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的童年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
作者:蒋静妍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12期
【摘 要】通过《草房子》《青铜葵花》的文本,分析曹文轩童年经验里的自然、童年经验里的苦难、童年经验里的人物三方面对其創作的影响。它使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更富有儿童本身天然纯真,具有打动人心、产生共鸣的能力。 【关键词】曹文轩;童年经验;创作
作家的童年经验是指作家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童年时期的经验能够给作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作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情绪的基调。曹文轩作为一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年经验在他的以儿童为主人公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以《草房子》与《青铜葵花》为例分析曹文轩的童年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童年经验里的自然 (一)因水而生
曹文轩在《草房子》的前言中写道:“我的空间里到处流淌着水,我的作品因水而生。”曹文轩出生在江苏盐城,江南密布的水网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父亲是小学校长,由于工作调动,曹文轩一家不停的搬迁。但无论迁移到何处,他的家永远是傍水而立的。“水”的元素充斥在他的作品之中。《草房子》中曹文轩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油麻地”这么一个苏北乡镇中。这也是“油麻地”首次在曹文轩正式出版的作品中登场,开启了他“油麻地”世界的大门。“油麻地”由村庄、河流、芦苇荡等景象组成,是典型的水乡地理环境。小到描写桑桑性格的“用蚊帐打渔”,大到在主要情节线上的“杜小康远行放鸭”等,水的意象在小说中无孔不入,人们的生活都围绕着水缓缓的展开。水带给曹文轩的感觉是干净。在曹文轩的作品中,傍水的油麻地是干净到一尘不染的。所有人都带着一颗善良的真心生活,没有猜忌、没有勾心斗角,充斥着平和静谧的氛围。童年时期傍水而居的经历给曹文轩带来了“洁癖”——一种对美好干净事物的极致留恋。
此外,代表了细腻、静谧、唯美的水意象也使曹文轩的作品极具中国古典主义的美学精神。水乡的水并不是大海之水,它是柔和平静的河流之水,缺少了冷峻与悲壮的气息。所以在其影响下,即使是描写一个悲剧,曹文轩也使用了很舒缓柔软的笔调。《草房子》中水边的油麻地的人事变迁都是唯美平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南方水乡的“柔”对作者创作风格的影响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田野记忆
曹文轩童年生活在乡村,在田野中有过许多美好的记忆。他在《童年》中写到自己曾经在田埂上挖陷阱让人摔跟头、用泥巴树枝在田野上搭房子,他对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有着深深的爱,所以他将其投射到他的小说当中。他对苏北水乡原生态风景的描写,展现出非常诗意的田园生活,让人能够从自然的一草一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草房子》和《青铜葵花》都对田野有着大篇幅的描写:人对土地的依恋、一代一代人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成长等,使小说具有浓厚的田园乡土特色。《青铜葵花》中,青铜牵着小小的葵花,一步步走在田埂上,走向葵花田,他们又是成长在田野里的一代人。千百年来处于农耕社会的人们,一直对土地有一种敬畏依赖的心理,从侧面也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曹文轩在童年时期培养出的对于田野的熟悉和热爱影响到了他的创作,油麦地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勤劳的劳作、平和的生活,形成了一幅祥和且富有诗意的田园乡土画面。 二、童年经验里的苦难
素材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个人经验又是最容易拿来加工、改造并用于其中的材料。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的曹文轩,他的童年经历对他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丰富的素材积累使他的创作极为流畅。
曹文轩的童年生活经历了很多苦难。六十年代的饥荒、十年的政治浩劫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油麻地“体系是基于曹文轩家乡苏北水乡的背景而打造的,区别于江南水乡,苏北因为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而变成穷乡僻壤的代名词。正如曹文轩回忆的那样:“我的家乡苏北,是以穷而出名。”贫穷在他的童年中占据了极深刻的部分。他童年时吃过糠、吃过草,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童年的苦难经验使他在文学作品多次使主人公经受一些突如其来的苦难。《青铜葵花》中就描写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比如水灾、蝗灾等带来的物质贫困,主人公在物质苦难中忍受着生活中的艰辛。
