心区类型:中央商务区(CBD) ⑵商业职能
A主要包括:各类批发及零售商业
B主要设施:商场、商业街及各类商业店面 C中心区类型:商业中心 ⑶行政管理职能
A主要包括:行政办公机关
B主要设施:行政办公机关办公楼 C中心区类型:行政中心 ⑷文化职能
A主要包括:各类公共文化活动
B主要设施: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歌剧院、音乐厅等 C中心区类型:文化中心 ⑸信息服务职能
A主要包括:信息搜索、加工、传递及科技研发等功能,如会计、法律服务、审计、
广告策划、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
B主要设施:各类办公楼
C中心区类型:单独的科技中心 ⑹其他职能
体育活动、餐饮服务等
⑺休闲职能
户外活动聚集的场所 11.2 城市中心区的演变与组成
城市中心区的构成取决于城市历史的演变过程,取决于城市性质、等级等 11.2.1 历史演变 ⑴古代城市
中心区主要由宫殿与神庙组成 ⑵工业社会
零售业与传统服务业是城市中心区的主要职能 ⑶现代(信息)社会
中心区发生分化,出现了专门化的趋势,如:商务中心区、商业中心、行政中心等 11.2.2 不同等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的特征 ⑴小城市(镇)
城市功能与结构单一,中心区职能主要为传统的商业,文化娱乐和行政办公,一条街或一个街区即构成城镇中心区,单中心 ⑵地区性的中心城市
中心区职务主要为商业,文化娱乐和行政办公
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甚至体育中心,单中心或多中心 ⑶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中心区职能主要为商业,文化娱乐,行政办公,商务办公,信息服务职能等,职能复杂多样,层次较高
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务中心甚至体育中心,多中心 11.3 城市中心区规划的基本要素
城市中心区规划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功能分析、交通组织、建筑群体组合、景观环境、人的活动与行为特征分析等 11.3.1 功能分析
⑴辐射范围的分析
⑵功能组织——功能定位、功能分区、功能联系等 11.3.2 交通组织
⑴交通类型的分析 ① 公共汽车交通、私人汽车交通、步行活动交通 ② 客流、货流、景观休闲人流、临时性人流 ③ 特殊交通——消防、垃圾清运等 ⑵交通量的分析 ⑶交通流线的组织 ① 空间组织与时间组织 ② 交通转换点的组织——公交站、地铁站、出租车停靠点 ③ 特殊交通流线的组织,如消防交通的处理、消防车通道、消防通道的景观 ⑷静态交通的组织 ⑸道路的组织 ① 开辟外环路或修建平行路 ② 增加道路密度 ③ 加宽路幅 ④ 合理展宽交叉口,改变交叉口形式(渠化设计)
⑤ 增设停车场(库) 11.3.3 建筑群体组合
组合方式、空间序列、高度组织、天际线与边界、标志物 11.3.4 景观环境组织
11.3.5 人的活动与行为特征分析 休闲停留
11.4 城市商业中心区规划概述 11.4.1 概念
指满足购物者各种消费需求的综合性购物环境,它往往与银行、文化娱乐、休闲、
办公、公寓住宿、酒店旅馆、餐饮、邮电、停车场等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魅力的综合性商业服务环境 11.4.2 空间演进
发达国家 市区——郊区——市区
⑴ 市区——传统商业中心 ⑵ 郊区
1) 动因
① 大型超级市场、连锁酒店的出现
A顾客生活方式,购物理念的转变——快节奏、高效率 B商家为了提高效率
传统商业——柜台式服务,闲忙反差大,营业员多,经济效益低 逐渐采用顾客自选式的经营方式,同时增加店内商品种类,促使超级市场产生
C超级市场——交通方便,大面积停车场 ② 汽车的普及与公交体系的发展 ③ 人口的郊区化 ④ 良好的环境 2) 特征
① 建于大城市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段 ② 占地大,没有大量的停车场 ③ 拥有自己的购物公园和环境优美的步行街 3) 发展趋势
向功能综合化、风格地方化、步行商业空间室内化的方向发展
⑶ 市区
1) 动因
① 传统商业中心的心理认同感及额外的商业价值高 ② 城市中心区衰败及相应的旧城保护与更新运动,使传统商业空间形式与现
代商业模式相适应 ③ 顾客生活方式,购物理念的再次转变——空闲时间增多,购物→休闲、消
费的多元化需求
2) 特征(改造方式)
①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突出文化品位 ② 梳理区域交通,规定步行街区或商业步行街,保证人流安全出入和购物环
境完整 ③ 增加文化、娱乐、休闲功能,提高区域活力
④ 丰富空间环境,提高绿化水平与景观品质,改善购物环境 ⑤ 应用现代市政设施与服务设施,满足现代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需要
11.4.3 发展趋势 ⑴复合化倾向
构建大规模,复合化的商业环境,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办公、居住于一体,有的还包括剧场、艺术画廊、会议中心等内容
1) 处理手法
① 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城市及消费对象),配置功能 ② 将购物、娱乐休憩及内部交通相对分离 ③ 步行商业空间更趋于室内化 ④ 公共部分布置成优美的游赏环境 ⑤ 巧妙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城市绿地、广场等) 2) 特征
