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院 校:安阳工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08机制一班 设 计 者: 刘凤然 学 号:200801010003 指导老师:韩向可
日 期:2010.6.7-2010.6.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压片成型机 学校:安阳工学院 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一班 设计者:刘凤然 指导老师:韩向可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刘凤然 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系 压片机 专业、年级、08机制一班 班 设计要求:(1) 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为每分钟 20件; (2) 行程速比系数 K=1.2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设计干粉压片机 (1) 送料机构:为 间歇直线运动 , 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凸轮上升段完成 (2) 筛料:要求筛子往复震动 (3) 推出片坯:下冲头上升推出成型的片坯 (4) 送成品:通过凸轮推动筛子来将成型的片坯挤到滑道 (5) 上冲头往复直线运动,最好实行快速返回等特性。 (6) 下冲头间歇直线运动。 参考文献阅读:(1)孙桓、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七版 (2)朱保利、吴晖等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出版,2004 工作计划:一、思考( 6.7 ) 二、画图( 6.8-6.11 ) 三、写说明书( 6.12-6.13 ) 任务下达日期: 2010 年 6 月 7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0 年 6 月 13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目 录
一. 设计题目 „„„„„„„„„„„„„„„„„„„„„„„„ 5 1.工作原理以及工艺过程 „„„„„„„„„„„„„„„„„ 5 2.原始数据以及设计要求 „„„„„„„„„„„„„„„„„ 5 二. 设计题目的分析 „„„„„„„„„„„„„„„„„„„„„ 6 1. 总功能分析 „„„„„„„„„„„„„„„„„„„„„„ 6 2. 总功能分解 „„„„„„„„„„„„„„„„„„„„„„ 3. 功能元求解 „„„„„„„„„„„„„„„„„„„„„„ 4. 运动方案确定 „„„„„„„„„„„„„„„„„„„„„ 5. 方案的评价 „„„„„„„„„„„„„„„„„„„„„„ 6. 运动循环图 „„„„„„„„„„„„„„„„„„„„„„ 7. 尺度计算 „„„„„„„„„„„„„„„„„„„„„„„ 8.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 9.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的位移曲线„„„„„„„ 三. 压片成形机各部件名称以及动作说明 „„„„„„„„„„„„四. 参考书目 „„„„„„„„„„„„„„„„„„„„„„„„五. 新得体会 „„„„„„„„„„„„„„„„„„„„„„„„
第 4 页 共 14 页
6 6 7 8 10 11 12 12 13 13 13
1.1、设 计 题 目 压片成形机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压片成型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置压制成 φ × h 圆型片坯, 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 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图1—1
图1—1 工艺动作分解
( 1 ) 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将干粉料筛入直径为 80mm 、深度为 10m m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 45 mm 。
( 2 ) 下冲头下沉 4mm ,以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 ( 3 ) 上冲头进入型腔 4mm 。
( 4 )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各移动 12mm ,将产生压力,要求保压一定时间,保压时约占整个循环时间的 1/10 。
( 5 ) 上冲头退回,下冲头随后以稍慢速度向上运动,顶出压好的片坯。
( 6 ) 为避免干涉,待上冲头向上移动 90mm 后,料筛向右运动推走片坯,接着料筛往复振动,继续下一个运动循环。 1.2、 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
第 5 页 共 14 页
(1) 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为每分钟 20片; (2) 行程速比系数 K=1.2
(3) 被压工件的外形是直径为 80 mm ,厚度为 5mm 的圆形片坯 2.1、总功能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要最终将干粉压制成片坯。若要求获得质量较好的成品,可采用诸多方法。下面采用黑箱法进行分析:
由黑箱法分析可得到:为了达到高效、方便的目的,采用机械自动加工的方法比较好,因此本题采用了自动加工的方法压制片坯。 2.2、总功能分解
