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
作者:周宾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11期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它是指把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引入课堂,并将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然后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研究性学习还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 一、充分认识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提及情境教学,许多教师都不由得联想到各种由多媒体支撑的绚丽画面及与之相伴的娓娓动听的语言。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创设情境,声、光、电、形一齐上阵,表面看热热闹闹,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情景创设上走入了误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要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紧扣,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也是一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活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它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
二、认真把握创设情境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学生的知识面相比较而言有所扩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认真把握好一定的策略。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 1.课外阅读法
实际上,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更加不能忽视课外情境的创设。现阶段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时事政治或社会漠不关心,例如甚至连“APEC”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政治教师的悲哀。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搜集时政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提示,定期印发资料给学生课后阅读。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同时,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2.问题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发展了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了。 3.主题讨论法
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不同主张,锻炼了自己灵敏的思维能力。总之,通过这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知识点的内涵,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4.网络媒体法
这是思想政治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可促使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有突破性的变化。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声音、录像、图片等新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明确创设情境的要求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创设情境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除了一般课堂教学的要求以外,在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情境解决问题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近年来,内容灵活、取材广泛、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的试题,成为政治考试命题的主旋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当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概念和原理,并把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一个概念或原理,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这一概念或原理,才可以说他们是真正掌握了。
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首先必须具备一桶水。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要有很高的素质。就政治课的情境创设而言,我觉得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于创设情境的材料要精,而不能滥。要注意经常变换创设情境的方式,运用的情境材料不能是学生已经了解得差不多的热点,而应当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或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