① 规模日趋庞大,功能日趋完善 ② 布局形态上:从传统商业干道两侧的发展模式,向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步行
街方向发展,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坊,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岛式步行街 ③ 交通和功能组织上:从单一平面的商业购物环境,发展成为立体化巨型商
业综合体,从人车混行的地面型商业群,发展成为立体分流,带有步行天桥和地下商业街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⑵高效与省时化倾向
源于“一站购足”的理念
仓储式购物中心——由制造商或批发商直接经营,往往包含许多批发商店 特点:①快速购物,讲究效率,但无特色
②没有多余的公共空间供人们休息游逛,唯一的公共空间是停车场
⑶地域化倾向
地域文化特色,地域环境特色
⑷ 生态化倾向
生态化倾向指在购物中心运用绿色技术,营造城市森林气氛的设计倾向 购物中心的园林化:①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开敞的休闲交往空间。②可以有效延长顾
客停留的时间,提高“商业聚集效应”,“购”被“游”替代 ⑸ 娱乐化倾向——购物与娱乐相结合
需求层次提高,消费需求正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使购物行为向多方位延伸,形成了购物与娱乐相结合的购物心理
特征:应将购物变成一系列生活情趣的活动,在商业中心,应给顾客提供可以逛街,看电影和看街头表演,带孩子溜冰,在咖啡店或酒吧内与亲朋好友会面闲聊,欣赏画廊等多种活动,创造出没有汽车威胁,感觉良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一条充满各种活动,繁忙而丰富的超级街道 ⑹ 个性化倾向
11.4.4 商业中心分级及构成 类型 辐射人核心商店构成 口(万人) 120 3-4个购物中心、百货店、营业面积(㎡) 附属设施 超大型(大型区3.5万以上 市民服务、政府派出部门、医疗、文娱、康体、餐饮、茶室、饮料店、域) 大型(区域型/次中心 中型(地方型) 小型(邻里型/商业地段) 微型(居住区域/商业地段) 类型 精品商店 40 专业店 1-2个购物中心、百货店 1-2个购物中心 1个购物中心 1.8-3.5万 会馆、办公、旅馆、停车场、公共交通枢纽 市民服务、医疗、文娱、康体、餐饮、茶室、饮料店、会馆、办公、旅馆、停车场、公共交通换乘站 市民服务、医疗、文娱、康体、餐饮、茶室、饮料店、会馆、办公、旅馆、停车场、公共交通换乘站 医疗、文娱、康体、餐饮、茶室、饮料店、停车场 小型文娱、康体、餐饮、茶室、饮料店、停车场 20 8k-1.8万 8 3k-8k 1.6 1个购物中心、超级市场 1.5k-3k 11.4.5 商店类型及构成 商品类型 出售高级商品 服务人群/品质 少数消费者或外宾,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能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 区位特征 市中心区、旅游区或涉外区域 多建于商业中心或商业地段 复合型商店 提供相对丰富的商品,使顾客对不同质量和价格的商品进行挑选,也包含一些专业性服务商店 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商业单元组成,提供日常生活用品 日用品商店 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多建于居住区中心或顾客,服务标准不高 市郊(大卖场) 多建于市郊 专业型商店 主要提供某种类型商服务标准不高 品(聚餐、建材等) 旅游用品商店 旅游商品 游客 交通枢纽或度假胜地 11.4.6 商业中心区(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 ⑴服务范围的中心区域
⑵尽量接近各居民点的分布中心
⑶便捷的交通条件(不等于沿主路两侧布局),尤其是交通集散地,如交通枢纽、交通
转换点等
⑷尽量与城市特殊(色)地段结合,如大型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历史地段等 ⑸与辐射范围及顾客来源相结合,如集贸市场或中小城市的商业中心应同时兼顾城市
外更广阔区域的顾客使用
⑹根据商业业态的特点进行空间布局 11.4.7 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 ⑴混合式 ⑵分离式
① 平面分离——划定步行街区 ② 立体分离——步行交通立体化和机动交通立体化
步行交通立体化——主要方式有架空步行天桥、地下步行街(下沉或广场)、过街隧道等,并形成网络——增加了多层次步行环境,扩大了行人活动空间,从而创造出高效的商业界面,提高用地效益,扩大营业容量,为顾客和行人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
机动交通立体化——通过架设立体交叉,使不同方向的车流得以分流,或利用新型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如地铁、轻轨、公交等),形成空中、地面、地下三级公共交通网络,以增加交通容量
11.4.8 其他设计要素
停车、建筑群体及功能组织、流线组织与功能安排及商品分区、内部空间、外部环境与氛围营造、商业综合体设计等
第十二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设计) 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 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