该干粉压片机通过一定的机械能把原料(干粉)压制成成品,其功能分解如图2—1
图2—1 总功能分解
设计压片成型机,其总功能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工艺动作:
(1) 送料机构:为 间歇直线运动 , 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凸轮上升段完成 (2) 筛料:要求筛子往复震动
(3) 推出片坯:下冲头上升推出成型的片坯
(4) 送成品:通过凸轮推动筛子来将成型的片坯挤到滑道 (5) 上冲头往复直线运动,最好实行快速返回等特性。 (6) 下冲头间歇直线运动。
2.3、根据功能的要求,进行功能元求解 压片成型机运动转换功能图如下:
第 6 页 共 14 页
图2—2运动转换功能
图2—3运动方案
由上表所列矩阵可知,可能的运动方案数目为N=4*4*4*3*3=576种。
从此方案中剔除明显不合理的,在进行综合评价:是否满足运动要求;是否满足载要求;运动精度;制造工艺;安全性;是否满足动力源、生产条件等限制。
根据题目要求,功能元减速A而言,带传动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噪声小,能缓和冲击, 有过载保护作用,安装维修要求不高成本底。齿轮传动工作可靠,效率高,易制造和精确加工。 故可选用带传动或蜗杆传动。
减速B :齿轮或蜗杆传动能满足定速比传动要求,且精度较高。应用范围广,承载能力大的优点,故选齿轮或蜗杆传动。
对于上冲头运动C ,要实现往复直线移动,还有考虑急回特性。因此选曲柄滑块或摇杆机构 。
送料机构D主要作用是将胚料送到加工位置,且能实现间歇要求,对承载能力要求低,故采用凸轮或蜗杆机构。
下冲头运动E虽然需要较高的承载能力,但下冲头中可以加两个挡板来增加其承载能力,且 要实现间歇要求,可靠性好,故采用凸轮机构完成下冲头的动作。 综上所述,可初步确定两个方案, 如表中实线、虚线所示的方案 方案1 : A3+B4+C3+D1+E2 方案2 : A1+B3+C4+D2+E2 2.4、运动方案的确定 运动方案示意图如下:
第 7 页 共 14 页
图2—5 方案一
方案二示意图图2—6 方案二
2.5、方案评价
机械运动方案的拟订和设计,最终要求通过分析比较以提供最优的方案。 一个方案的优劣通过系统综合评价来确定。
第 8 页 共 14 页
下面用机械选型的评价体系,它可用视图的方法来表示:
根据个评价指标相互关系,建立评价模型为:H=U1*U2*U3*U4*U5 在式中U1=S1+S2 U2=S3+S4+S5+S6
U3=S7+S8+S9+S10 U4=S11+S12+S13+S14 U5=S15+S16+S17
上述表达式表示 U1 、 U2 、 U3 、 U4 、 U5 各指标之间采用了乘法原则,而它们之间用了加法原则。
根据题目要求,功能元比较如 表 —1 :方案中机构的性能、特点、评价
表 —1 评价 性能指标 具体指标 带传动 齿轮机构 曲杆滑块机构 简单六杆机构 任意性较定比传动 差能达到有限精度 高 较高 凸轮机构 蜗轮蜗杆机构 定比传动和移动
A1运动规A功能 律 A2传动精度 B1应用范围 B工作性能 B2可调性 B3运动精度 B4承载能力 C1加速度峰值 C C2噪音 C3耐磨性 C4可靠性 D1制造难度 D D2制造误差敏感性 D3调整方便性 定比传动 定比传动和移动 基本上任意 高 高 较高 高 较广 很好 较高 广 较差 较高 较广 一般 较高 较广 较好 高 较广 较差 较高 广 较差 高 大 大 大 较大 较小 大 小 小 较好 可靠 较易 小 小 较好 可靠 较难 较大 一般 一般 可靠 易 较大 较小 较好 可靠 易 较小 较大 差 可靠 难 小 较小 较好 可靠 较难 敏感 敏感 敏感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较方便 较便 较方便 方便 较麻烦 方便 第 9 页 共 14 页
D4能耗大小 E1尺寸 E E2重量 E3结果复杂度 一般 较大 较轻 简单 一般 较小 较重 一般 一般 较小 较轻 一般 一般 较大 较轻 简单 一般 较小 较重 复杂 一般 较小 较重 复杂 表示上述两个机构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值及计算结果。表中,所以的指标值分为 5 个等 级 :“ 很好 ” 、 “ 好 ” 、 “ 较好 ” 、 “ 不太好 ” 、 “ 不好 ” ,分别用 1 、 0.75 、 0.5 、 0.25 、 0 表示。如表—2:
表—2 方案一 方案二 S1 0.75 0.75 U1 S2 1 0.75 S3 1 0.75 S4 0.75 0.5 U2 S5 0.75 1 S6 0.75 0.75 S7 0.75 0.75 S8 0.75 0.5 U3 S9 0.75 0.5 S10 0.75 0.75 S11 0.75 0.5 S12 0.5 0.5 U4 S13 0.75 0.5 S14 0.5 0.5 S15 0.75 0.75 S16 0.5 0.75 U5 S17 0.75 0.75 H值 85.31 56.95 由表中 H 值可知,方案 1 较方案 2 好,故可优先选用方案 1 为最终方案。 2.6、运动循环图
从上述工艺过程可以看出,由主动件到执行件有三支机构系统顺序动作,画出 运
评价指标 系统工程评价法 第 10 页 共 14 页
动传递框图如下图2—7
图2—7 循环图
从整个机器的角度上看,它是一种时序式组合机构系统,所以要拟订运动循环 图 。以该主动件的转角为横坐标( 0~360 ),以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画出位移曲线。运动循环图上的位移曲线主要着眼于运动的起迄位置,而不是其精确的运动规 律 。料筛从推出片坯的位置经加料位置加料后退回最左边(起始位置)停歇。下冲 头即下沉 4mm (如下图中 ② )。下冲头下沉完毕,上冲头可下移到型腔入口处(如图 中③ ),待上冲头到达台面下 4mm 处时,下冲头开始上升,对粉料两面加压,这时,上、下冲头各移动 12mm (如图中 ④ ),然后两冲头停歇保压(如图中 ⑤ ),保压时 间约 0.2s ,即相当于主动件转 36 度左右。以后,上冲头先开始退出,下冲头稍后并稍慢地身上移动到和台面平齐,顶出成形片坯( 如图中 ⑥ ) 。下冲头停歇待卸片坯时,料筛已推进到形腔上方推卸片坯( 如图中 ⑦ ) 。然后,下冲头下移 24cm 的同时,料 筛振动使筛中粉料筛入形腔( 如图中 ⑧ ) 而进入下一循环。 2.7、尺度计算