童年经历的复杂与困苦使曹文轩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他童年时营养不良,走到高个子孩子面前,就感到莫名的压抑。受童年经验对创作的缺失性动机的影响,他给自己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赋予了乐观、积极的品质。《青铜葵花》中,青铜心甘情愿地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在大雪天坚持去卖芦花鞋。为了让葵花去看戏,青铜固执地让葵花骑在自己脖子上。“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 曹文轩对主人公坚韧性格的设计既源于对自卑内心的补充,也与父母长辈带来的温暖与关怀直接相关。父母长辈的关爱使他在经历苦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爱。《草房子》的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是刻骨铭心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普遍低下。但在小说中,丝毫没有灰暗、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是纯挚的友情、浓烈的亲情和动人的爱情,这些生命中最美妙的情感,也是苦难中最坚实的依托。《青铜葵花》以“文革”为创作背景,和我国当代许多以“文革”为背景题材的小说相比,《青铜葵花》中很少出现“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苦、残酷”等面目的词汇,反而是在艰难的年代中,一家人用坚韧的精神相濡以沫、共度难关。在曹文轩以苦难年代为背景的小说中,他尽力的对“苦难”进行净化,追求苦难背后的触动人心的人性的光辉。 三、童年经验里的人物
在《草房子》中,曹文轩笔下的桑桑完全就是他自己的投射。曹文轩生长在苏北水乡,桑桑生长在油麻地上;曹文轩大胆顽皮,桑桑是很有“灵性”;曹文轩和桑桑的父亲都是小学教师......少年曹文轩其实并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但是他像桑桑一样很会观察周围的人或事,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一般人会觉得那样的孩子木讷呆板,可是曹文轩知道他是充满了灵性的,所以他把重点放在人物的眼睛上,让他们的眼睛会说话。在《草房子》中,纸月的外婆领着纸月到桑桑家,桑桑仅用一道目光就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你是怎么知道我叫桑桑的”,而让纸月的外婆说出了原因。曹文轩用真实的体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男孩。 在《青铜葵花》中,也出现了来自曹文轩童年现实的投影。青铜和葵花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体面整洁,即便在贫困中也从未改变骨气和自尊的老太太。奶奶最疼青铜,也最懂不能说话的青铜。在葵花孤立无援的时候,也是她最先给予葵花来亲情和安全感。奶奶给整部小说带来了温情,让读者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祖母,从而达到一种共感。在现实中,曹文轩的祖母也在苦难的年代中给曹文轩以亲情的慰藉。她是一个聋子,但她对每一个人都善良温柔,从未走出过方圆三里的地方,却极为开明。曹文轩在回忆起她的时候,用“温暖美好”来形容她。 童年经验是曹文轩创作人物时取材的首选。因为他们真实存在过、作者亲身经历过,所以这些有原型的人物都富有浑然天成的人格魅力。 四、结语
在曹文轩的《草房子》和《青铜葵花》中,作者童年经验中的自然作为先在意象结构、作者童年经验中的苦难作为创作动力源、作者童年经验中的人物作为审美对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作。正因为童年经验是人类的一种本真的生命体验,包含着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所以曹文轩这种充分融合了自我童年经验、带有儿童本身天然纯真感的的儿童文学作品,才具有打动人心、使读者产生共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草房子[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5 [2]曹文轩.青铜葵花[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
[3]曹文轩.名家少年说之曹文轩[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14,1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徐静静.论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苦难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8.
[5]刘欣玥.曹文轩乡土美学的生成——围绕“油麻地”文学世界的考察[J].小说评论,2019(01):124-133.
[6]林日暖.从《草房子》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J].文艺评论,2017(11):46-49. 作者简介:蒋静妍,女,浙江温州人,系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大三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