它以量化指标将总体规划的平面、定性、宏观的控制分别转化为对城市建设三维空间、定量、微观的控制。从而具有客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属性、既有整体控制,又有局部要求,即能继承、深化、落实总体规划意图,又可对城市分片及地块建设用地提出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准则、因此,它是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使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连为有机的整体、关键性的规划编制层次。
2、控规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衔接的重要环节,更是规划管理的依据。 1、从规划到管理——依法行政的依据。 2、从规划到实施——控制引导监督
控规将规划控制要点,用简练、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控制土地批租,出让的依据,正确引导开发行为,实现规划目标,并且通过对开发建设的控制,使土地开发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样有利于规划管理条例化、规范化、法制化、规划与管理以及开发建设三者的有机衔接,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 3、控规是体现城市设计控规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二维到三维——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宏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到微观城市设计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设计要求、设计导则以及设计标准与准则的方式体现在规划成果中,借助其在地方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威地位使城市设计要求在实施建设中得以落实。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情况下,在城市设计的发展与实施控制要求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责无旁贷。 4、控规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从个体到群体——利益协调的平台 分歧到统一——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控制性规划由于直接涉及到城市建设中各方面的利益,是城市政府意图,公共利益和各体利益平衡协调的平台,体现着在城市建设中各方面的责、权、利关系,是体现政府规划意图,保证公众利益,保护个体权利的公共政策内容的具体化。
12.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1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落实规划意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一系列抽象的指标、图标、图则等表达方式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
控制内容、定性的内容、粗略的三维控制和定量控制内容,深化。细化、分解为微观层面的具体控制内容,该内容是一种建设性控制、设计控制和开发建设指导,为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深化、细化的个性空间,而非取代具体的个性设计内容。 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具有法律效力而不是法律 具有成为法律法规的可能 控规作为法定规划,法律效应是其基本特征。我国控制性详规不是法律也不可能变成完
全意义上的法律,但控规性详细规划中具有法律意义的部分应以积极的方式形成法律条文,提高其在规划管理中的权威地位。 3具有相当的综合性 各纵向系统的设计综合 各专项内容的横向汇总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包括城市建设或规划管理中的各纵向系统和各专项规划内容,如土地 利用规划、公共设施与市政设施规划、保护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设计 以及其它必要的非法定规划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在控规的尺度上进行横向综合,相互协 调并分列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具有小允许而全的综合控制特征。 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规定性与引导性的结合 动态控制与相互转化的可能 强制性内容的提出
控制规划内容分为规定性和引导性两部分,规定性内容一般为刚性内容,主要规定“不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至少应做什么”等,引导性内容一般为弹性内容,主要规定“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怎么做更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适应我国的开发申请的审批方式为通则式与判断式相结合的特点。 12.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土地使用:1)土地使用控制: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土地容积率 2)土地容量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空地率 建筑建造:1)建筑建造控制:建筑高度、建筑后退、建筑间距