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根据选定的驱动电机 ( 在图中没画出 ) 的转速 n=970r/min 和 生产率为 20 件 / 分钟, 它传动系统的总速比为: I=970/20 =48.5 k=1.2
θ=180°*( k-1)/(k+1)=180°*(1.2-1)/(1.2+1)=16.4°
以下压力角和模数均取标准值 α =20 m=5 第一级皮带减速 I= 4 z1=17 z2= 68 第二级齿轮减速 I= 9.8 z1=17 z2= 167
已知如图:n1=n1′=n1〞=24 r/min ; n5 =n6=24 r/min
取蜗杆齿数 z 3’ =z 5’ =4,则查表可知:d=50mm, θ=21°48′05″; z 6 =z 4 =53,
则 :n 5′=n 6 z 6 /z 5 ′=318r/min=n 5
N 3 ’ =n 4 z 4 /z 3 ’ =318r/min=n 3
’’
取 z 5 =20 z 3 =17 z 2’ =30 则 z 1’ =n 5 z 5 /n 1’ =265 ;d=mz=1325mm
δ3=arctan17/30=29.5°δ2’ =90°-29.5°=60.5°
n2’ =n2=n3 =z3/z2’ =318*17/30=184r/min
取 z 2 =15 则 z 1 =115, δ1 =arctan15/115=7.43° δ2 =90° -7.43° =82.57° 综合以上计算可得定轴轮系传动 7 个齿轮设计如表—3:
第 11 页 共 14 页
表—3
2.8、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
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C. 图2—9 凸轮机构
2.9、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的位移曲线
第 12 页 共 14 页
位移曲线规注律:采取余弦加速度运动图2—10 位移曲线
3 压片成型机动作说明
各级传动都为齿轮或蜗轮蜗杆传动,传动精度高,运动可靠;上冲头由曲柄滑块机构带动运动精度高,移动料筛H至下冲头的型腔上方等待装料,并将上一循环已成型的工件推出(卸料)然后料筛震动,将粉料筛入型腔,下冲头下沉一定深度 Y ,以防止上冲头向下压制时将粉料扑出然后上冲头继续向下,下冲头向上加压,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压力;而后上冲头快速退出下冲头随着将成型的工件推出型腔 ,这便完成了一个循环周期。由于要求每分钟制成成品 24 件。所以要求 C 、 D 、 E 转速同步,且转速均为 24r/min 。 4、参考书目
( 1 )孙桓、 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 2 )朱保利、吴晖等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出版 ( 3 )孟宪源、姜琪主编 《机构构型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4 ) 侯珍秀主编 《机械系统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 5 )黄继昌、徐巧鱼等编 《实用机械机构图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6 5、心得体会
这是我们步入大学之后的第一次做课程设计,但在张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相帮助下还是按时完成了设计。这次设计让我体会很深,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用组合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 组合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的机械系统。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设计一些对社会有用的机构,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但靠我们自己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积聚大家的智慧,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产品来。
这次课程设计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和其他组员的协助下共同完成,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协助很难把此次课程设计做好。在此非常感谢张老师的指导和其他组员的协助。
第 13 页 共 14 页
指导教师评语: 课程设计报告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课程设计其它环节成绩: 环节名称: ,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环节名称: ,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环节名称: ,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总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本次课程设计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