2)城市设计指引: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其他环境要求、建筑空
间组合、建筑小品设置
设施配套:1)市政设施配套:给水设施、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交通设施、其他设施。 2)公共设施:教育、医疗设施、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娱体育、附属设施、 行为活动:1)交通活动控制:交通组织、出入口方位及数量、装卸场地规定
2)环境保护规定:噪声振动等允许标准值,水污染允许标准值、水污染允许
排放量、水污染允许排放浓度、废气污染允许排放量、固体废气物控制等。
12.4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的方式
针对不同用地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采用多手段的控制方式。 1指标量化 含义:通过一系列控制指标对建设用地进行定量控制,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 绿地率等。
实用范围:实用于城市一般用地的规划控制。
2条文规定
含义:通过一系列控制要素和实施细则对建设用地进行定性控制,如用地性质、用地使 用相容性和和一些规划要求说明等。
实用范围:当对规划地块需做使用性质规定或提出其他要求时采用 3图则标定 含义:通过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设施和用地进行定位控制,如地块边界、道路红线、 建筑后退线、绿化绿线、控 制点等。
实用范围:当需要对规划地块的 划分和建筑的布置作出标示时采用。 4城市设计指导
含义: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甚至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开发 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如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群空间 组合形式、建筑轮廓线示意图等。
实用范围: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地带,方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
护城市特色时采用。
12.5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类型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前者必须遵照执行,后者为参照执行
1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1用地性质2建筑密度3建筑控制高度4容积率5绿地率 6交通出入口方位7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2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几项:1人口容量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3建筑色彩4其
它环境要求
12.6控制指标确定方法 1形体布局模拟
这种方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通过试做形体布局的规划设计,研究出空间布局及 容量上大体合适的方案,然后加入社会,经济等因素的评价,反推成明确的控制指标。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形象性、直观性强,对研究环境空间结构布局有利,便于掌握,但
缺陷在于工作量大有较大局限性。
2经验归纳统计
将已规划的和已付出实施的各种规划布局形式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 出经验指标数据,并将它推广运用。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较为准确、可靠、缺点是这些得出的经验指标只可运用到与原有总 接情况相类似的地方,如有新的情况出现则难以把握,此外,经验指标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往往依赖于统计数据的普遍性和真实性。 3调查分析对比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现状情况做深入、广泛调查,以了解现状中一些指标的情况和这些 指标在不同区位的差别,得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指标数据,然后与规划目标进行对比,依据现有的规划条件和城市发展水平,定出较合理的控制指标。
这种方法较为现实可靠,得出指标较为科学合理,但它需要作大量广泛的调查,另外, 它只是参考,依据现状指标数据,难以考虑到其他的影响因素,因而也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7 确定土地使用强度因素 (1) 用地性质
不同性质的用地,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特点,从建筑单体到群体组合,从空间环境到整体风格,均呈现出差异,因为开发强度亦不同。 (2) 城市土地级差
由于个建设用地所处区位不同,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出现差距,从而产生土地级差,如中心区,旧城区,商业区,沿街地块的地价与居住区。工业区地价相差很大,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地块划分大小、容积率高低、投入产出的实际效益等产生直接影响。这就决定地块的土地使用强度,应根据其区位和极差地租区别确定。地块的土地使用强度制定是否合理,在经济上是否可行,需要进行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分析。 (3) 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
不同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能得出多种开发强度的方案,如低层低密度,底层高密度,多层行列式,多层围合式,自由式,高层低密度,高层高密度,这些均对土地开发强度产生重大影响。
(4) 城市设计要求
将规划对城市整体面积、重点地段、文物古迹、视线走廊等的宏观城市设计构想,通过其具体的控制原则、控制指标与控制要求等来具体体现,应该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多种控制性要求和土地使用强度指标上。 (5) 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容量
为避免环境拥挤、交通混乱。容量失控等问题。需要以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容量指标来控制地块的开发建设强度,既要避免过度开发,也要防止利用不充分。 12.8 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1) 缺乏通盘考虑导致委托的随意性和衔接困难(以中小城市为甚): 1) 存在问题
·委托随意性问题,委托边界随时改变甚至有所重叠 ·衔接问题:各院规划对公共部分控制不一致 2) 解决思路
·规划编制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年度编制计划、专门的编制研究中心) ·分区域标准分区的划定与衔接,统一的用地编码系统
(2) 依据不同的问题普遍存在。(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存在技术上的缺陷) 1) 存在问题
·上位规划越来越注重宏观调控与公共政策属性,真正落实需要具体指导。 ·前期研究普遍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导致控规编制的依据不足。 ·专项规划严重滞后带来不确定性和大量前期研究。 ·控规的表达方式要求简单规范,难以审查前期研究工作 2) 解决思路
·在《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或地方的控制编制《统一技术措施》中明确规定这一方面的内容,将相关研究的结论纳入控规的编制成果。
·前期研究上升到一层次规划,改变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的表达,适应控规分区编制的实际情况,采取重量分配,分层控制的思路,逐层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 12.9控制编制的动态与发展趋势
1.编制的规范性:地方统一技术措施的不断出台 2.编制方法的延伸与拓展:分层控制实践 3.编制内容的深入,控规中设计控制的探索 (2)编制方法的延伸与拓展
分层控制:形成一套从总规——分区——片区——控制单元——街坊地块,分层控制、层层衔接的规划控制系统,镇规划层次可以减少。
1)分层控制:每一层次落实相应深度的规划内容,并为深入控制留有余地和适应
性空间:
2)总量控制:将总规指标的层层分解,每一层次均实行总量控制;
3)单元控制:将城市规划建成区划分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提出控制指标、控制图则、控制导向等通则式控规,为进一步结合旧城改造、近期建设和土地出让计划编制街坊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2—4平方公里范围,总量、交通、视线走廊等。
4)特定区,将城市中具有特殊要求的控制单元规定为特定区,特定区规划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特殊的控制要求和规划许可要求。
(3)编制内容的深入——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机结合 1)建筑高度
①天际线和高度分区
以形成有特色的天际线为目标,从整个城市的层面和各区域的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考虑,建立高度分区,在宏观上实现对建筑高度的控制
高地的分区可以基于建筑的绝对高度,也可以基于建筑的层数 ②斜线控制的临江建筑高度
目前的控规中一般只设定可以建设的最大高度,并未对建筑的主体位置进行控制,不利于建筑高度的整体有序的组织;
2)建筑面宽
①临江塔楼最大面宽
②塔楼总面宽与地块面宽的比值 ③裙房面宽与地块面宽的笔直 3)景观视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